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皇帝要杀将军,将军知道后,马上伪造诏书给将士:皇帝要杀了你们

?任何一位皇帝都怕兩種人, 一種功高蓋主, 比如名將韓信、岳飛, 最后被奸佞所害, 慘遭殺害。 還有一種就是謀反之人, 而后周太祖郭威, 卻是這兩種兼具的人。

郭威是功高蓋主的人。 郭威盡管生活中不拘小節, 甚至時常闖禍, 但卻才能卓著, 先后受到李繼韜、李存勖和后漢高祖劉知遠的賞識, 大敗契丹, 助劉知遠稱帝有功, 還被欽定為輔佐后漢隱帝劉承佑的大臣。 而愛猜忌又是最高統治者的通病, 郭威也因此成為劉承佑的一塊心病。

郭威是謀反之人。 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是一場少數民族對唐朝的謀反,

可是安祿山的“反”卻是被逼的。 的確, 安祿山有謀反之意, 甚至為了這個念頭可以說是“臥薪嘗膽”, 他歸順唐玄宗, 甚至認比自己小十多歲的楊貴妃為母, “貴妃洗兒”說的就是楊貴妃和安祿山。

據說, 原本安祿山是打算在唐玄宗退位后再反, 但因為楊國忠等人在皇帝耳邊, 幾次三番地說安祿山要反, 引起唐玄宗的猜疑, 逼得安祿山不得不提前反。 而郭威的反跟安祿山也有異曲同工之處。

郭威對后漢隱帝是忠心耿耿的, 但劉承佑卻從一開始就想除掉他。 郭威是個合格的將領, 他深得軍心, 尤其是, 在他得到皇帝要殺了自己的消息后, 馬上偽造詔書, 對將士們說“皇帝要我殺了你們”。

劉承佑也是個心狠手辣之人, 只因自己心中的猜忌,

便要大開殺戒, 身邊五位由劉知遠親自挑選的輔佐大臣, 都被他殺的差不多了, 而對于郭威, 他更是下了“大手筆”, 見郭威起兵要反, 他便殺了郭威全家。 一個人一旦一無所有, 便會無所畏懼。 之后, 就有了歷史上的后周太祖郭威。

現在總會有人吐槽劉承佑, 安安穩穩當皇帝不好嗎?偏偏給自己沒事找事。 但我們也知道, 古時候的皇家子女懂得猜疑, 不輕信任何人是必修課, 更別說最后會繼承皇位的皇子。

我們不知道, 手握兵權的郭威有沒有過謀反之心, 但我們知道, 不論是劉承佑殺了郭威全家還是郭威最后起兵謀反, 他們兩人都很好地詮釋了什么是“人若犯我, 我必誅之”。

參考資料:《舊五代史》、《新五代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