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西伯利亞的冬天:建個房子少則7年,多則10年,上街買菜儘量不說話,最大的困難是怎麼上廁所

西伯利亞有多大?如果把西伯利亞從俄羅斯剝離成獨立國家, 那西伯利亞就是全球最大的國家, 總面積達1322萬平方公里。

在土著阿勒泰語中, 西伯利亞是杳無人煙的「沉眠之地」, 而蒙語則將其命名為「西波爾」, 即「泥澤蠻荒」之意, 出現不同釋義是因為古代原住民無法探明整個西伯利亞的氣候與地貌, 或者說, 西伯利亞本身就擁有多種不同的氣候與地質。 在目前最新的人口統計資料中, 西伯利亞總人口約3890萬, 大部分都集中在南部邊境區域生活, 使得內陸更加的荒涼。

那麼, 在西伯利亞腹地生活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呢?2018年俄羅斯舉辦世界盃期間, 因緣際會認識了球賽外場志願者妮薩琳, 這個來自諾里爾斯克的小姑娘一再邀請我去感受真正的西伯利亞冬天, 還為我規劃了一條從諾里爾斯克前往亞庫次克和馬加丹, 最後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坐火車回國的線路,

據說西伯利亞最有氣候、民族以及生活特色的就是這四座城市。

諾里爾斯克是北極圈內的第二大城市(僅次於摩爾曼斯克), 俄聯邦公佈的永居人口約18萬人, 但實際人口至少在30萬以上, 因為諾里爾斯克是座工業城市, 目前已探明的銅、鎳、鉑以及金銀等礦產儲量超過18億噸, 年產值常年位居西伯利亞第一。

按照柯本氣候分類屬於亞北極極端氣候區, 每年有最少65天極夜、45天極晝, 如果以下雪來判定冬季時間的話, 那諾里爾斯克的冬季則長達270天, 期間還有110-130天是暴風雪, 年平均氣溫在-10℃左右。

飛機落地時天色尚早, 妮薩琳開車帶著我一路往北區開去, 北區的全名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十分痛恨翻譯俄語地名)」, 是方圓數千公里最大的工業中心, 設有26個礦區、12家冶煉廠以及有色金屬、煤炭等交易中心。

妮薩琳首推她的家鄉諾里爾斯克是因為早已面目全非, 是俄聯邦公開承認「污染最嚴重的城市」, 但在源源不斷的外匯和軍工必不可缺的金屬原料面前,

環境保護還是輸給了利益, 使其在城市污染方面拿下多個「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占全球1%, 每年有超過400萬噸各類有毒氣體被排放到空氣中, 碳污染物年產量則超過200萬噸。

很難用詞彙形容諾里爾斯克是座什麼樣的城市, 對於當地人來說, 冬季雖然漫長又酷寒, 但又好過夏季時不時下酸雨、市內動不動積水, 妮薩琳指著手機裡保留的幾張夏季水災照片說:採礦和冶煉的廢氣與灰塵漂浮在城市上空, 下雨後被帶到地面導致排水設施癱瘓, 整座城市彌漫著一股酸臭刺鼻的味道, 造成人均短命10年的結局。

原以為妮薩琳說的是玩笑話, 結果一查還真的是, 2018年《大西洋報》確實做過調查, 當地預期壽命比俄羅斯人均要少十年,

對比美國並不算高的人均壽命(男78、女80)則少了20年。

妮薩琳經常用「一棵樹都種不活」來形容她的家鄉, 除了冬季漫長和低溫因素外, 最大問題是污染急劇增加導致永凍土不再永凍, 哪怕遠離市區200公里外, 也仍然出現了大面積的地面塌陷。

這是我第一次親眼看到永凍土融化後的樣子, 富含金屬元素和礦物質的土壤就像銀灰色的「火山巖漿」,隨著氣溫升高一點點的向下流淌。眼前突然閃過美國著名考古學家霍姆斯百年前的「預言」:當西伯利亞永凍土融化時,說明地球已經感染細菌開始發燒。

