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馬陵之戰為何能成為魏國「由盛轉衰」的拐點?解讀它的原因和過程

三家分晉之后, 魏國由于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 一度成為了戰國七雄中的最強國。 可是好景不長, 幾十年后, 傳至魏惠王手中的時候, 魏國便走上了沒落之路, 而且再也沒有崛起過了。

歷史上這種大國沒落基本上都是以戰爭為背景的, 魏國自然也不例外, 魏國的衰敗之戰其實因為龐涓和孫臏這一對師兄弟而廣為人知。 但是, 從一個事物的興衰本質來看, 其實魏國衰敗的深層次原因還是在于自己的戰略定位出現了巨大的錯誤。

前面我們對魏國的地理優勢做過介紹, 它的河東、河西和河外之地連成一片, 有物產之茂、有地利之險, 還獨享黃河天險、坐享函谷關便利, 開國門可以輕松打壓秦國, 關國門則可以對東西軸線上的外國高枕無憂。 實在是拿了一手有保底勝率的好牌。

可是, 魏國四塊地當中, 也有漏洞, 那就是河內之地。 第一, 這塊地孤懸國外,

且四面環敵, 地處中原, 無險可守。 第二, 這塊地物產豐富、土地肥沃、經濟發達、民生旺盛, 是當時難得的富庶之地, 是人人眼紅的大肥肉。 又讓人眼紅又不好防守, 這樣的地方遲早會出問題的。

然而, 在實力的刺激下變得有點忘乎所以的魏國卻始終把夢想鎖定在「逐鹿中原」上, 把重點的眼光關注在「河內之地」上。 這就有點引火燒身的味道了。

魏國放棄重點經營戰略要地河西、河外、河東, 而把重心瞄準河內之地, 也不是屬于完全沒有道理的, 只是我們理智地分析可以看出, 魏國的左邊三地是戰略要地, 是養老賬戶;右邊的河內之地是富庶之地, 是現金牛。 魏國其實看中的就是河內之地肉眼可見的收益。

因為和內地屬于中原, 它有幾大好處是山西高原所不能比擬的:

1、土壤肥沃豐饒, 糧食產量高。

2、地勢平坦, 便于駐軍行軍。

3、河內地周邊有很多小國家, 便于擴張。

4、中原大地是華夏文明的正統之地、發源之地, 在政治上有一定優勢。

政治、經濟、成本這些優勢讓魏國把河內地當作自己的女神了,

死心塌地又盡心盡力。 河內之地本來是魏國最小的一塊領土, 但在魏國一代代的耕耘下, 漸漸成為了最大的一塊。

這不是一件挺好的事嗎?把女神照顧得挺好的!但是, 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 為什麼人怕出名豬怕壯, 為什麼樹大招風。

如果你家的娘子太漂亮了, 而你又沒有足夠的能力做好護花使者的話, 那麼你家的墻角大機率會被挖掉, 想想武大郎同志吧, 歷史上像他那樣的人真的不少見。

沒有那個金剛鉆就別攬那個瓷器活, 這永遠是我對周圍的人一個忠告。 人, 只有活得安全, 才有可能活得輕松和快樂, 一味地追求名和利有時候反而會受到反噬。

魏國的河內地被齊、楚、韓、趙四大國包圍, 還有衛、宋等小國, 標標準準的四戰之地。 最可怕的是這塊地無險可守, 一副打開門做生意的樣子, 誰來都是長驅直入。 古往今來, 這塊地盤, 也只有項羽等少數身具蓋世武力的人才能守得住。

河內地這個女神對魏國來說美則美矣,但香水有毒,魏國努力去開發女神身上的香味,同時卻要花更大的成本去給女神解毒。這就像一個逐漸變大的漩渦,最終把魏國徹底卷進去了。

原本,魏國西邊據有函谷關,不需要多少人馬就可以把秦國壓得死死的。東邊由于黃河三門峽的存在,東邊的國家根本也打不進來。要是魏國可以踏踏實實的運用河東地的經濟土地優勢,配合河西河外的地理優勢不斷用兵關中地區,這日子指不定有多舒坦,估計也沒有后來秦國什麼事了。

