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讀懂5首古人勸學詩,孩子受益一生

你不吃學習的苦, 將來一定要吃生活的苦、社會的苦。

孔子雲:「少成若天性, 習慣成自然。 」

一個人從小的教育, 決定性格和習慣的養成,

融入血脈跟隨一生。

縱觀歷史, 教育是中華文化的縮影, 更是一個民族的寶貴財富。

先賢以詩書傳家, 源遠流長, 當中教育理念今天讀來, 依然發人深省。

這6首勸學詩, 凝聚了古人的教子智慧, 讀懂會讓你的孩子受益一生。

01

惜時, 一生的好習慣

《偶成》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 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 階前梧葉已秋聲。

宋慶元二年(1196年), 已經66歲的朱熹及閘人來到福山武夷堂講學。

看著堂下的學子, 再想想已過花甲的自己, 不覺時間如夢。

還沒從美麗的春色中一夢醒來, 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已在秋風裡沙沙作響了。

歎惋之余, 朱熹寫下這首詩, 告誡學子:人生易老, 學成不易。

諸葛亮去世前曾給8歲的小兒子諸葛瞻寫下一封《戒子書》, 其中寫道:

「年與時馳, 意與日去, 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 悲守窮廬, 將複何及!」

意思說一個人治學、做事, 首先要從惜時開始。

不能等到老後空守穹廬, 才發現無所作為, 悔之晚矣。

當下很多家長抱怨, 孩子做事、學習喜歡磨蹭。

起床哄, 吃飯哄, 上學哄, 作業連哄帶罵,

還是拖到最後一天。

一個人如果沒有緊迫的時間觀念, 再好的教育條件也是枉然。

莎士比亞說:「放棄時間的人, 時間也會放棄他。 」

可見, 惜時應當成為孩子從小養成的習慣。

02

自強, 無事不可立

《勤學》

宋·汪洙

學向勤中得, 螢窗萬卷書。

三冬今足用, 誰笑腹空虛。

此詩短短20字, 卻用意頗深。

作者汪洙引用車胤「夏夜囊螢」, 孫康「寒冬映雪」, 東方朔「三冬讀史」的勵志典故告誡兒子。

他們雖然出身低微, 家境貧苦, 過著別人瞧不起的生活, 卻沒有阻礙他成就輝煌的一生。

這一切, 只因「自強」二字。

這首詩, 也恰恰是汪洙自己的人生寫照。

小時候, 汪洙家境貧寒, 可他偏是個不認命的主, 勤學苦讀, 立志有朝一日吐氣揚眉。

有一次, 他用石子題詩于學宮壁上, 被明州知府發現。

知府望著眼前穿著破舊短衣的少年, 就問:「汝欲做神童耶?衫子為何如此破舊?」

汪洙應聲答詩一首:「神童衫子短, 袖大惹春風。 未去朝天子, 先來謁相公。 」

知府一聽, 小小年紀, 口氣不小。

汪洙說:「將相本無種, 男兒當自強。 」

後來汪洙入朝為官,

官至觀文殿大學士, 而那句「誰笑腹中空」, 也成了激勵學子的經典語錄。

老話說, 乞丐如知要自強, 也能立志建丐幫。

自強立志, 將決定人生的走向以及走多遠。

現在很多父母不理解, 給孩子提供的條件比自己當年好太多, 可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

父母總是替孩子想好了一切, 做到了一切, 卻忘了決定孩子一生的, 不是父母有多強大, 而在于孩子是否能自強自立。

教會孩子立志, 傾聽孩子的夢想, 打開孩子的眼界, 這是無論給他多少財富都不可替代的。

作家耳根說:「生命燃燒不息, 稱之為旺盛, 如人生自強, 不甘低頭。 」

一個人懂得自強向上不甘低頭, 才是一生前行的動力源泉。

03

自律,律己以正心

《題弟侄書堂》

唐·杜荀鶴

何事居窮道不窮,亂時還與靜時同。

家山雖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禮樂風。

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黃庭堅說:「讀書欲精不欲博,用心欲專不欲雜。」

杜荀鶴一生治學,唯恐心有旁騖,走到哪裡都會隨身帶一本詩文,自言「乍可百年無稱意,不可一日不吟詩」。

這首詩是他為侄兒的書堂所題,勉勵侄兒:讀書惟務靜,無褐不憂貧。

是年,適逢黃巢起義,杜荀鶴回到家鄉。

身處戰亂,住著簡陋的屋子,卻絲毫不影響專心研學。

窗外的竹影,山野的泉聲,都成了他遨遊書海的風景。

先賢有雲,治學最忌三心二意,殫精竭慮仍唯恐有失。

放眼現在,還有多少孩子會為了學習律己正心,又有多少孩子拿著手機廢寢忘食。

做作業用手機查答案,做完作業拿著手機打遊戲。

手機成癮,成了縱容孩子的「電子[毒·品]」,毫無自律之心。

饒雪漫說:「每一次放縱都可能變成未來一筆無法償清的債。」

李開複曾語重心長告訴女兒:「要對自己嚴格一點,時間長了,自律便成為一種習慣,你的人格和智慧也會因此變得更加完美。」

04

行難,實踐出真知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遊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勸學》有雲:「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讀再多的書,也無法代替親身實踐的價值,對此古人早有精闢的總結:知易行難。

