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64歲身障維修工「信守對父承諾」拿畢生積蓄捐4千萬白米「自住漏水屋」笑稱:說到就要做到

PubDate:2021-07-18

一個人窮一點可以,但人窮志不能窮!不要成為了人窮志短的人,要勇闖世界,做不了頂天立地的人,最起碼要做個有用的人,

做個對得起自己的人。

「堅持」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放棄只要一天,而堅持卻要無數年的努力!現年64歲的何振達大哥,雖然因兒時一場不幸的意外,導致肢體不便,多年來僅能靠著修腳踏車和經營電子花車的微薄收入生活。

然而讓人驚訝的是,即便生活不富裕又遭受肢體障礙的難處,何大哥卻出社會至今40多年,始終堅持捐白米幫助貧困人,若換算成金錢則已超過4千萬元...而對於自己長年累積的善舉,

何大哥毫不居功,就是靦腆地笑說:「這是跟阿爸的男子漢約定!」

據《CTWANT》報導,何振達是土生土長的嘉義縣溪口鄉人,自幼家境不好,算上爸媽與3位手足,1家6口當年全靠撿蕃薯過活,一家住的地方則更是簡陋,「以前住的房子,

就是古時候娶新娘時搭的棚子,一下雨就會淋溼,連祖先牌位也會沾上雨水,一家六口擠在一張雙人床,連翻身都沒辦法...」不過也正是從小慣了,何大哥養成了憨厚、樂天的開朗性格,受訪時還特地換上襯衫和皮鞋,在鏡頭前笑得好開心。

說起這些年堅持行善的理由,

何大哥坦言,是受到父親何火煉的影響,阿爸從小就告訴他,「只要有微薄的力量,都要幫助他人,因為世上困難的人很多!」於是在父親行善的潛移默化之下,何振達自從學會修理腳踏車有能力賺錢後,便開始捐助白米。

其實連何大哥也沒想到,

這一捐就捐了40多年,而他的這份善良也早已感動無數街坊厝邊,在他家外的藍色鐵門上,貼了數張寫著「善舉移風」、「惠澤農友」的手寫表揚、祝福!對於自己這些年來所累積捐贈的白米,早價值已超過4千萬元的驚人數字,讓何大哥不禁想起8年前離開的爸爸,當時高齡92歲的父親,在臨終前還不忘對他叮囑:「對的事,就要堅持做下去...」說著說著,臉上總掛著淡淡笑容的他,忍不住紅了眼框、哽咽直言:「這就是我跟阿爸男子漢之間的約定!」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要想得到別人的愛,首先要學會愛別人,一個善良的人,不會因小事而斤斤計較,也不會因一時得失而大喜大悲。做事肯為他人考慮,小到幫助一個人,大到心裡懷揣天下萬物,

每一次伸出雙手都帶著暖意,每一次回眸都留下淺淺的笑靨。善良是人生舞臺最動人的旋律,如湛藍的天空,乾淨通透,如開在紅塵歲月中的蘭,散發著寧靜與淡泊,詮釋著生命的雲淡風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