但是不知道是什麼給魏國勇氣和信心,魏國偏偏要死磕河內之地,這片地是四戰之地,防不勝防,及時勉強防下來,那也是一個銷金窟,再大的家業也會消耗殆盡的。

有人會說魏武卒那麼厲害,為什麼就守不住一個河內之地呢?我們通常所說的戰爭,其實基本上都是戰爭成本的對決,魏武卒固然厲害,也足以使得魏國在短暫的局部戰爭中取得勝利。但是,如果打長期的成本消耗戰,魏國據守河內之地實際上是處于下風的。

戰國初期,魏國雖然一直欺負著秦國,但卻始終沒有一鼓作氣拿下關中平原,這也讓歷史失去了一次改寫的機會。因為關中平原被稱為形勝之地,得關中者得天下,這里進可攻、退可守,維護成本還特別低,各種資源能夠自給自足,天生的根據地呀!關鍵是此時的關中咽喉之地基本上都掌握在魏國手里,秦國此時的國力和外交都比較弱,可以說此時的魏國掌握著絕對優勢和主動權。等到秦國出現那個叫商鞅的人,魏國或許才會明白自己的這次錯過是多麼讓人心碎了。

當魏國選擇在中原大地上一路狂奔,一路開疆拓土之后,整個魏國的政治中心也逐漸向中原地區轉移。這個時候魏國的命運已經悄然決定。直到龐涓和孫臏這對師兄弟聯袂登場,魏國終于被抽得一蹶不振了。

魏國其實在魏文侯時,其實與韓、趙這兩家老三晉的哥們關系處的一直不錯,所以沒人給他搗亂,他可以放心地攻略中原。可到了魏武侯時,樣子就變了。或許是因為魏國太強大,魏武侯有點得意忘形了。他先是很不明智地干涉了趙國的皇儲之爭,偏偏他還賭輸了,結果趙國的趙敬侯在上位后,懷恨在心,明里暗里開始找魏國的麻煩,趙,魏兩家之間出現裂痕,而且越來越大。

因果循環,蒼天從來沒有放過誰,魏武侯干涉趙國皇儲之爭的時候,壓根也沒想到在他死后,他的兩個兒子爭得還要厲害一些。兩個兒子為了皇位大打出手,趙國趁機插手,聯合韓國將魏國打得大敗,將首都安邑圍了起來,準備將魏國一分兩半,然后扶植這倆兒子一人一半,搞一個東魏西魏。好在后來的魏惠王出人意料地弄死了他兄弟,迅速統一了魏國。

趙魏之間兩次互相干涉內政的陰謀雖然誰也沒有得逞,但是彼此之間的梁子是越結越深了。魏惠王上臺后,屁股坐穩了,于是便抓緊時機找趙國、韓國報仇,敗趙于濁陽,敗韓于馬陵,總算是出了一口惡氣。

韓趙兩家咽不下這口惡氣,又過了幾年,兩家又卷土重來,只可惜又被魏國擊敗了。

總之,魏惠王主政的那些年,魏國就沒過過什麼安穩日子,雖然依靠著魏國強橫的實力,勝多敗少,但國力卻一天天疲憊了。魏惠王也感覺到了這一點,自己這個國家雖然地位高,但是身體卻越來越不行了,得趁有生之年,永絕后患。

所以,魏惠王決定狠狠教訓一下這些年的刺頭趙國。為了增加優勢,魏惠王還分別找了韓昭侯、秦孝公、齊威王,在得到他們「不干預」的承諾后,開始興兵伐趙,直逼趙國國都邯鄲。

邯鄲在魏國的大兵猛攻下岌岌可危,趙國開始四處求援。原本魏國已經通過外交優勢堵死了趙國的求援之路。但是政治場上,永遠都只有永恒的利益,而沒有永恒的朋友和敵人。齊威王原本答應袖手旁觀,但是眼看著趙國要斷氣了,又毅然決然地決定出手相助。

齊國這個國家很有意思,從管仲同志經濟改革以后,一直都身處華夏大地上的強國之列,但由于地處偏遠,卻始終無法稱霸天下(歷史上山東光造反,卻難出皇帝,這是有原因的)。但是,齊國人的政治覺悟一直都很高,為了讓自己活得更滋潤,他們一直信奉著「中原均勢」的政治方針,即:中原地域不能出現一個強大的政權威脅我的統治。這也是齊國救趙的原因。

