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安全感的培養:養娃就是掙錢,養好娃就是掙大錢。

1

「安全感」以前是一個心理學專業用語, 現在使用的非常普遍了, 專業的味道也相應淡了很多。 有次去菜市場, 見一位賣肉的阿媽, 身材又高又寬且厚, 系著一件連體的皮圍裙, 一手擎著把和李逵的板斧尺寸相仿的砍骨刀, 一手指著不遠處狼狽躲閃的老公, 用渾厚的三腔共鳴大聲呵斥:「你TM讓老娘一點安全感都沒有!」

我在這裡說的安全感, 比阿媽說的更靠近最初的專業定義一點。

一位朋友說過這麼一段話, 她和丈夫都是從事金融行業的, 這個行業對外部環境極其敏感。 在外部環境不好的情況下,

她丈夫會覺得做什麼都無法改變現狀, 人生就是被大環境的洪流裹挾向前的, 在洪流中做什麼都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他非常焦慮和迷茫, 不知道該做什麼, 也不知道該向哪個方向去。 雖然是同行, 但她與丈夫的感受卻不同, 她認為經濟環境跟人生是一樣的, 有波峰, 有波谷, 都很正常。 外部環境的改變絲毫沒有影響她對自己的認知, 她認為即使在外部經濟環境不太好, 大家都過得不那麼好的時候, 她也是不好的裡面那個相對比較好的, 只要挺過這段低谷的時間, 一切就會好轉。

這位朋友和她丈夫的差異, 其實就是安全感的差異。

按照英國心理學家鮑爾比的依戀理論:

成年人的人格是個人在生命不成熟的時期與關鍵人物的互動產生的結果。

一個人有幸成長在平常的好家庭, 擁有平常的、有愛心的父母, 那他/她就總是能知道, 我可以從什麼人那裡尋求幫助, 尋求舒適和尋求保護, 並且知道可以在哪裡找到他/她的期望。 他/她的期望如此深植于童年時期良好的依賴關係, 這些期待又如此反復的被驗證, 這可以讓個體確信, 無論何時何地, 只要他/她處于困難之中, 身邊都會有可信賴的人給予他/她幫助, 因此這個個體會滿懷信心地接近這個世界, 在面對有潛在危險的狀況的時候能夠有效地處理問題或尋求幫助。

這一段很長的文字, 就是安全感的定義。

安全感對一個人來說非常重要, 它的重要程度超過了一個人的出身、學歷、財富、地位,

直接決定了一個人活著的質量。

有一位德國億萬富翁, 名叫阿道夫·默克勒(Adolf Merckle), 曾經名列福布斯雜誌2008年全球富豪榜第94名, 他領導的家族企業當時擁有10萬名員工, 資產達300億歐元, 非常富有。

他從年輕的時候開始經商, 一直都很成功。 可是在2008年底的歐洲金融危機中,

他判斷失誤了, 導致企業面臨巨大危機, 這時候他覺得所有的人都不幫他, 萬念俱灰之下, 在2009年1月5號晚上臥軌自盡了, 當時他74歲。 可能很多人無法理解, 商業失敗了, 那也不是世界末日啊!我們中國有句老話:「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你是個億萬富翁, 再怎麼失敗, 你的生活也比我們普通人的生活要好的多。 可是這位億萬富翁不是這麼想的, 對他來說, 商業的失敗就意味著他這個人徹底不行了。

商業的失敗是表面的, 深層的原因是他喪失了安全感。

2

安全感如此重要, 那一個人的安全感具體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既然鮑爾比的依戀理論對安全感給出了定義, 我們可以用這個定義做主線, 看看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感。

時間

孩子安全感的形成有三個要素。

第一個要素是時間。

安全感來自于生命不成熟的時期, 也就是嬰幼兒時期。 中國有句家喻戶曉的老話「三歲看大, 七歲看老」, 很多人都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孩子小的時候有禮貌, 懂規矩、聽話、乖, 長大了就有出息。

其實這樣的理解是不全面的。我們的老祖宗非常有智慧,他們在生活中觀察到了很多科學的規律,又用非常精煉的語言把這些規律描述出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可惜有時太概括、太精煉了,所以經常被懶于思考、食古不化的後人誤讀。

其實「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最核心的精髓是:一個孩子的人格水準決定了他/她一生的成就。人格水準中,安全感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或者再誇張一點說,安全感就是一個人的全部人格。

我自己總結出一句描述人格的話:人格就是一個人遇到人、遇到事兒的時候的第一反應。

這句話和安全感說的是同一個概念。

當父母的要瞭解這個規律,要清楚知道孩子的嬰幼兒時期有多重要。我們都知道,蓋房子、修路都要用到混凝土,就是用幹水泥、水、沙子、石子,把它們攪拌混合在一起,作為最基本的建築材料,建築行業簡稱「砼」。嬰幼兒時期的孩子就像混凝土,剛剛攪拌好的時候想把它塑造成什麼形狀都可以,方的、圓的、長的、扁的、三棱的都可以。這個時候如果沒弄好可以立刻扒掉重來,因為它還沒有成型。混凝土塑造好形狀,固定一段時間,一旦凝固成型了,再想改動形狀就非常困難了。因為它非常堅硬,非常結實,只有用強大的外力(比如鐵錘、電鑽、風炮)打碎才行。但是打碎後的這些渣塊,已經不可能再回收使用了,必須重新去找新的混凝土材料來製作想要的東西。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在孩子的嬰幼兒時期,撫養者就是要搶時間,每年、每季度、每月、每週、每天,甚至每分鐘都很重要,用「一寸光陰一寸金」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心理學家經常用同卵雙胞胎做研究,因為他們/她們有非常相似的基因,成長環境也基本一致,做對比性的研究更有說服力。

有一對兩歲左右的雙胞胎,老大沒事兒總是黏著媽媽,媽媽離開一兩分鐘都不行。老二就很淡定,可以愉快地接受和媽媽的分離。兩個如此相似的孩子,安全感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別?

