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989年臺灣老婦大陸尋女,親妹妹40年未見竟下跪:我把你女兒弄丟了

1989年8月, 已經離家40年之久的梁芬玉終于從臺北回到了老家。

然而讓她沒有想到的是, 自己的親妹妹在機場見到她的那一瞬間竟然給她跪了下來。

梁芬玉嚇了一跳, 趕緊把妹妹給拉起來。

妹妹老了, 當年分別的時候她才13歲, 還是個半大不小的女孩。

姐妹倆抱在一起痛哭, 過了一會兒, 妹妹趴在姐姐的肩膀上對她抽泣著說:「姐啊姐啊, 你怎麼現在才回來啊, 我對不起你, 我沒有照顧好敏敏, 敏敏在5歲的時候就不見了, 到今天都沒有一點音信, 我這個妹妹對不住你!」

梁芬玉頓時如五雷轟頂, 這次她回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和女兒相認。 沒想到女兒竟然早就已經失蹤了, 就這樣和她永別。

梁芬玉回鄉的欣喜頓時丨ㄢ消云散, 失去女兒的打擊讓她許久說不出話……

1949年, 梁芬玉剛剛29歲, 丈夫李承乾31歲, 他們的女兒才8個月。

當時李承乾是國民黨的見習教官, 正在青島港的軍艦上服務。

軍隊之中紀律很嚴, 李承乾很少回家, 梁芬玉就把13歲的妹妹接到了身邊一起過日子。

梁芬玉的親生母親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病逝了, 所以梁芬玉對妹妹十分疼愛。

姐妹倆的父親是個生意人, 經常外出在家, 梁芬玉和妹妹剛開始是在舅舅家中生活的, 但舅舅舅媽對她們很刻薄, 不是打就是罵。

外婆很心疼兩個外孫女, 就自己做主給她們的父親找了個繼室。

但父親根本就不喜歡繼母, 覺得她太土氣, 只有剛剛結婚的那兩天住在家中, 從此之后對繼室不理不睬。 后來繼室生下了一個兒子, 本來可以靠著兒子穩固一下自己的地位, 奈何兒子在5歲的時候夭折了, 丈夫更是當沒有這個妻子, 除了偶爾捎錢給她們用,

幾乎是不理不睬。

而姐妹倆和繼母的關系也稱不上親密, 梁芬玉雖然可憐繼母, 但怎麼都不放心將妹妹完全交給繼母照顧, 所以一直照顧著小妹, 到20歲才出嫁。

梁芬玉嫁給軍人李承乾之后, 李承乾就被送到美國去訓練了。 李承乾希望梁芬玉能搬到青島去住, 在老家居住他們通信太不方便。 而梁芬玉覺得剛剛長大的妹妹還是不適合和繼母住在一起, 所以依舊堅持住在鄉下。

后來生下了女兒敏敏, 梁芬玉才帶著妹妹和女兒一起搬到青島居住。

梁芬玉一直覺得, 因為沒有媽媽, 妹妹被自己嬌慣得有些不懂事, 一點都離不開姐姐。

而意外就是讓人猝不及防, 1949年5月的一天, 李承乾回來的時候突然跟梁芬玉說:「我們現在可能要馬上去臺灣,

你趕緊拿個主意, 是我一個人先去, 還是你跟我去, 把妹妹留在這里。 」

軍隊的要求是不可以帶太多的親屬離開的, 梁芬玉當時也沒有意識到將來可能根本回不來, 還想著戰爭很快就會結束, 她就能回來接妹妹。

她和妹妹商量著, 讓她去濟南投奔繼母, 但妹妹就是哭鬧著要和姐姐一起走。

梁芬玉耐心地和妹妹解釋了很久, 她也舍不得妹妹跟著自己一塊兒吃苦。

繼母得到消息之后, 用一雙小腳走了幾天幾夜才走到青島。 繼母見梁芬玉打算將這麼小的嬰兒帶到臺灣去, 她有點不放心。

繼母提議梁芬玉把孩子留下來:「你要是信得過我, 就把孩子留下來吧, 這麼點大的孩子跟著你東奔西走。 你把她留在家里, 我們娘仨相依為命, 有我吃的, 就不會餓了她們。 」

