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95歲榮民爺當20年校警,省吃儉用捐7百萬透天厝,與老伴改住安養院:臺灣是永遠的家鄉

PubDate:2021-06-18

辛苦打拚了半輩子,卻甘願將辛苦存來,價值700多萬元的透天厝,指定做老人關懷用途來捐贈給市府...這樣的做法或許對大多數人而言都無法理解!然而,桃園平鎮區的一位95歲榮民爺爺劉永中,就是選擇這麼做了,明明擁有在晚年享受舒適安樂生活的資本,但最終就是選擇與太太靠養老金度日,過最簡樸的生活,直到近日在受訪時老爺爺也終於傾吐,他這麼做背後所隱藏的原因,其中那甘心為臺灣奉獻一切的慷慨精神,感動無數網友!

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據《自由時報》報導,桃園平鎮區的劉永中爺爺當時坦言,自己雖不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祖籍在大陸江西省,但21歲離家從軍後便隨國民政府來臺灣的他,「早已將臺灣視為永遠的家鄉」,還笑言,自己當初在寶島以中校軍銜退伍後,還擔任國小警衛20年,而那些不在軍旅的日子,卻是堅持省吃儉用,

經常一顆白饅頭配白開水就度過一餐,現在常穿的上衣還是穿了20年的舊衣服...

也正是這份節儉,最終積少成多讓劉爺爺最終存下了一棟價值7百萬的透天厝,但沒想到,劉爺爺對此卻直言,與愛妻膝下無子,又長年過慣了簡樸生活的夫妻倆,對身外物早已看得很淡,甚至因受到三安社區發展協會志工諸多照顧,果斷將這棟透天厝指定用途捐贈市府,讓公所提供協會作為社區關懷據點,協助長者復健、照顧用膳...等,消息一出頓時傳為地方美談。

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被問起之所以這麼做的具體原因,劉爺爺就是淡然地說:「由於身體健康每況愈下,他們3年多前住進安養中心,笑說自己的房子空著也不會生利息,而過去受傷、發燒住院,都是由三安協會志工幫忙張羅,認為應當湧泉以報」,才起心動念將房產捐出善用。

圖片來源:ETtoday,下同

三安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劉宜悌表示,劉永中堅持「報效國家,為臺灣做點事情」,年初完成房產捐贈程式後,市府已交由公所啟用為社區關懷據點,取名「永美居」,紀念劉永中與其愛妻,將於4月9日舉辦表揚感謝儀式。

劉爺爺這樣慷慨卻不願居功的善良,真的好難得,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典范,臺灣有您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