這是座令人無比壓抑的城市,從空氣到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都倍感局促,第三天早上我就出現了呼吸道灼熱的癥狀,妮薩琳出於擔心臨時更改行程飛往亞庫次克,一座年平均氣溫-8.8℃的永凍土區最大城市,以出土全球最多的猛獁化石著稱。雅庫茨是薩哈人最大的聚居區,早在13世紀初期就從四面八方遷居到這裡,他們以夏季在勒納河捕魚、冬季馴鹿伐木為生,目前總人口約30萬左右。

這是我第二次到亞庫次克,但之前那次僅停留一晚,隨後出發自駕聯邦M56號科雷馬公路前往奧伊米亞康。與夏季感受不同的是,冬季的亞庫次克繁華又不失沉澱後的寧靜,廣場邊有小攤販頂著31℃的低溫在擺售凍魚和肉類,路邊的人們小心翼翼行走在雪面上,時不時就能聽到幾道「欸欸欸-啊」的延長聲,不用看,那只是有人滑倒而已。

與妮薩琳商量後,我選擇先住到郊區的湯姆托爾村。幾十年後,那些戰俘與囚犯反而凝聚成部落相互取暖求生,鑄就了西伯利亞最有特色的「外族村」。

從機場換乘黃色小巴大概一個小時才到湯姆托爾村,沿途在冰天雪地中看俄式建築倒也別具特色。大概從90年代開始,這個村子逐漸以「各種各樣的聖誕老人」被外界關注,據說當地居民來自歐亞11個國家,使得這裡的文化和習俗出現了「大雜燴」後的和諧,彼此之間尊重禮讓又相互幫扶。

第二天氣溫急劇下降至-49℃,可妮薩琳聯繫的本地嚮導早已「開」著馴鹿車在村口等著,只能硬著頭皮多裹一層棉衣出門,沒有嘗試過這個溫度的遊客一定要注意,耳罩、棉帽和口罩是必備的,外來遊客被凍掉耳朵、凍傷頭皮和嘴唇的例子雖然不多,但也幾乎每隔幾年就會出現一次。

嚮導的著裝建議比較誇張,當地人習慣穿透氣性較強的內衣,棉衣下擺儘量敞開散熱祛濕,每隔半個小時拍拍下擺把冰晶抖掉,不過這樣的方式對初來乍到者而言還是很容易感冒的。

嚮導一家是正宗的雅庫特土著人,他們不喜歡在城市內生活,每個月也就進城一兩次採購生活用品,多數時候都在百公里外的牧區來回遊牧,出乎意料的是,我原以為他們只會馴鹿,沒想到雅庫特人還飼養了不少的西伯利亞矮腳馬,這種矮腳馬最愛啃食秋冬季節雪下的地衣,據說最貴的一匹曾賣出20萬美元的天價,是當地人除馴鹿之外的最大收入來源。

俄聯邦為了鼓勵這些土著飼養馴鹿和矮腳馬,在牧區內設置了不下3000個「油罐屋」,免費供應天然氣確保牧民遊牧時的住房便利。為什麼這麼「大方」?因為亞庫次克超過九成油田和天然氣都在土著人的土地下,這點福利連毛毛雨都不算。

有意思的是,牧民們卻把「油罐屋」讓出來給遊客付費居住,一家老小仍住在油氈帳篷裡,算是牧民的外塊收入來源之一吧。

晚上的食宿由嚮導的弟弟來安排,由於「油罐屋」空氣不流通,我們挪到了帳篷裡吃烤肉。如果沒有心理準備的話,我可能對他們的條件和環境會很吃驚,帳篷底部鋪了一層厚厚的針葉樹枝,已經結實到踩上去只有輕微的彈力,長期的煮食油煙讓帳篷表面裹上黑黑的油煙,他們說:「這種帳篷有錢都買不到,隔熱防水還不怕積雪」。當晚氣溫就降到了-52.3℃,這是我人生中經歷的最冷的夜晚。

第二天一早就聽到嚮導在曠野雪地中呼喚馴鹿,為了讓幼仔長的更快,當地牧民會買來凍魚的邊角料,混入雞蛋和肉類製作飼料定期喂給馴鹿幼仔吃,原本要4-5年才會長出鹿角的幼仔,吃了這些特製飼料後只要3年就能進入成年期。如果問西伯利亞牧區生活最大的困難,牧民們會回答草料儲存是最大難題,因為缺乏設備的地方很難做到儲存長達7個月的草料還有營養。而我最大的困難是怎麼上廁所,看著木板都積雪的廁所,我陷入了沉思。