梁芬玉和丈夫商量起來, 此去臺灣還不知道到了那里是個什麼情況, 孩子這麼小, 長途奔波說不定還會生病。 不如就讓繼母先照顧著, 等到在臺灣安定下來再說。

梁芬玉和李承乾出發的那天, 風浪很大,繼母就這樣抱著敏敏,牽著13歲的妹妹站在碼頭上看著梁芬玉夫婦越走越遠。

妹妹剛開始還只是小聲地啜泣,后來看著船走遠了,開始大哭起來:「姐姐,姐姐,你一定要早點回來,早點回來接我們。」

敏敏那時候還小,如果她已經會說話,何嘗不是這麼撕心裂肺地痛哭呢?

梁芬玉也傷心,也不忍,但還是狠狠心不去看她們。

剛剛到臺灣的梁芬玉生活極其困難,他們夫妻兩個落腳的房子都沒有,只能住在木頭和草搭建的棚子里面,四面透風,遇到下雨天根本不能擋雨,馬上就會坍塌。

一場大雨之后,他們都要重新再搭建一個新的棚子。

剛開始沒有什麼食物,李承乾在艦艇上的伙食還算可以,有什麼吃的都舍不得吃,帶回家給妻子吃。

梁芬玉后來給李承乾生下了三個兒子,因為丈夫是一名軍官,生活還算能過得去,吃喝不愁。

但身在臺灣,李承乾也很痛苦,他平時沒有什麼毛病,就是喜歡喝酒,特別是在煩悶的時候就不停喝酒。

有的時候星期天在家里,一個人要喝幾斤烈酒。梁芬玉了解丈夫的不痛快,她也想念妹妹和女兒,也恨不得大醉一場,把這些愁苦全部都忘記了。

三個孩子吃喝拉撒都是梁芬玉一個人在管,丈夫成天喝酒,梁芬玉勸不住,也就不勸了,沒有精力去約束丈夫的行為。

后來李承乾嫌家里三個孩子實在太吵,平時根本不著家,就在軍人俱樂部里面喝酒、跳舞,常常半夜孩子睡著了才滿身酒氣地回來。

丈夫變成這樣,梁芬玉也是敢怒不敢言,一大家子都靠著這個男人的薪水。

而在1959年8月的一天,李承乾在軍人俱樂部里面喝醉了酒,被人抬回了家。

雖然和從前一樣都是一身酒氣,但這次李承乾是真的一醉不醒。因為長期喝酒熬夜身體極度虧損的他,在這次猛烈飲酒后不小心摔了一跤,突發心臟病,就這樣猝ㄙˇ在舞廳里面,作為一名軍人,是何其諷刺。

李承乾ㄙˇ的時候只有41歲,那時候最大的兒子12歲,最小的兒子才3歲,都要梁芬玉一個人養活。

而且這麼多年來,梁芬玉從來沒有在外面工作過,就算是家里的家務也是有保姆來做的,一直是丈夫在外面賺錢養家,她一時間都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好在雖然李承乾ㄙˇ在了軍人俱樂部,但也算是「因公殉職」,梁芬玉得到了一大筆撫恤金,這筆錢梁芬玉根本不敢動,馬上就存到了銀行里面給孩子們留著上學用。

