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為什麼諸葛亮總是派魏延出戰張郃,而不是派姜維去呢?

PubDate:2021-07-21

喜歡讀《三國演義》的朋友們都知道,從獻帝退位,魏蜀吳各自立國稱帝,鼎足之勢正式形成,就發展到了後三國時代。在後三國時代,各方陣營中武藝出眾,戰鬥力強悍的猛將就越來越稀少了,湧現出來的年輕後生們在戰鬥力上與老一輩相比,差距還是相當巨大的。

作為蜀漢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姜維是文武雙全,有勇有謀,能運籌帷幄,統帥三軍,也能沙場馳騁,堪稱是一位全才型的戰將。

天姜維初次亮相,就技驚四座,驚豔登場。天水關一戰,不但識破了諸葛亮「調虎離山」的計謀,還將計就計,巧設伏兵,打了常山趙子龍一個措手不及。趙雲奉諸葛亮之命,率兵趁虛而來,正欲攻打天水關,卻落入了伏擊圈,姜維率伏兵沖出,截住了趙雲。

此刻趙雲明白,戰鬥計畫已經失敗了,當務之急是立即率領部下撤退,保存有生力量。而趙雲是不怕打突圍戰的,他最擅長的就是打突圍戰,這一生中趙雲無數次從敵人的包圍圈中沖出去,而且趙雲還不僅是單純的突圍,通常是「斬將破圍」,每次突圍都總能幹掉敵方戰將,以震懾追兵。

在天水關下,趙雲「直取姜維」,但沒有料到,這次碰上了硬碴子,「戰不數合,維精神倍長」,

和趙雲打了個旗鼓相當。計謀被識破,戰鬥任務失敗,堅城難下,伏兵四起,趙雲在短時間內不能將姜維幹掉,包圍圈卻越收越緊,趙雲知道情況不妙,不敢戀戰,連忙「衝開條路,引敗兵奔走」。

那麼,姜維的這次勝利是因為他武藝勝過趙雲嗎?當然不是,趙雲匆忙撤退是由於當時嚴峻的戰|場形勢造成的。如果堂堂正正地單挑,趙雲豈能懼了姜維?

但趙雲對姜維的武藝是持肯定的態度,回營後對諸葛亮稱讚姜維。趙雲是個忠厚之人,實事求是,即便是敵人,他也能夠肯定對方的優點。

姜維歸附諸葛亮之後,一直隨軍征戰。當時曹魏陣營中猛將張郃給諸葛亮造成了很多麻煩,諸葛亮認為張郃「有萬夫不當之勇」,為了抗衡張郃,諸葛亮的第一選擇卻是派魏延去對陣。

比如說,在街亭之戰中,諸葛亮擔心馬謖和王平,「恐二人有失」,派高翔在列柳城支援,又認為「高翔非張郃對手,必得一員大將,屯兵于街亭之右,方可防之」,就派魏延率本部人馬駐守街亭之右,以對付張郃。

司馬懿入冠西蜀,張郃為先鋒。諸葛亮點兵派將,問誰願領兵抵擋,「以目視魏延」,但魏延假裝沒有看到,低頭不語。張翼奮勇請戰,諸葛亮卻說:「張郃乃魏之名將,有萬夫不當之勇,汝非敵手。」

諸葛亮幾次為了對抗張郃,都首先想到的是派魏延去,而不是在天水關表現出色的姜維,

包括後來幹掉曹魏猛將王雙,也是派魏延去執行。

那麼,為什麼諸葛亮總是派魏延出戰張郃,而不是派姜維去呢?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姜維的武力值不及張郃、魏延

姜維雖然在天水關一戰中展現出了不凡的戰鬥力,但與久經戰陣,經驗豐富的魏延相比,

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後來諸葛亮五丈原歸天,魏延作亂,燒毀棧道後,又率部在南鄭攔截歸程中的蜀軍,姜維就對楊儀說:「魏延勇猛,更兼馬岱相助,雖然軍少,何計退之?」在兵力占優的情況下,姜維仍然忌憚魏延「勇猛」,可見他內心裡也認為自己的武藝尚遜于魏延,

若與張郃對陣,更難以占得上風。

二、諸葛亮將姜維作為「帥」來培養

姜維這個人品行高潔,忠誠廉潔,剛毅堅韌,還有著出色的戰略頭腦,是個統領全軍的「帥才」,非常難得。諸葛亮將自己的兵法戰策傾囊相授,就是為了蜀漢未來以擁有一個擎天之柱,以抗曹魏。

但戰|場上危機四伏,誰也無法保證會發生什麼事情。關羽武藝絕倫,「威震華夏」,卻倒在一條小小的絆馬索下;黃忠箭法絕妙,神射無敵,卻中了暗箭,殞命沙場;蜀漢後起之秀張苞武藝高強,卻馬失前蹄,跌破腦殼,不治身亡。誰也不敢確定會出現什麼意外,諸葛亮更注重姜維的統兵帥才,不願意讓他冒一些不必要的風險。

基於以上原因,所以諸葛亮更願意讓擅長自保,任何時候都能保障自己全身而退的魏延去與張郃對抗,而不想讓姜維去冒險。

但戰|場上危機四伏,誰也無法保證會發生什麼事情。關羽武藝絕倫,「威震華夏」,卻倒在一條小小的絆馬索下;黃忠箭法絕妙,神射無敵,卻中了暗箭,殞命沙場;蜀漢後起之秀張苞武藝高強,卻馬失前蹄,跌破腦殼,不治身亡。誰也不敢確定會出現什麼意外,諸葛亮更注重姜維的統兵帥才,不願意讓他冒一些不必要的風險。

基於以上原因,所以諸葛亮更願意讓擅長自保,任何時候都能保障自己全身而退的魏延去與張郃對抗,而不想讓姜維去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