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群初唐少年,為家國安定而奮鬥,重溫《長歌行》才明白,好的故事是多麼的重要

PubDate:2021-07-16

《長歌行》播出後很多人沒想到,事先沒有做過多宣傳的一部古裝劇竟製作得如此精良、好看。

《長歌行》的成功不僅僅在於製作的精緻,還在於其劇情故事的出色。該劇難得地將偶像元素、通俗元素和正劇元素完美結合起來,這在近幾年的內地古裝劇裡是很少見的,讓人不禁想起幾年前的《瑯琊榜》《甄嬛傳》。

好的劇情故事可以做到邏輯自洽按照「戲曲敘事」的觀點,創作總會摻和一定的非真實因素於劇情故事中,因此作者所做的,不是讓文本多麼具有真實性,而是如何讓非真實的因素使讀者信服。很多電視劇之所以被大家吐槽,就是因為劇情無法做到自圓其說,前後矛盾,漏洞百出。《長歌行》鮮明寫著「本故事純屬虛構」,但故事能夠自圓其說、在劇情范圍裡做到了真正的邏輯自洽,這也是最讓觀眾一直有興趣追看的地方。

本劇的敘述節奏相當明快,

只用了兩集就細緻交待了主要人物及事件起因。通過蹴鞠大賽、東宮兵變兩場戲,以及李長歌與李世民的幾番對話,一個集智慧、武功與美麗于一身的女主人公形象躍然紙上。接下來李長歌出逃、尋求復仇也就順理成章了,試想,假如是一個身無半點武功、弱不禁風的小女子,如何能一人獨闖江湖?

但即使是像李長歌這樣武藝高強的女強人,在復仇之路上仍然是險象環生,不僅有來自東宮舊部的暗算和陷害,還要面對杜如晦之子皓都的苦苦追殺。於是,故事巧妙地把阿詩勒隼安排在長歌的旅途中,先是阿詩勒隼救了中箭落涯的李長歌,然後兩人多次巧遇,甚至住在同一家客店。這不僅為李長歌獨闖江湖增添了更多可行性和合理性,

還為她與阿詩勒隼後來的感情戲做足了鋪墊。

後來,㮶州淪陷,李長歌甘願到草原部落做阿詩勒隼的「奴隸」,這樣的情節看似出人意料,但其實在情理之中。因為,當時的李長歌已經從公孫恒那裡領悟到了贏得人心的道理,她是出於百姓的安危才犧牲自己的。而後來在阿詩勒隼的激勵下,李長歌從萎靡不振到重新奮發,開始充當阿詩勒隼的軍師……其一舉一動皆是她內心真實想法的反應,都在表明她在不斷成長、成熟,是合乎邏輯的。

故事邏輯性強的另一個表現是伏筆和前後呼應多。在第一集阿詩勒隼出場時,他說了一句話:「這眼前的繁盛未必能長久。」預示著大唐即將發生一場不平凡的變故。果然,不久東宮兵變,長歌出逃。再比如,蹴鞠大賽後長歌贏了,卻把寶刀獻給二叔李世民,而不是自己的父親,說明了二叔與長歌的感情非同一般,原來長歌的武功和謀略都是二叔所教。兩人交手切磋後,李世民說了一句:「強者攻,弱者守。若是力不如人,

就只能韜光養晦。」這句對長歌的忠告,為她之後逃亡生活及發展路線埋下了伏筆。而李世民與長歌母親微妙的關係,也是本劇劇情在開頭埋下的一大伏筆。

前後呼應的地方很多,比如魏叔玉在長歌逃路了射了她一箭,後來在幽州時長歌還了她一劍,在同樣的胸前位置,並給了他太子玉璽。對於長歌而言,給他玉璽是報恩,刺他一劍是報仇。李樂嫣在寺裡求來兩個護身符,送魏叔玉的那份丟失了,長歌就把樂嫣送給自己的那份護身符還給了樂嫣,而丟失的那個護身符卻被皓都拾到了。而後來,正是皓都和樂嫣有情人終成眷屬,長歌沒有護身符的保護果然歷經磨難。

總之,本劇劇情邏輯結構縝密,前呼後應,層層相扣。

這些無處不在的伏筆和呼應細節,有力地推動了故事發展,體現了編劇認真細緻和嚴謹的創作態度。

全員智商線上,看好人與好人相愛相殺作為一部帶有偶像劇色彩的古裝傳奇劇,《長歌行》通過一群初唐青年的成長,描摹了一幅青年勵志群像圖。

而從實際演出效果來看,該劇對人物的刻畫是非常出色的。每個人都形象立體,有血有肉。

聰明、冷靜的女主人公李長歌和英俊穩重的阿詩勒隼自不用說,其他的角色也是性格各異,讓人過目不忘。外冷內熱的皓都,活潑可愛的李樂嫣,性格謙溫的魏叔玉、機靈可愛的「小徒弟」阿竇……不管是什麼角色,在本劇中都拒絕臉譜化,儘量保持了性格的多樣化。如李世民雖然殺伐果斷,但君王的果決與無奈之外還有心底的親情,他不忍殺李長歌,為了避免讓愛女樂嫣遠嫁草原,讓她去洛陽「休養」。皓都看似一位冷面殺手,但面對李樂嫣時,他卻盡顯關切與溫柔,甚至面對險境時,他竟很仗義地讓自己不喜歡的魏叔玉先走:「我武功比你好,