瞭解了具體情況才知道,兩個孩子出生的時候,老大因為新生兒窒息,在保溫箱呆了大概一周左右才回到媽媽身邊。老二一切正常,媽媽一直陪在身邊。這一周時間的差別可能會伴隨老大的一生。

每個家庭的條件不一樣,但是做父母的要知道「好鋼用在刀刃上」。在孩子小的時候,要把有限的資源全部用在他們身上。這裡說的有限資源,包括金錢和物質,但只有金錢和物質是遠遠不夠的,比金錢和物質更重要的是時間和精力,特別強調一下,是父母的時間和精力。

既然選擇了當父母,就要進入角色,就要全心全意地去演好這個角色。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用了心、盡了力,孩子越大父母就會越省心。

如果這個時候沒有用心盡力,或者沒有足夠地用心盡力,等孩子大了以後,父母再騰出時間好好地抓他/她的學習,好好地訓練、培養他/她,那個時候父母和孩子都會覺得很吃力、很費勁,而且效果很差。就像前面說的混凝土,它已經凝固了,已經變成一個堅硬的整體,再去修整它,非常困難。

人物

形成安全感的第二個要素是人物。

安全感的定義中說了,安全感與關鍵人物有直接關係,這個關鍵人物就是孩子的依戀物件。

從自然規律上來講,依戀物件最早是母親,因為孩子是在母親的身體裡孕育的,出生以後要依靠母親的乳汁來存活,要在母親的保護和照顧下一天天長大。只有在特殊的情況下,孩子才會把母親的替代者當成依戀對象,比如說祖父母、保姆、親屬、收養家庭的父母、福利院的工作人員等等。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這個依戀物件會逐漸從母親擴展的父親,然後才是其他人。

因為這個原因,所以首先要明確母親在撫育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地位,這個位置是天賦神授的,其他人不要去跟母親爭這個位置。

有的老人看到年輕人生了孩子,就說:「我反正閑著沒事,我也比你會帶孩子,來來來,你快去休息,你快去工作,孩子就交給我帶吧。」這是不合適的,違背了自然規律,對母親和孩子都不好。

不管是誰,哪怕再會帶孩子,都不要去跟母親搶這個位置。做母親的也不要謙讓:「你喜歡帶孩子,那你就去帶吧,我就不帶了。」這不是客氣的時候,這個位置千萬不能謙讓,更不能偷懶:「反正我也挺累的,有人帶孩子我樂得省心。」撫養剛出生的孩子就是母親的活兒,誰都替代不了。嬰幼兒時期母親被替代了,孩子長大以後安全感就容易差,人格就相對弱。當然要排除極特殊的情況,比如說母親有身體疾病、嚴重的心理問題或者精神不正常等,這是迫不得已的替代。

只明確母親的位置還不夠,家庭中的其他成員還要全力幫助母親做好這個工作,幫助母親發揮這個位置的功能。

有很多因素對母親發揮功能都有影響。比如說文化和社會的影響。在過去的時代,受重男輕女的文化的影響,很多女性在作為嬰幼兒被撫養的過程中,經常遭到忽略和傷害,甚至會被犧牲掉。家裡如果已經生了很多女孩兒,就會把新出生的女孩送給別人撫養;一個女孩兒生病了,如果家裡的經濟條件比較差,或者當時的醫療條件比較差,就會把她丟棄掉,不再去治療和搶救。

我聽說過一個真實的事情。

有一位女性,別人告訴她,她一生下來就病得很重,家裡人一看沒辦法,留不住了,就把她稍微包一包,放在院子大門的後面,等她自己慢慢斷氣,再把她丟棄出去。也是她命大,哭得很厲害,有人起了惻隱之心,說這孩子挺可憐的,弄回來再試試看能不能養活。于是又把她從門後面撿回來,後來居然養活了。

有這樣一段成長經歷的人,如果在後續的成長過程中沒有得到彌補、修復或自我調整,等她當了媽媽的時候,在媽媽的位置上發揮媽媽的功能是很困難的。

一個從小沒好好當過孩子的女性,長大了以後很難好好當一個媽媽,因為她沒有這部分最原始的、最初的記憶。這個記憶不是停留在大腦皮層意識層面的記憶,而是儲存在身體裡的記憶,儲存的不是影像、畫面和文字,而是情緒和身體的反應。這部分記憶正常狀態下是無法感知的,就像每個人都回憶不起自己一歲前的事情。只有在遇到類似刺激的時候,它才會出來。一個女性剛當媽媽的時候,懷裡的嬰兒會把媽媽自己嬰兒時期的那部分身體記憶勾引出來。如果這部分記憶是溫暖的、安全的,那她就能比較容易地進入媽媽的位置發揮媽媽的功能;如果這部分記憶是痛苦的、恐懼的,那她就很難進入位置發揮功能。

很多女性當了媽媽以後,覺得自己對孩子愛不起來,啟動不了當母親的情感,和她們嬰兒時期沒有好好當過孩子有直接的關係。

隨著社會的發展,孩子的成長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又帶來一個新的現象:

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父母除了把情感都投注在孩子身上,還對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攬,這又阻礙了孩子獨立思考和獨立行動的能力。

從小在父母360度全方位無死角照顧下長大的女性,第一次當媽媽的時候,非常害怕承擔這個責任,「我搞不了,我平常在家裡被子都不疊,碗都不洗,現在突然弄一個孩子給我,又哭又鬧又要餵奶,又要哄睡覺,又要換尿布......」她覺得壓力太大,承受不了,就拱手把這個任務轉交給其他人,轉交的物件包括老人、月嫂、保姆等。現在月嫂工資非常高,還依然緊俏,是因為很多女性第一次當媽媽的時候感覺自己沒有能力獨立撫養一個孩子,迫切需要月嫂的幫忙。幫忙沒有問題,但有人就全部甩給月嫂:「你去搞吧,反正我搞不了。」甩手掌櫃是一種瀟灑,甩手媽媽是一種脫崗。

還有一種觀念認為,相對于事業的成功,女性把精力和時間投注在孩子身上是低價值的,甚至是沒有價值的。這個觀念也讓很多女性選擇了儘快把母親的功能移交給他人,自己儘早回到職場,以免喪失了自己原來的價值。

另外,國家的法律對母親的照顧和保護還不夠完善。

現在法律規定的產假已經延長到了差不多六個月左右,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但是還不夠。按照科學的規律,產假應該有一年,最好是兩年,對孩子成長才是最有利的。媽媽有充足的時間,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孩子不光是家庭的,也是國家和民族的。這一點專業人員一直在呼籲,國家也一直在努力改善。希望產假的時間再長一點,希望早一點付諸實施,這不光是造福媽媽和孩子,也是國家富強和社會文明的標誌之一。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家庭的原因,在家庭中女性能不能得到好的保護和照顧,也會影響到她們承擔母親責任、發揮母親功能的能力。如果婚後是女性進入男方的家庭,丈夫需要適應的東西不多,環境變化也不太大,因為他就是在這個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但是女性要適應的東西很多,這個適應的過程如果不順利,女性的負面情緒很大可能會投向那個剛出生的孩子,因為只有這樣才是最安全的。如果女性在家庭中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護和照顧,倒楣的除了這位女性,還有孩子。

我們在專業資料、專業書籍、專業培訓和諮詢工作中看到很多案例,都證明了一個安全感不夠的母親,容易養育出安全感不夠的孩子。所以我們說第二個要素是人物,最關鍵的人物就是母親,母親的角色不可替代,母親的作用不可替代,母親的質量決定了一個孩子的安全感的質量。

