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没有炮兵支援的进攻就是犯罪:二战苏军到底有多么喜欢战争之神?

二戰蘇聯炮兵, 在整個東線戰役中, 它是貫穿戰爭最重要的兵種, 在進攻和防御中都完美展現了蘇聯人的暴力美學。

“巴巴羅薩”行動剛剛開始的時候, 德國人很愜意, 因為德國人發現蘇聯人的炮兵部署很分散, 而且也沒有承擔過什么重要任務。 但是德國人的好日子并沒有過多久, 在經過德國不宣而戰所造成的驚慌錯亂之后, 蘇軍的炮兵的實力開始發揮了。 德軍對此苦不堪言, 他們的炮兵總監也被迫承認了這一事實, 并且加強了對敵軍炮兵的對抗。 蘇聯人也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1941至1942年, 蘇軍損失了戰前火炮保有量的65.7%,

比其他兵種的技術裝備的損失率還要高30%。 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德軍的空中優勢, 所以德軍在“臺風”行動前對蘇軍炮兵的評估是損失率高達50%是很正確的。

在斯大林格勒會戰之后, 蘇聯炮兵的裝備也進行了升級, 首先是新型的76毫米ЗИС-3型加農炮, 它的殺傷效果是德國的75毫米火炮的1.5倍, 以及研發出了很多的自行火炮, 其中ЗИС-2 型反坦克炮因為性能優秀被轉交到英國供其研究。 另外, 要說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喀秋莎”火箭炮了, 雖然精準度不高, 但是因數量眾多而彌補了這一缺陷。 在戰爭末尾的幾年里, 蘇軍炮兵的技戰術水平和實力達到了戰爭時期的巔峰, 對德軍和其友軍將領產生了巨大的震撼。

芬軍總司令曼納海姆元帥曾經在1944年6月4日這樣表達自己的感受, “在 15公里長的卡累利阿地峽沿岸, 經過1小時空襲之后, 蘇聯人開始進行炮火準備, 這種強度在戰爭中是我從未見過的, 爆炸所產生的轟鳴聲甚至在赫爾辛基都能聽到, 炮聲傳到了遠在270公里的地方, 而我們大部分防御陣地也被摧毀。 ”

蘇聯最高統帥部在1942年1月10日發布文件指示, 要求各個兵種迅速發展戰斗潛力, 這份文件指出“沒有炮兵支援的進攻就是對祖國和軍隊的犯罪, 它會造成無謂的犧牲”(這里可以當做表達蘇聯大炮兵主義最理想的話語)。 蘇聯炮兵配備的自行火炮, 在通常也會被當做反坦克火炮作為前線補充火力而投入戰斗,這使得已經應付不過來T-34坦克洪流的德軍雪上加霜。

蘇聯炮兵是支持衛國戰爭的無名英雄, 雖然它的光輝被裝甲部隊奪去, 但是作為戰爭中最大的功臣, 其功績是不會被磨去的。 蘇軍炮兵編隊通常按照50%-60%的比例進行集群作戰, 而德軍往常只有30%。 在1945年的柯尼斯堡戰役中, 一名被俘的德軍軍官這樣形容蘇軍炮兵部隊, “大炮一門接著一門, 裝備各種口徑火炮的炮兵隊一個接著一個, 還囤積著大量未消耗的彈藥, “風管琴”甚至多得根本沒有用過!”雖然蘇聯炮兵在戰爭初期傷亡頗高, 但它仍然是一個令人生畏的兵種。 在1944年10月21日, 蘇聯政府第一次專門為一個兵種設立了節日, 為了紀念蘇聯炮兵對衛國戰爭的卓越貢獻而設立了每年一度的炮兵節!

本文為筑壘地域授權發布原創作品, 主編原廓, 原著呂松。 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