齊軍發兵后,就采用了軍師孫臏的計策,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圍魏救趙」。齊國兵鋒所指的地方是魏國的陪都、河內重鎮:大梁。

但孫兵這一「圍魏救趙」的計策實際上只賺到了一個好名聲,卻并沒有起到實際作用,因為邯鄲那邊已經投降了。

按道理說,魏國的主將龐涓在拿下趙國的首都后,就應該班師回朝,回防大梁,那麼就啥事也不會發生了。但是,當他知道齊國的軍師是他的同門師兄孫臏的時候,他便被憤怒、嫉妒、陰冷等情緒沖昏了頭腦,率領軍隊急行軍對著齊軍迎頭趕上。

至于龐涓為什麼非要對孫兵置之死地呢?其實主要還是嫉妒。據說,龐涓和孫臏都是鬼谷子傳人,兩人同門學藝,感情甚好。后來,龐涓先下了山,在魏國當了大官,孫臏后下山時,龐涓先是出于同門之誼,向魏王推薦了孫臏。但是很快,龐涓發現孫臏本事比自己大,就做局害了孫臏,挖掉了孫臏的膝蓋骨。

龐涓之所以沒有斬草除根,是想從孫臏那里獲得一部老師沒有傳授給自己的兵法。孫臏想明白之后,開始裝瘋賣傻、吃屎吃尿,終于讓龐涓放松了警惕,最后在一個齊國客卿的幫助下逃回了齊國。

龐涓一直把孫臏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處之而后快,所以才會失去理智。這種心態值得我們深刻反思,通常很多人都會認為干掉那個比自己厲害的人,自己就是最厲害的人了;干掉那個讓自己心里不平衡的人,自己心里就平衡了。其實,很多時候還真不是這樣的,我們精神上的安寧與否其實是取決于我們的自我定位。

齊軍知道龐涓回軍后,將部隊退至本國境內的桂陵,選定陽晉道上的有利地形,居高臨下,以逸待勞。布好口袋等著龐涓來鉆,因為孫臏知道憤怒的龐涓一定會來。

果然,魏軍在馳援百里后,龐涓沒有回軍大梁,而是不顧士卒疲累,選擇了進入齊地與齊軍主力決戰。結果可想而知,以無備攻有備,自然是大敗而歸了。這一戰最大的破壞性是在于魏軍這麼多年辛苦建立的「不可戰勝的神話」被徹底打破了。

桂陵之戰后,魏國一家獨大的局面已經開始出現松動了。韓國在當年就北伐了一直被魏保護的周天子,擴大地盤。兩年后,魏國的河西重鎮固陽又被秦國拿下。韓國這時又啟用了名相申不害,國勢漸強……

魏國感覺自己的房子開始四面漏風了,魏惠王又坐不住了。他決定要把已經開始起勢的韓國給滅了,一來可以耀武揚威,二來可以打通河東地與河內地之間的通道(因為韓國的地形就像魏國家客廳的玄關一樣,將其一分為二了)。

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魏惠王還是按照老套路來,先穩定其他諸侯,再集中力量。先把邯鄲還給趙國,再跟秦孝公說不計較奪固陽的事。只是,魏惠王這次沒找齊國,因為齊威王這小子實在不靠譜。

原本這樣的戰略應該沒錯,但是,魏惠王還是不長記性,上次就是因為河內之地的大梁讓自己吃了大虧,這次他居然又把這個點給疏忽了。

桂陵之戰的十三年后,魏兵伐韓,直攻韓都(今新鄭),欲滅其國。韓侯有了十三年前趙國的示范,馬上就知道要找誰幫忙了,趕緊派人到齊國求救。齊國還是「中原均勢」的老思路,馬上發兵營救!