女性在決定當母親之前,除了評估自己的身體條件,更重要的是要評估一下自己的心理狀況。如果自己有很多安全感方面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處理好,或者沒有穩定在一個相對好的水準,在考慮生孩子的時候就要特別慎重。不是說身體上能生孩子就是一個合格的母親,有的時候心理比身體更重要。

關係

安全感的要素第一是時間,第二是人物,第三就是關係。

重要時間是在嬰幼兒時期,關鍵人物是母親。確定了這兩個要素,只是具備了形成孩子良好安全感的硬體,還不足以保證孩子能形成好的安全感,因為還需要讓硬體運轉起來的軟體,這個軟體的就是關係。在重要時間和關鍵人物的互動關係,才最終決定了孩子安全感的質量。

心理學內化理論認為,兒童在生命最初的幾年會建立三個模型,分別是:

有關母親及其對待自己的方式的模型;

有關父親及其對待自己方式的模型;

孩子與父母互動的模型。

這三個模型一起成為富有影響力的結構。這些模型都是建立在孩子與父母日常互動的、點點滴滴的、真實生活經歷的基礎之上。

在這三個要素裡面,最困難的就是關係。

時間:越早越好。人物:媽媽,再加上爸爸。

關係呢?關係是由生活中的細微之處一點一點組建出來的,沒有辦法用一個客觀、詳細的標準來衡量。比如說一個孩子剛出生,要求媽媽每天跟孩子要單獨相處八小時以上。好,這個時間長度可以衡量,但是,是不是相處了八個小時,她和孩子的互動關係就好呢?不一定。實際上有的人做了媽媽以後,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是「人在魂不在」,那這八個小時的關係質量就是非常低的。

內化理論的三個模型,決定了個體如何看待父母,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希望父母如何對待自己,自己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回應父母。

前面提到,誇張一點說,安全感就是一個人的全部人格。專業理論說:孩子的人格的主要部分會與母親能夠識別和給予回應的那部分人格分離開來。

解釋一下這句話:媽媽是怎麼樣去識別和回應你的孩子的那部分人格,孩子就會看到自己的那部分人格。母親不能在孩子身上看到的質量,孩子自己也不可能看到。

比如一位媽媽剛生了孩子,孩子很健康,很聰明,睡覺好,吃東西好,但是孩子長了新生兒濕疹,很長時間沒有痊癒。這位母親看不到孩子那些健康的方面,卻總盯著孩子的濕疹,一看到孩子就很煩:「別的孩子都粉粉嫩嫩的,怎麼我的孩子臉上就長一片一片的濕疹!身上也長!還流黃黃的水,看著好噁心,怎麼治都治不好!」。孩子每次看到媽媽那種嫌棄的、厭惡的眼神和表情,慢慢就會覺得,我可能是一個不好的孩子,所以媽媽看見我老是那樣的表情。這個孩子也就看不到自己是一個其他方面都很不錯的健康孩子。

另一位媽媽每次看到自己的孩子,就會由衷歡喜:「哎呀,你好可愛!你好棒哦!」哪怕孩子在外面玩的滿身臭泥,鼻涕拖得很長,媽媽每次看到他/她都很開心,這個孩子就會覺得我是一個很不錯的人。一天、兩天、一月、兩月、一年、兩年,這樣不斷累積,以後他/她遇到其他情況,首先會覺得自己是一個挺不錯的人,這就是高質量的安全感。這可以幫助他/她在遇到困難和危險的時候有堅定的信心:「我是個不錯的人,世界是安全的,我一定能挺過去。」

如果一個母親只對孩子的某種情感交流做出積極的回應,而對其他的部分視而不見,那麼這個孩子就會建立一種模式來認同得到積極回應的那部分,同時否認其他部分。

比如說一個孩子不哭的時候,媽媽就會很開心,會笑著對他/她,會抱他/她、親他/她;一旦哭了,母親就會很冷漠,把他/她丟在一邊。這個孩子就會建立一種模式:「我不能哭!我哭了,就會被冷漠地對待。我必須要笑,哪怕我這個時候很難受,笑不出來,我也要假裝笑,因為笑了才能得到媽媽好的回應。」孩子長大以後,遇到很悲傷、很難受的時候,他/她就不敢哭、不會哭、不想哭,因為他/她認為,我哭就是糟糕的,就是不被人喜歡的。他/她有了悲傷、難受的情緒,都會深深地壓抑下去,而不敢、不願或者恥于把它呈現出來。在現實生活中能看到很多人悲傷的時候不敢、不會表達,只敢表達那種迎合他人標準的、虛假的情感。這種人叫「假面人」,專業術語叫「假性自體」。這是小的時候被選擇性對待的結果。這樣的孩子安全感也是不好的。

孩子跟母親(再大一點是跟父親)之間的這種關係模型一旦建立了,就像「混凝土」凝固了,它穩定地存在于孩子的潛意識(也稱無意識)層面,而且在不斷運行,決定著孩子的人格。

擁有比較好的安全模式的孩子不斷長大,即使父母對待他/她的方式有了一些變化,他/她也會在這個穩定的基礎上去調整、更新他/她的模型,繼續保持跟父母之間的良性互動。比如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和孩子之間都會有一些衝突,父母覺得孩子沒有小時候聽話了,孩子覺得父母沒有小時候那麼令人崇拜了。安全模式比較好的孩子,會把自己的安全感維持下去,同時主動適應這種變化,尋找與父母更適合的溝通模式。

擁有不安全模式的孩子也會逐漸長大,但他/她就不太敢更新自己的關係模型,因為他/她最初建立的模型是不穩的、脆弱的,當父母對待他/她的方式有一些變化的時候,他/她就會害怕,感覺是對原來模式的破壞,所以就拒絕調整原來的模式。就像一個窩頭都吃不飽的人,當他看見旁邊籃子裡有包子,他是不敢放下手裡的窩頭去拿包子吃的,因為他非常擔心,萬一拿不到包子,聯手裡的窩頭都沒有了,所以寧可不吃包子,也不放下手裡的窩頭。他會守著過去的窩頭模型不變。

當他/她跟父母之外的人交往的時候,即使別人沒有像父母那樣用挑剔、冷漠、選擇性回應來對待他/她,但是因為他/她的模型沒有更新,所以還是用跟父母建立的模型去跟別人打交道。

比如有的孩子上了幼稚園以後,總是去打別的孩子。看起來好像這個孩子太霸道,其實往往這類孩子是安全感比較差的孩子。因為他/她在跟同學相處的時候,總是害怕別人會傷害自己,所以就先下手為強去傷害別人。這種模式就來自于他/她和父母的關係,他/她在家裡總是擔心父母會傷害他/她,在幼稚園也總是擔心別人會傷害他/她,在家裡不敢攻擊父母,在幼稚園就敢去攻擊其他小朋友了。或者說父母對待他/她的方式是「你不聽我話,我就打你」,孩子就會認為打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

他/她帶著這種不穩的、脆弱的關係模型,去跟其他人打交道,人際關係就會比較差。因為別人搞不懂你這個人怎麼老動手啊!一直到成人以後,在親密關係中,也是習慣性地用這種傷害和被傷害的方式相處,導致親密關係也不好。

3

理論說的再多,還是要有一些方法才好操作。

在孩子小的時候,母親跟孩子之間什麼樣的互動,才能更好地形成孩子的安全感?

