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教育»正文

帶著飯盒去上學,你還記得那個年代嗎

帶著飯盒去上學, 你還記得那個年代嗎

寫下這個題目, 我彷佛又回到了自己的學生年代。

記得我從初中開始, 就住校了。 每一位元住校的同學都會有飯盒, 飯盒大多數都是長方形的, 鋁制的, 銀白色的, 跟一塊磚頭差不多大小。

那時候, 是要自己帶米, 帶飯盒, 帶菜。 每天早上, 就拿好米淘好, 放上水, 小心翼翼地, 就像是護著寶藏似的, 護送到學校食堂(一不小心, 裡面的水翻了, 就得吃生硬的飯了), 等到中午放學, 再去食堂找。 為了便於一眼發現, 有的人在自己的飯盒上做好記號, 有的是寫名字, 有的用油漆寫好記號,

有的是用帶子紮好, 有的還買跟別人不一樣的飯盒, 總之, 該想的辦法, 大家都會想到, 目的就是能夠好認, 不容易被搞錯。

圖片來自網路

經過嚴格學期的摔打、碰撞, 一般到了學期結束, 每個人的飯盒都會變樣走形, 不是蓋子蓋不上了, 就是盒子變了形, 到了新學期, 基本上都是用新的。

有時候, 也會有缺德的人, 自己不淘米蒸飯, 到了飯點, 隨便拿一個, 吃完了扔掉, 如果幸運, 還能夠在某個犄角旮旯裡找到, 如果再找不到的話, 只能自認倒楣, 重新買新的了。 也有人會因為別人拿飯盒的時候, 不小心擠壓撞擊, 把別人的飯盒打翻, 一盒飯就此報廢。

有時候, 蒸出來的飯也不受自己控制, 本來, 米和水的比例正好, 可是由於食堂工作人員在操作的時候,

一不小心弄翻了一些, 那麼, 這一頓, 你只好吃硬邦邦的生硬米飯了。

圖片來自網路

至於菜嘛, 那時候很簡單, 大多數人都是自帶的, 鹹菜, 醬菜, 考究一點的人家呢, 在鹹菜裡面加點鹹肉、黃豆、花生米什麼的, 能夠天天都去食堂打菜吃的, 就算家庭條件很好的了, 有時候, 幾個人聚在一起, 換著吃別人的, 也算換換不同口味。 到了春節過後, 大家的菜品會相對豐富一些, 很多人都會帶一些醃制的鹹肉、香腸什麼的, 每頓割一點, 放在飯盒裡蒸, 等到蒸熟以後, 還沒走近, 老遠就能聞到香味了, 不僅裡面的菜好吃, 就連飯也跟著好吃了許多。

還有的的人, 到了冬天, 帶上一棵白菜, 每頓洗上基片菜葉, 放上幾塊鹹肉,

放進飯盒裡蒸, 老遠就能聞到香味, 非常誘人。

圖片來自網路

那個時候, 哪像現在的孩子瀟灑呀, 每個禮拜回家, 都能有幾百元零花錢, 動不動還能邀請同學到校園旁邊的小餐館搓一頓, 過去, 能給個幾元錢, 就算是鉅款了, 同學之間, 頂多就是把自家帶的菜跟大家交換一下, 再不就是到學校旁邊的麵館, 請同學吃一碗面, 就算不錯的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