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憶團團!曾被傳「烏龍死訊」呆萌澄清 改名來臺還有「雙胞胎弟弟」仍在世

臺北市立動物園的大貓熊「團團」于19日不敵腦部病變而病逝、得年18歲, 消息一出, 讓各界都相當惋惜, 也讓人回顧起牠在來臺十多年間所發生的往事, 像是團團就曾在2016時傳出死訊, 當時其實是被中國知名媒體誤傳, 讓臺北市立動物園還為此特地曬出團團與有牠死訊的「各大報頭版合照」來澄清, 當時團團一臉懵的萌樣也引發話題, 只可惜如今已成追憶。

▲大貓熊團團。 (圖/臺北市立動物園)

當年團團這起烏龍死訊, 是由中國《環球網》于2016年5月16日報導指出:「據臺灣媒體5月16日報導, 臺北市政府公關組于今天9:50早上正式宣佈, 臺北市立動物園圈養的大貓熊團團目前已確診發生犬瘟熱死亡。 」並且還附上照片強調, 「動物園方面指出, 這是大貓熊在臺第一起感染犬瘟熱的病例。 在確診病情的當天(5月12日), 動物園就啟動了緊急因應方案, 除了對患病的大貓熊進行隔離,

並對園區實施大面積高強度消毒處理。 」

(圖/翻攝自環球網)

這起關于團團死訊的報導一出, 立即驚動兩岸民眾, 造成臺北市立動物園不得不在官網及粉專闢謠澄清, 並曬出團團正一臉呆萌地抓著欄桿, 與欄桿前印有「自己死訊」的各大報頭版合照的照片, 才止住各種輿論猜疑與假消息繼續傳播。

(圖/臺北市立動物園)

事後《環球網》則緊急下架該則報導且發表道歉聲明, 表示未盡仔細查核網路謠言的責任, 已于第一時間將誤報新聞刪除, 並盡最大努力減小誤報帶來的負面影響, 「我網站未經核實就做出相應報導, 造成不良影響, 網站在此向臺北動物園和廣大網友作出真誠致歉, 歡迎廣大受眾繼續監督批評」。

(圖/翻攝自環球網)

另外, 團團其實幼時原名叫「華靈」, 名字是取自母親「華美」與父親「靈靈」, 牠還有個目前在天津動物園安享晚年的雙胞胎弟弟「美靈」。 團團在2008年、4歲時與配對的另一半「圓圓」來臺, 兩隻大貓熊生下女兒「圓仔」和「圓寶」。

▲團團、圓圓還未來臺時兩小無猜的合照,圖左是團團,右為圓圓。(圖/《中時新聞網》)

以大貓熊來說,5歲以前是少年期,5~18歲是成熟的壯年期,18歲以上是老年期,在野外生活的大貓熊,如無意外,一般可活到20幾歲,但很少超過30歲;而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則最高有活到38歲的紀錄。不過大貓熊平均壽命是25歲左右,前動物園長葉傑生就遺憾表示,若是團團腦部沒有病變,壽命或許可以再長一點,雖然專業團隊很用心地照顧,但可惜發現得較晚。

▲大貓熊團團。(圖/臺北市立動物園)

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則表示,團團過去曾有服用類固醇,連臺北市長柯文哲也曾提過,服用類固醇會有一些病灶無法看出,團團發病後曾一度出現穩定的狀況,或許就是服用類固醇的關係。

雖然團團來臺僅陪伴了臺灣民眾14年的時光,但還是感謝牠曾帶給大眾的歡樂與美好。

▲團團、圓圓還未來臺時兩小無猜的合照,圖左是團團,右為圓圓。(圖/《中時新聞網》)

以大貓熊來說,5歲以前是少年期,5~18歲是成熟的壯年期,18歲以上是老年期,在野外生活的大貓熊,如無意外,一般可活到20幾歲,但很少超過30歲;而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則最高有活到38歲的紀錄。不過大貓熊平均壽命是25歲左右,前動物園長葉傑生就遺憾表示,若是團團腦部沒有病變,壽命或許可以再長一點,雖然專業團隊很用心地照顧,但可惜發現得較晚。

▲大貓熊團團。(圖/臺北市立動物園)

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則表示,團團過去曾有服用類固醇,連臺北市長柯文哲也曾提過,服用類固醇會有一些病灶無法看出,團團發病後曾一度出現穩定的狀況,或許就是服用類固醇的關係。

雖然團團來臺僅陪伴了臺灣民眾14年的時光,但還是感謝牠曾帶給大眾的歡樂與美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