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手段太「髒」,虎鯨群圍獵成年藍鯨,專攻「下三路」實在卑劣

作為現存地球上最大的動物, 也極有可能是地球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 藍鯨, 以22-33米的身長, 150-180噸的體重, 冠絕整個海洋, 一直以來普遍的觀點認為, 成年藍鯨在海洋中是絕對沒有對手的, 即便是冠有「海洋狼群」的虎鯨, 也不太有可能捕殺成年藍鯨的能力, 只能挑幼年藍鯨下手。

那麼藍鯨真的可以在虎鯨面前肆無忌憚地「招搖過市」嗎?出乎意料的是, 落單的藍鯨面對虎鯨只有兩種選擇, 一是趕緊跑掉, 二是被吃掉, 除了這兩種可能, 落單的成年藍鯨即便是噸位高出虎鯨30多倍(成年雄性虎鯨體重在5.5噸左右), 也逃不過「亂拳打死老師傅」的定律。

通常認為藍鯨可以依靠高速遊動甩開虎鯨的追殺, 但2019年被觀測到的一場虎鯨捕殺藍鯨的戰鬥, 直接刷新了人們的認知, 大約50頭規模的虎鯨群兇殘圍獵成年藍鯨, 戰術高超不由讓人猜測, 虎鯨是否已經掌握捕殺藍鯨的秘訣?

「波濤慘案」

2019年3月21日, 正在澳大利亞南部海域進行鯨魚活動觀測的生物學家約翰·托特德爾, 遇到了令人大開眼界的一幕, 一群虎鯨正在圍獵一頭成年侏儒藍鯨。 侏儒藍鯨是藍鯨中最小的一種, 但是身長也在22米以上, 體重也足有90噸以上,

名字中的「侏儒」只是相對其他藍鯨而命名的, 實際上侏儒藍鯨體型僅次于北方藍鯨。

圖片中從上到下依次是:侏儒藍鯨、北藍鯨、南藍鯨

早上的8:45, 位于不來梅灣距離岸邊大概33公里的位置, 海面不斷有虎鯨躍出水面, 拍起的水花以及密集的呼吸氣柱, 一頭已經受傷的成年侏儒藍鯨已經陷入了包圍圈,

虎鯨群的規模大概有50頭左右, 組織進攻的虎鯨只有6頭健壯的雄性虎鯨。

虎鯨雖然屬于母系社會, 但是只占族群20%的成年雄性虎鯨的體型要超出雌性一大圈(雌性虎鯨的體重在3.8噸左右), 這些健壯的雄性虎鯨平時幾乎不出手,

它們的定位更傾向于「指揮」, 對付一般的小型鯨魚也根本不需要它們親力親為, 不過這次對付的是成年藍鯨, 輪到這6頭重量級「主攻手」出馬了。

這時其他那些虎鯨圍在周圍在幹嘛呢?肯定不是搬板凳圍一圈「吃瓜」, 而是圍著藍鯨轉圈擾亂周圍海水的流動。 藍鯨能以50公里的時速衝刺,然後以20-30公里的時速遊上一兩個小時,而虎鯨也能以55公里的時速衝刺,但是之後的速度會下降非常快,所以藍鯨的速度快並不是拉開虎鯨一大截,而是在于持久力。

其他虎鯨擾亂水流之後,會極大地干擾藍鯨的遊動,混亂的水流帶來的巨大阻力讓藍鯨這龐然大物的速度很難「啟動」,同時會加快藍鯨體力的消耗,主攻手會重點進攻藍鯨的胸鰭和尾部等「下三路」,進一步加劇藍鯨的痛苦,讓藍鯨遊不動,速度被限制的藍鯨結局也已經註定,接下來的6個小時,虎鯨群分食了這頭藍鯨。

約翰·托特德爾記錄下的這場驚心動魄的「波濤慘案」,也向我們展示了虎鯨群對付成年藍鯨的手段有多「髒」,為了達到目的手段再卑劣也無妨,作為學習能力突出的海洋哺乳動物,虎鯨或許已經學會了如何對付以速度見長的大塊頭藍鯨了。

