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刘备起兵,为何自称中山靖王后人,不自称刘邦后人?原因很简单

古代, 很多人起事的時候, 都會“扯虎皮作大旗”, 畢竟這樣做, 不僅能夠顯得更加名正言順, 還能收攏民心, 得到更多的支持。 也正是因為他們的目的比較明確, 因此他們在選擇“虎皮”的時候, 往往會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 以便於起事更加順利, 這一道理非常淺顯。 可是, 漢末三國時期, 梟雄劉備起兵之時, 為什麼僅是自稱中山靖王后人呢?要知道中山靖王劉勝, 是漢景帝的兒子, 再往上數幾代, 便是漢高祖劉邦。 劉備為什麼不直接自稱劉邦後人呢?

說到此處, 也許有人會說, 因為中山靖王劉勝, 一生有一百二十五個兒子,

到了劉備生活的年代, 時間已經過去近三百年, 其後人的數量更是龐大, 劉備自稱他的後人, 不容易惹人懷疑。 雖然劉備的具體身世, 從他的祖父劉雄, 再往上便已經不可考, 但他是劉勝後人, 大約並非冒稱, 否則的話, 曹操在討伐他的時候, 絕對會提到他冒稱皇室這一點。 另外, 就算他真的是冒稱, 那麼劉勝的後人多, 劉邦的後人豈不是更多嗎?他自稱劉邦人, 更不容易被拆穿才對。

由此可知, 這一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呢?那麼劉備為什麼放棄了劉邦這樣一面大旗, 偏要自稱是中山靖王后人呢?要知道劉勝雖然是漢景帝的兒子之一, 但是他還有十三個兄弟, 其母親賈夫人的出身也不高。 好像他除了兒子多這一點,

並沒有什麼值得讓人記住的東西。 對於這個問題, 小編有以下兩點猜想。

一、劉邦後人太過廣泛

眾所周知, 劉邦是漢朝的開國皇帝, 他登基之後, 分封了大量的宗親, 使他們分散到了各地, 經過代代相傳之後, 他的後人早已遍佈大江南北。 在當時自稱劉邦後人, 雖然也有意義, 但是“扯虎皮作大旗”的意圖, 太過明顯, 也很難取信於人。 而自稱中山靖王后人, 則明確的說明了, 自己出身於哪一脈, 哪一系, 將自己的出身表達的比較明白, 更容易取信於人。 說到此處, 也許有人會說, 中山靖王也與他隔了數百年, 他為什麼不再找一個時代更近的祖先, 作為噱頭呢?

既然是作噱頭, 肯定不能一點名氣都沒有, 而中山靖王劉勝在傳到他兒子劉貞那一代的時候,

就“坐酎金失侯”, 開始沒落, 劉備再找其他人當噱頭, 便起不到應有的效果了。 所以他自稱中山靖王之後, 而非劉邦後人。

二、禮制的制約

另外, 劉備不敢直接自稱劉邦後人,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禮制的制約。 在漢代的時候, 除了皇家子弟之後, 其他的皇室後裔, 在表明身份的時候, 只能以第一代被分封的先祖為祖先, 甚至祭祀的時候也不例外。 也就是說, 就算劉備想要自稱劉邦後人, 他也不敢, 這完全不符合禮制, 也不會得到其他人的認可。

通篇分析之後, 我們不難得知, 劉邦家喻戶曉, 劉勝卻沒什麼歷史貢獻, 劉備起兵的時候, 僅自稱是中山靖王之後, 卻不自稱劉邦後人, 既是為了表明自己的具體身世,

增加可信度, 也是因為禮制的制約。 如果他當時真的自稱劉邦後人, 並以此為名義, 興起義兵, 估計根本組織不起人手, 甚至很快會被朝廷問罪, 根本不會有後來的三國爭霸。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 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 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