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日本关西博物馆纪行之一:初探大阪城中的日式防御体系

興建于16世紀末大阪城曾經是豐臣氏統治的核心, 經歷冬夏兩役后又歸德川氏所有, 近世亦隨著幕府統治的瓦解而歷經飄搖。 因此, 如今的大阪城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樣。 盡管如此, 實地走訪后筆者發現, 在今天的大阪城中仍能看到古老的戰國痕跡, 亦可嗅到激變的幕末風云。 就此, 筆者試圖以一篇小小游記, 管窺大阪城中所反映出的古代日式防御體系。

我們首先看看大阪城的地圖, 至少是現狀地圖。 可以看到, 大阪城是采用輪郭式繩張的建筑布局, 既設有西の丸庭院的二の丸和以天守為中心的本丸。

而我們的行進路線, 就從二の丸上的主入口——大手門開始。

首先到達的是南外堀。 堀即是圍繞城池挖掘的深溝, 注水則為護城河, 空置則成壕溝。 南外堀是拱衛二の丸的第一道屏障。

南外堀兩側的石垣, 左側即為大阪城 二の丸的范圍。 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高大的石垣和坐落其上的二重櫓(白色建筑物)。 隨著信長修筑安土城后, 表面砌筑石塊的石垣, 以其良好的防御性能, 逐步代替簡單的土壘和切岸, 成為日本城堡防御體系中的重要一環。 畫面中我們不難發現, 城內的石垣明顯高于對岸, 這是基本的防御要求, 而階梯狀的設置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射擊死角, 對整條防御側面可以逐級掩護。 石垣的建造以谷積法為主,

略經加工的石塊交疊砌筑(但也并不十分嚴格), 與國內鄉村常見的漿砌石擋土墻并無本質不同, 但其規模自然龐大許多。 拐角處采用算木積法, 用加工工整的石塊交錯砌筑, 修筑出堅硬的棱角, 其功能與砌體建筑留馬牙搓筑構造柱大約無二致, 可以大大增強石垣的整體強度。

大手門即為一城的正門,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為此, 大阪城的大手門處于重重防御中。 大手門所處的塀與后面的多聞櫓圍成一個四方形的院落, 實際上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枡形虎口。 突破大手門的敵人需要左轉90°才能到達另一扇門, 在此期間則會在虎口內受到兩邊多聞櫓的夾擊。 同時, 在大手門側面還有一座凸出的二重櫓, 專門用于掩護此處。

大手門正面, 可以看到門內正對的是一座多聞櫓, 而非進入內城的城門。 這樣做除了能遲滯敵軍外, 最大的好處可能是避免了直射火力直接破壞兩道城門。

大手門側面的二重櫓, 名為千貫櫓, 建于1620年。 紅圈圈出的部分是一些凸出于墻體的外挑結構, 其下方有開口可以投擲石塊以對付攀爬石垣之敵, 稱為石落とし。 由于專門修筑于側面的突出部上(馬出?), 其用意非常明顯, 可用側射火力直接掩護大手門。

大手門內:

進入大手門后, 可以看到墻上開設的射擊孔, 也就是狹間。 塀上開有較小的丸狹間, 下方連接石垣的石狹間則比較大, 其形狀明顯是為了照顧鐵炮的左右射角。 同時, 兩者的密度也大不相同。 在此我大膽猜測,

丸狹間主要是為下方的鐵炮狹間作觀測用。 另外我們還能看到肋狀的支撐結構, 用于支撐塀。 用作圍墻的塀擁有較長的周長, 作為現代砌體結構來說, 每隔一段就要設置構造柱, 以保證砌體的穩定性, 古代的塀沒有這種結構, 但設置斜撐可能是起到相同的作用。

続櫓:

多聞櫓分為兩部分, 正面面對大手門的為続櫓, 另一側為渡櫓。 顧名思義, 続櫓可算作渡櫓的延伸部分, 結構也較簡單。 盡管如此, 請注意白色墻體與石垣交接處設置的小孔, 依然是一個個鐵炮狹間。 雖然櫓的設置明顯高于塀, 但鑒于戰國時期的武器性能和塀的遮擋作用, 尤其是考慮到鐵炮狹間的位置, 筆者認為其主要還是用于突破大手門的近前之敵,

而非用于跨過塀的頂端進行超越射擊。

帶大門的渡櫓:

帶大門的渡櫓, 整個多聞櫓的重點防御部分, 與大手門呈90°夾角。 進攻之敵必須首先暴露在兩座櫓的火力之下才能接近這道門。 整座多聞櫓建于1628年, 后毀于雷擊, 現在看到的是1848年重建的。

槍落とし:

渡櫓上挑出的檐口部分設有槍落とし(紅色箭頭所指), 打開活動蓋板后, 可從上面刺下長槍。 大門為厚重的包鐵木門, 門內就是二の丸區域。

本文是看北朝發布內容。 主編原廓, 作者h__l, 歡迎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轉載, 轉載同是需注明出處, 若有未注明者取消轉載資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