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晚清老照片:袁世凱扮漁夫與三哥合影,小女孩纏足令人心疼

清朝歷史因距今不算太遙遠, 而深受廣大網友關注, 以清朝為題材的影視劇也不斷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你了解清朝真實的社會面貌嗎?我們通過一組晚清老照片, 帶大家認識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朝代。

剛剛開始纏足的小女孩。

纏足陋習不是始于清朝, 但在清朝達到頂峰。 女性在5、6歲的時候, 就被緊緊地纏上裹腳布, 日積月累, 因無法正常生長, 雙足變得畸形, 又尖又細, 達到了男人所謂「三寸金蓮」的審美標準。 但這帶給女性帶來終身無法彌補的痛楚。

坐在汽車上的貝子溥倫。

1904年, 貝子溥倫奉慈禧太后之命, 率清朝代表團出席美國圣路易斯世界博覽會。 在美期間, 溥倫訪問了華盛頓、紐約、芝加哥等大城市, 體驗了汽車這一先進科技成果。 回國后, 他受到重用, 任資政院總裁、農工商大臣, 是宣統年間皇族內閣重要成員之一。

幸福的一家四口。

這對年輕的夫妻有兩個孩子, 其中一個還是襁褓里的胖娃娃。 按照當年的生育狀況, 夫妻二人后來肯定還生了三胎, 甚至四胎。

1909年,

男子以繪制的飛機為背景拍照。

馮如是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制造師和飛行家, 被譽為「中國航空之父」。 他于1907年9月在舊金山以東的奧克蘭設立飛機制造廠, 1908年4月制造出第一架飛機, 1909年2月制造出第二架飛機, 并進行了試飛。 1909年10月, 正式成立廣東飛行器公司。 消息傳回國內, 人們欣喜若狂, 倍感自豪。 有照相館從中發現商機, 以馮如設計的飛機為背景布置攝影棚, 招徠趕時髦的顧客前來拍照。

囚犯被綁在柱子上, 即將被凌遲。

凌遲是古代的一種酷刑, 只有在犯下「謀反大逆」、「不道」等「十惡」罪行時才會使用。 此刑給犯人帶來極大的痛苦, 如果家屬拿出一筆錢賄賂劊子手, 情況就會有所不同。 1905年4月, 清廷宣告廢除凌遲。

被示眾的囚犯。

古代官府在執行刑罰的時候,往往選擇公開執行,其意在警示世人遵紀守法,不要重蹈覆轍。但是,在「看與被看」的過程中,教化功能逐漸減弱,反而養成了人們麻木和冷漠的國民性,魯迅先生曾在《示眾》一文中給予批判。

寧波衛安勇的隊列。

這是一支以保衛寧波為職責的地方軍隊,成立于太平天國運動后期,裝備洋槍洋炮,由寧波官府負責募兵、發餉,朝廷不過問。從照片中看,隊列中的士兵年齡偏大,有的已經不能筆直站立,很難說擁有強大的戰斗力。

袁世凱(左)與三哥袁世廉(右)。

這張照片拍攝于袁世凱隱居河南洹上村期間,他每天種花、釣魚,同時密切關注著時局動向,等待東山再起。期間袁世廉在開封身患重病,袁世凱就把他接到洹上村養病。某一天兄弟二人泛舟洹上匯流池,袁世凱一身漁夫打扮,持槳站立船頭,袁世廉披蓑衣危坐,營造出一幅漁家生活的畫面。

出使法國大臣孫寶琦。

1901年,候補直隸道員孫寶琦開始了外交生涯,擔任清朝駐德、澳、法等國使館隨員。1902年7月,升任出使法國大臣,1904年底離任回國,離別前向法國友人福壽洪贈送照片留念。回國后他擔任順天府尹。

清朝大臣與日本軍官合影。

照片中前排右七為東三省總督徐世昌,當時日本在東北的勢力一天天做大,使「龍興之地」的利權逐漸喪失。人物背后清朝黃龍旗與日本膏藥旗很顯眼。

被示眾的囚犯。

古代官府在執行刑罰的時候,往往選擇公開執行,其意在警示世人遵紀守法,不要重蹈覆轍。但是,在「看與被看」的過程中,教化功能逐漸減弱,反而養成了人們麻木和冷漠的國民性,魯迅先生曾在《示眾》一文中給予批判。

寧波衛安勇的隊列。

這是一支以保衛寧波為職責的地方軍隊,成立于太平天國運動后期,裝備洋槍洋炮,由寧波官府負責募兵、發餉,朝廷不過問。從照片中看,隊列中的士兵年齡偏大,有的已經不能筆直站立,很難說擁有強大的戰斗力。

袁世凱(左)與三哥袁世廉(右)。

這張照片拍攝于袁世凱隱居河南洹上村期間,他每天種花、釣魚,同時密切關注著時局動向,等待東山再起。期間袁世廉在開封身患重病,袁世凱就把他接到洹上村養病。某一天兄弟二人泛舟洹上匯流池,袁世凱一身漁夫打扮,持槳站立船頭,袁世廉披蓑衣危坐,營造出一幅漁家生活的畫面。

出使法國大臣孫寶琦。

1901年,候補直隸道員孫寶琦開始了外交生涯,擔任清朝駐德、澳、法等國使館隨員。1902年7月,升任出使法國大臣,1904年底離任回國,離別前向法國友人福壽洪贈送照片留念。回國后他擔任順天府尹。

清朝大臣與日本軍官合影。

照片中前排右七為東三省總督徐世昌,當時日本在東北的勢力一天天做大,使「龍興之地」的利權逐漸喪失。人物背后清朝黃龍旗與日本膏藥旗很顯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