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港娛:「黎明九十年代最紅」的正確打開方式

粉絲和明星的關係, 微妙難言。

關于追星這件事, 很多人哪怕年齡已經不小, 心態仍如少年, 熱血而衝動。

比如在各評論區隨時可見的關于「誰更紅」的爭端。

撇開那些低素質言論。

其實為偶像正名的拳拳之心並不可恥。

但還是需要有方法。

比如關于「黎明九十年代最紅」這句話, 該怎樣去正確打開?

其實並不需要刷星爺電影的梗「我愛黎明」。

應該去談論作品。

先從頭回溯。

1985年, 時年十九歲的黎明回到香港, 去參加了一場「碧泉新星大賽「, 拿了冠軍但無人問津。

第二年他又瞄準了TVB的新秀大賽, 這個比賽是為華星唱片輸送人才的, 一如「香港業餘歌唱大賽」, 那個比賽的冠軍一般會被收入寶麗金帳下。 比如張學友和李克勤, 前後腳一年大賽冠軍出道, 也都當即與寶麗金簽約做了歌手。

這一次黎明如願以償, 雖然只是第三名, 但好歹夠到了華星的門檻。

多年後回憶說,

家裡本身不同意自己進娛樂圈, 但留下的一線機會是可以嘗試, 如果失敗就不再給機會, 結果是他贏了, 進入了心心念念的娛樂圈。

但平心而論, 黎明憑藉的是高大身材和年輕樣貌的優勢, 唱功真的非常普通。

進入華星後被扔在一邊, 連出唱片的機會都沒有。

不過不管怎樣, 抓住了機會, 渾噩也好、無聊也罷, 六年後封了天王。

而四大天王, 都是一時俊傑, 各擅勝場。

他們以絕對的市場銷量表現和恐怖人氣為根基。

一躍而為娛樂圈頂流。

1991年的《是愛是緣》是一顆重磅炸彈。

黎明憑藉這張專輯獲得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IFPI全年銷量冠軍大獎, 對于歌壇出道兩年、僅發行第二張唱片的新人來講, 完全可以用奇跡來形容。

這時候就該談談作品了, 而不是說頒獎禮現場有多少螢光棒、歡呼聲有多高。

坦白說, 這個時候黎明的唱功還顯稚嫩, 從咬字、顫音與轉換, 都顯出技巧的欠缺。 但市場表現從來就不是以唱功定論高下, 黎明的優勢是音色和渾厚聲底, 以及寶麗金為他量身打造的「情深王子」形象,

綜合之下就撩動心思無數。

其後連續推出《今夜你會不會來》、《我的感覺》和《親近你》以及《堆積情感》多張大碟, 唱功在緩慢進步, 氣息和轉換控制有所加強, 尤其咬字開始變得更為自如。

直到1993年的《夏日傾情》、《深秋的黎明》和《夢幻古堡》。

黎明開始有了一個天王的自信。

從這時候開始, 可以明顯感受到他對歌曲的駕馭能力有增強, 從咬字、發聲到顫音處理, 都褪去了新手痕跡, 也開始應用共鳴增強聲音的質感和力量, 也開始有了能力和膽量去嘗試個人風格的探索, 尤其《夢幻古堡》, 曲風開始多樣。

專輯中的《不可推搪》和《寂寞的古堡》、《熱舞一族》都堪稱精品, 《寂寞的古堡》低音尤具魅力。 而從這張專輯看, 他的快歌其實要勝過慢歌,

可惜沒有郭富城的一身舞功, 不然也會有極大助力。

這一年他拿了TVB的最受歡迎男歌手獎, 也算是風頭無倆。

自此蛻變為成熟歌手。

相對歌路, 他的電影路也呈現一個慢熱情況。

從1985年只有一個鏡頭的龍套電影《我願意》開始, 他客串和配角出演了九部電影之後, 在1991年的《YES一族》中開始適應了商業電影的表演,從而變成了一個合格的商業片演員。

