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农村柴火灶内的焦土,常被人忽视,却不知是珍贵的“伏龙肝”

在農村, 農民都有自己的宅基地。 所以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大大的廚房, 廚房裡通常都會砌一個柴火灶, 平時用它做飯可香了。 柴火灶燒的就是農民平時從路邊或者山裡砍的柴, 用久了之後裡面是一層厚厚的草木灰, 在農村的朋友都知道, 草木灰是一種很好的肥料, 所以草木灰一般會被農民朋友倒在菜地裡或者農田裡, 可以給菜和莊稼施肥。 但是草木灰之下的黃土卻常被人忽視。

在過去, 農民砌灶用的都是黃土, 灶裡面的黃土經過多年的煙熏火烤之後, 表面會變得焦黑發硬。 有些人在翻修土灶的時候,

需要用力才能將它鏟掉。 由於灶裡面的土非常硬, 鏟下來之後也沒什麼用, 一般都是被丟掉了。 其實削掉表面發黑的部分, 裡面依然是黃色的, 碾碎後就成了粉末。 這種土被叫做“灶心土”, 在我國古代, 它是一種珍貴的藥材, 又叫“伏龍肝”。

灶心土主要是指土灶底部中心的焦黃土塊, 經歷了猛火的千錘百煉, 古人認為它“具土之質, 得火之性, 化柔為剛, 味兼辛苦”, 能治療各種脾胃虛寒之症。 在民間, 素有用灶心土治水土不服的做法。 農村的老人在出門遠行之前, 會挖一點灶心土, 磨成粉末後裝在塑膠瓶中, 在異地有水土不服的時候, 就將灶心土沖水喝。

這雖然是一種民間偏方, 但也是有來源依據的。 在古代的書籍《傷寒論》中,

將灶心土沖的水叫做“黃土湯”, 認為它具有和胃止嘔、止瀉的作用。 用灶心土沖的水不能直接喝, 一般都是用布包著, 沖水之後將它取出, 後將水靜置到變得透明澄澈之後再喝。 此外, 還需要注意一點, 只有用柴火燒的才叫灶心土, 用煤球或者其他東西燒的土都不能供藥用。

關於灶心土又叫伏龍肝還有一段來歷, 據說在古代有些大戶人家在砌灶之時, 會在灶心放一整塊豬肝, 在經過多年的煆燒之後, 豬肝與灶心土融為一體, 所以又被叫做伏龍肝, 是十分非常珍貴的藥材。 如今這樣的已經很少見到了, 農民朋友們, 你們用過伏龍肝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