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這位媽媽把用“詩詞”做早餐,4年500多份不重樣,誰家的小孩不羨慕?

俗話說, 一日三餐, 早餐要吃好, 午餐要吃飽, 晚餐要是少。 追求養生的寶媽們會從一些很傳統的早點入手, 如改良燒餅、豆漿和油條等, 換成全麥麵包、有機蔬菜和原生態牧場牛奶等。 但是現在有很多寶媽, 看看她們的早餐料理, 發現健康已不僅僅是早餐的唯一標準了誒。

你家的早餐吃什麼?是如張文宏建議的牛奶、雞蛋、三明治為主, 還是遵循傳統飲食習慣的清粥、小菜?無論你的答案是什麼, 我猜, 一定不像這位媽媽做得這般詩情畫意。

內地一位媽媽劉利從2017年起, 開始為兒子打造詩意滿滿的早餐餐桌, 這一堅持便是4年。 今天, 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劉利, 聽聽關於“詩詞早餐”的故事。

靈感源自《中國詩詞大會》

巧克力膏畫出樹枝, 半個獼猴桃做盤底, 獼猴桃切片壓出梅花, 石榴擺在花心當花蕊, 樹杈上也點綴幾粒……這是王安石筆下的“牆角數枝梅, 淩寒獨自開”。

黃瓜切成小片做荷葉, 黃瓜皮刨成細絲做柳枝和水面波紋, 蛋白、餃子、胡蘿蔔拼出引頸朝天的白鵝……這是駱賓王筆下的“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胡蘿蔔片做出小花, 白蘿蔔片化身雲朵和仙鶴, 土豆片和蘿蔔片組合而成人形, 黑芝麻勾勒出五官和衣裳……這便是劉禹錫筆下的“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在劉利家, 早餐從來就不是對付一口的事兒。 兒子磊磊小時候體質弱, 在飲食上需要格外注意, 因此在做飯這件事上劉利從不馬虎。 可磊磊卻不怎麼買帳, 始終不愛吃早飯, 這讓劉利十分困擾。

直到2017年春節期間, 《中國詩詞大會》成為劉利家最喜歡的節目, 磊磊不僅愛看, 還特別喜歡“飛花令”的環節, 這給了劉利靈感。

當劉利把用草莓和橘子搭配製作成的荷花形狀果盤端上餐桌, 沒想到, 磊磊的興致一下子就被激發出來:“媽媽, 你做的是白居易的《池上》, 還是王維的《蓮花塢》?不對不對, 是盧照鄰的《曲池荷》!”

從“小娃撐小艇, 偷采白蓮回”開始, 而後“日日採蓮去, 洲長多暮歸”, 再到“浮香繞曲岸, 圓影覆華池”, 磊磊背誦得津津有味。

雖然早在磊磊上幼稚園期間, 劉利就已經教他背過《唐詩三百首》, 但一個稍用巧思的果盤就產生了這樣的效果是她始料未及的。 “既然他喜歡, 那我何不將詩詞變成早餐桌上的固定節目呢?我們可以一邊吃早餐,

一邊背詩詞。 ”

從那天開始, 劉利的詩詞早餐計畫正式開啟。 每週一到週五, 詩詞早餐絕不缺席。

由於沒有繪畫基礎, 劉利必須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 第一步便是在網上找圖, 從大量的詩歌配圖中找到適合的內容。

碰上難度較大的元素, 還要找簡單的方法將其替換, “比如菊花我不會做,就去搜菊花的簡筆劃。”一般週末的時候,劉利已經把下周要做的詩詞畫整理出來,每天去買菜的時候根據需要進行選購。

遇到圖案比較複雜的,劉利也不放棄,而是提早準備。有段時間,每天晚上磊磊做作業時,劉利就在一旁做自己的“功課”,在三四個小時的時間裡,她將各種蔬果一點一點雕刻成想要的圖案,再用保鮮膜把盤子包起來放進冰箱,等到第二天一早端上餐桌。

堅持,是最好的老師

磊磊的作息很規律,6:00起床,6:30準時吃早飯。隨著時間的推移,劉利的手藝越來越嫺熟,只要比磊磊早起一些準備即可。不過,這是畫面相對簡單的情況。如果需要加上人物,劉利早上4:30便要起床。

一次,劉利想要小小地偷個懶,做《黃鶴樓》時便只做了一層的亭子。沒想到,竟遭到了磊磊的無情吐槽:“媽媽,你這哪裡是黃鶴樓,鸛雀樓還差不多,‘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我幫你再改造一下吧,不過要從白天變成夜晚。”說著,磊磊取下了媽媽用橘子皮做的太陽,從家裡常備的堅果中找出一顆腰果,放在了原本太陽的位置,“這就是月亮”。