回程的時候路過一個小村子,特地停車轉了一圈也沒看到人,最後在村尾看到了幾個村民在拆房子,妮薩琳上前問過之後才知道,這些房子的主人要麼搬走要麼死了,而廢棄房屋的木材是當地最缺乏的建築材料,就算已經腐朽了也能作為燃料使用,因此廢棄房屋都會被村民一點點的拆掉。

上車後妮薩琳問我:知道西伯利亞收入最穩定的是什麼行業嗎?我回答「礦工」後她笑著搖頭:採礦總有枯竭的時候,最穩定的行業是建築工人,因為在西伯利亞內陸城鎮建一棟房子,少則7年,多則10年。

原來,西伯利亞內陸大部分城鎮都位於永凍土地帶,每年可供施工的時間也就夏季的3-4個月,但哪怕是在夏季,施工難度也遠超正常水準,既要在堅硬的永凍土上澆築保障牢固的地基,還要在地面之間架構一層2-3米的減溫層,以免室內溫度傳導凍土融化而導致地面下陷。

如果不是妮薩琳的提醒,我確實沒注意到亞庫次克幾乎所有建築都留出了減溫層空間,哪怕耗費數十億盧布的索倫大教堂也都預留了雙層地下室。所以,在亞庫次克建一棟房屋的成本也十分高昂,相當於聖彼德堡同等面積的2.5倍,其中絕大部分支出都花在人工上。

亞庫次克並不算旅遊城市,但頂著「永凍土區最大城市」的名號,以及奧伊米亞康必經之路的交通要道,這裡的遊客還真不少,以致當地居民的生活消費也逐年遞增,從魚市的價格就能看出一二。

幾年前我第一次來的時候,這裡的凍魚還沒有超過一百盧布的價格,如今隨處可見三四百的標價,部分肉製品的價格甚至飆升到700盧布/塊,要知道亞庫次克的家庭月均收入也就4萬盧布左右,就算職場高級白領也很少有超過10萬的月薪,這一塊凍肉700盧布、一條魚350盧布的消費水準,當地人還真的難以承受。

當然也有便宜一些的攤販,但多數都集中在市區邊緣,妮薩琳的舅舅就給一家肉鋪老闆當司機,每天開著小貨車一路走一路卸肉,一趟下來很少有賣不完的時候,因為郊區村民買肉買魚都是幾條腿、幾箱魚的買,甚至有條件好的買鹿和馬都是按頭算(當地人管鹿肉叫牛肉)。

亞庫次克當地飲食習慣以高熱量為主,畢竟身處苦寒之地,大魚大肉是活下去的基礎保障。除了常見的餃子外,當地人還喜歡吃油炸麵食和生吃肉類,以及馬血腸、馬肝和馬奶酒、優酪乳、黃油等等。魚類則喜食狗魚和鱈魚,春季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是鱈魚籽,也就是日本人說的紅魚子醬。

最有趣的是,雅庫特人招待貴賓時少不了兩個特色,一是糖果,據說早期的雅庫特人走親戚要好幾天時間,糖果是他們在路途中必不可少的應急食物,另一個是生魚片或生馬肝,直接撒上鹽或胡椒粉生吃,如今還多另一個特色食物,油炸的烏拉爾大餃子,凍過後縮小一大半的面積,吃一粒就能飽腹。

在亞庫次克呆了9天(提前從諾里爾斯克過來),還發現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當地人無論是出門通勤還是上街買菜,能不說話儘量不說話,戶外市場除了咯吱不停的走路聲,反而很少聽到詢價講價的交談聲,多數人都用手勢和眼神交流。對此我的猜測是天氣太冷,多說幾句帽子和口罩很快就結冰了,而妮薩琳卻認為是越來越高的物價讓人們失去交流的欲望。

富含金屬元素和礦物質的土壤就像銀灰色的「火山巖漿」,隨著氣溫升高一點點的向下流淌。眼前突然閃過美國著名考古學家霍姆斯百年前的「預言」:當西伯利亞永凍土融化時,說明地球已經感染細菌開始發燒。

