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公众视线之外的聂鲁达,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熱點點擊進入

路內:我所寫過的這個年代 | 企鵝圖書推出新短篇特輯 | 日本知名編劇橋本忍去世 | 世界上最老的書店 | ......

......“圖畫書界奧斯卡”

巴勃羅·聶魯達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巴勃羅·聶魯達寫過一部自傳——《我坦言, 我曾歷盡滄桑》。 聶魯達自敘, “這部回憶錄是不連貫的, 有時甚至有所遺忘”, “里邊陳列著受他那個時代的烈火和黑暗撼動的眾多幻影”。 作品洋溢朦朧詩意, 仿佛羅蘭·巴特描摹的秋天寫作狀態, 寫作者的心情在累累果實與遲暮秋風之間、在深信和質疑之間、在關于責任的關系神話和關于自由的個人神話之間、在詞與物的廣泛聯系和精微考究的幽獨行為之間轉換不已。

《我坦言, 我曾歷盡滄桑》是一部很出色的文學傳記, 但是, 這部回憶錄里那些“不連貫的”大片空白, “甚至有所遺忘”的部分, 到底是什么呢?

巴勃羅·聶魯達在我國具有相當高的知名度。 這種知名度牽連的符號意義, 直接與聶魯達的另一種身份, 即智利共產黨的領導人之一, 他的一生與多個20世紀盛行的政治詞匯相聯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 聶魯達曾經兩次應邀訪華, 這種經歷加深了我們對他的接受與印象。 《我坦言, 我曾歷盡滄桑》強調他在政治事件里的作為, 除了年少時光的青春萌動, 幾乎閉口不談婚戀, 著力打造他偉岸的公眾形象。

然而, 每個人大概都有雙重性。 那么, 公眾視線之外的聶魯達, 到底是怎樣的?私生活對他的創作, 對他的政治理念有無影響?或者說有什么樣的影響?

巴勃羅·聶魯達在我國具有相當高的知名度。 這種知名度牽連的符號意義, 直接與聶魯達的另一種身份, 即智利共產黨的領導人之一相關, 他的一生與多個20世紀盛行的政治詞匯相聯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 聶魯達曾經兩次應邀訪華, 這種經歷加深了我們對他的接受與印象。 《我坦言, 我曾歷盡滄桑》強調他在政治事件里的作為, 除了年少時光的青春萌動, 幾乎閉口不談婚戀, 著力打造他偉岸的公眾形象。 然而, 每個人大概都有雙重性。 那么, 公眾視線之外的聶魯達,

到底是怎樣的?私生活對他的創作, 對他的政治理念有無影響?或者說有什么樣的影響?

于是有了這部亞當·費恩斯坦的《聶魯達傳:生命的熱情》。 這也是目前被認為“英語界資料最翔實客觀的聶魯達傳記”。 作品主要圍繞聶魯達與三位妻子及眾多情人的交往, 突進詩人的私密世界, 揭開傳主英雄事跡和高貴品質形成的背后故事, 揭示聶魯達的生死愛欲與政治狂熱之間的微妙關系。 這部傳記很好地填補了聶魯達自傳里那些不連貫的、遺忘的部分, 并且對自傳慣有的一些夸飾、隱瞞與自我辯護進行了論證與分析。

事涉名人隱秘, 寫作必須保持公允, 下作卑劣的獵奇向是不可取的。 伍爾芙曾經強調傳記中的事實當如大理石般不可動搖,

藝術性地寫作當使傳記如彩虹般美麗奪目。 費恩斯坦的這部傳記, 正是“大理石與彩虹”的組合。

在作者的觀察中, 愛情帶來的靈感紛呈, 也許貫穿了聶魯達的一生。 聶魯達的早期情詩深受波德萊爾等法國詩人的影響, 有點頹廢, 但清新明透。 年輕詩人的身后埋葬著現代主義的灰燼, 熱烈澎湃的颶風般的一場場情感生活, 讓他的想象力行進在一條浪漫而又青春絕望的道路上。 《二十首情詩與一支絕望的歌》是膾炙人口的永恒詩作。 情人如熒光, 轉瞬即逝, 一息存于紙縫間。

