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電視劇裡,古人休妻只要一紙休書,歷史上休妻真有這麼簡單嗎

PubDate:2021-07-28

電視劇裡,古人休妻只要一紙休書,歷史上休妻真有這麼簡單嗎?

現如今,隨著生活節奏加快以及社會觀念的改變,我國每年有不少夫妻選擇離婚。當然,離婚是基於雙方感情破裂,或者其他客觀因素,雙方自願選擇離婚,解除夫妻關係。

有道是「寧拆十座廟,不破一樁婚」,不少省份開始實施起了「離婚冷靜期」。雙方提交離婚申請書後的一個月作為緩衝,這一個月期間內,夫妻二人若改變心意,可以隨時取消離婚申請。

然而,不少電影還有古裝電視劇都有這麼一個橋段,古人若要離婚時,先由男方寫一紙休書,

再由妻子簽字畫押,表示二者夫妻關係不存在。

為了凸顯出男性角色強橫,總是妻子哭哭啼啼,不願意接下這一紙休書。真實歷史中,古人選擇離婚時會不會像電視劇裡演得如此簡單,只需丈夫寫下一紙休書,二者夫妻關係便不復存在呢?

據文史資料記載,

休書最早是在唐代出現。元朝時期,由於社會觀念相較於以往有所不同,夫妻間感情破裂,古人也會選擇解除夫妻關係。比如元代雜劇漁樵記有這麼段話:「你休了媳婦兒,兄弟,你如今可往那裡去?」

高文秀《遇上皇》雜劇第一折:「俺如今直至長街上酒店裡,尋著趙元,打上一頓,問他明要一紙休書」。

包括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男主人公賈寶玉拋棄已婚的薛寶釵去當和尚時,也寫信給以前的妻子聲明解除夫妻關係,勸她趁青春年華,另嫁如意郎君。

從這些文史資料來看,休書的確是古代終止二者夫妻關係的一種正式文書。時間更久遠的漢代,同樣也有類似于休妻的婚姻制度。不過,漢代休書大部分還是歸丈夫享有離婚特權的。

介紹完了古代休書來龍去脈,再來和同學們簡單聊聊,古人解除夫妻關係時,是不是只需丈夫寫下一紙休書即可?答案其實是否定的。

休書雖然是在唐朝時期出現,可直至宋、元時期,這項婚姻制度才慢慢流行,發展趨於完善。古代男子想要休妻,並非一紙休書那麼簡單,休妻要滿足「七出三不去」。

所謂「七出」指的是女子有七項不當行為,妻子犯下這七項規定中的任意一條,男子便可另娶她人。

(七出指的是:無子、淫佚、不事姑舅、口舌、盜竊、妒忌、惡疾。三不去包括:有所取無所歸,與更三年喪,前貧賤後富貴。《大戴禮記·本命》:「婦有七去: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竊盜去」。)

若女方符合「三不去」,則不可被休。

「三不去」是妻子無娘家可歸,或者妻子曾經陪同丈夫一起為男方父母守孝三年,亦家中先貧困或富貴者,則丈夫不能休妻。「七出三不去」來源於周禮,在宋、元時期具有一定積極意義。

休妻制度起源于漢代,直至唐朝時期才出現休書。由於封建社會時期,

廣大婦女處於社會最底層,男性佔據社會主導地位,即使是官方定下「七出三不去」,卻還是少有人遵守。

若正式解除夫妻關係時,丈夫不僅要寫下休書,同時還要召集女方家人,包括自家父母長輩同聚在一起,闡述自己為何要休妻,以及妻子犯下哪些過錯,只有獲得雙方長輩一致認可後才能休妻。

(《答楊苕華書》:「楊氏,長別離矣!萬世因緣,於今絕矣!,卿年德並茂,宜速有所慕,莫以道士經心,而坐失盛年也。」)

封建時期對於一個女性而言,她若真的被夫家給休了,後半輩子將會生活在陰影下,更有甚者會想不開,尋短見。

明清時節,女性也有權利主動提出離婚。這種離婚以丈夫及其父母的意志為轉移為主,不用經過訴訟程式,

只要寫下一份正式文書即可。

總的來說,宋、元時期離婚規定逐漸變得嚴格。古人若想解除夫妻關係,並不是簡簡單單寫下一紙休書即可,妻子必須要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同時還要召集家中父母長輩,休書需要交到官府審驗。

「七出三不去」的誕生,從一定程度上保護女性合法權益。由於電視劇畢竟是影視作品,導演和編劇不可能完全照史書上記載內容,把古人解除夫妻關係時的一整套程式,全部搬到大螢幕上,那樣會嚴重擠佔劇情,更會讓觀眾覺得拖遝注水。

所以電視劇古人休書的場景大大被簡化。具體到真實歷史中,古代夫妻解除關係,要比今天可是複雜了許多。

最後衷心提醒同學們,婚姻並非兒戲,大家不要以為現在結婚和離婚都特別方便,肆意揮霍自己的青春與感情。

我們要重視每一段與人交往的過程,更要精心挑選好今後一生的伴侶。一旦離婚,不僅牽扯到彼此雙方,更是對兩個家庭造成衝擊。若是有了孩子,則成為單親家庭,後果和損失將是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