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就算是兄弟姐妹,隨禮時,也要遵循這3條「潛規則」

有一次, 我跟幾位前輩一起吃飯, 席間聊到了隨禮的話題。 其中一位前輩說:

「我大哥的兒子結婚時, 我給他隨了5000塊錢的禮, 到我女兒結婚時, 我大哥卻只給我隨了2000塊錢。 雖說是親兄弟, 但這種做法真不厚道。 」

聽完這話, 桌上的各位前輩全都放下手中的筷子, 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來:兄弟姐妹之間, 隨禮到底應該隨多少, 才算合適?

「隨禮」的來源

自古以來, 隨禮都是我國的一種傳統社交手段。

之所以會出現隨禮這種現象, 是因為在很多年以前, 老百姓的生活條件普遍不好。 像紅白喜事這樣的人生大事, 家家戶戶都會遇到, 既不能不辦, 也不能小辦。

于是, 如果誰家要操辦這類事情, 那麼身邊的親朋好友就會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再送去一些鍋碗瓢盆、棉被枕頭作為幫助。

這既是一份禮物, 也是希望在自己家辦事情時, 對方同樣能伸出援手。

時至今日, 隨著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逐漸提升, 大家隨禮的方式, 也慢慢變成了直接送現金。

但隨之而來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隨禮的時候直接送錢, 到底應該隨多少?

一般來說, 隨禮的多少, 應該視雙方的感情深淺而定。 回禮的那個人, 則會在隨禮的金額上, 略微增加一點。

這種隨禮方式, 通常會出現在朋友之間。 但如果是親兄弟、親姐妹之間, 僅僅按照這樣的方式來隨禮, 是遠遠不夠的, 至少還需要掌握以下三條隨禮的「潛規則。 」

兄弟姐妹之間, 隨禮的3條「潛規則」

一、向物質條件差的兄弟姐妹隨禮, 大方一點。

兄弟姐妹之間,

雖說都是來自同一個原生家庭, 但由于個人能力、人生際遇等等因素的不同, 各個兄弟姐妹的物質條件也會有所差異。

這個時候, 如果兄弟姐妹的物質條件比較差, 那麼不妨在隨禮的時候, 大方一點。 這樣做有兩個原因:

首先, 兄弟姐妹之間有著一脈相承的血緣關系, 這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其次, 正所謂「一人得道, 雞犬升天。 」物質條件優渥的人, 可以打著隨禮的幌子, 幫助條件差的兄弟姐妹, 以免傷了他們的自尊心。

二、向物質條件好的兄弟姐妹隨禮, 量力而行。

另外一種情況是, 兄弟姐妹的物質條件好, 而自身的條件比較差。 這個時候, 哪怕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再怎麼好, 隨禮的時候也要量力而行。

畢竟, 兄弟姐妹各自成家以后, 都有自己的小家要養。 如果為了面子, 或者是因為兄弟姐妹之情而打腫臉充胖子, 送一份能力范圍之外的大禮, 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即使你送出的禮不夠大, 也沒有關系, 相信對方作為你的兄弟姐妹, 也能諒解你。

三、兄弟姐妹太貪心,少隨禮。

俗話說:一樣米養百樣人。兄弟姐妹之間也是如此,就算有著同樣的原生家庭背景、相似的成長環境,也會有人知足常樂,有人貪得無厭。

如果兄弟姐妹是貪心的人,那麼在隨禮的時候,點到即止就可以了。畢竟對于貪心的人來說,如果你送禮送少了,對方會對你心生埋怨;即使你送的禮足夠大,對方也還會嫌你送得不夠多。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只要選擇一個合適的金額,表達基本的禮節即可。

結束語

《禮記》中說:「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總的來說,無論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深厚與否,隨禮時,都應該遵循這麼一個大前提:有來有往。

這里的有來有往,并不是說對方送了你多大的禮,你就必須向對方回多大的禮。而是說,兄弟姐妹之間,不能只知道接受,而不知道付出。

無論隨禮的金額是多是少,只要能夠做到有來有往,就是一個懂得人情世故的厚道人。

END

三、兄弟姐妹太貪心,少隨禮。

俗話說:一樣米養百樣人。兄弟姐妹之間也是如此,就算有著同樣的原生家庭背景、相似的成長環境,也會有人知足常樂,有人貪得無厭。

如果兄弟姐妹是貪心的人,那麼在隨禮的時候,點到即止就可以了。畢竟對于貪心的人來說,如果你送禮送少了,對方會對你心生埋怨;即使你送的禮足夠大,對方也還會嫌你送得不夠多。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只要選擇一個合適的金額,表達基本的禮節即可。

結束語

《禮記》中說:「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總的來說,無論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深厚與否,隨禮時,都應該遵循這麼一個大前提:有來有往。

這里的有來有往,并不是說對方送了你多大的禮,你就必須向對方回多大的禮。而是說,兄弟姐妹之間,不能只知道接受,而不知道付出。

無論隨禮的金額是多是少,只要能夠做到有來有往,就是一個懂得人情世故的厚道人。

EN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