最吸引聶魯達的, 在他的生命里烙下深重痕跡的那些女性, 比如他的三位妻子有個共同點, 性格都很強勢, 卻又包容、隱忍,

以各自的方式寵他。 她們是他的妻子, 也是他的母親、保姆、助理、護士、導師和經紀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昵稱“螞蟻”的迪莉婭, 比聶魯達大二十歲, 以豐厚資產解決了他的財務窘況和后顧之憂, 以個人魅力擴大了他的交際圈, 以經驗和學識引領他成為共產主義者。 她的被辜負, 讓人惋嘆。 她的堅毅, 讓人感佩。

《聶魯達傳:生命的熱情》

[英]亞當·費恩斯坦/著, 楊震/譯

浙江大學出版社2018年6月版

聶魯達依戀她們, 愛過每一個, 也背叛了每一個。 他不愿在自傳里談及, 或許出于內心有愧, 或許是孩子氣的逃避。 費恩斯坦挖掘聶魯達性格里的天真, 這種天真是唯我的、自私的、殘忍的, 面對糖果般的誘惑毫無抵抗力。 這種誘惑, 還來自拉美這塊土地不斷發酵的話語氛圍。 聶魯達后期轉向成為政治詩人,以詩歌來履行作為一個戰士的使命,以流亡來對抗美洲的右翼政權。在“斯大林神話”破滅之后,聶魯達意識到了自己對斯大林的盲目信任和過度抒情,隨之而來的是覺醒的痛苦,他反對對于卡斯特羅的個人崇拜,也表明了他在政治態度上的成熟。在《疑問之書》這部晚年詩集中,他以純粹的孩童語氣追詢天地萬物,探問生而為人的意義,或許,在那一刻,聶魯達回到了生命的原點。

“聶魯達發展起如此多的生活面向和詩歌面向,以至于他對于我們每一個人在任何情況下都提供了一種信息。他包容了我們人類所有的好,所有的壞,所有平庸和所有自相矛盾。”這部傳記展示了這些所有,展示了一個人、一種人生可能的所有的面向。

聶魯達的詩歌愛好者遍布全世界,許多好萊塢藝人曾朗讀過他的詩歌,比如朱莉婭·羅伯茨、麥當娜、斯汀等人。他那些關于愛情的詩篇,尤其值得靜靜聆聽、閱讀。

《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


(陳黎、張芬齡 譯 南海出版社)

今夜我可以寫

今夜我可以寫下最哀傷的詩句。

寫,譬如,“夜鑲滿群星,

而星星遙遠地發出藍光并且顫抖。”

夜風在天空中回旋并歌唱。

今夜我可以寫下最哀傷的詩句。

我愛她,而且有時她也愛我。

如同今晚的夜,我曾擁握她在懷中。

在無盡的天空下一遍又一遍的吻她。

她愛我,有時我也愛她。

怎么會不愛上她那一雙沈靜的眼睛呢?

今夜我可以寫下最哀傷的詩句。

去想我并不擁有她,感覺我已失去她。

去聆聽廣闊的夜,因沒有她而更加廣闊。

而詩句墬在靈魂上,如同露水墜在牧草上。

我的愛若不能擁有她又有什么關系?

夜鑲滿群星而且她沒有與我在一起。

這就是一切了。遠處有人唱著歌。遠處。

我的靈魂因失去了她而失落。

我的視線試著要發現她,好像要把她拉近一樣,

我的心尋找她,而她并沒有與我在一起。

相同的夜讓相同的樹林泛白。

彼時,我們也不再相似如初。

我不再愛她,這是確定的,但我曾多愛她!

我的聲音試著找尋風來碰觸她的聽覺。

別人的,如同她曾接受我的千吻一樣,她將會是別人的了。

她的聲音,她的潔白的身體。她的無止盡的雙眼。

我不再愛她,這是確定的,但也許我愛她。

愛情如此短暫,而遺忘太長。

借著如同今晚的夜,我曾擁她入懷

我的靈魂因失去了她而失落。

這是她最后一次讓我承受的傷痛。

而這些,便是我為她而寫的最后的詩句。

我喜歡你沉默的時候

我喜歡你沉默的時候,因為你仿佛不在,

你遠遠地聽我說話,而我的聲音觸不到你。

你的眼睛好像已經飛走,

好像一個吻已經封住了你的嘴巴。

由于萬物都充滿我的靈魂,

你從萬物中浮現,充滿我的靈魂。

夢之蝴蝶,你就像我的靈魂,

你就像“憂郁”這個詞。

我喜歡你沉默的時候,你仿佛在遙遠的地方。

你仿佛在哀嘆,一只喁喁私語的蝴蝶。

你遠遠地聽我說話,而我的聲音夠不著你:

