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張朝陽與黃光裕:當年的頂級大佬怎麼淪落到普通企業家的?

時間倒退回15年前, 那時提起頂級商界大佬的名字, 繞不開兩個響當當的人物:黃光裕和張朝陽。 兩人白手起家, 創立國美、搜狐, 分別在港交所和納斯達克上市, 人到中年便實現了財務自由。

反觀彼時的劉強東剛剛為京東拿到第一筆融資, 羽翼未滿;馬云則深陷與雅虎中國的糾葛, 進退維谷。 年輕人夢想成為下一個黃光裕、張朝陽, 而非馬云、劉強東。

15年后的今天, 黃光裕和張朝陽早已過氣。 國美股價跌跌不休, 千家連鎖店的市值僅80億港元。

搜狐在互聯網界再也掀不起浪花, 每年十幾億美元的營收, 還抵不上BBA的一個零頭。 有人調侃說:搜狐最值錢的是北京那棟搜狐大廈。

搞笑的是, 黃光裕和張朝陽似乎都失去了東山再起的決心, 對國美、搜狐的衰落聽之任之。

黃光裕沉迷炒股, 重拾資本運作的大棒;張朝陽放飛自我, 做起了物理老師, 盡講一些正常人聽不懂的物理公式,

用他的話說就是:「我想開了, 不用跟誰比, 做自己喜歡的事兒了。 」

跨過了人生四十不惑, 年過五旬的兩位大佬真的到了知天命的年齡。

1

光看外表, 黃光裕的長相要比張朝陽老成些, 讓人們誤以為黃的年齡比張大。

其實, 兩人雖同為60后, 但張朝陽的年齡要比黃光裕大5歲。 年齡相近的兩人, 由于家庭背景的不同, 成長軌跡完全相反。

張朝陽自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智商爆表, 一路開掛考入清華大學, 又拿到全額獎學金遠赴美國, 讀完了博士后才姍姍歸國創立搜狐, 手里還攥著導師給的50萬美元的啟動資金。

黃光裕則出生于一個「倒插門」家庭, 父親在本村連分地、進祠堂的資格都沒有。 擁有一個好腦筋的黃光裕沒有讀書的機會,

貧窮讓他在國中時早早輟學。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當黃光裕赤手空拳在北京開了一家名為「國美」的服裝店時, 張朝陽還沉浸在美國麻省理工的圖書館里。

上世紀九十年代, 是一個充滿機遇的時代, 全民掀起了「下海潮」, 人人以做生意為榮。

16歲開始跑江湖的黃光裕已在北京站穩了腳跟, 他發現了一座金礦:賣家電。

腰包剛剛鼓起來的中國人, 迫切希望改善生活條件, 時髦的彩電、冰箱、空調、洗衣機等大家電供不應求。

即使一臺空調的售價高達4000元, 相當于一名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資, 但人們依舊搶破頭了要買。

腦子靈活的黃光裕, 從老家潮汕地區拉來各種品牌的家電, 有國產的行貨、也有走私來的水貨。 不大的國美門店被塞得滿滿當當。

由于品種多、服務好, 北京人都愛來國美買家電。 家電的毛利高達100%, 黃光裕每賣一臺空調, 能賺一名工人半年的工資。 26歲時, 黃光裕已坐擁10家門店, 成了京城「潮汕幫」圈子里有名的小K。

與此同時, 在美國待了八年的張朝陽終于回到了祖國。

在北京, 不少人知道國美電器有個老板叫黃光裕, 卻無人知道美國海歸有個博士后叫張朝陽。

知識分子也要賺錢!要賺土包子賺不了的錢。

張朝陽從美國帶回來了互聯網的概念。 90年代中國家庭電腦普及率不過百分之一, 別說互聯網了, 大部分人連電腦也沒見過,創業做互聯網不是自尋死路嗎?

張朝陽研究了聯想電腦每年的出貨量后,斷定在彩電、冰箱等大家電普及后,中國家庭將迎來電腦熱,現在做互聯網未來大有可為。

他的判斷得到了美國導師的認可,美國的現在就是中國的未來,導師當場寫了一張50萬美元的支票給他,成了搜狐的第一位天使投資人。十年后,50萬美元變成了一億美元,導師笑瞇瞇退出了董事會。

2000年之后,搜狐的名氣越來越大,年輕人以上搜狐網為時髦,爭先恐后在搜狐游覽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張朝陽在全國各大城市、大學搞線下活動,每場活動他必親自到場,與搜狐的年輕粉絲近距離互動,臺下經常有年輕的女大學生為他尖叫,那場景跟追星一樣。

張朝陽成了中國互聯網的初代教父。誰能想到這麼活潑的一位教父,日后會患上害怕見人的憂郁癥?