這是座令人無比壓抑的城市,從空氣到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都倍感局促,第三天早上我就出現了呼吸道灼熱的癥狀,妮薩琳出於擔心臨時更改行程飛往亞庫次克,一座年平均氣溫-8.8℃的永凍土區最大城市,以出土全球最多的猛獁化石著稱。雅庫茨是薩哈人最大的聚居區,早在13世紀初期就從四面八方遷居到這裡,他們以夏季在勒納河捕魚、冬季馴鹿伐木為生,目前總人口約30萬左右。

這是我第二次到亞庫次克,但之前那次僅停留一晚,隨後出發自駕聯邦M56號科雷馬公路前往奧伊米亞康。與夏季感受不同的是,冬季的亞庫次克繁華又不失沉澱後的寧靜,廣場邊有小攤販頂著31℃的低溫在擺售凍魚和肉類,路邊的人們小心翼翼行走在雪面上,時不時就能聽到幾道「欸欸欸-啊」的延長聲,不用看,那只是有人滑倒而已。

與妮薩琳商量後,我選擇先住到郊區的湯姆托爾村。幾十年後,那些戰俘與囚犯反而凝聚成部落相互取暖求生,鑄就了西伯利亞最有特色的「外族村」。

從機場換乘黃色小巴大概一個小時才到湯姆托爾村,沿途在冰天雪地中看俄式建築倒也別具特色。大概從90年代開始,這個村子逐漸以「各種各樣的聖誕老人」被外界關注,據說當地居民來自歐亞11個國家,使得這裡的文化和習俗出現了「大雜燴」後的和諧,彼此之間尊重禮讓又相互幫扶。

第二天氣溫急劇下降至-49℃,可妮薩琳聯繫的本地嚮導早已「開」著馴鹿車在村口等著,只能硬著頭皮多裹一層棉衣出門,沒有嘗試過這個溫度的遊客一定要注意,耳罩、棉帽和口罩是必備的,外來遊客被凍掉耳朵、凍傷頭皮和嘴唇的例子雖然不多,但也幾乎每隔幾年就會出現一次。

嚮導的著裝建議比較誇張,當地人習慣穿透氣性較強的內衣,棉衣下擺儘量敞開散熱祛濕,每隔半個小時拍拍下擺把冰晶抖掉,不過這樣的方式對初來乍到者而言還是很容易感冒的。

嚮導一家是正宗的雅庫特土著人,他們不喜歡在城市內生活,每個月也就進城一兩次採購生活用品,多數時候都在百公里外的牧區來回遊牧,出乎意料的是,我原以為他們只會馴鹿,沒想到雅庫特人還飼養了不少的西伯利亞矮腳馬,這種矮腳馬最愛啃食秋冬季節雪下的地衣,據說最貴的一匹曾賣出20萬美元的天價,是當地人除馴鹿之外的最大收入來源。

俄聯邦為了鼓勵這些土著飼養馴鹿和矮腳馬,在牧區內設置了不下3000個「油罐屋」,免費供應天然氣確保牧民遊牧時的住房便利。為什麼這麼「大方」?因為亞庫次克超過九成油田和天然氣都在土著人的土地下,這點福利連毛毛雨都不算。

有意思的是,牧民們卻把「油罐屋」讓出來給遊客付費居住,一家老小仍住在油氈帳篷裡,算是牧民的外塊收入來源之一吧。

晚上的食宿由嚮導的弟弟來安排,由於「油罐屋」空氣不流通,我們挪到了帳篷裡吃烤肉。如果沒有心理準備的話,我可能對他們的條件和環境會很吃驚,帳篷底部鋪了一層厚厚的針葉樹枝,已經結實到踩上去只有輕微的彈力,長期的煮食油煙讓帳篷表面裹上黑黑的油煙,他們說:「這種帳篷有錢都買不到,隔熱防水還不怕積雪」。當晚氣溫就降到了-52.3℃,這是我人生中經歷的最冷的夜晚。