彼時,陸遊身在山陰,寒冬寂夜,忽然想起家中的小兒子陸聿。

擔心自己不在身邊,教育恐有耽誤,遂將74年的感悟匯成「實踐」二字,融入詩裡,快馬家中。

陸遊說:「天下之事,聞者不如見者知之為詳,見者不如居者知之為盡。」

聽到了不如親眼看到,看到了又不如親自做到。

生活中,陸遊作為一名父親,身體力行「絕知此事要躬行」的為學之道。

在那個戰亂頻繁的年代,他將筆下的家國情懷,化作腳下的飲馬邊關。

他親赴抗金前線大散關,度過八個月的邊塞生活,留下《書憤五首》傳誦至今。

那句「樓船夜雪瓜州度,鐵馬秋風大散關」已早不是一句「保家衛國」的口號所能比擬。

相比當下,許多家庭樊籠式教子,孩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學校裡只埋頭考試,在家裡茶飯手不伸,以至于新聞中頻頻曝出高學歷啃老族。

古人那句「禾稗不分,韭草不識」,當真成了現世的笑話。

荀子說:「知之不若行之。」

學習和教育,不僅是啃書本,更要走向生活,實踐出真知。

一個既能飽學書文,又有實踐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

05

成人,腹中有詩書

《符讀書城南》

唐·韓愈

木之就規矩,在梓匠輪輿。

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

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

欲知學之力,賢愚同一初。

由其不能學,所入遂異閭。

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少長聚嬉戲,不殊同隊魚。

年至十二三,頭角稍相疏。

二十漸乖張,清溝映汙渠。

三十骨骼成,乃一龍一豬。

韓愈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素有「百代文宗」之名。

偏偏這位「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的大師,有個不愛學習的兒子,叫韓符。

韓符和很多孩子一樣,從小貪玩,韓愈為此很是苦惱。

有一天,韓愈上朝,留下一篇文章讓他背誦,等到歸來,卻發現韓符正趴在地上鬥蛐蛐。

韓愈沒有暴跳如雷,而是提筆寫下了這首詩。

詩中韓愈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說有兩個孩子幼時容貌相像,靈巧可愛,一起玩耍就像一群魚中的彼此,看不出差別。