對於媽媽放棄人物的做法,磊磊也提出了反對意見。他在小小的亭子中間,點綴上了一粒蔓越莓幹,“這個就是亭子裡的人。”原來,人並不必是具象的,意境對了,一切就對了。

磊磊的建議徹底打開了劉利的思路,“只要是食物,都可以利用起來。”甚至一種食物的不同狀態也可以做出不同的圖案,比如雞蛋,在劉利的製作下,時而化身月亮,時而又是太陽。

原本內向不愛說話的磊磊,因為詩詞早餐,打開了話匣子,這是劉利的意外收穫。“他常給我做的詩詞畫提意見。我用不用心,是不是糊弄,他都感覺得到。”就這樣,劉利越做越上癮,一幅、兩幅、三幅……一百零一幅。

不過,做著做著,思路上的枯竭疊加早起的折磨,劉利感到身心俱疲,“困難重重,特別痛苦。想放棄,又覺得可惜。”矛盾,糾結,矛盾,糾結……是給磊磊做個好榜樣的心理讓劉利一次次在早上4:30爬起來,硬是將詩詞早餐堅持了下來。

痛苦時有,想放棄時有,可這些都敵不過磊磊看見詩詞早餐時滿眼的開心與驚喜。截至目前,劉利已經完成了500餘次詩詞早餐,《山行》《送元二使安西》《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都曾是早餐的座上賓。

如果說,從前的劉利和磊磊是母子、是朋友,那麼,詩詞早餐又為他們增加了一層關係——師徒。每一天,從早餐開始的陪伴,讓磊磊看到了媽媽的堅持和自律,他對媽媽愈發敬重,“以前作文裡讓他寫媽媽,他是不肯的,現在可願意寫我了”。

看到、學到而後用到,堅持和自律的可貴,不局限於詩詞學習上,更在於其能浸入習慣與性格。原本體質不太好的磊磊,為了把身體練好,堅持每天放學後鍛煉身體,一天都不落。

1000份早餐,精彩未完待續……

有一些網友受思維定式影響,覺得磊磊的早餐徒有其“表”,“這點東西孩子怎麼吃得飽?”“怎麼夠營養?”實際上,詩詞早餐僅僅是劉利家早餐的一小部分,在詩詞早餐之外,還有正式的餐點。一詩一畫一早餐,才是完整的內容。

對於網友的不解,劉利並不想多做解釋。“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別人的看法我其實無所謂,做好自己就行了。”不過,對於媽媽的採訪視頻火了這事兒,磊磊嘴上不說,心裡卻十分高興。

一直以來,他都是大家眼中“別人家的孩子”,而現在,媽媽也成了“別人家的父母”。

更多的網友選擇了支持、鼓勵、點贊。但劉利並沒有滿足於現狀,她又給自己報了國畫班,想要通過系統學習,掌握更多繪畫、構圖技巧,不僅做到外行人眼中的好看,更要贏得內行人的認可。

雖然朋友們並未看出什麼區別,但磊磊卻直言,媽媽做的早餐比以前更好看了。最近,因為身體原因,劉利不得不暫停了詩詞早餐,磊磊已經幾次提醒媽媽:“媽媽,你快點好吧,好了之後繼續做,一件事情要堅持下去才行。”

而這也和劉利的想法不謀而合。她計畫等到身體好轉,便重拾一詩一畫的早餐,做足1000份詩詞早餐。這是給磊磊也是給自己的交代。“孩子現在上初中了,屬於我的時間越來越多。如果可能,我希望自己有機會和更多有這方面興趣的媽媽在一起交流;也希望舉辦一些相關公益活動,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不過最近,劉利正忙於另外一件事——新書籌備。她要從已經完成的500多份早餐中精選出200份集結成書,把這份關於早餐的儀式感和美好享受傳遞給更多的人。

“我們不是常說生活要有儀式感嘛,一日三餐當然也要有儀式感。當我們把這個儀式感發揮到極致的時候,生活就會變得大不同。”

“比如菊花我不會做,就去搜菊花的簡筆劃。”一般週末的時候,劉利已經把下周要做的詩詞畫整理出來,每天去買菜的時候根據需要進行選購。

遇到圖案比較複雜的,劉利也不放棄,而是提早準備。有段時間,每天晚上磊磊做作業時,劉利就在一旁做自己的“功課”,在三四個小時的時間裡,她將各種蔬果一點一點雕刻成想要的圖案,再用保鮮膜把盤子包起來放進冰箱,等到第二天一早端上餐桌。