第二天一早就聽到嚮導在曠野雪地中呼喚馴鹿,為了讓幼仔長的更快,當地牧民會買來凍魚的邊角料,混入雞蛋和肉類製作飼料定期喂給馴鹿幼仔吃,原本要4-5年才會長出鹿角的幼仔,吃了這些特製飼料後只要3年就能進入成年期。如果問西伯利亞牧區生活最大的困難,牧民們會回答草料儲存是最大難題,因為缺乏設備的地方很難做到儲存長達7個月的草料還有營養。而我最大的困難是怎麼上廁所,看著木板都積雪的廁所,我陷入了沉思。

回程的時候路過一個小村子,特地停車轉了一圈也沒看到人,最後在村尾看到了幾個村民在拆房子,妮薩琳上前問過之後才知道,這些房子的主人要麼搬走要麼死了,而廢棄房屋的木材是當地最缺乏的建築材料,就算已經腐朽了也能作為燃料使用,因此廢棄房屋都會被村民一點點的拆掉。

上車後妮薩琳問我:知道西伯利亞收入最穩定的是什麼行業嗎?我回答「礦工」後她笑著搖頭:採礦總有枯竭的時候,最穩定的行業是建築工人,因為在西伯利亞內陸城鎮建一棟房子,少則7年,多則10年。

原來,西伯利亞內陸大部分城鎮都位於永凍土地帶,每年可供施工的時間也就夏季的3-4個月,但哪怕是在夏季,施工難度也遠超正常水準,既要在堅硬的永凍土上澆築保障牢固的地基,還要在地面之間架構一層2-3米的減溫層,以免室內溫度傳導凍土融化而導致地面下陷。

如果不是妮薩琳的提醒,我確實沒注意到亞庫次克幾乎所有建築都留出了減溫層空間,哪怕耗費數十億盧布的索倫大教堂也都預留了雙層地下室。所以,在亞庫次克建一棟房屋的成本也十分高昂,相當於聖彼德堡同等面積的2.5倍,其中絕大部分支出都花在人工上。

亞庫次克並不算旅遊城市,但頂著「永凍土區最大城市」的名號,以及奧伊米亞康必經之路的交通要道,這裡的遊客還真不少,以致當地居民的生活消費也逐年遞增,從魚市的價格就能看出一二。

幾年前我第一次來的時候,這裡的凍魚還沒有超過一百盧布的價格,如今隨處可見三四百的標價,部分肉製品的價格甚至飆升到700盧布/塊,要知道亞庫次克的家庭月均收入也就4萬盧布左右,就算職場高級白領也很少有超過10萬的月薪,這一塊凍肉700盧布、一條魚350盧布的消費水準,當地人還真的難以承受。

當然也有便宜一些的攤販,但多數都集中在市區邊緣,妮薩琳的舅舅就給一家肉鋪老闆當司機,每天開著小貨車一路走一路卸肉,一趟下來很少有賣不完的時候,因為郊區村民買肉買魚都是幾條腿、幾箱魚的買,甚至有條件好的買鹿和馬都是按頭算(當地人管鹿肉叫牛肉)。

亞庫次克當地飲食習慣以高熱量為主,畢竟身處苦寒之地,大魚大肉是活下去的基礎保障。除了常見的餃子外,當地人還喜歡吃油炸麵食和生吃肉類,以及馬血腸、馬肝和馬奶酒、優酪乳、黃油等等。魚類則喜食狗魚和鱈魚,春季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是鱈魚籽,也就是日本人說的紅魚子醬。

最有趣的是,雅庫特人招待貴賓時少不了兩個特色,一是糖果,據說早期的雅庫特人走親戚要好幾天時間,糖果是他們在路途中必不可少的應急食物,另一個是生魚片或生馬肝,直接撒上鹽或胡椒粉生吃,如今還多另一個特色食物,油炸的烏拉爾大餃子,凍過後縮小一大半的面積,吃一粒就能飽腹。

在亞庫次克呆了9天(提前從諾里爾斯克過來),還發現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當地人無論是出門通勤還是上街買菜,能不說話儘量不說話,戶外市場除了咯吱不停的走路聲,反而很少聽到詢價講價的交談聲,多數人都用手勢和眼神交流。對此我的猜測是天氣太冷,多說幾句帽子和口罩很快就結冰了,而妮薩琳卻認為是越來越高的物價讓人們失去交流的欲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