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教育»正文

家長平時有這三種行為,會養出討好型人格的孩子,中了的趕緊改!

在你身邊的朋友, 同事或者是親戚當中, 一定存在這樣一種人, 他們很害怕去麻煩別人, 但是別人找他幫忙的時候, 他卻不懂得如何拒絕。 一旦出現了某種問題, 那他不是他自己的錯, 她肯定也會先去道歉, 在人際關係當中, 這種人處於極其卑微的角色, 一直都在努力的討好迎合別人, 而委屈自己取悅別人, 這種人也就是我們平常說到的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有哪些弊端?

具有這種性格的人特別的缺乏自信, 而且在生活當中, 他們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總是習慣來抬高別人, 貶低自己,

而且還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處於弱者的位置。 必須要討好別人來贏得存在感。 但是他們, 沒有任何的界限, 不懂得如何拒絕別人那些無理的要求。 對於自己的看法找不到正確的表達方法, 幫他們獲得別人的幫助的時候, 他們又會覺得特別受寵若驚。 總是覺得自己承擔不起別人如此大的恩情, 其實說白了, 討好型人格的本質就是低自尊。

討好型人格與人在幼年時的經歷有很大關係, 如果是下面幾類家長, 教出的孩子很容易成為討好型人格:

一、控制欲較強的父母

如果, 爸爸媽媽控制欲望比較強烈, 而且在家裡說一不二的話, 完全不理解, 也不尊重孩子的想法, 讓孩子完全按照自己已經制定好的道路去行走, 這樣的話,

就會逐漸的泯滅掉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即使自己有需求也不敢表達出來, 長大之後他們也會人云亦云, 總覺得別人說的就是正確的, 長此以往就逐漸的形成了討好型人格。

二、經常拿孩子去比較的父母

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很肯定有人聽說過這樣的話, 你看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樣怎麼樣有一種孩子叫做別人家的孩子。 其實在父母的想法裡, 這些優秀的榜樣能夠起到激勵孩子向上的作用, 但是同樣這樣的做法也會讓孩子滋生出不自信的想法, 進而貶低自己。 所以無論做什麼事情, 都特別的沒有信心。 總是覺得自己不如別人。

三、很少表揚孩子的父母

孩子如果在成長的過程當中, 很難受到爸爸媽媽的表揚,

首先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特別的失敗, 沒有人會喜歡自己, 必須要討好別人, 才能夠獲得別人的關心和愛護。 其次, 這樣的做法也很有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缺乏安全感的情況。 而且他們擔心, 如果不討好別人的話, 自己就會受到攻擊, 長此以往, 也就逐漸的形成了討好型人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