到了十二三歲,漸漸出現了變化;等到二十歲了,猶如清水溝和污水溝的差別;長到三十歲的時候,一人變成了龍,一人變成了豬。

韓愈告訴兒子:「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

人與動物的區別,就在于人能讀書學習。

一個人的出生,並不是左右其未來的決定因素,重要的是他對待學習的態度。

古語有雲:「腹有詩書氣自華。」

遇到很多父母反映,孩子喜歡爆粗口,動手打人,頑劣難訓。

卻不曾想,孩子的言行非一日之功,一舉一動無非日積月累。

曾經有個從業30餘年的小學校長告訴我,凡是生活裡井然有序,與人謙和友善的,必定也是愛學習的;而那些流裡流氣,言辭粗鄙,動不動破口大駡的,都不讀書。

書籍文字,乃先賢智慧,能教化能育人。

正如韓愈詩中所言,學與不學,不僅是學問的差距,更是為人的差別。

《紅樓夢》中,曾有一段描寫家教的故事堪為經典。

薛蟠年幼喪父由寡母帶大,平日家裡寵溺,吃穿用度無不妥當用心,以至于養出了個「呆霸王」,整日裡鬥雞走狗,惹是生非,最後鬧出人命官司。

然而,「呆霸王」也不是天生的,歸根結底是教育的問題。

亞裡斯多德說:「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實是甜的。」

你不吃學習的苦,將來一定要吃生活的苦、社會的苦、人生的苦。

教育的責任,就是幫助孩子從小培養習慣,開拓眼界,增長能力,明是非,辨黑白。

這,就是庭訓的價值。

03

自律,律己以正心

《題弟侄書堂》

唐·杜荀鶴

何事居窮道不窮,亂時還與靜時同。

家山雖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禮樂風。

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黃庭堅說:「讀書欲精不欲博,用心欲專不欲雜。」

杜荀鶴一生治學,唯恐心有旁騖,走到哪裡都會隨身帶一本詩文,自言「乍可百年無稱意,不可一日不吟詩」。

這首詩是他為侄兒的書堂所題,勉勵侄兒:讀書惟務靜,無褐不憂貧。

是年,適逢黃巢起義,杜荀鶴回到家鄉。

身處戰亂,住著簡陋的屋子,卻絲毫不影響專心研學。

窗外的竹影,山野的泉聲,都成了他遨遊書海的風景。

先賢有雲,治學最忌三心二意,殫精竭慮仍唯恐有失。

放眼現在,還有多少孩子會為了學習律己正心,又有多少孩子拿著手機廢寢忘食。

做作業用手機查答案,做完作業拿著手機打遊戲。

手機成癮,成了縱容孩子的「電子[毒·品]」,毫無自律之心。

饒雪漫說:「每一次放縱都可能變成未來一筆無法償清的債。」

李開複曾語重心長告訴女兒:「要對自己嚴格一點,時間長了,自律便成為一種習慣,你的人格和智慧也會因此變得更加完美。」

04

行難,實踐出真知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遊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勸學》有雲:「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讀再多的書,也無法代替親身實踐的價值,對此古人早有精闢的總結:知易行難。

彼時,陸遊身在山陰,寒冬寂夜,忽然想起家中的小兒子陸聿。

擔心自己不在身邊,教育恐有耽誤,遂將74年的感悟匯成「實踐」二字,融入詩裡,快馬家中。

陸遊說:「天下之事,聞者不如見者知之為詳,見者不如居者知之為盡。」

聽到了不如親眼看到,看到了又不如親自做到。

生活中,陸遊作為一名父親,身體力行「絕知此事要躬行」的為學之道。

在那個戰亂頻繁的年代,他將筆下的家國情懷,化作腳下的飲馬邊關。

他親赴抗金前線大散關,度過八個月的邊塞生活,留下《書憤五首》傳誦至今。

那句「樓船夜雪瓜州度,鐵馬秋風大散關」已早不是一句「保家衛國」的口號所能比擬。

相比當下,許多家庭樊籠式教子,孩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學校裡只埋頭考試,在家裡茶飯手不伸,以至于新聞中頻頻曝出高學歷啃老族。

古人那句「禾稗不分,韭草不識」,當真成了現世的笑話。

荀子說:「知之不若行之。」

學習和教育,不僅是啃書本,更要走向生活,實踐出真知。

一個既能飽學書文,又有實踐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

05

成人,腹中有詩書

《符讀書城南》

唐·韓愈

木之就規矩,在梓匠輪輿。

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

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

欲知學之力,賢愚同一初。

由其不能學,所入遂異閭。

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少長聚嬉戲,不殊同隊魚。

年至十二三,頭角稍相疏。

二十漸乖張,清溝映汙渠。

三十骨骼成,乃一龍一豬。

韓愈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素有「百代文宗」之名。

偏偏這位「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的大師,有個不愛學習的兒子,叫韓符。

韓符和很多孩子一樣,從小貪玩,韓愈為此很是苦惱。

有一天,韓愈上朝,留下一篇文章讓他背誦,等到歸來,卻發現韓符正趴在地上鬥蛐蛐。

韓愈沒有暴跳如雷,而是提筆寫下了這首詩。

詩中韓愈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說有兩個孩子幼時容貌相像,靈巧可愛,一起玩耍就像一群魚中的彼此,看不出差別。

到了十二三歲,漸漸出現了變化;等到二十歲了,猶如清水溝和污水溝的差別;長到三十歲的時候,一人變成了龍,一人變成了豬。

韓愈告訴兒子:「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

人與動物的區別,就在于人能讀書學習。

一個人的出生,並不是左右其未來的決定因素,重要的是他對待學習的態度。

古語有雲:「腹有詩書氣自華。」

遇到很多父母反映,孩子喜歡爆粗口,動手打人,頑劣難訓。

卻不曾想,孩子的言行非一日之功,一舉一動無非日積月累。

曾經有個從業30餘年的小學校長告訴我,凡是生活裡井然有序,與人謙和友善的,必定也是愛學習的;而那些流裡流氣,言辭粗鄙,動不動破口大駡的,都不讀書。

書籍文字,乃先賢智慧,能教化能育人。

正如韓愈詩中所言,學與不學,不僅是學問的差距,更是為人的差別。

《紅樓夢》中,曾有一段描寫家教的故事堪為經典。

薛蟠年幼喪父由寡母帶大,平日家裡寵溺,吃穿用度無不妥當用心,以至于養出了個「呆霸王」,整日裡鬥雞走狗,惹是生非,最後鬧出人命官司。

然而,「呆霸王」也不是天生的,歸根結底是教育的問題。

亞裡斯多德說:「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實是甜的。」

你不吃學習的苦,將來一定要吃生活的苦、社會的苦、人生的苦。

教育的責任,就是幫助孩子從小培養習慣,開拓眼界,增長能力,明是非,辨黑白。

這,就是庭訓的價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