大概有這麼四個程式。

要敏感

首先,要敏感。

為什麼要敏感?在母嬰互動的關係中,嬰兒雖然不會說話、不會寫字,但是他/她傾向于按照自己的節律來調整自己的行為,他/她只能通過咿咿呀呀的聲音、通過哭來反映自己的需求。這時候敏感的母親就會根據嬰兒發出的這些信號調整自己的行為。母親必須要敏感,才能及時捕捉到孩子發出的信號。

很多女性當了媽媽以後會變得很神,孩子在房間在睡覺,門關的很嚴實,媽媽坐在客廳裡,突然會覺得有些不 對:孩子可能醒了。媽媽趕快走過去,一開門,發現孩子剛剛醒過來,眼睛看向媽媽。其他人會覺得這媽太神了!明明一點聲音都沒有,你是怎麼知道孩子醒了?這就是敏感,是做媽媽的本能。她感覺到了房間裡氣場的變化,或者是那種母子連心的潛意識能力讓她知道孩子的狀況。

有的母親在這方面的功能是非常糟糕的,孩子可能在房間裡都哭的稀裡嘩啦,大小便把尿布都泡透了,她在客廳還不知道,她可能忙著看手機、看電視,或者忙其他的事情,這就是不敏感的媽媽。這些母親不能及時地捕捉到嬰兒發出的信號,孩子會非常吃虧。

要準確解讀

第二,要準確解讀。

媽媽捕捉到了孩子發出的信號,推開門走到孩子旁邊,但是這個時候媽媽不知道孩子要什麼,因為讀不懂孩子發出的信號。

比如孩子在哭或者咿咿呀呀的,媽媽不知道他/她是想吃?想喝?還是想召喚別人來跟他/她玩兒一會兒?還是很難受想要換一下尿布?只是捕捉到了信號,但是讀不懂信號,也是不行的。

要想讀懂孩子發出的信號,就要在敏感的基礎上,滿懷熱情不斷地嘗試。這不是什麼高科技,只要啟動了媽媽的本能,多試幾次就搞清楚了。

要回饋

第三,要回饋。

捕捉到了信號,讀懂了信號,媽媽還要給孩子一個準確的回應。

比如說媽媽讀懂孩子的尿不濕髒了,就要趕快給他/她一換,給他/她擦洗的乾乾淨淨,然後再安慰安慰他/她,孩子就會覺得很舒服,你知道我的需要,你真是我的知心人。

要有一個確認的程式

第四,要有一個確認的程式。

做完這些事情以後,媽媽要確認自己做的準不準。比如孩子哭,媽媽估計是餓了就喂他/她吃,孩子吃了以後就不哭了,很舒服地又睡著了,那就可以確認媽媽的這個回應是非常正確的。

有一位新手媽媽,孩子一哭她就餵奶粉,一哭就餵奶粉,結果把孩子喂的消化不良。這就是缺了一個確認的環節。

這四個程式——捕捉信號、準確解讀、及時回饋、確認,不斷迴圈,不斷重複,孩子的感覺就越來越好。他/她會覺得我需要的時候,一定有這麼一個關鍵人物(就是媽媽),能夠及時地來到我身邊,及時地理解我的需求,及時地幫助我解決問題。在這樣一天一天的互動關係中,孩子就形成了一個穩固的安全感。

有一項資料顯示,在嬰兒出生後的第一年,如果母親對孩子發出的信號足夠敏感,孩子在第一年的下半年會哭的更少。

也就是說,如果孩子從出生開始每次哭都能基本得到正確的回應,孩子6到12個月的時候就會哭的很少。不但哭的少,孩子還更願意配合、滿足父母的願望。比如說父母哄10個月左右的孩子睡覺,父母困了,拍拍孩子說:「爸爸媽媽困了,你睡覺吧,好不好?」孩子就能聽懂,就會滿足父母的願望。

這些資料都說明,一個良好的互動關係,會讓孩子變得比較好撫養。

媽媽能夠及時回應孩子,孩子也願意及時回應媽媽,因為他/她覺得很安全,沒必要哭得那麼大聲,沒必要手腳揮動得那麼劇烈來表達需要。我只要輕輕發出一個信號,就一定會有人來幫助我,一定會有人來滿足我。

大概一歲以後,父母就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基地。這個安全基地也是從每天良好的互動關係中形成的。

安全基地能夠讓孩子安心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孩子知道我後面是有人的,是有靠山的,那個安全基地的大門是永遠對我敞開的。當我感到難受、感到痛苦的時候,我就可以跑回去休息休息,充充電;當我受到驚嚇的時候,可以在那裡得到安慰,可以讓我的身心得到滋養。養育孩子的核心理念,就是形成一個良好的互動,提供一個心理上的安全基地。

隨著孩子逐漸越長越大,他們就可以離開安全基地到更遠的地方去冒險,冒險的時間也會不斷增加。所謂的冒險就是探索新世界,跑到這兒看看,跑到那兒看看,嘗試嘗試這個,嘗試嘗試那個。父母提供的安全基地越安全,對孩子的需求反應越及時,孩子就會愈發自信。父母總是積極地鼓勵孩子的自主性、探索性,及時地回應孩子的需求,孩子就會表現得情緒穩定,更能夠把握機會。孩子說我想去做一個什麼事情,父母覺得這個是可以的,沒有什麼太大問題,就說:你去做吧。然後就用鼓勵的眼光看著他/她,孩子就會更有信心,更專注,做得更好。

兩三歲的孩子到公園裡去,看到很多新奇的東西,樹、石頭、水、花草,就想去摸一摸,試一試。這個時候孩子會先回頭看一眼自己的媽媽或爸爸,如果父母這個時候用鼓勵讚賞的眼光看著他/她,孩子就會大膽去嘗試;如果父母這個時候一看孩子往那個方向走,馬上就大喊:「停下,不許跑!那個東西髒,那個東西會傷到你!」孩子就會被嚇到,以後就不太敢去嘗試。如果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孩子今後遇到新奇的、自己沒有經歷過的、有一定挑戰性的東西,就不太敢去嘗試。大家就會說這樣的孩子安全感比較差。

人不管處于哪個人生階段,在困難來臨的時候,如果能確信自己的身後一定會站著一個或多個可以給自己提供幫助的、值得信賴的人,那他/她就是最興奮、最快樂、能把自己的潛力發揮到最大極限的人。我們看到一個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很淡定,就會相信這個人的安全感是比較好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說的都是安全感比較好的人。