其他鯨魚怎麼對付虎鯨,有鯨魚專門找虎鯨打團戰

虎鯨能捕殺成年藍鯨,確實讓人吃驚,不過目前人類成功觀測到的虎鯨成功捕殺藍鯨的案例非常少,至于其他地區的虎鯨是否也掌握了捕殺藍鯨的「正確方式」,還有待科學家們的繼續研究,但單看不來梅灣這群虎鯨的操作,不得不說這片海域的藍鯨可是得小心了。

事實上科學家們指出藍鯨一直以來在虎鯨面前都會保持「低調」,成年藍鯨遊動拍水產生的噪音比客機還要大,在有虎鯨活動的地區,大如藍鯨也會選擇安靜的溜走,被這群「鄰居」注意到可一點不好玩。

因為噪音過大,1歲藍鯨暴露位置引來虎鯨群

藍鯨都有可能「隕落」了,這讓其他鯨魚怎麼辦,不過作為高智慧哺乳動物,每一種鯨魚都有一套對付鯨魚的手段,除了像藍鯨這樣的以速度取勝之外,還有主動防禦的,甚至還有和虎鯨打團戰的。

比起藍鯨,像座頭鯨、灰鯨、露脊鯨這些速度就差太多了,這些鯨魚也不像藍鯨那樣全身「滑溜溜」的,因為只有15公里左右的時速,這些慢騰騰的「大胖子」沒有哪個不被藤壺「光顧」的,所以這些鯨遇到虎鯨之後,跑是不可能跑得掉的,只能主動防禦迎戰,這些鯨魚大多會用靈活的走位躲避虎鯨的致命傷害,同時依靠身上鋒利的藤壺重擊虎鯨,無從下手後虎鯨群也就不在這些「滾刀肉」面前浪費時間了。

主動防禦是一方面,關鍵這些「大胖子」還會主動和虎鯨群打團戰。

像座頭鯨見到虎鯨那是分外眼紅了,幼年座頭鯨很少沒有被虎鯨下過「死亡威脅」的,所以這些記憶力超強的座頭鯨成年之後見到虎鯨氣就不打一處來,主動防禦更傾向于落單時的選擇,座頭鯨群遇見虎鯨群之後,情況完全不一樣了,1982年記錄下了二十多頭座頭鯨與十多頭虎鯨打架的案例。

被虎鯨襲擊的幼年座頭鯨

除了座頭鯨之外,1981年,在白令海27頭灰鯨與16頭虎鯨打團,1985年,在伊莎貝拉灣23頭弓頭鯨與22頭虎鯨PK。

打團歸打團,但是戰績可能就沒這麼熱血了,虎鯨的爆發速度有55公里,面對不到20公里時速的胖鯨們,可以說想打就打想走就走,唯一有記錄的還是1862年在格林島西海岸一頭弓頭鯨一尾巴擊中虎鯨的頭部致其死亡,這可是最強戰績了,其他的話,充其量只會干擾一下虎鯨的捕食,其他也沒啥辦法。

結語

其實上升到生態系統的層面,一味地糾結個體之前的強弱是沒有意義的,能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況下成功捕獵填飽肚子才是根本路線,強如虎鯨,下手的也都是落單的鯨魚,像智力更高的鯨魚們,單挑虎鯨,NO,要玩就玩組織!