讓我跟著你的靜默一起沉默。

讓我和你交談,用你的靜默——

明亮如一盞燈,簡單如一只戒指。

你仿佛是夜,默不作聲,滿布繁星。

你的靜默是星子的靜默,如此遙遠而單純。

我喜歡你沉默的時候,因為你仿佛不在,

遙遠而令人心痛,仿佛你已經死去。

那時,一個詞,一個微笑就夠了,

而我感到歡喜,歡喜那并不是真的。

聶魯達后期轉向成為政治詩人,以詩歌來履行作為一個戰士的使命,以流亡來對抗美洲的右翼政權。在“斯大林神話”破滅之后,聶魯達意識到了自己對斯大林的盲目信任和過度抒情,隨之而來的是覺醒的痛苦,他反對對于卡斯特羅的個人崇拜,也表明了他在政治態度上的成熟。在《疑問之書》這部晚年詩集中,他以純粹的孩童語氣追詢天地萬物,探問生而為人的意義,或許,在那一刻,聶魯達回到了生命的原點。

“聶魯達發展起如此多的生活面向和詩歌面向,以至于他對于我們每一個人在任何情況下都提供了一種信息。他包容了我們人類所有的好,所有的壞,所有平庸和所有自相矛盾。”這部傳記展示了這些所有,展示了一個人、一種人生可能的所有的面向。

聶魯達的詩歌愛好者遍布全世界,許多好萊塢藝人曾朗讀過他的詩歌,比如朱莉婭·羅伯茨、麥當娜、斯汀等人。他那些關于愛情的詩篇,尤其值得靜靜聆聽、閱讀。

《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


(陳黎、張芬齡 譯 南海出版社)

今夜我可以寫

今夜我可以寫下最哀傷的詩句。

寫,譬如,“夜鑲滿群星,

而星星遙遠地發出藍光并且顫抖。”

夜風在天空中回旋并歌唱。

今夜我可以寫下最哀傷的詩句。

我愛她,而且有時她也愛我。

如同今晚的夜,我曾擁握她在懷中。

在無盡的天空下一遍又一遍的吻她。

她愛我,有時我也愛她。

怎么會不愛上她那一雙沈靜的眼睛呢?

今夜我可以寫下最哀傷的詩句。

去想我并不擁有她,感覺我已失去她。

去聆聽廣闊的夜,因沒有她而更加廣闊。

而詩句墬在靈魂上,如同露水墜在牧草上。

我的愛若不能擁有她又有什么關系?

夜鑲滿群星而且她沒有與我在一起。

這就是一切了。遠處有人唱著歌。遠處。

我的靈魂因失去了她而失落。

我的視線試著要發現她,好像要把她拉近一樣,

我的心尋找她,而她并沒有與我在一起。

相同的夜讓相同的樹林泛白。

彼時,我們也不再相似如初。

我不再愛她,這是確定的,但我曾多愛她!

我的聲音試著找尋風來碰觸她的聽覺。

別人的,如同她曾接受我的千吻一樣,她將會是別人的了。

她的聲音,她的潔白的身體。她的無止盡的雙眼。

我不再愛她,這是確定的,但也許我愛她。

愛情如此短暫,而遺忘太長。

借著如同今晚的夜,我曾擁她入懷

我的靈魂因失去了她而失落。

這是她最后一次讓我承受的傷痛。

而這些,便是我為她而寫的最后的詩句。

我喜歡你沉默的時候

我喜歡你沉默的時候,因為你仿佛不在,

你遠遠地聽我說話,而我的聲音觸不到你。

你的眼睛好像已經飛走,

好像一個吻已經封住了你的嘴巴。

由于萬物都充滿我的靈魂,

你從萬物中浮現,充滿我的靈魂。

夢之蝴蝶,你就像我的靈魂,

你就像“憂郁”這個詞。

我喜歡你沉默的時候,你仿佛在遙遠的地方。

你仿佛在哀嘆,一只喁喁私語的蝴蝶。

你遠遠地聽我說話,而我的聲音夠不著你:

讓我跟著你的靜默一起沉默。

讓我和你交談,用你的靜默——

明亮如一盞燈,簡單如一只戒指。

你仿佛是夜,默不作聲,滿布繁星。

你的靜默是星子的靜默,如此遙遠而單純。

我喜歡你沉默的時候,因為你仿佛不在,

遙遠而令人心痛,仿佛你已經死去。

那時,一個詞,一個微笑就夠了,

而我感到歡喜,歡喜那并不是真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