回到開始提到的從事金融行業的夫妻倆。妻子自己也說到,我們的差別就是對世界的理解。世界是不是安全的?我是不是好的?對這個問題的答案不一樣,就說明了安全感的不一樣。其實世界是一樣的,環境是一樣的,最重要的是你對它的理解是不是一樣。

安全感強的人和安全感弱的人,在同樣的資源和環境下,可能會表現出很大的差別,有一些具備非常好的外部資源的人,在安全感不夠的時候,也很難發揮出自己全部的潛力和才能,就像一個人隨身帶了很多張信用卡,但是不知道密碼,所以總覺得自己沒錢。這就是安全感對人的影響。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有更好的前途,有更大的出息,那就要從小幫助孩子形成好的安全感。

鮑爾比說過:「健康快樂、自力更生的青年人,來自于穩定的家庭,在這樣的家庭中父母為孩子付出了大量的時間,給予了孩子很多的關注。」

父母的這些能力需要學習。因為所有這些養育孩子的細節都是一點一點積累出來的,不是說有人告訴如何如何操作,就能馬上做到,對我們這一代父母來說,更是如此。

我們在小的時候,成長環境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包括受到我們父母的條件的限制。如果按一個標準來衡量的話,我們很多人的安全感是不夠的。要為孩子提供一個形成安全感的好環境,就需要我們這些當父母的去學習,去改變。

4

最後,我把鮑爾比爵士的一段話送給做全職媽媽的女性,或者沒有做全職媽媽,但投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養育孩子方面的女性。不管現在是否被理解,總有一天你們的付出會得到很好的回報。

鮑爾比說:

「投身于物質商品生產的人會被計入社會的經濟指數中,而在自己家庭裡投身于培養健康快樂、自力更生的孩子的人,卻不會被計入社會的經濟指數,我們創造了一個完全顛倒的社會。」

我把這句話通俗地翻譯了一下:

養娃就是掙錢,養好娃就是掙大錢。

長大了就有出息。

其實這樣的理解是不全面的。我們的老祖宗非常有智慧,他們在生活中觀察到了很多科學的規律,又用非常精煉的語言把這些規律描述出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可惜有時太概括、太精煉了,所以經常被懶于思考、食古不化的後人誤讀。

其實「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最核心的精髓是:一個孩子的人格水準決定了他/她一生的成就。人格水準中,安全感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或者再誇張一點說,安全感就是一個人的全部人格。

我自己總結出一句描述人格的話:人格就是一個人遇到人、遇到事兒的時候的第一反應。

這句話和安全感說的是同一個概念。

當父母的要瞭解這個規律,要清楚知道孩子的嬰幼兒時期有多重要。我們都知道,蓋房子、修路都要用到混凝土,就是用幹水泥、水、沙子、石子,把它們攪拌混合在一起,作為最基本的建築材料,建築行業簡稱「砼」。嬰幼兒時期的孩子就像混凝土,剛剛攪拌好的時候想把它塑造成什麼形狀都可以,方的、圓的、長的、扁的、三棱的都可以。這個時候如果沒弄好可以立刻扒掉重來,因為它還沒有成型。混凝土塑造好形狀,固定一段時間,一旦凝固成型了,再想改動形狀就非常困難了。因為它非常堅硬,非常結實,只有用強大的外力(比如鐵錘、電鑽、風炮)打碎才行。但是打碎後的這些渣塊,已經不可能再回收使用了,必須重新去找新的混凝土材料來製作想要的東西。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在孩子的嬰幼兒時期,撫養者就是要搶時間,每年、每季度、每月、每週、每天,甚至每分鐘都很重要,用「一寸光陰一寸金」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心理學家經常用同卵雙胞胎做研究,因為他們/她們有非常相似的基因,成長環境也基本一致,做對比性的研究更有說服力。

有一對兩歲左右的雙胞胎,老大沒事兒總是黏著媽媽,媽媽離開一兩分鐘都不行。老二就很淡定,可以愉快地接受和媽媽的分離。兩個如此相似的孩子,安全感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別?

瞭解了具體情況才知道,兩個孩子出生的時候,老大因為新生兒窒息,在保溫箱呆了大概一周左右才回到媽媽身邊。老二一切正常,媽媽一直陪在身邊。這一周時間的差別可能會伴隨老大的一生。

每個家庭的條件不一樣,但是做父母的要知道「好鋼用在刀刃上」。在孩子小的時候,要把有限的資源全部用在他們身上。這裡說的有限資源,包括金錢和物質,但只有金錢和物質是遠遠不夠的,比金錢和物質更重要的是時間和精力,特別強調一下,是父母的時間和精力。

既然選擇了當父母,就要進入角色,就要全心全意地去演好這個角色。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用了心、盡了力,孩子越大父母就會越省心。

如果這個時候沒有用心盡力,或者沒有足夠地用心盡力,等孩子大了以後,父母再騰出時間好好地抓他/她的學習,好好地訓練、培養他/她,那個時候父母和孩子都會覺得很吃力、很費勁,而且效果很差。就像前面說的混凝土,它已經凝固了,已經變成一個堅硬的整體,再去修整它,非常困難。

人物

形成安全感的第二個要素是人物。

安全感的定義中說了,安全感與關鍵人物有直接關係,這個關鍵人物就是孩子的依戀物件。

從自然規律上來講,依戀物件最早是母親,因為孩子是在母親的身體裡孕育的,出生以後要依靠母親的乳汁來存活,要在母親的保護和照顧下一天天長大。只有在特殊的情況下,孩子才會把母親的替代者當成依戀對象,比如說祖父母、保姆、親屬、收養家庭的父母、福利院的工作人員等等。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這個依戀物件會逐漸從母親擴展的父親,然後才是其他人。

因為這個原因,所以首先要明確母親在撫育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地位,這個位置是天賦神授的,其他人不要去跟母親爭這個位置。

有的老人看到年輕人生了孩子,就說:「我反正閑著沒事,我也比你會帶孩子,來來來,你快去休息,你快去工作,孩子就交給我帶吧。」這是不合適的,違背了自然規律,對母親和孩子都不好。

不管是誰,哪怕再會帶孩子,都不要去跟母親搶這個位置。做母親的也不要謙讓:「你喜歡帶孩子,那你就去帶吧,我就不帶了。」這不是客氣的時候,這個位置千萬不能謙讓,更不能偷懶:「反正我也挺累的,有人帶孩子我樂得省心。」撫養剛出生的孩子就是母親的活兒,誰都替代不了。嬰幼兒時期母親被替代了,孩子長大以後安全感就容易差,人格就相對弱。當然要排除極特殊的情況,比如說母親有身體疾病、嚴重的心理問題或者精神不正常等,這是迫不得已的替代。