這個時候,孫臏站了出來,說:「等等,救韓是要救韓,但我們不能傻救,不能硬救,魏國這次做足了準備,下足了血本,精銳盡出,我們就這樣趕上去,肯定是要吃虧的,畢竟魏武卒也不是浪得虛名的。我們得先讓魏、韓兩國拼得個你死我活、精疲力盡,那時候我們出兵才最有利。可以打魏國的疲勞之師,還能直觀地顯示出對韓國的救命之恩。」

齊威王一聽,深以為然,于是一方面派人鼓勵韓國一定要挺住,一方面不緊不慢地組織著救援隊伍。韓國在得到齊國的信息后,信心大增,上下一心,要和魏國打一場艱苦卓越的戰爭,絕不妥協,決不投降。

韓魏隨后五場大戰,韓國一敗涂地,畢竟實力上差距還是太大了。眼看就要滅國了,韓國為了讓齊國盡快出兵,開始亂開支票了,決定承諾今后舉國聽命于齊,當齊的小弟,再次遣使求救。

眼看火候差不多了,齊出兵伐魏,像上次一樣,又一次兵鋒直指大梁,圍魏救韓。這讓魏惠王很憤怒,又是齊國,又是齊威王!咋就這麼愛挑事呢?咋就這麼不讓人省心呢?魏國很不冷靜地放棄了韓地的優勢成果,舉全國之兵調頭伐齊,以太子申為上將軍,龐涓為將,準備與齊決一死戰。(上次是龐涓腦袋短路,這次倒好,上下腦子都短路了)

得知消息后,孫臏便提議要實行驕兵之計、誘敵深入,所以齊軍實行了減灶法,就是每天用來給軍隊做飯的灶越來越少了,發出的信號就是:「你們魏軍太猛了,我們齊軍認慫了,很多人都跑了,你再不使勁追上我們,我們就都跑光了。」

龐涓自然是又上當了,因為他自始至終都被一種憤怒和嫉妒的情緒左右著自己的理智。魏惠王也是如此。如果他們不這麼沖動的話,應該趁熱打鐵地消滅一是強弩之末的韓國,然后伺機對付齊國,至少不要這樣動不動就尋求決戰。

龐涓為了盡快追上齊軍,棄舍步軍,盡起騎兵精銳,日夜兼程追擊。孫臏則在馬陵,為龐涓和他的魏軍精銳選好了墳場,已經恭候多時了。

馬陵在今天山東濮縣東北60里,有山陵,澗谷深峻而且道路狹長多有阻礙,是個打伏擊的好地方。孫臏在此選了一萬多善射者夾道埋伏,將一大樹砍白,上書:龐涓死于此樹下,并設定暗號,日暮見大樹下火舉,萬弩齊發。

龐涓所率追兵至馬陵,見道旁大樹砍白處有字,打亮火燭準備看。在一片昏暗中,火的光亮成為了齊軍總攻的信號。高高的山坡下,萬弩齊發,魏軍大亂,潰不成軍。龐涓拔劍自刎、以死謝罪。

之后,齊軍趁勝追擊,又迎頭趕上魏國太子申后面所率的步軍,再次大敗之,還俘虜了這位魏國太子。馬陵一戰,幾乎打光了魏國的精銳,魏國的國勢從此江河日下。

我們再回頭來看馬陵之戰,也可以看出孫臏的千古之名確實不是浪得虛名,先是大兵壓境,逼迫魏國回兵;然后示敵以弱,誘敵深入,最后定點埋伏,一戰定論,環環相扣,精彩絕倫。但實際上,魏之大敗,主要還是敗于龐涓之驕,敗于惠王之怒,更深一層次,敗于數十年前的西拒東進的戰略方針。

馬陵之戰,雖然戰方是魏與齊,但實際卻是秦國與中原大地的歷史轉折點。因為此戰之后,魏武卒精銳盡失,魏國國力大衰。秦、齊、趙三國于次年共同伐魏,魏盡失河西之地、崤函之固。

也正是在這之后,秦國終于可以輕松地喘一口氣了,此時的秦國奪回河西全域、坐擁關中全境,更重要的是將函谷關牢牢攥在了自己的手中,漸成高屋建瓴之勢。猛秦出關已經勢不可擋了。

100多年后,天下盡亡于秦,禍亂之根其實就是在馬陵之戰。魏自此役后,一蹶不振,歷史的主動權開始轉向秦國了。當然秦國的故事還是要從魏國給他送去那個叫商鞅的人開始!