其後又經歷了九部電影的歷練,就跟唱功打磨一般,慢慢褪去生澀,形成自己的表達,這其中最有光芒的角色不是主演作品,而是1992年一部客串的《龍騰四海》,一個用性命去救自己父親的殺手,那場雨中戲份的爆發力特別足,而《飛狐外傳》的技巧層已經不再有問題。

1994年的《都市情緣》對黎明而言是一個里程碑式作品。

他將角色的青澀叛逆特性抓得很準,恰到好處的痞氣、年輕人的衝動與不顧後果以及情意深長,包括與吳孟達的父子情,這些都在黎明很豁得出去的表演中逐一浮現,雖然後半段的呼機喊話情節略顯刻意和煽情,但總體來講質量頗高。

然後略過《仙人掌》和《墮落天使》,就到了1996年陳可辛的《甜蜜蜜》。

黎明與角色的貼合度幾乎滿分,將黎小軍的天真、羞澀與簡單純粹、複雜心緒都在故事中一一道來,但最終電影橫掃金像,張曼玉更是金馬、金像雙料影后,黎明卻顆粒無收。

但這個結果也完全合理,因為對手太強。不但戲裡的張曼玉和曾志偉強,遇上的對手也強,《三個受傷的員警》裡的鄭則仕,就連張國榮和劉青雲都要飲恨。

而後他又相繼拍了《半生緣》、《一見鍾情》及《玻璃之城》等文藝愛情電影,皆反響不俗。

但個人而言,更欣賞他與劉青雲拍的那部《真心英雄》。

有一種快意恩仇的瀟灑不羈。

橫跨九十年代,作品不多,但良品率極高。

其實作品剖析遠比粉絲爭執來得有意思。

與其複讀機式宣揚,不如多去欣賞那些歌影作品,到得妙處擊節而歌。

豈非才有真正意義?

因為,只有作品才有恆久的力量。

這才是「黎明九十年代最紅」的正確打開方式。

在1991年的《YES一族》中開始適應了商業電影的表演,從而變成了一個合格的商業片演員。

其後又經歷了九部電影的歷練,就跟唱功打磨一般,慢慢褪去生澀,形成自己的表達,這其中最有光芒的角色不是主演作品,而是1992年一部客串的《龍騰四海》,一個用性命去救自己父親的殺手,那場雨中戲份的爆發力特別足,而《飛狐外傳》的技巧層已經不再有問題。

1994年的《都市情緣》對黎明而言是一個里程碑式作品。

他將角色的青澀叛逆特性抓得很準,恰到好處的痞氣、年輕人的衝動與不顧後果以及情意深長,包括與吳孟達的父子情,這些都在黎明很豁得出去的表演中逐一浮現,雖然後半段的呼機喊話情節略顯刻意和煽情,但總體來講質量頗高。

然後略過《仙人掌》和《墮落天使》,就到了1996年陳可辛的《甜蜜蜜》。

黎明與角色的貼合度幾乎滿分,將黎小軍的天真、羞澀與簡單純粹、複雜心緒都在故事中一一道來,但最終電影橫掃金像,張曼玉更是金馬、金像雙料影后,黎明卻顆粒無收。

但這個結果也完全合理,因為對手太強。不但戲裡的張曼玉和曾志偉強,遇上的對手也強,《三個受傷的員警》裡的鄭則仕,就連張國榮和劉青雲都要飲恨。

而後他又相繼拍了《半生緣》、《一見鍾情》及《玻璃之城》等文藝愛情電影,皆反響不俗。

但個人而言,更欣賞他與劉青雲拍的那部《真心英雄》。

有一種快意恩仇的瀟灑不羈。

橫跨九十年代,作品不多,但良品率極高。

其實作品剖析遠比粉絲爭執來得有意思。

與其複讀機式宣揚,不如多去欣賞那些歌影作品,到得妙處擊節而歌。

豈非才有真正意義?

因為,只有作品才有恆久的力量。

這才是「黎明九十年代最紅」的正確打開方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