梁芬玉如果年輕一點,還能去柜臺或者飯店去做服務員,但現在年紀大了,只能去一家工地上去當搬磚的小工。

養大三個兒子有多麼辛苦,梁芬玉甚至不敢再去回憶。大兒子舍不得母親,所以在中學畢業之后就不愿意上學,要打工供兩個弟弟念書。

大兒子就這樣工作了十幾年才存夠了買房子的錢結婚,梁芬玉有想過拿出丈夫的撫恤金給大兒子買房子,但大兒子堅持要留給弟弟。

兩個小兒子很爭氣,都讀到了大學畢業。

1987年,二兒子到澳洲旅游的時候認識了一位大陸的商人,因為這層關系,梁芬玉終于打聽到了妹妹的下落,和妹妹聯系上。

此時距離姐妹倆分別已經過去了38年了,梁芬玉一想到將來可以見到妹妹和女兒就興奮不已,這些年吃得苦都好像是值得的。

但是妹妹的回信寫得很含糊,并沒有詳細說明一家人這些年的生活情況,只是催促著姐姐趕緊回家。

那時候的梁芬玉還不知道,這些年來,家中遭受了多麼大的變故。

梁芬玉夫婦離開青島后不久,繼母就帶著妹妹和敏敏回了濟南老家。

繼母是個很善良的農村婦女,她一邊給別人做針線活、洗衣服,一邊養著兩個女孩子。

也就是這個時候,梁芬玉的父親和一個城里的寡婦好起來了,再也不管家里,成天在寡婦的家里面抽大丨ㄢ。

家里實在是揭不開鍋了,繼母就讓妹妹去找父親要錢。

妹妹在寡婦家門前等著父親在里面抽大丨ㄢ,他不過足丨ㄢ癮根本不會出來。又累又餓的妹妹又無處可去,等了好久,父親才慢悠悠提著一個鳥籠子出現,還問女兒來找他什麼事兒。

妹妹哭著求父親給點生活費,卻被寡婦攔著。抽上大丨ㄢ的父親生活還要寡婦來照顧,也顧不上女兒,反倒是將錢全給了寡婦的兒子,供他去上學。

可憐的繼母和妹妹沒有得到什麼財產,妹妹明明是上學的年紀卻因為生活太過窘迫不得不輟學在家。

這些年過得很辛苦,妹妹一直安慰自己姐姐馬上就會回來了,她就不會受苦了。

好在小敏敏很懂事,健健康康長到了5歲。

妹妹17歲這年認識了一名解放軍連長,生活終于好了一些,兩人結婚之后,因為丈夫的工作調動,妹妹就和丈夫一同搬到了廈門,而敏敏就留在了老家和繼母繼續生活。

結婚第二年,妹妹回到了老家濟寧,想要把敏敏一起接到廈門去。然而一到老家發現繼母和敏敏都不見了,詢問鄰居才知道,繼母跟著一個賣竹器的外地人好上就走了,而在繼母走之前,敏敏就已經走丟了。

妹妹沒想到一年之中家里出了這麼大的變故,而繼母竟然在丟了孩子之后沒有和自己說一聲就跑了。

妹妹崩潰了,她到處打聽繼母的下落。當時妹妹已經懷了孩子,因為又著急又勞累,竟然在老家早產了。這個兒子因為尚未足月,生下來沒多久就夭折了,妹妹大病一場,后來就不能再生育了。