河內地這個女神對魏國來說美則美矣,但香水有毒,魏國努力去開發女神身上的香味,同時卻要花更大的成本去給女神解毒。這就像一個逐漸變大的漩渦,最終把魏國徹底卷進去了。

原本,魏國西邊據有函谷關,不需要多少人馬就可以把秦國壓得死死的。東邊由于黃河三門峽的存在,東邊的國家根本也打不進來。要是魏國可以踏踏實實的運用河東地的經濟土地優勢,配合河西河外的地理優勢不斷用兵關中地區,這日子指不定有多舒坦,估計也沒有后來秦國什麼事了。

但是不知道是什麼給魏國勇氣和信心,魏國偏偏要死磕河內之地,這片地是四戰之地,防不勝防,及時勉強防下來,那也是一個銷金窟,再大的家業也會消耗殆盡的。

有人會說魏武卒那麼厲害,為什麼就守不住一個河內之地呢?我們通常所說的戰爭,其實基本上都是戰爭成本的對決,魏武卒固然厲害,也足以使得魏國在短暫的局部戰爭中取得勝利。但是,如果打長期的成本消耗戰,魏國據守河內之地實際上是處于下風的。

戰國初期,魏國雖然一直欺負著秦國,但卻始終沒有一鼓作氣拿下關中平原,這也讓歷史失去了一次改寫的機會。因為關中平原被稱為形勝之地,得關中者得天下,這里進可攻、退可守,維護成本還特別低,各種資源能夠自給自足,天生的根據地呀!關鍵是此時的關中咽喉之地基本上都掌握在魏國手里,秦國此時的國力和外交都比較弱,可以說此時的魏國掌握著絕對優勢和主動權。等到秦國出現那個叫商鞅的人,魏國或許才會明白自己的這次錯過是多麼讓人心碎了。

當魏國選擇在中原大地上一路狂奔,一路開疆拓土之后,整個魏國的政治中心也逐漸向中原地區轉移。這個時候魏國的命運已經悄然決定。直到龐涓和孫臏這對師兄弟聯袂登場,魏國終于被抽得一蹶不振了。

魏國其實在魏文侯時,其實與韓、趙這兩家老三晉的哥們關系處的一直不錯,所以沒人給他搗亂,他可以放心地攻略中原。可到了魏武侯時,樣子就變了。或許是因為魏國太強大,魏武侯有點得意忘形了。他先是很不明智地干涉了趙國的皇儲之爭,偏偏他還賭輸了,結果趙國的趙敬侯在上位后,懷恨在心,明里暗里開始找魏國的麻煩,趙,魏兩家之間出現裂痕,而且越來越大。

因果循環,蒼天從來沒有放過誰,魏武侯干涉趙國皇儲之爭的時候,壓根也沒想到在他死后,他的兩個兒子爭得還要厲害一些。兩個兒子為了皇位大打出手,趙國趁機插手,聯合韓國將魏國打得大敗,將首都安邑圍了起來,準備將魏國一分兩半,然后扶植這倆兒子一人一半,搞一個東魏西魏。好在后來的魏惠王出人意料地弄死了他兄弟,迅速統一了魏國。

趙魏之間兩次互相干涉內政的陰謀雖然誰也沒有得逞,但是彼此之間的梁子是越結越深了。魏惠王上臺后,屁股坐穩了,于是便抓緊時機找趙國、韓國報仇,敗趙于濁陽,敗韓于馬陵,總算是出了一口惡氣。

韓趙兩家咽不下這口惡氣,又過了幾年,兩家又卷土重來,只可惜又被魏國擊敗了。

總之,魏惠王主政的那些年,魏國就沒過過什麼安穩日子,雖然依靠著魏國強橫的實力,勝多敗少,但國力卻一天天疲憊了。魏惠王也感覺到了這一點,自己這個國家雖然地位高,但是身體卻越來越不行了,得趁有生之年,永絕后患。

所以,魏惠王決定狠狠教訓一下這些年的刺頭趙國。為了增加優勢,魏惠王還分別找了韓昭侯、秦孝公、齊威王,在得到他們「不干預」的承諾后,開始興兵伐趙,直逼趙國國都邯鄲。

邯鄲在魏國的大兵猛攻下岌岌可危,趙國開始四處求援。原本魏國已經通過外交優勢堵死了趙國的求援之路。但是政治場上,永遠都只有永恒的利益,而沒有永恒的朋友和敵人。齊威王原本答應袖手旁觀,但是眼看著趙國要斷氣了,又毅然決然地決定出手相助。