2

兩人的命運在2009年,同時發生了逆轉。

國美上市后,黃光裕的名聲到達了巔峰。或許是高處不勝寒的孤寂感,他剃了個霸氣與匪氣兼備的光頭,有過交集的人都說黃總有種不威自怒的大將風范。

黃光裕背后站著中國商界赫赫有名的潮汕幫,潮汕幫背后站著香港財團。

黃光裕能在短短七八年時間內,把國美從北京擴張到全國,離不開潮汕幫和香港財團的鼎力支持。國美的成長速度只能用恐怖來形容,1999年門店數不過百家,2005年已近千家。

精明的黃光裕不是以做連鎖店的思維考慮國美的發展,他思考更多的是玩資本。

一手拿潮汕幫的投資,一手在股票市場上弄錢,瘋狂籌集資金,然后用錢砸垮競爭對手,愿意歸順的收購,不愿歸順的打價格戰,價格低到競對無法承受的地步,逼對方舉手投降。誰叫黃光裕手上資金多呢?人家玩得起。

為了籌措資金打垮對手,黃光裕的手段越來越出格,不惜操控股價,違規貸款。

或許在他看來,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為了勝利可以不擇手段。結果2009年,號稱全國首富的黃光裕在人生巔峰時突然滑下王座,鋃鐺入獄。

與霸氣外露的黃光裕相比,成功后的張朝陽身上多了點玩世不恭的味道,身價十幾個億,每天美女環繞,想買什麼就買什麼的生活,讓他感到疲倦。張朝陽說了句很凡爾賽的話:我真的想買什麼都買得起,然后呢?我感到人生沒有意義。

有人說張朝陽在裝。有錢人的快樂和枯燥,我們普通人真的很難體會。

張朝陽的智商相當高,他思考問題的角度跟正常人不大一樣,他從小一直在贏,直到創業都沒受過什麼大挫折,他對成功已經麻了,沒有感覺了,自然對成功后干什麼發出了疑問。

直到搜狐遇到了阿里、騰訊、百度、美團等等一堆「后輩」的打壓,張朝陽失去了方向,他說當看到競爭對手全起來后,他慌了,也想過改變搜狐,種種嘗試都失敗后,他突然面對人生更大的一個危機:自己要輸了,別人要超越自己了。

怕輸讓張朝陽得了抑郁癥,沒人送他蹲班房,他自己把自己與外界隔離了開來,蹲進了「精神班房」。

3

黃光裕出獄后,胖了,頭髮也多了。少了霸氣,多了儒雅。國美卻再也回不去了,從萬眾矚目的明星企業變成了一家普普通通的家電連鎖店。

黃光裕并非魔術師,他的輝煌與沒落都是時代的選擇。

張朝陽大病初愈后,想開了,不再糾結別人的目光,與自己和解,反正他掙的錢一輩子也花不完,為什麼要在意別人的目光?為什麼要以別人成功的標準來衡量自己?

張朝陽頻繁出現在鏡頭前,講物理課、上綜藝、和俞敏洪對談,奔著網紅的路去了。他有些觀點和高能物理一樣,聽上去奇奇怪怪的。

爭議最大的無外乎「一天只睡4小時,睡多了對人體有害」的理論。張朝陽說:「睡得越少,人越精神。」堅稱自己每天只睡4小時,保持深度睡眠,效率和睡八小時是一樣的。

網友反手貼了一張張朝陽在某會議上打盹兒的照片,不遠處馬化騰聚精會神聽著會議,張朝陽在一旁呼呼大睡,嘲諷說,張總是在家睡4小時,然后再到會場會4小時。

對于這些嘲諷,張朝陽沒有理會,我行我素繼續推銷他的4小時睡眠理論。

黃光裕重新回到了董事長辦公室,在辦公室加了八塊大屏幕,以便他隨時關注全球股票市場動態。

去年,國美員工的年終獎沒發,員工們私下都在傳:老板把年終獎拿去炒股了。

他似乎對國美現狀已經默認,家電時代結束了,國美能繼續維持下去已經不容易了。重塑輝煌不能靠國美,而是等下一個風口。

與企業經營相比,黃光裕更喜歡炒股,當年操控股價時,他就沒好好經營過國美。

出生底層的他有種拼命向上爬的內在沖動,在當今資本社會,站在最頂端的是資本金融,華爾街有句話說:誰控制了金融,誰就控制了世界。黃光裕更愿逐鹿資本市場,做其他企業家的老板。

無論是樂天知命的張朝陽,還是沉迷炒股的黃光裕,年過半百,輝煌過、低潮過,現在的他們至少都在干自己喜歡的事兒。這就夠了,借用張朝陽的一句話做結尾:年輕人不必那麼努力,有時候努力也沒用。

所以,大家都別卷了吧!

大部分人連電腦也沒見過,創業做互聯網不是自尋死路嗎?

張朝陽研究了聯想電腦每年的出貨量后,斷定在彩電、冰箱等大家電普及后,中國家庭將迎來電腦熱,現在做互聯網未來大有可為。

他的判斷得到了美國導師的認可,美國的現在就是中國的未來,導師當場寫了一張50萬美元的支票給他,成了搜狐的第一位天使投資人。十年后,50萬美元變成了一億美元,導師笑瞇瞇退出了董事會。

2000年之后,搜狐的名氣越來越大,年輕人以上搜狐網為時髦,爭先恐后在搜狐游覽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張朝陽在全國各大城市、大學搞線下活動,每場活動他必親自到場,與搜狐的年輕粉絲近距離互動,臺下經常有年輕的女大學生為他尖叫,那場景跟追星一樣。

張朝陽成了中國互聯網的初代教父。誰能想到這麼活潑的一位教父,日后會患上害怕見人的憂郁癥?