聽聞妻子在老家早產,情緒也不穩定,妹夫急忙趕回來想要將妻子帶回去。可是她找不到敏敏說什麼都不愿意走,嘴里一直念叨著對不起姐姐。

姐姐走了四年多杳無音信,妹妹從來沒有責怪過她,而是像姐姐當年照顧自己一樣盡心盡力照顧著敏敏。現在敏敏丟了,妹妹根本不敢想象姐姐回來之后她要怎麼去向姐姐交代。

妹妹就這樣魂不守舍地留在老家,足足半年都在打聽著繼母,但繼母改嫁的那個人就是一個生意人,居無定所,她也很難找到繼母的蹤跡。

她只能回到廈門,拜托老家人如果有繼母的消息就趕緊聯系她。

就這樣,妹妹懷揣著愧疚感生活了十幾年,因為沒有孩子,1970年主動提出和丈夫失婚。

妹妹失婚之后一個人回到了濟南,獨自生活。

她等著姐姐的消息,等著繼母的消息,也希望能出現奇跡,祈禱著敏敏長大了能夠回來。

1978年,妹妹終于盼來了繼母的來信,繼母身患重病,覺得自己即將不久于人世,想要再見一面妹妹,說有些話想要和妹妹講。

妹妹收到信之后立刻整理衣服出發,當時交通不便,妹妹坐汽車又轉了火車,好不容易到了繼母家中,卻發現繼母家正在辦喪事,繼母終究還是沒有等到她來。

操持喪事的是繼母第二任丈夫的侄子,繼母一輩子沒有孩子,改嫁之后沒多久那男人也ㄙˇ了。

妹妹心中萬念俱灰,在繼母的墳墓前哭暈了過去。

繼母沒有了,敏敏的下落永遠成了謎。

妹妹心中恨啊,恨繼母自私、逃避、不負責任,如今給了她希望又讓她無比絕望。

繼母的侄子也找到妹妹聊天,說起了這些年來繼母的生活。

繼母其實一直也在悔恨,她半輩子都沒忘記過敏敏,那個不到5歲的孩子在她的手底下丟失了,即便在臨終前她還在難過,說自己要到黃泉之下受懲罰。

繼母曾經和家人說過孩子丟失的過程,那天她在鄰居家趕制給老人送終的壽衣,敏敏說要去外面的樹林里面玩兒。

以前敏敏常常去那邊玩,還有同村的孩子在,繼母就沒有在意。可是一直到天黑了,敏敏都沒有回來,繼母著急了,到處去找,到各個鄰居家去詢問。

但鄰居也不知道孩子究竟去了哪里,天黑之后,到處都是黑漆漆的,繼母在家擔驚受怕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和村民們四處去尋找,可根本沒有孩子的蹤跡。

有人從外村打聽到了消息,說有人在山里看到一個孩子迷路了一直在哭泣,可是問她是哪個村子里的,她自己也說不上來,所以這個好心人就把她領到了山路上就走了。

此后就沒有人知道敏敏去了哪里了。

幾天后,繼母收到了妹妹的來信,妹妹說想要將敏敏接到廈門,繼母很慌張,也很害怕。

當初她對梁芬玉保證一定會照顧好孩子的,現在孩子丟了,她根本不敢面對。

因為這場悲劇的婚姻,繼母一直覺得自己被梁家人看不起,她又是一個本本分分的女人,即便已經被丈夫休了,還是守著梁家的人。

如果不是這次意外丟了敏敏,繼母絕對不敢離開故土,和一個根本不熟悉的男人逃走。

她背井離鄉,丈夫對她很不好,這麼多年不敢回家,ㄙˇ了都不能落葉歸根。她的晚年都在戰戰兢兢之中度過,隨后帶著遺憾和愧疚離開了人世。

原本對繼母一直很責備的妹妹此時卻同情起她來,原來她和自己一樣,因為丟失的敏敏承受了多年悲哀的婚姻,并且一直不能原諒自己。

1989年8月,梁芬玉終于回來了,見到了自己的妹妹。

得知女兒已經不在,梁芬玉好久都沒有緩過神來,她心心念念的團聚,最后成為了這樣的悲劇。

回到了濟寧妹妹的家中,看著獨居的妹妹,家徒四壁,一無所有。她撲倒在妹妹的床上大哭起來,后來高血壓發作,在床上躺了很久。

村里的老鄉們得知梁芬玉已經回來了,都趕過來看她。梁芬玉的舅舅已經病逝了,但舅媽還活著,80多歲的舅媽拄著拐杖過來,見面就數落梁芬玉:「當初你怎麼把女兒一丟下就走了?敏敏沒有了,你不能怪你妹妹,她還是個孩子,只能怪你這個當娘的!」