只明確母親的位置還不夠,家庭中的其他成員還要全力幫助母親做好這個工作,幫助母親發揮這個位置的功能。

有很多因素對母親發揮功能都有影響。比如說文化和社會的影響。在過去的時代,受重男輕女的文化的影響,很多女性在作為嬰幼兒被撫養的過程中,經常遭到忽略和傷害,甚至會被犧牲掉。家裡如果已經生了很多女孩兒,就會把新出生的女孩送給別人撫養;一個女孩兒生病了,如果家裡的經濟條件比較差,或者當時的醫療條件比較差,就會把她丟棄掉,不再去治療和搶救。

我聽說過一個真實的事情。

有一位女性,別人告訴她,她一生下來就病得很重,家裡人一看沒辦法,留不住了,就把她稍微包一包,放在院子大門的後面,等她自己慢慢斷氣,再把她丟棄出去。也是她命大,哭得很厲害,有人起了惻隱之心,說這孩子挺可憐的,弄回來再試試看能不能養活。于是又把她從門後面撿回來,後來居然養活了。

有這樣一段成長經歷的人,如果在後續的成長過程中沒有得到彌補、修復或自我調整,等她當了媽媽的時候,在媽媽的位置上發揮媽媽的功能是很困難的。

一個從小沒好好當過孩子的女性,長大了以後很難好好當一個媽媽,因為她沒有這部分最原始的、最初的記憶。這個記憶不是停留在大腦皮層意識層面的記憶,而是儲存在身體裡的記憶,儲存的不是影像、畫面和文字,而是情緒和身體的反應。這部分記憶正常狀態下是無法感知的,就像每個人都回憶不起自己一歲前的事情。只有在遇到類似刺激的時候,它才會出來。一個女性剛當媽媽的時候,懷裡的嬰兒會把媽媽自己嬰兒時期的那部分身體記憶勾引出來。如果這部分記憶是溫暖的、安全的,那她就能比較容易地進入媽媽的位置發揮媽媽的功能;如果這部分記憶是痛苦的、恐懼的,那她就很難進入位置發揮功能。

很多女性當了媽媽以後,覺得自己對孩子愛不起來,啟動不了當母親的情感,和她們嬰兒時期沒有好好當過孩子有直接的關係。

隨著社會的發展,孩子的成長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又帶來一個新的現象:

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父母除了把情感都投注在孩子身上,還對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攬,這又阻礙了孩子獨立思考和獨立行動的能力。

從小在父母360度全方位無死角照顧下長大的女性,第一次當媽媽的時候,非常害怕承擔這個責任,「我搞不了,我平常在家裡被子都不疊,碗都不洗,現在突然弄一個孩子給我,又哭又鬧又要餵奶,又要哄睡覺,又要換尿布......」她覺得壓力太大,承受不了,就拱手把這個任務轉交給其他人,轉交的物件包括老人、月嫂、保姆等。現在月嫂工資非常高,還依然緊俏,是因為很多女性第一次當媽媽的時候感覺自己沒有能力獨立撫養一個孩子,迫切需要月嫂的幫忙。幫忙沒有問題,但有人就全部甩給月嫂:「你去搞吧,反正我搞不了。」甩手掌櫃是一種瀟灑,甩手媽媽是一種脫崗。

還有一種觀念認為,相對于事業的成功,女性把精力和時間投注在孩子身上是低價值的,甚至是沒有價值的。這個觀念也讓很多女性選擇了儘快把母親的功能移交給他人,自己儘早回到職場,以免喪失了自己原來的價值。

另外,國家的法律對母親的照顧和保護還不夠完善。

現在法律規定的產假已經延長到了差不多六個月左右,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但是還不夠。按照科學的規律,產假應該有一年,最好是兩年,對孩子成長才是最有利的。媽媽有充足的時間,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孩子不光是家庭的,也是國家和民族的。這一點專業人員一直在呼籲,國家也一直在努力改善。希望產假的時間再長一點,希望早一點付諸實施,這不光是造福媽媽和孩子,也是國家富強和社會文明的標誌之一。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家庭的原因,在家庭中女性能不能得到好的保護和照顧,也會影響到她們承擔母親責任、發揮母親功能的能力。如果婚後是女性進入男方的家庭,丈夫需要適應的東西不多,環境變化也不太大,因為他就是在這個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但是女性要適應的東西很多,這個適應的過程如果不順利,女性的負面情緒很大可能會投向那個剛出生的孩子,因為只有這樣才是最安全的。如果女性在家庭中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護和照顧,倒楣的除了這位女性,還有孩子。

我們在專業資料、專業書籍、專業培訓和諮詢工作中看到很多案例,都證明了一個安全感不夠的母親,容易養育出安全感不夠的孩子。所以我們說第二個要素是人物,最關鍵的人物就是母親,母親的角色不可替代,母親的作用不可替代,母親的質量決定了一個孩子的安全感的質量。

女性在決定當母親之前,除了評估自己的身體條件,更重要的是要評估一下自己的心理狀況。如果自己有很多安全感方面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處理好,或者沒有穩定在一個相對好的水準,在考慮生孩子的時候就要特別慎重。不是說身體上能生孩子就是一個合格的母親,有的時候心理比身體更重要。

關係

安全感的要素第一是時間,第二是人物,第三就是關係。

重要時間是在嬰幼兒時期,關鍵人物是母親。確定了這兩個要素,只是具備了形成孩子良好安全感的硬體,還不足以保證孩子能形成好的安全感,因為還需要讓硬體運轉起來的軟體,這個軟體的就是關係。在重要時間和關鍵人物的互動關係,才最終決定了孩子安全感的質量。

心理學內化理論認為,兒童在生命最初的幾年會建立三個模型,分別是:

有關母親及其對待自己的方式的模型;

有關父親及其對待自己方式的模型;

孩子與父母互動的模型。

這三個模型一起成為富有影響力的結構。這些模型都是建立在孩子與父母日常互動的、點點滴滴的、真實生活經歷的基礎之上。

在這三個要素裡面,最困難的就是關係。

時間:越早越好。人物:媽媽,再加上爸爸。

關係呢?關係是由生活中的細微之處一點一點組建出來的,沒有辦法用一個客觀、詳細的標準來衡量。比如說一個孩子剛出生,要求媽媽每天跟孩子要單獨相處八小時以上。好,這個時間長度可以衡量,但是,是不是相處了八個小時,她和孩子的互動關係就好呢?不一定。實際上有的人做了媽媽以後,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是「人在魂不在」,那這八個小時的關係質量就是非常低的。

內化理論的三個模型,決定了個體如何看待父母,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希望父母如何對待自己,自己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回應父母。

