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疫下市民注重居家清潔 港產管家服務平臺生意逆市升雙位數

都市人生活繁忙, 平日下班回到家可能已經是晚上8時至9時, 對於新婚夫婦及單身人士來說, 下班後做家務更會令自己累上加累, 甚至可能為做家務而爭執。 為了提升港人的居住質素, 從事銀行業的九十後林樂宜、陳德鴻和馬筠皓於2017年9月斥資近7位數字, 創立管家服務預約平臺Butler, 平臺在2018年年尾正式推出, 至今擁有接近1, 000名會員。

疫情之下, 市民更為關注家居清潔, 使平臺期內生意逆市上升雙位數, 未來Butler擬與太古地產(1972)和遠中集團等發展商合作, 為住戶提供仿如服務式住宅的專人家居清潔、衣服洗熨等服務。

Butler現時團隊人數近30人, 當中有19位是管家。 (鄺月婷攝)

酒店式體驗服務冀吸中高收入客

港產初創公司Butler除了提供清潔家居、洗熨衣物、衣櫃整理、煮飯等家居服務外, 另設有禮賓服務, 為客人節日前佈置家居、籌備生日派對、維修冷氣機和通渠等, 解決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務。

要成為Butler會員, 首先需要支付一次性入會費800元, 其後可選擇:鐘點式收費(每小時250元)或月費計劃2, 500元起;入會後, 便可使用禮賓服務(將會扣除月費計劃的鐘數或者按公司報價收費)。 創辦人林樂宜表示公司的目標客戶為剛結婚的雙職家庭、搬出去住的單身人士、外藉人士及大家庭等中高收入的客戶, 希望向他們提供酒店式體驗服務。

可是, 若要找人做家務, 市場上有家務助理及家庭傭工可供選擇, 為何要使用Butler的服務?林樂宜解釋道市面的家務助理或鐘點傭工質素參差, 通常要靠朋友介紹才「靠得住」, 若找到好的, 也有很多人「爭住要」, 而平臺上的「管家」是全職員工, 他們全部都要通過2個月的酒店式訓練課程及試用期,

並在資深管家的考核下取得合格成績, 方可「出道」做管家, 可以保證服務質素, 也不會出現「甩底」情況。 對於不想與家庭傭工同住, 以及無法提供工人房的客戶, 有一定吸引力。 他估計:「香港2019年有40萬個工人, 單人至雙人家庭中, 有30萬戶家庭收入超過5萬元, 更有10多萬戶的大家庭, 擁有超過10萬元以上家庭收入, 所以市場潛力好大!」

港產機械人初創:以DJI為目標 將夥阿裡雲於內地展開合作計劃

創辦人陳德鴻(圖右)說, 轉季期間, 不少客戶會使用洗冷氣服務, 希望可以殺菌。 (鄺月婷攝)

管家有需要可穿上保護衣打掃

疫情期間, 市民對清潔衛生關注度上升, 設有家居清潔整理、消毒服務及洗冷氣機服務的Butler自然逆市受惠,

生意錄雙位數增長, 營運上已做到收支平衡。 創辦人陳德鴻說為保障員工及客戶的安全, 管家每日都要探熱, 公司會留意政府公佈的確診大廈名單及患者行蹤, 並且向管家無限量提供口罩、手套, 如有需要可穿上保護衣, 「管家會在門口外面脫鞋, 之後會洗手及換口罩」, 又會讓員工定期檢測, 以及鼓勵他們接種疫苗。 他續指疫情改變了市民的生活習慣, 在新常態下, 人們覺得家居要用心打理, 而整潔的家居更可維繫家人的關係, 故他相信未來大眾對此類服務仍有一定需求。

為了繼續擴張業務, 去年年尾, Butler完成籌集首輪資金, 集資額達7位數。 近期公司參加了由阿裡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主辦的線上創業比賽JUMPSTARTER 2021, 更成為20強入圍隊伍。

林樂宜稱參加比賽令公司知名度增加, 又認識到行內有經驗的投資者和大企業的管理層, 有助開拓更多業務合作機會, 未來公司希望與更多地產發展商合作, 擴大合作夥伴名單, 並開設禮賓服務平臺和家庭傭工培訓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