梁芬玉被舅媽這麼罵著心里不是個滋味,根本不知道怎麼說才好。

那天晚上,姐妹倆和從前一樣躺在床上說著過去的辛酸,一夜都沒有睡著,但吃過的那些苦怎麼說都說不完,最后只能抱頭痛哭。

聽說繼母的骨灰還在四川,姐妹倆還是商量著,一同去了一趟四川,將繼母的骨灰接了回來,在村里面給老人找了一塊墓地,安葬了。

做完這件事之后,梁芬玉才算是如釋重負。

她沒有履行自己對她們的承諾在先,她們弄丟了敏敏,梁芬玉也沒有辦法去責備,或者說她覺得自己也沒有資格去責備。

但姐妹倆心中好像總是有一個疙瘩解不開。

1992年,梁芬玉將妹妹接到了臺灣,給她辦了臺灣探親的手續。梁芬玉本來想以后姐妹倆還像原來一樣在一起生活,但妹妹在這里僅僅住了3個月就想要回去了。

梁芬玉的大兒子現在手上也有了不少積蓄,送姨媽回老家的時候也考察好了,在濟南開起了工廠,竟成了當地很不錯的合資企業,拉動了當地的就業。

有了兒子在濟南,梁芬玉也會經常回去看看。

姐妹倆的生活節奏根本不同,梁芬玉喜歡熱鬧,會參加各種飯局,但是妹妹只想安安靜靜地養老。

梁芬玉意識到妹妹這一輩子都在敏敏丟失的陰影里走不出來,她雖然心痛,但是并沒有一直沉浸在痛苦之中。

梁芬玉反過來安慰妹妹:「敏敏走丟不是你的錯。」

妹妹反問:「那你說是誰的錯?」

妹妹這句話讓梁芬玉啞口無言,她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是繼母和妹妹的錯嗎?

她們辛苦帶著敏敏生活了5年,敏敏的走失是繼母的疏忽,也是一場意外,繼母更是為此有家不能回,這一輩子沒有從梁家討到任何好處,還帶著對梁家的虧欠抱憾終身。

妹妹呢?失去了姐姐,失去了丈夫,失去了侄女,也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兒子。她的一生沒有一件事情圓滿。

而梁芬玉也吃了那麼多的苦,她并非不想回來找女兒,但當年她連一封信都寄不進來,她的人生也是時代的悲劇。

梁芬玉最終還是回到了臺灣,而妹妹一直孤零零留在山東。

那個曾經粘著姐姐怎麼都不愿離開的妹妹,已經成了半個陌生人。

兩岸的阻隔,讓太多的婦女承受著和丈夫、兒女分離的痛苦,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

都說親情是剪不斷的聯系,但這根線的頂端,是一個無法控制自己、只能隨風飄蕩的風箏。梁芬玉最終選擇了諒解,諒解了繼母和妹妹,也要諒解丈夫和自己,她寧愿相信敏敏一直活在這個世界上。

風浪很大,繼母就這樣抱著敏敏,牽著13歲的妹妹站在碼頭上看著梁芬玉夫婦越走越遠。

妹妹剛開始還只是小聲地啜泣,后來看著船走遠了,開始大哭起來:「姐姐,姐姐,你一定要早點回來,早點回來接我們。」

敏敏那時候還小,如果她已經會說話,何嘗不是這麼撕心裂肺地痛哭呢?

梁芬玉也傷心,也不忍,但還是狠狠心不去看她們。

剛剛到臺灣的梁芬玉生活極其困難,他們夫妻兩個落腳的房子都沒有,只能住在木頭和草搭建的棚子里面,四面透風,遇到下雨天根本不能擋雨,馬上就會坍塌。

一場大雨之后,他們都要重新再搭建一個新的棚子。

剛開始沒有什麼食物,李承乾在艦艇上的伙食還算可以,有什麼吃的都舍不得吃,帶回家給妻子吃。

梁芬玉后來給李承乾生下了三個兒子,因為丈夫是一名軍官,生活還算能過得去,吃喝不愁。

但身在臺灣,李承乾也很痛苦,他平時沒有什麼毛病,就是喜歡喝酒,特別是在煩悶的時候就不停喝酒。

有的時候星期天在家里,一個人要喝幾斤烈酒。梁芬玉了解丈夫的不痛快,她也想念妹妹和女兒,也恨不得大醉一場,把這些愁苦全部都忘記了。

三個孩子吃喝拉撒都是梁芬玉一個人在管,丈夫成天喝酒,梁芬玉勸不住,也就不勸了,沒有精力去約束丈夫的行為。

后來李承乾嫌家里三個孩子實在太吵,平時根本不著家,就在軍人俱樂部里面喝酒、跳舞,常常半夜孩子睡著了才滿身酒氣地回來。

丈夫變成這樣,梁芬玉也是敢怒不敢言,一大家子都靠著這個男人的薪水。

而在1959年8月的一天,李承乾在軍人俱樂部里面喝醉了酒,被人抬回了家。

雖然和從前一樣都是一身酒氣,但這次李承乾是真的一醉不醒。因為長期喝酒熬夜身體極度虧損的他,在這次猛烈飲酒后不小心摔了一跤,突發心臟病,就這樣猝ㄙˇ在舞廳里面,作為一名軍人,是何其諷刺。

