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越是心地善良的人,往往命越差?心理學家:2個原則,請做個有原則的好人

PubDate:2021-06-12

前段時間一位保姆放的一把火,寒了無數善良人士的心,這種好人得不到好報的事情讓人唏噓不已的同時也讓人疑惑,為什麼善良的人反而沒有好的結果?

其實,拋開人行為後果的慣性思維,單單從機率的角度看,好人是不一定有好報的,這是因為在一定的條件下,一個人遇到好事和壞事的機率是隨機的,個人的行為對相關機率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但也不是有規律的。

也就是說,一個人在做好事和遇見壞事之間沒有必然的邏輯關係,一個人在連續遇到幾件好事以後並不會增加遇到倒楣事的機率,

相反的,一個人在經歷過倒楣事情後也不一定會經歷時來運轉。

所以,命運這個東西,有時候也是無常的代名詞,當然,很多東西並一定是無法探究的,下面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

得寸進尺心理的受害者

得寸進尺效應又稱為登門檻效應,

指個體先接受了一個小的要求後,為了保持形象的一致性就可能會接受一項更大的要求。

很多善良的人,把能幫助別人當成自身的一種美德,想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為他人提供幫助,但事情往往是事與願違,很多時候當一個人從另一個人身上獲得收益之後,就會將這種收益當成理所當然的得利,並想得到更多。

在這種得寸進尺的人的要求下,這些心地善良的人表面上可能十分樂意,但是心裡已經苦不堪言。

這個時候的他們要麼就是付出已經形成了習慣,只能勉力支撐,直到自己再也支撐不住,無法付出更多的價值給他人。要麼猛然醒悟,及時懸崖勒馬。

而對於索要付出已經形成習慣的人來說,付出者突然的態度轉變是他們不能接受的,若是不能再繼續索取則會產生不滿甚至怨恨,繼而將這種情緒施加在付出者身上。

生活中一些做公益的人,在不斷付出之後並沒有得到想象中圓滿的結局,而是深陷這種惡性循環之中無法自拔。

你的善良並不是出自本心

拒絕是生活中的一種常態,而有些人卻不懂得拒絕,當有些事情找上這種人時,他們所做出的行為並不是單純的幫一下別人,心甘情願的去做這個事情,而是面對別人的請求不知道如何拒絕,認為拒絕別人是一種天大的錯。

同時,如果自身有了需要幫助的事情也不知道如何向別人求助,

害怕遭到別人的拒絕。

這類性格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討好型人格。

他們在生活和工作中往往以別人的感受為主,別人的任何的風吹草動都能引起自身的過度反應,反思是不是由於自己所引起的。

同時他們為了維持表面的、別人認為的好往往不顧慮自身的感受,使自身長期處於外部壓力和實際需求被壓抑的焦慮狀態之中。

這種心理是病態的、不健康的,把自身放在一個極其卑微的位置之上,認為自己就該得到如此待遇,就算是受到了別人的傷害也會選擇隱忍——這種情況在各種欺淩事件中表現得特別明顯,許多受欺淩的人往往是不懂得反抗的,當自身的正當權益受到侵害時不反抗也不知道如何反抗。

做一個有原則的好人

沒有原則就是對惡的姑息縱容,當然也就是對善良的侵害。

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做一個有原則的好人,對於別人的求助,一定要有前提的、有原則的,對於那些無理的、 不合乎常規的要求,我們要予以拒絕,對於幫助的對象也要甄別清楚,不能縱容他人對惡的貪婪。

就像上文的縱火案的受害者,他們在雇傭保姆之前未能瞭解清楚保姆的過往底細,也沒有就保姆一次又一次的求助的真實用途鑒別清楚,只是憑著自身的資源無底線的幫助她,

最終害了自己。

雖然運氣是一個挺玄妙的東西,說不清道不明,我們不知道厄運什麼時候會來,但是我們總是可以提前做好防備,保護自己儘量不受到惡的侵害,也可以為社會的善美傳播略盡綿薄之力。

所以,但只要我們願意,很大程度上命運就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 The End -

很大程度上命運就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