你先走!」……

很值得玩味的是,劇中很多人物,雖然立場不同,但很少有絕對的「壞」人。比如房玄齡和杜如晦,雖然同是忠臣,但因所處位置不同,房玄齡因師徒情誼一心想保護長歌,而杜如晦為國家大局考慮,卻一心要除掉長歌,以絕後患。兩人因此不時唇槍舌劍、逗嘴掐架。皓都起初一心想要殺掉長歌,也只是在執行義父杜如晦的命令,但他是大唐的忠誠勇士,最終也被長歌心中的家國大義所感化。

在第16集裡,長歌在阿詩勒部落裡見到了廣袤無垠的草原,她看著阿詩勒隼溫柔地為部落裡的孩子分禮物,不由得想起了幼年時,她與樂嫣一同向李世民討要禮物的場景。這時,長歌意識到,在戰場上阿詩勒隼可能是敵人,但在生活中,他和大唐的子民一樣,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好人。

而且劇中人物全員智商線上,高能鬥智鬥勇,劇情的發展沒有通過降低其他角色智商來提高主角光環。李長歌固然聰穎,但她的有些計謀經常會被那些朝廷中經驗豐富的老狐貍們看穿。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哪怕是一些戲份不多的人物。比如沈固將軍,他雖然出場不多,卻是幽州解局的關鍵先生,也是幫助李長歌確立家國思想的重要人物。正是沈固的一翻話點醒了李長歌:能號令萬軍的並不是太子璽,而是太子璽背後所代表著的——軍民對朝廷的信任。從此,長歌不再一心想著復仇,心中開始有了百姓、國家。包括後來的公孫恒、秦老等人,他們都有勇有謀、對國家忠肝義膽。

可以看出,本劇在創作中有意這樣為之,也是為了避免臉譜化的人物刻畫。事實上,高手之間過招是最精彩的;看好人與好人之間相愛相殺,鬥智鬥勇,在家國大義和愛恨情仇中纏繞,觀眾更有代入感與情感共鳴。

此外,劇中的臺詞精煉,耐人尋味。「我恨的是讓我家破人亡的人,但我仍是大唐的子民。」簡單、直白的一句話,盡顯李長歌的家國情懷。「你以為我想守住㮶州是為什麼,我要守住的不是一座軍事要塞,而是萬戶安居,生生不息的㮶州城。」 「我不信命,我只信事在人為。」……這些臺詞或激昂,或鏗鏘,讓人心潮澎湃。類似這樣的金句在《長歌行》中比比皆是,體現出了本劇創作過程中的匠心追求。

有人說,故事本身是一部電視劇的靈魂。確實,一個好的劇情故事是保證一部電視劇質量的根本。《長歌行》的成功熱播,再次證明了這一點。作為一部味道醇正的歷史傳奇劇,《長歌行》故事好,劇情緊湊不拖拉;服道化一流,製作精良;演員顏值高,演技線上,真的值得好好追、慢慢品位。

但在生活中,他和大唐的子民一樣,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好人。

而且劇中人物全員智商線上,高能鬥智鬥勇,劇情的發展沒有通過降低其他角色智商來提高主角光環。李長歌固然聰穎,但她的有些計謀經常會被那些朝廷中經驗豐富的老狐貍們看穿。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哪怕是一些戲份不多的人物。比如沈固將軍,他雖然出場不多,卻是幽州解局的關鍵先生,也是幫助李長歌確立家國思想的重要人物。正是沈固的一翻話點醒了李長歌:能號令萬軍的並不是太子璽,而是太子璽背後所代表著的——軍民對朝廷的信任。從此,長歌不再一心想著復仇,心中開始有了百姓、國家。包括後來的公孫恒、秦老等人,他們都有勇有謀、對國家忠肝義膽。

可以看出,本劇在創作中有意這樣為之,也是為了避免臉譜化的人物刻畫。事實上,高手之間過招是最精彩的;看好人與好人之間相愛相殺,鬥智鬥勇,在家國大義和愛恨情仇中纏繞,觀眾更有代入感與情感共鳴。

此外,劇中的臺詞精煉,耐人尋味。「我恨的是讓我家破人亡的人,但我仍是大唐的子民。」簡單、直白的一句話,盡顯李長歌的家國情懷。「你以為我想守住㮶州是為什麼,我要守住的不是一座軍事要塞,而是萬戶安居,生生不息的㮶州城。」 「我不信命,我只信事在人為。」……這些臺詞或激昂,或鏗鏘,讓人心潮澎湃。類似這樣的金句在《長歌行》中比比皆是,體現出了本劇創作過程中的匠心追求。

有人說,故事本身是一部電視劇的靈魂。確實,一個好的劇情故事是保證一部電視劇質量的根本。《長歌行》的成功熱播,再次證明了這一點。作為一部味道醇正的歷史傳奇劇,《長歌行》故事好,劇情緊湊不拖拉;服道化一流,製作精良;演員顏值高,演技線上,真的值得好好追、慢慢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