李承乾ㄙˇ的時候只有41歲,那時候最大的兒子12歲,最小的兒子才3歲,都要梁芬玉一個人養活。

而且這麼多年來,梁芬玉從來沒有在外面工作過,就算是家里的家務也是有保姆來做的,一直是丈夫在外面賺錢養家,她一時間都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好在雖然李承乾ㄙˇ在了軍人俱樂部,但也算是「因公殉職」,梁芬玉得到了一大筆撫恤金,這筆錢梁芬玉根本不敢動,馬上就存到了銀行里面給孩子們留著上學用。

梁芬玉如果年輕一點,還能去柜臺或者飯店去做服務員,但現在年紀大了,只能去一家工地上去當搬磚的小工。

養大三個兒子有多麼辛苦,梁芬玉甚至不敢再去回憶。大兒子舍不得母親,所以在中學畢業之后就不愿意上學,要打工供兩個弟弟念書。

大兒子就這樣工作了十幾年才存夠了買房子的錢結婚,梁芬玉有想過拿出丈夫的撫恤金給大兒子買房子,但大兒子堅持要留給弟弟。

兩個小兒子很爭氣,都讀到了大學畢業。

1987年,二兒子到澳洲旅游的時候認識了一位大陸的商人,因為這層關系,梁芬玉終于打聽到了妹妹的下落,和妹妹聯系上。

此時距離姐妹倆分別已經過去了38年了,梁芬玉一想到將來可以見到妹妹和女兒就興奮不已,這些年吃得苦都好像是值得的。

但是妹妹的回信寫得很含糊,并沒有詳細說明一家人這些年的生活情況,只是催促著姐姐趕緊回家。

那時候的梁芬玉還不知道,這些年來,家中遭受了多麼大的變故。

梁芬玉夫婦離開青島后不久,繼母就帶著妹妹和敏敏回了濟南老家。

繼母是個很善良的農村婦女,她一邊給別人做針線活、洗衣服,一邊養著兩個女孩子。

也就是這個時候,梁芬玉的父親和一個城里的寡婦好起來了,再也不管家里,成天在寡婦的家里面抽大丨ㄢ。

家里實在是揭不開鍋了,繼母就讓妹妹去找父親要錢。

妹妹在寡婦家門前等著父親在里面抽大丨ㄢ,他不過足丨ㄢ癮根本不會出來。又累又餓的妹妹又無處可去,等了好久,父親才慢悠悠提著一個鳥籠子出現,還問女兒來找他什麼事兒。

妹妹哭著求父親給點生活費,卻被寡婦攔著。抽上大丨ㄢ的父親生活還要寡婦來照顧,也顧不上女兒,反倒是將錢全給了寡婦的兒子,供他去上學。

可憐的繼母和妹妹沒有得到什麼財產,妹妹明明是上學的年紀卻因為生活太過窘迫不得不輟學在家。

這些年過得很辛苦,妹妹一直安慰自己姐姐馬上就會回來了,她就不會受苦了。

好在小敏敏很懂事,健健康康長到了5歲。

妹妹17歲這年認識了一名解放軍連長,生活終于好了一些,兩人結婚之后,因為丈夫的工作調動,妹妹就和丈夫一同搬到了廈門,而敏敏就留在了老家和繼母繼續生活。

結婚第二年,妹妹回到了老家濟寧,想要把敏敏一起接到廈門去。然而一到老家發現繼母和敏敏都不見了,詢問鄰居才知道,繼母跟著一個賣竹器的外地人好上就走了,而在繼母走之前,敏敏就已經走丟了。