前面提到,誇張一點說,安全感就是一個人的全部人格。專業理論說:孩子的人格的主要部分會與母親能夠識別和給予回應的那部分人格分離開來。

解釋一下這句話:媽媽是怎麼樣去識別和回應你的孩子的那部分人格,孩子就會看到自己的那部分人格。母親不能在孩子身上看到的質量,孩子自己也不可能看到。

比如一位媽媽剛生了孩子,孩子很健康,很聰明,睡覺好,吃東西好,但是孩子長了新生兒濕疹,很長時間沒有痊癒。這位母親看不到孩子那些健康的方面,卻總盯著孩子的濕疹,一看到孩子就很煩:「別的孩子都粉粉嫩嫩的,怎麼我的孩子臉上就長一片一片的濕疹!身上也長!還流黃黃的水,看著好噁心,怎麼治都治不好!」。孩子每次看到媽媽那種嫌棄的、厭惡的眼神和表情,慢慢就會覺得,我可能是一個不好的孩子,所以媽媽看見我老是那樣的表情。這個孩子也就看不到自己是一個其他方面都很不錯的健康孩子。

另一位媽媽每次看到自己的孩子,就會由衷歡喜:「哎呀,你好可愛!你好棒哦!」哪怕孩子在外面玩的滿身臭泥,鼻涕拖得很長,媽媽每次看到他/她都很開心,這個孩子就會覺得我是一個很不錯的人。一天、兩天、一月、兩月、一年、兩年,這樣不斷累積,以後他/她遇到其他情況,首先會覺得自己是一個挺不錯的人,這就是高質量的安全感。這可以幫助他/她在遇到困難和危險的時候有堅定的信心:「我是個不錯的人,世界是安全的,我一定能挺過去。」

如果一個母親只對孩子的某種情感交流做出積極的回應,而對其他的部分視而不見,那麼這個孩子就會建立一種模式來認同得到積極回應的那部分,同時否認其他部分。

比如說一個孩子不哭的時候,媽媽就會很開心,會笑著對他/她,會抱他/她、親他/她;一旦哭了,母親就會很冷漠,把他/她丟在一邊。這個孩子就會建立一種模式:「我不能哭!我哭了,就會被冷漠地對待。我必須要笑,哪怕我這個時候很難受,笑不出來,我也要假裝笑,因為笑了才能得到媽媽好的回應。」孩子長大以後,遇到很悲傷、很難受的時候,他/她就不敢哭、不會哭、不想哭,因為他/她認為,我哭就是糟糕的,就是不被人喜歡的。他/她有了悲傷、難受的情緒,都會深深地壓抑下去,而不敢、不願或者恥于把它呈現出來。在現實生活中能看到很多人悲傷的時候不敢、不會表達,只敢表達那種迎合他人標準的、虛假的情感。這種人叫「假面人」,專業術語叫「假性自體」。這是小的時候被選擇性對待的結果。這樣的孩子安全感也是不好的。

孩子跟母親(再大一點是跟父親)之間的這種關係模型一旦建立了,就像「混凝土」凝固了,它穩定地存在于孩子的潛意識(也稱無意識)層面,而且在不斷運行,決定著孩子的人格。

擁有比較好的安全模式的孩子不斷長大,即使父母對待他/她的方式有了一些變化,他/她也會在這個穩定的基礎上去調整、更新他/她的模型,繼續保持跟父母之間的良性互動。比如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和孩子之間都會有一些衝突,父母覺得孩子沒有小時候聽話了,孩子覺得父母沒有小時候那麼令人崇拜了。安全模式比較好的孩子,會把自己的安全感維持下去,同時主動適應這種變化,尋找與父母更適合的溝通模式。

擁有不安全模式的孩子也會逐漸長大,但他/她就不太敢更新自己的關係模型,因為他/她最初建立的模型是不穩的、脆弱的,當父母對待他/她的方式有一些變化的時候,他/她就會害怕,感覺是對原來模式的破壞,所以就拒絕調整原來的模式。就像一個窩頭都吃不飽的人,當他看見旁邊籃子裡有包子,他是不敢放下手裡的窩頭去拿包子吃的,因為他非常擔心,萬一拿不到包子,聯手裡的窩頭都沒有了,所以寧可不吃包子,也不放下手裡的窩頭。他會守著過去的窩頭模型不變。

當他/她跟父母之外的人交往的時候,即使別人沒有像父母那樣用挑剔、冷漠、選擇性回應來對待他/她,但是因為他/她的模型沒有更新,所以還是用跟父母建立的模型去跟別人打交道。

比如有的孩子上了幼稚園以後,總是去打別的孩子。看起來好像這個孩子太霸道,其實往往這類孩子是安全感比較差的孩子。因為他/她在跟同學相處的時候,總是害怕別人會傷害自己,所以就先下手為強去傷害別人。這種模式就來自于他/她和父母的關係,他/她在家裡總是擔心父母會傷害他/她,在幼稚園也總是擔心別人會傷害他/她,在家裡不敢攻擊父母,在幼稚園就敢去攻擊其他小朋友了。或者說父母對待他/她的方式是「你不聽我話,我就打你」,孩子就會認為打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

他/她帶著這種不穩的、脆弱的關係模型,去跟其他人打交道,人際關係就會比較差。因為別人搞不懂你這個人怎麼老動手啊!一直到成人以後,在親密關係中,也是習慣性地用這種傷害和被傷害的方式相處,導致親密關係也不好。

3

理論說的再多,還是要有一些方法才好操作。

在孩子小的時候,母親跟孩子之間什麼樣的互動,才能更好地形成孩子的安全感?

大概有這麼四個程式。

要敏感

首先,要敏感。

為什麼要敏感?在母嬰互動的關係中,嬰兒雖然不會說話、不會寫字,但是他/她傾向于按照自己的節律來調整自己的行為,他/她只能通過咿咿呀呀的聲音、通過哭來反映自己的需求。這時候敏感的母親就會根據嬰兒發出的這些信號調整自己的行為。母親必須要敏感,才能及時捕捉到孩子發出的信號。

很多女性當了媽媽以後會變得很神,孩子在房間在睡覺,門關的很嚴實,媽媽坐在客廳裡,突然會覺得有些不 對:孩子可能醒了。媽媽趕快走過去,一開門,發現孩子剛剛醒過來,眼睛看向媽媽。其他人會覺得這媽太神了!明明一點聲音都沒有,你是怎麼知道孩子醒了?這就是敏感,是做媽媽的本能。她感覺到了房間裡氣場的變化,或者是那種母子連心的潛意識能力讓她知道孩子的狀況。

有的母親在這方面的功能是非常糟糕的,孩子可能在房間裡都哭的稀裡嘩啦,大小便把尿布都泡透了,她在客廳還不知道,她可能忙著看手機、看電視,或者忙其他的事情,這就是不敏感的媽媽。這些母親不能及時地捕捉到嬰兒發出的信號,孩子會非常吃虧。