藍鯨能以50公里的時速衝刺,然後以20-30公里的時速遊上一兩個小時,而虎鯨也能以55公里的時速衝刺,但是之後的速度會下降非常快,所以藍鯨的速度快並不是拉開虎鯨一大截,而是在于持久力。

其他虎鯨擾亂水流之後,會極大地干擾藍鯨的遊動,混亂的水流帶來的巨大阻力讓藍鯨這龐然大物的速度很難「啟動」,同時會加快藍鯨體力的消耗,主攻手會重點進攻藍鯨的胸鰭和尾部等「下三路」,進一步加劇藍鯨的痛苦,讓藍鯨遊不動,速度被限制的藍鯨結局也已經註定,接下來的6個小時,虎鯨群分食了這頭藍鯨。

約翰·托特德爾記錄下的這場驚心動魄的「波濤慘案」,也向我們展示了虎鯨群對付成年藍鯨的手段有多「髒」,為了達到目的手段再卑劣也無妨,作為學習能力突出的海洋哺乳動物,虎鯨或許已經學會了如何對付以速度見長的大塊頭藍鯨了。

其他鯨魚怎麼對付虎鯨,有鯨魚專門找虎鯨打團戰

虎鯨能捕殺成年藍鯨,確實讓人吃驚,不過目前人類成功觀測到的虎鯨成功捕殺藍鯨的案例非常少,至于其他地區的虎鯨是否也掌握了捕殺藍鯨的「正確方式」,還有待科學家們的繼續研究,但單看不來梅灣這群虎鯨的操作,不得不說這片海域的藍鯨可是得小心了。

事實上科學家們指出藍鯨一直以來在虎鯨面前都會保持「低調」,成年藍鯨遊動拍水產生的噪音比客機還要大,在有虎鯨活動的地區,大如藍鯨也會選擇安靜的溜走,被這群「鄰居」注意到可一點不好玩。

因為噪音過大,1歲藍鯨暴露位置引來虎鯨群

藍鯨都有可能「隕落」了,這讓其他鯨魚怎麼辦,不過作為高智慧哺乳動物,每一種鯨魚都有一套對付鯨魚的手段,除了像藍鯨這樣的以速度取勝之外,還有主動防禦的,甚至還有和虎鯨打團戰的。

比起藍鯨,像座頭鯨、灰鯨、露脊鯨這些速度就差太多了,這些鯨魚也不像藍鯨那樣全身「滑溜溜」的,因為只有15公里左右的時速,這些慢騰騰的「大胖子」沒有哪個不被藤壺「光顧」的,所以這些鯨遇到虎鯨之後,跑是不可能跑得掉的,只能主動防禦迎戰,這些鯨魚大多會用靈活的走位躲避虎鯨的致命傷害,同時依靠身上鋒利的藤壺重擊虎鯨,無從下手後虎鯨群也就不在這些「滾刀肉」面前浪費時間了。

主動防禦是一方面,關鍵這些「大胖子」還會主動和虎鯨群打團戰。

像座頭鯨見到虎鯨那是分外眼紅了,幼年座頭鯨很少沒有被虎鯨下過「死亡威脅」的,所以這些記憶力超強的座頭鯨成年之後見到虎鯨氣就不打一處來,主動防禦更傾向于落單時的選擇,座頭鯨群遇見虎鯨群之後,情況完全不一樣了,1982年記錄下了二十多頭座頭鯨與十多頭虎鯨打架的案例。

被虎鯨襲擊的幼年座頭鯨

除了座頭鯨之外,1981年,在白令海27頭灰鯨與16頭虎鯨打團,1985年,在伊莎貝拉灣23頭弓頭鯨與22頭虎鯨PK。

打團歸打團,但是戰績可能就沒這麼熱血了,虎鯨的爆發速度有55公里,面對不到20公里時速的胖鯨們,可以說想打就打想走就走,唯一有記錄的還是1862年在格林島西海岸一頭弓頭鯨一尾巴擊中虎鯨的頭部致其死亡,這可是最強戰績了,其他的話,充其量只會干擾一下虎鯨的捕食,其他也沒啥辦法。

結語

其實上升到生態系統的層面,一味地糾結個體之前的強弱是沒有意義的,能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況下成功捕獵填飽肚子才是根本路線,強如虎鯨,下手的也都是落單的鯨魚,像智力更高的鯨魚們,單挑虎鯨,NO,要玩就玩組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