齊國這個國家很有意思,從管仲同志經濟改革以后,一直都身處華夏大地上的強國之列,但由于地處偏遠,卻始終無法稱霸天下(歷史上山東光造反,卻難出皇帝,這是有原因的)。但是,齊國人的政治覺悟一直都很高,為了讓自己活得更滋潤,他們一直信奉著「中原均勢」的政治方針,即:中原地域不能出現一個強大的政權威脅我的統治。這也是齊國救趙的原因。

齊軍發兵后,就采用了軍師孫臏的計策,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圍魏救趙」。齊國兵鋒所指的地方是魏國的陪都、河內重鎮:大梁。

但孫兵這一「圍魏救趙」的計策實際上只賺到了一個好名聲,卻并沒有起到實際作用,因為邯鄲那邊已經投降了。

按道理說,魏國的主將龐涓在拿下趙國的首都后,就應該班師回朝,回防大梁,那麼就啥事也不會發生了。但是,當他知道齊國的軍師是他的同門師兄孫臏的時候,他便被憤怒、嫉妒、陰冷等情緒沖昏了頭腦,率領軍隊急行軍對著齊軍迎頭趕上。

至于龐涓為什麼非要對孫兵置之死地呢?其實主要還是嫉妒。據說,龐涓和孫臏都是鬼谷子傳人,兩人同門學藝,感情甚好。后來,龐涓先下了山,在魏國當了大官,孫臏后下山時,龐涓先是出于同門之誼,向魏王推薦了孫臏。但是很快,龐涓發現孫臏本事比自己大,就做局害了孫臏,挖掉了孫臏的膝蓋骨。

龐涓之所以沒有斬草除根,是想從孫臏那里獲得一部老師沒有傳授給自己的兵法。孫臏想明白之后,開始裝瘋賣傻、吃屎吃尿,終于讓龐涓放松了警惕,最后在一個齊國客卿的幫助下逃回了齊國。

龐涓一直把孫臏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處之而后快,所以才會失去理智。這種心態值得我們深刻反思,通常很多人都會認為干掉那個比自己厲害的人,自己就是最厲害的人了;干掉那個讓自己心里不平衡的人,自己心里就平衡了。其實,很多時候還真不是這樣的,我們精神上的安寧與否其實是取決于我們的自我定位。

齊軍知道龐涓回軍后,將部隊退至本國境內的桂陵,選定陽晉道上的有利地形,居高臨下,以逸待勞。布好口袋等著龐涓來鉆,因為孫臏知道憤怒的龐涓一定會來。

果然,魏軍在馳援百里后,龐涓沒有回軍大梁,而是不顧士卒疲累,選擇了進入齊地與齊軍主力決戰。結果可想而知,以無備攻有備,自然是大敗而歸了。這一戰最大的破壞性是在于魏軍這麼多年辛苦建立的「不可戰勝的神話」被徹底打破了。

桂陵之戰后,魏國一家獨大的局面已經開始出現松動了。韓國在當年就北伐了一直被魏保護的周天子,擴大地盤。兩年后,魏國的河西重鎮固陽又被秦國拿下。韓國這時又啟用了名相申不害,國勢漸強……

魏國感覺自己的房子開始四面漏風了,魏惠王又坐不住了。他決定要把已經開始起勢的韓國給滅了,一來可以耀武揚威,二來可以打通河東地與河內地之間的通道(因為韓國的地形就像魏國家客廳的玄關一樣,將其一分為二了)。

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魏惠王還是按照老套路來,先穩定其他諸侯,再集中力量。先把邯鄲還給趙國,再跟秦孝公說不計較奪固陽的事。只是,魏惠王這次沒找齊國,因為齊威王這小子實在不靠譜。

原本這樣的戰略應該沒錯,但是,魏惠王還是不長記性,上次就是因為河內之地的大梁讓自己吃了大虧,這次他居然又把這個點給疏忽了。

桂陵之戰的十三年后,魏兵伐韓,直攻韓都(今新鄭),欲滅其國。韓侯有了十三年前趙國的示范,馬上就知道要找誰幫忙了,趕緊派人到齊國求救。齊國還是「中原均勢」的老思路,馬上發兵營救!