堅持,是最好的老師

磊磊的作息很規律,6:00起床,6:30準時吃早飯。隨著時間的推移,劉利的手藝越來越嫺熟,只要比磊磊早起一些準備即可。不過,這是畫面相對簡單的情況。如果需要加上人物,劉利早上4:30便要起床。

一次,劉利想要小小地偷個懶,做《黃鶴樓》時便只做了一層的亭子。沒想到,竟遭到了磊磊的無情吐槽:“媽媽,你這哪裡是黃鶴樓,鸛雀樓還差不多,‘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我幫你再改造一下吧,不過要從白天變成夜晚。”說著,磊磊取下了媽媽用橘子皮做的太陽,從家裡常備的堅果中找出一顆腰果,放在了原本太陽的位置,“這就是月亮”。

對於媽媽放棄人物的做法,磊磊也提出了反對意見。他在小小的亭子中間,點綴上了一粒蔓越莓幹,“這個就是亭子裡的人。”原來,人並不必是具象的,意境對了,一切就對了。

磊磊的建議徹底打開了劉利的思路,“只要是食物,都可以利用起來。”甚至一種食物的不同狀態也可以做出不同的圖案,比如雞蛋,在劉利的製作下,時而化身月亮,時而又是太陽。

原本內向不愛說話的磊磊,因為詩詞早餐,打開了話匣子,這是劉利的意外收穫。“他常給我做的詩詞畫提意見。我用不用心,是不是糊弄,他都感覺得到。”就這樣,劉利越做越上癮,一幅、兩幅、三幅……一百零一幅。

不過,做著做著,思路上的枯竭疊加早起的折磨,劉利感到身心俱疲,“困難重重,特別痛苦。想放棄,又覺得可惜。”矛盾,糾結,矛盾,糾結……是給磊磊做個好榜樣的心理讓劉利一次次在早上4:30爬起來,硬是將詩詞早餐堅持了下來。

痛苦時有,想放棄時有,可這些都敵不過磊磊看見詩詞早餐時滿眼的開心與驚喜。截至目前,劉利已經完成了500餘次詩詞早餐,《山行》《送元二使安西》《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都曾是早餐的座上賓。

如果說,從前的劉利和磊磊是母子、是朋友,那麼,詩詞早餐又為他們增加了一層關係——師徒。每一天,從早餐開始的陪伴,讓磊磊看到了媽媽的堅持和自律,他對媽媽愈發敬重,“以前作文裡讓他寫媽媽,他是不肯的,現在可願意寫我了”。

看到、學到而後用到,堅持和自律的可貴,不局限於詩詞學習上,更在於其能浸入習慣與性格。原本體質不太好的磊磊,為了把身體練好,堅持每天放學後鍛煉身體,一天都不落。

1000份早餐,精彩未完待續……

有一些網友受思維定式影響,覺得磊磊的早餐徒有其“表”,“這點東西孩子怎麼吃得飽?”“怎麼夠營養?”實際上,詩詞早餐僅僅是劉利家早餐的一小部分,在詩詞早餐之外,還有正式的餐點。一詩一畫一早餐,才是完整的內容。

對於網友的不解,劉利並不想多做解釋。“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別人的看法我其實無所謂,做好自己就行了。”不過,對於媽媽的採訪視頻火了這事兒,磊磊嘴上不說,心裡卻十分高興。

一直以來,他都是大家眼中“別人家的孩子”,而現在,媽媽也成了“別人家的父母”。

更多的網友選擇了支持、鼓勵、點贊。但劉利並沒有滿足於現狀,她又給自己報了國畫班,想要通過系統學習,掌握更多繪畫、構圖技巧,不僅做到外行人眼中的好看,更要贏得內行人的認可。

雖然朋友們並未看出什麼區別,但磊磊卻直言,媽媽做的早餐比以前更好看了。最近,因為身體原因,劉利不得不暫停了詩詞早餐,磊磊已經幾次提醒媽媽:“媽媽,你快點好吧,好了之後繼續做,一件事情要堅持下去才行。”

而這也和劉利的想法不謀而合。她計畫等到身體好轉,便重拾一詩一畫的早餐,做足1000份詩詞早餐。這是給磊磊也是給自己的交代。“孩子現在上初中了,屬於我的時間越來越多。如果可能,我希望自己有機會和更多有這方面興趣的媽媽在一起交流;也希望舉辦一些相關公益活動,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不過最近,劉利正忙於另外一件事——新書籌備。她要從已經完成的500多份早餐中精選出200份集結成書,把這份關於早餐的儀式感和美好享受傳遞給更多的人。

“我們不是常說生活要有儀式感嘛,一日三餐當然也要有儀式感。當我們把這個儀式感發揮到極致的時候,生活就會變得大不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