要準確解讀

第二,要準確解讀。

媽媽捕捉到了孩子發出的信號,推開門走到孩子旁邊,但是這個時候媽媽不知道孩子要什麼,因為讀不懂孩子發出的信號。

比如孩子在哭或者咿咿呀呀的,媽媽不知道他/她是想吃?想喝?還是想召喚別人來跟他/她玩兒一會兒?還是很難受想要換一下尿布?只是捕捉到了信號,但是讀不懂信號,也是不行的。

要想讀懂孩子發出的信號,就要在敏感的基礎上,滿懷熱情不斷地嘗試。這不是什麼高科技,只要啟動了媽媽的本能,多試幾次就搞清楚了。

要回饋

第三,要回饋。

捕捉到了信號,讀懂了信號,媽媽還要給孩子一個準確的回應。

比如說媽媽讀懂孩子的尿不濕髒了,就要趕快給他/她一換,給他/她擦洗的乾乾淨淨,然後再安慰安慰他/她,孩子就會覺得很舒服,你知道我的需要,你真是我的知心人。

要有一個確認的程式

第四,要有一個確認的程式。

做完這些事情以後,媽媽要確認自己做的準不準。比如孩子哭,媽媽估計是餓了就喂他/她吃,孩子吃了以後就不哭了,很舒服地又睡著了,那就可以確認媽媽的這個回應是非常正確的。

有一位新手媽媽,孩子一哭她就餵奶粉,一哭就餵奶粉,結果把孩子喂的消化不良。這就是缺了一個確認的環節。

這四個程式——捕捉信號、準確解讀、及時回饋、確認,不斷迴圈,不斷重複,孩子的感覺就越來越好。他/她會覺得我需要的時候,一定有這麼一個關鍵人物(就是媽媽),能夠及時地來到我身邊,及時地理解我的需求,及時地幫助我解決問題。在這樣一天一天的互動關係中,孩子就形成了一個穩固的安全感。

有一項資料顯示,在嬰兒出生後的第一年,如果母親對孩子發出的信號足夠敏感,孩子在第一年的下半年會哭的更少。

也就是說,如果孩子從出生開始每次哭都能基本得到正確的回應,孩子6到12個月的時候就會哭的很少。不但哭的少,孩子還更願意配合、滿足父母的願望。比如說父母哄10個月左右的孩子睡覺,父母困了,拍拍孩子說:「爸爸媽媽困了,你睡覺吧,好不好?」孩子就能聽懂,就會滿足父母的願望。

這些資料都說明,一個良好的互動關係,會讓孩子變得比較好撫養。

媽媽能夠及時回應孩子,孩子也願意及時回應媽媽,因為他/她覺得很安全,沒必要哭得那麼大聲,沒必要手腳揮動得那麼劇烈來表達需要。我只要輕輕發出一個信號,就一定會有人來幫助我,一定會有人來滿足我。

大概一歲以後,父母就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基地。這個安全基地也是從每天良好的互動關係中形成的。

安全基地能夠讓孩子安心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孩子知道我後面是有人的,是有靠山的,那個安全基地的大門是永遠對我敞開的。當我感到難受、感到痛苦的時候,我就可以跑回去休息休息,充充電;當我受到驚嚇的時候,可以在那裡得到安慰,可以讓我的身心得到滋養。養育孩子的核心理念,就是形成一個良好的互動,提供一個心理上的安全基地。

隨著孩子逐漸越長越大,他們就可以離開安全基地到更遠的地方去冒險,冒險的時間也會不斷增加。所謂的冒險就是探索新世界,跑到這兒看看,跑到那兒看看,嘗試嘗試這個,嘗試嘗試那個。父母提供的安全基地越安全,對孩子的需求反應越及時,孩子就會愈發自信。父母總是積極地鼓勵孩子的自主性、探索性,及時地回應孩子的需求,孩子就會表現得情緒穩定,更能夠把握機會。孩子說我想去做一個什麼事情,父母覺得這個是可以的,沒有什麼太大問題,就說:你去做吧。然後就用鼓勵的眼光看著他/她,孩子就會更有信心,更專注,做得更好。

兩三歲的孩子到公園裡去,看到很多新奇的東西,樹、石頭、水、花草,就想去摸一摸,試一試。這個時候孩子會先回頭看一眼自己的媽媽或爸爸,如果父母這個時候用鼓勵讚賞的眼光看著他/她,孩子就會大膽去嘗試;如果父母這個時候一看孩子往那個方向走,馬上就大喊:「停下,不許跑!那個東西髒,那個東西會傷到你!」孩子就會被嚇到,以後就不太敢去嘗試。如果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孩子今後遇到新奇的、自己沒有經歷過的、有一定挑戰性的東西,就不太敢去嘗試。大家就會說這樣的孩子安全感比較差。

人不管處于哪個人生階段,在困難來臨的時候,如果能確信自己的身後一定會站著一個或多個可以給自己提供幫助的、值得信賴的人,那他/她就是最興奮、最快樂、能把自己的潛力發揮到最大極限的人。我們看到一個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很淡定,就會相信這個人的安全感是比較好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說的都是安全感比較好的人。

回到開始提到的從事金融行業的夫妻倆。妻子自己也說到,我們的差別就是對世界的理解。世界是不是安全的?我是不是好的?對這個問題的答案不一樣,就說明了安全感的不一樣。其實世界是一樣的,環境是一樣的,最重要的是你對它的理解是不是一樣。

安全感強的人和安全感弱的人,在同樣的資源和環境下,可能會表現出很大的差別,有一些具備非常好的外部資源的人,在安全感不夠的時候,也很難發揮出自己全部的潛力和才能,就像一個人隨身帶了很多張信用卡,但是不知道密碼,所以總覺得自己沒錢。這就是安全感對人的影響。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有更好的前途,有更大的出息,那就要從小幫助孩子形成好的安全感。

鮑爾比說過:「健康快樂、自力更生的青年人,來自于穩定的家庭,在這樣的家庭中父母為孩子付出了大量的時間,給予了孩子很多的關注。」

父母的這些能力需要學習。因為所有這些養育孩子的細節都是一點一點積累出來的,不是說有人告訴如何如何操作,就能馬上做到,對我們這一代父母來說,更是如此。

我們在小的時候,成長環境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包括受到我們父母的條件的限制。如果按一個標準來衡量的話,我們很多人的安全感是不夠的。要為孩子提供一個形成安全感的好環境,就需要我們這些當父母的去學習,去改變。

4

最後,我把鮑爾比爵士的一段話送給做全職媽媽的女性,或者沒有做全職媽媽,但投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養育孩子方面的女性。不管現在是否被理解,總有一天你們的付出會得到很好的回報。

鮑爾比說:

「投身于物質商品生產的人會被計入社會的經濟指數中,而在自己家庭裡投身于培養健康快樂、自力更生的孩子的人,卻不會被計入社會的經濟指數,我們創造了一個完全顛倒的社會。」

我把這句話通俗地翻譯了一下:

養娃就是掙錢,養好娃就是掙大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