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臭豆腐的前世今生:長沙是怎麼在歷史發展中獨佔鰲頭的?

前幾天去了趟長沙, 素來聽聞長沙臭豆腐有名, 身為吃貨當然不能錯過。 除了有名的五娭毑、火宮殿, 我還嘗試了其它家, 發現果然是前兩者更加好吃。

這是五娭毑臭豆腐, 之前只聽說過名字沒做什麼攻略, 跟同伴找到的時候還懷疑了一下導航。 小巷子裡支起的小攤, 娭毑不慌不忙炸著豆腐, 十元八大塊支援微信支付。

不是在給五娭毑打廣告, 他家確實名氣大到我去之前朋友特地叮囑, 說是想念了四年的味道。 至於口味嘛我這個南方人覺得算不上驚豔, 但很好吃很好吃也是毋庸置疑的。

澆在臭豆腐上的汁特別調過,

娭毑沒告訴我具體配料, 但炸得極好的油辣子香我是一口就吃出來了, 而且酥脆不焦這點也是正宗長沙臭豆腐才具有的特性。

上圖則是有名的火宮殿了, 我跟同伴在火宮殿吃了很多很多, 最後打包了一半帶回酒店, 第二天我還沒醒就被同伴吃光了(可怕)

火宮殿名氣很大, 在裡面基本能吃到長沙各類小吃, 最有名當屬臭豆腐和口味蝦。 回過來說火宮殿的臭豆腐, 個人感覺比起五娭毑來說蓋澆的汁浸得更多, 所以咬一口超級燙。

上圖還是五娭毑的臭豆腐, 外表酥得剛好、內裡鬆軟但縫隙不大, 這波我是更偏愛五娭毑的。 不過在查火宮殿相關記錄的時候, 我感覺火宮殿連鎖之後可能品質有所下降。

因為記載中寫火宮殿的油炸豆腐(即後來的臭豆腐), 原本應該都是用文火炸焦後, 再將一塊一塊的豆腐鑽孔, 往裡灌辣椒油。

可我們那天吃到的火宮殿臭豆腐, 卻也是用了澆汁的方式。 後來回想起來覺得可能不如從前正宗了, 也難怪五娭毑在旅行者心裡佔據了更高地位。

吃過湖南臭豆腐的人都知道, 他們一般叫做臭幹子, 而且跟很多地方不同, 那邊的臭豆腐都是黑色的, 我在研究的時候發現主要是因為其中加了黑豆豉。

遠在1938 年初的時候, 長沙《觀察日報》本地風光欄目曾報導“火宮殿, 吃喝玩樂門門有, 油炸腐最著名”。

現在沿用的正宗火宮殿臭豆腐鹵水, 據說正是從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沿用下來的。 姜二爹當時在師傅的基礎上改進了鹵水,

於是有了現在的獨特風味。

不過實際上除去長沙臭豆腐, 全國在臭豆腐製作上都各有千秋。 比如很多研究會把王致和作為臭豆腐的先驅, 但事實證明那是“腐乳”而不是常見的臭豆腐塊。

王致和本來是磨豆腐賣的, 無意中豆腐發了點黴他捨不得扔掉, 於是就加鹽密封發酵成了臭豆腐乳, 據說慈禧太后都很愛吃還特別命名為“青方”。

但講道理不知道是不是打開方式不對, 連豆汁兒都還覺得不錯的我啊, 對王致和臭豆腐乳的還是有點無法忍受。 聞著臭吃著臭還很鹹, 這可能也是在全國火爆不起來的緣故之一。

另外還有我上學時候在老家吃過很多烤臭豆腐, 比起明火燒烤來說, 這種烤臭豆腐更像是用不見火星的熱炭悶熟,

吃的時候切開灌進加了鹽等調料的辣椒面(上圖原料可能不是臭豆腐僅作示意)

跟普遍能見的澆汁炸臭豆腐不同, 這種悶熟的臭豆腐咬一口很香, 也不會吃的時候到處噴汁。 不過熱炭慢慢烤沒有炸起來快, 所以在全國範圍內也沒能流行起來吧。

最後就是很多地方最常見的臭豆腐了, 金黃色到淡黃色不等, 有時候炸好了像個豆泡, 澆汁之後還要加點蔥花香菜什麼的。

在長沙嘗其他家臭豆腐的時候也遇到過類似, 除了豆腐是黑的, 加的調汁跟好多地方幾乎一樣。 個人覺得滋味很一般, 果然即使去長沙也要找對地方才能吃到正宗的。

最最最後離題分享一下前段時間刷屏的盟重燒烤店,

何炅帶范冰冰李晨去的那家。 門口破破爛爛, 裝潢充滿了粗獷的遊戲風, 剛站到門口的時候我都以為走錯了地方。

他家好吃的東西很多, 但烤牛油我要特別推薦給各位。 聽起來油膩膩的牛油, 吃起來入口即化超級香, 難怪明星都要特地打卡。

這次去長沙我還吃了好多其他食物, 不亞于成都的美食城市我覺得長沙當之無愧。 尤其是在有間蝦鋪吃蝦尾的時候發現蝦線都貼心去除了, 吃起來簡直不要太爽。

不過正如我當時發票圈調侃一些朋友的, 畢竟在吃辣這件事上我們四川人只服湖南人, 完全不能吃辣的人到了長沙就要錯過許多美味了。

好在全國人民大多數都不排斥辣椒, 所以長沙臭豆腐炸起來快、吃起來香、酥脆有點嚼勁, 少吃幾塊還是大多數人能承受的辣度,在全國獨佔鰲頭也就不奇怪啦。

少吃幾塊還是大多數人能承受的辣度,在全國獨佔鰲頭也就不奇怪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