妹妹沒想到一年之中家里出了這麼大的變故,而繼母竟然在丟了孩子之后沒有和自己說一聲就跑了。

妹妹崩潰了,她到處打聽繼母的下落。當時妹妹已經懷了孩子,因為又著急又勞累,竟然在老家早產了。這個兒子因為尚未足月,生下來沒多久就夭折了,妹妹大病一場,后來就不能再生育了。

聽聞妻子在老家早產,情緒也不穩定,妹夫急忙趕回來想要將妻子帶回去。可是她找不到敏敏說什麼都不愿意走,嘴里一直念叨著對不起姐姐。

姐姐走了四年多杳無音信,妹妹從來沒有責怪過她,而是像姐姐當年照顧自己一樣盡心盡力照顧著敏敏。現在敏敏丟了,妹妹根本不敢想象姐姐回來之后她要怎麼去向姐姐交代。

妹妹就這樣魂不守舍地留在老家,足足半年都在打聽著繼母,但繼母改嫁的那個人就是一個生意人,居無定所,她也很難找到繼母的蹤跡。

她只能回到廈門,拜托老家人如果有繼母的消息就趕緊聯系她。

就這樣,妹妹懷揣著愧疚感生活了十幾年,因為沒有孩子,1970年主動提出和丈夫失婚。

妹妹失婚之后一個人回到了濟南,獨自生活。

她等著姐姐的消息,等著繼母的消息,也希望能出現奇跡,祈禱著敏敏長大了能夠回來。

1978年,妹妹終于盼來了繼母的來信,繼母身患重病,覺得自己即將不久于人世,想要再見一面妹妹,說有些話想要和妹妹講。

妹妹收到信之后立刻整理衣服出發,當時交通不便,妹妹坐汽車又轉了火車,好不容易到了繼母家中,卻發現繼母家正在辦喪事,繼母終究還是沒有等到她來。

操持喪事的是繼母第二任丈夫的侄子,繼母一輩子沒有孩子,改嫁之后沒多久那男人也ㄙˇ了。

妹妹心中萬念俱灰,在繼母的墳墓前哭暈了過去。

繼母沒有了,敏敏的下落永遠成了謎。

妹妹心中恨啊,恨繼母自私、逃避、不負責任,如今給了她希望又讓她無比絕望。

繼母的侄子也找到妹妹聊天,說起了這些年來繼母的生活。

繼母其實一直也在悔恨,她半輩子都沒忘記過敏敏,那個不到5歲的孩子在她的手底下丟失了,即便在臨終前她還在難過,說自己要到黃泉之下受懲罰。

繼母曾經和家人說過孩子丟失的過程,那天她在鄰居家趕制給老人送終的壽衣,敏敏說要去外面的樹林里面玩兒。

以前敏敏常常去那邊玩,還有同村的孩子在,繼母就沒有在意。可是一直到天黑了,敏敏都沒有回來,繼母著急了,到處去找,到各個鄰居家去詢問。

但鄰居也不知道孩子究竟去了哪里,天黑之后,到處都是黑漆漆的,繼母在家擔驚受怕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和村民們四處去尋找,可根本沒有孩子的蹤跡。