這個時候,孫臏站了出來,說:「等等,救韓是要救韓,但我們不能傻救,不能硬救,魏國這次做足了準備,下足了血本,精銳盡出,我們就這樣趕上去,肯定是要吃虧的,畢竟魏武卒也不是浪得虛名的。我們得先讓魏、韓兩國拼得個你死我活、精疲力盡,那時候我們出兵才最有利。可以打魏國的疲勞之師,還能直觀地顯示出對韓國的救命之恩。」

齊威王一聽,深以為然,于是一方面派人鼓勵韓國一定要挺住,一方面不緊不慢地組織著救援隊伍。韓國在得到齊國的信息后,信心大增,上下一心,要和魏國打一場艱苦卓越的戰爭,絕不妥協,決不投降。

韓魏隨后五場大戰,韓國一敗涂地,畢竟實力上差距還是太大了。眼看就要滅國了,韓國為了讓齊國盡快出兵,開始亂開支票了,決定承諾今后舉國聽命于齊,當齊的小弟,再次遣使求救。

眼看火候差不多了,齊出兵伐魏,像上次一樣,又一次兵鋒直指大梁,圍魏救韓。這讓魏惠王很憤怒,又是齊國,又是齊威王!咋就這麼愛挑事呢?咋就這麼不讓人省心呢?魏國很不冷靜地放棄了韓地的優勢成果,舉全國之兵調頭伐齊,以太子申為上將軍,龐涓為將,準備與齊決一死戰。(上次是龐涓腦袋短路,這次倒好,上下腦子都短路了)

得知消息后,孫臏便提議要實行驕兵之計、誘敵深入,所以齊軍實行了減灶法,就是每天用來給軍隊做飯的灶越來越少了,發出的信號就是:「你們魏軍太猛了,我們齊軍認慫了,很多人都跑了,你再不使勁追上我們,我們就都跑光了。」

龐涓自然是又上當了,因為他自始至終都被一種憤怒和嫉妒的情緒左右著自己的理智。魏惠王也是如此。如果他們不這麼沖動的話,應該趁熱打鐵地消滅一是強弩之末的韓國,然后伺機對付齊國,至少不要這樣動不動就尋求決戰。

龐涓為了盡快追上齊軍,棄舍步軍,盡起騎兵精銳,日夜兼程追擊。孫臏則在馬陵,為龐涓和他的魏軍精銳選好了墳場,已經恭候多時了。

馬陵在今天山東濮縣東北60里,有山陵,澗谷深峻而且道路狹長多有阻礙,是個打伏擊的好地方。孫臏在此選了一萬多善射者夾道埋伏,將一大樹砍白,上書:龐涓死于此樹下,并設定暗號,日暮見大樹下火舉,萬弩齊發。

龐涓所率追兵至馬陵,見道旁大樹砍白處有字,打亮火燭準備看。在一片昏暗中,火的光亮成為了齊軍總攻的信號。高高的山坡下,萬弩齊發,魏軍大亂,潰不成軍。龐涓拔劍自刎、以死謝罪。

之后,齊軍趁勝追擊,又迎頭趕上魏國太子申后面所率的步軍,再次大敗之,還俘虜了這位魏國太子。馬陵一戰,幾乎打光了魏國的精銳,魏國的國勢從此江河日下。

我們再回頭來看馬陵之戰,也可以看出孫臏的千古之名確實不是浪得虛名,先是大兵壓境,逼迫魏國回兵;然后示敵以弱,誘敵深入,最后定點埋伏,一戰定論,環環相扣,精彩絕倫。但實際上,魏之大敗,主要還是敗于龐涓之驕,敗于惠王之怒,更深一層次,敗于數十年前的西拒東進的戰略方針。

馬陵之戰,雖然戰方是魏與齊,但實際卻是秦國與中原大地的歷史轉折點。因為此戰之后,魏武卒精銳盡失,魏國國力大衰。秦、齊、趙三國于次年共同伐魏,魏盡失河西之地、崤函之固。

也正是在這之后,秦國終于可以輕松地喘一口氣了,此時的秦國奪回河西全域、坐擁關中全境,更重要的是將函谷關牢牢攥在了自己的手中,漸成高屋建瓴之勢。猛秦出關已經勢不可擋了。

100多年后,天下盡亡于秦,禍亂之根其實就是在馬陵之戰。魏自此役后,一蹶不振,歷史的主動權開始轉向秦國了。當然秦國的故事還是要從魏國給他送去那個叫商鞅的人開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