2

兩人的命運在2009年,同時發生了逆轉。

國美上市后,黃光裕的名聲到達了巔峰。或許是高處不勝寒的孤寂感,他剃了個霸氣與匪氣兼備的光頭,有過交集的人都說黃總有種不威自怒的大將風范。

黃光裕背后站著中國商界赫赫有名的潮汕幫,潮汕幫背后站著香港財團。

黃光裕能在短短七八年時間內,把國美從北京擴張到全國,離不開潮汕幫和香港財團的鼎力支持。國美的成長速度只能用恐怖來形容,1999年門店數不過百家,2005年已近千家。

精明的黃光裕不是以做連鎖店的思維考慮國美的發展,他思考更多的是玩資本。

一手拿潮汕幫的投資,一手在股票市場上弄錢,瘋狂籌集資金,然后用錢砸垮競爭對手,愿意歸順的收購,不愿歸順的打價格戰,價格低到競對無法承受的地步,逼對方舉手投降。誰叫黃光裕手上資金多呢?人家玩得起。

為了籌措資金打垮對手,黃光裕的手段越來越出格,不惜操控股價,違規貸款。

或許在他看來,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為了勝利可以不擇手段。結果2009年,號稱全國首富的黃光裕在人生巔峰時突然滑下王座,鋃鐺入獄。

與霸氣外露的黃光裕相比,成功后的張朝陽身上多了點玩世不恭的味道,身價十幾個億,每天美女環繞,想買什麼就買什麼的生活,讓他感到疲倦。張朝陽說了句很凡爾賽的話:我真的想買什麼都買得起,然后呢?我感到人生沒有意義。

有人說張朝陽在裝。有錢人的快樂和枯燥,我們普通人真的很難體會。

張朝陽的智商相當高,他思考問題的角度跟正常人不大一樣,他從小一直在贏,直到創業都沒受過什麼大挫折,他對成功已經麻了,沒有感覺了,自然對成功后干什麼發出了疑問。

直到搜狐遇到了阿里、騰訊、百度、美團等等一堆「后輩」的打壓,張朝陽失去了方向,他說當看到競爭對手全起來后,他慌了,也想過改變搜狐,種種嘗試都失敗后,他突然面對人生更大的一個危機:自己要輸了,別人要超越自己了。

怕輸讓張朝陽得了抑郁癥,沒人送他蹲班房,他自己把自己與外界隔離了開來,蹲進了「精神班房」。

3

黃光裕出獄后,胖了,頭髮也多了。少了霸氣,多了儒雅。國美卻再也回不去了,從萬眾矚目的明星企業變成了一家普普通通的家電連鎖店。

黃光裕并非魔術師,他的輝煌與沒落都是時代的選擇。

張朝陽大病初愈后,想開了,不再糾結別人的目光,與自己和解,反正他掙的錢一輩子也花不完,為什麼要在意別人的目光?為什麼要以別人成功的標準來衡量自己?

張朝陽頻繁出現在鏡頭前,講物理課、上綜藝、和俞敏洪對談,奔著網紅的路去了。他有些觀點和高能物理一樣,聽上去奇奇怪怪的。

爭議最大的無外乎「一天只睡4小時,睡多了對人體有害」的理論。張朝陽說:「睡得越少,人越精神。」堅稱自己每天只睡4小時,保持深度睡眠,效率和睡八小時是一樣的。

網友反手貼了一張張朝陽在某會議上打盹兒的照片,不遠處馬化騰聚精會神聽著會議,張朝陽在一旁呼呼大睡,嘲諷說,張總是在家睡4小時,然后再到會場會4小時。

對于這些嘲諷,張朝陽沒有理會,我行我素繼續推銷他的4小時睡眠理論。

黃光裕重新回到了董事長辦公室,在辦公室加了八塊大屏幕,以便他隨時關注全球股票市場動態。

去年,國美員工的年終獎沒發,員工們私下都在傳:老板把年終獎拿去炒股了。

他似乎對國美現狀已經默認,家電時代結束了,國美能繼續維持下去已經不容易了。重塑輝煌不能靠國美,而是等下一個風口。

與企業經營相比,黃光裕更喜歡炒股,當年操控股價時,他就沒好好經營過國美。

出生底層的他有種拼命向上爬的內在沖動,在當今資本社會,站在最頂端的是資本金融,華爾街有句話說:誰控制了金融,誰就控制了世界。黃光裕更愿逐鹿資本市場,做其他企業家的老板。

無論是樂天知命的張朝陽,還是沉迷炒股的黃光裕,年過半百,輝煌過、低潮過,現在的他們至少都在干自己喜歡的事兒。這就夠了,借用張朝陽的一句話做結尾:年輕人不必那麼努力,有時候努力也沒用。

所以,大家都別卷了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