有人從外村打聽到了消息,說有人在山里看到一個孩子迷路了一直在哭泣,可是問她是哪個村子里的,她自己也說不上來,所以這個好心人就把她領到了山路上就走了。

此后就沒有人知道敏敏去了哪里了。

幾天后,繼母收到了妹妹的來信,妹妹說想要將敏敏接到廈門,繼母很慌張,也很害怕。

當初她對梁芬玉保證一定會照顧好孩子的,現在孩子丟了,她根本不敢面對。

因為這場悲劇的婚姻,繼母一直覺得自己被梁家人看不起,她又是一個本本分分的女人,即便已經被丈夫休了,還是守著梁家的人。

如果不是這次意外丟了敏敏,繼母絕對不敢離開故土,和一個根本不熟悉的男人逃走。

她背井離鄉,丈夫對她很不好,這麼多年不敢回家,ㄙˇ了都不能落葉歸根。她的晚年都在戰戰兢兢之中度過,隨后帶著遺憾和愧疚離開了人世。

原本對繼母一直很責備的妹妹此時卻同情起她來,原來她和自己一樣,因為丟失的敏敏承受了多年悲哀的婚姻,并且一直不能原諒自己。

1989年8月,梁芬玉終于回來了,見到了自己的妹妹。

得知女兒已經不在,梁芬玉好久都沒有緩過神來,她心心念念的團聚,最后成為了這樣的悲劇。

回到了濟寧妹妹的家中,看著獨居的妹妹,家徒四壁,一無所有。她撲倒在妹妹的床上大哭起來,后來高血壓發作,在床上躺了很久。

村里的老鄉們得知梁芬玉已經回來了,都趕過來看她。梁芬玉的舅舅已經病逝了,但舅媽還活著,80多歲的舅媽拄著拐杖過來,見面就數落梁芬玉:「當初你怎麼把女兒一丟下就走了?敏敏沒有了,你不能怪你妹妹,她還是個孩子,只能怪你這個當娘的!」

梁芬玉被舅媽這麼罵著心里不是個滋味,根本不知道怎麼說才好。

那天晚上,姐妹倆和從前一樣躺在床上說著過去的辛酸,一夜都沒有睡著,但吃過的那些苦怎麼說都說不完,最后只能抱頭痛哭。

聽說繼母的骨灰還在四川,姐妹倆還是商量著,一同去了一趟四川,將繼母的骨灰接了回來,在村里面給老人找了一塊墓地,安葬了。

做完這件事之后,梁芬玉才算是如釋重負。

她沒有履行自己對她們的承諾在先,她們弄丟了敏敏,梁芬玉也沒有辦法去責備,或者說她覺得自己也沒有資格去責備。

但姐妹倆心中好像總是有一個疙瘩解不開。

1992年,梁芬玉將妹妹接到了臺灣,給她辦了臺灣探親的手續。梁芬玉本來想以后姐妹倆還像原來一樣在一起生活,但妹妹在這里僅僅住了3個月就想要回去了。

梁芬玉的大兒子現在手上也有了不少積蓄,送姨媽回老家的時候也考察好了,在濟南開起了工廠,竟成了當地很不錯的合資企業,拉動了當地的就業。

有了兒子在濟南,梁芬玉也會經常回去看看。

姐妹倆的生活節奏根本不同,梁芬玉喜歡熱鬧,會參加各種飯局,但是妹妹只想安安靜靜地養老。

梁芬玉意識到妹妹這一輩子都在敏敏丟失的陰影里走不出來,她雖然心痛,但是并沒有一直沉浸在痛苦之中。

梁芬玉反過來安慰妹妹:「敏敏走丟不是你的錯。」

妹妹反問:「那你說是誰的錯?」

妹妹這句話讓梁芬玉啞口無言,她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是繼母和妹妹的錯嗎?

她們辛苦帶著敏敏生活了5年,敏敏的走失是繼母的疏忽,也是一場意外,繼母更是為此有家不能回,這一輩子沒有從梁家討到任何好處,還帶著對梁家的虧欠抱憾終身。

妹妹呢?失去了姐姐,失去了丈夫,失去了侄女,也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兒子。她的一生沒有一件事情圓滿。

而梁芬玉也吃了那麼多的苦,她并非不想回來找女兒,但當年她連一封信都寄不進來,她的人生也是時代的悲劇。

梁芬玉最終還是回到了臺灣,而妹妹一直孤零零留在山東。

那個曾經粘著姐姐怎麼都不愿離開的妹妹,已經成了半個陌生人。

兩岸的阻隔,讓太多的婦女承受著和丈夫、兒女分離的痛苦,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

都說親情是剪不斷的聯系,但這根線的頂端,是一個無法控制自己、只能隨風飄蕩的風箏。梁芬玉最終選擇了諒解,諒解了繼母和妹妹,也要諒解丈夫和自己,她寧愿相信敏敏一直活在這個世界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