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護理丨寶寶囟門=命門?到底「摸得」還是「摸不得」?

咱們都知道, 寶寶的小腦袋上, 有幾塊軟和和的地方, 沒有骨頭覆蓋, 長大了才長結實, 這就是囟門啦。

先來認識一下, 什麼是囟門!

囟門(xìn mén )是指嬰幼兒顱骨接合不緊所形成的骨間隙。 有前囟、後囟之分。 前囟門位于前頂, 呈菱形, 約在出生後2歲以內閉合。 後囟門位于枕上, 呈三角形, 約在出生後6-8周齡閉合。

囟門到底「摸得」

還是「摸不得」?

事實上, 囟門沒有那麼「脆弱」, 它是顱骨尚未閉合的縫處, 其表面是頭皮, 下面則是腦膜, 其次是大腦和腦脊液。 而將手輕放在囟門上所感受到的跳動, 是腦脊液壓力隨著心臟搏動、血壓變化而變化, 與脈搏一致。

囟門雖然摸著比較軟, 但它下面還有一層很厚的硬膜在保護寶寶的大腦, 所以輕輕的撫摸不會傷害到囟門, 但要避免使勁按壓、搔抓、刮劃哦。

寶寶囟門竟是看病窗口?

各位家長可不要小看寶寶囟門~很多父母覺得囟門無非就是沒有長全而已,
起不到什麼作用, 其實, 寶寶的「囟門」並非一般的「窗口」, 它實際是看病的窗口…… 1、囟門突起 前囟門原本是平的, 如果在寶寶並沒有哭鬧很安靜的情況下突然鼓了起來, 並且用手摸上去有緊繃繃的感覺, 同時伴有發燒、嘔吐, 甚至出現抽風, 說明寶寶的顱內壓力增高。 通常, 顱內壓力增高是由于顱內疾患所引起, 寶寶可能是患了各種腦膜炎、腦炎、腫瘤、出血等疾病。 此時應及時送醫, 由醫生針對寶寶的狀況做處理。 2、囟門過度凹陷 如果囟門過度凹陷, 可能是由于進食不足或長期嘔吐、腹瀉所造成的脫水引起的。 當寶寶伴有嚴重腹瀉、嚴重餵食障礙, 且有眼窩凹陷、皮膚乾、身體水份低、淚液、口水、排尿皆少, 且嚴重脫水、前囟門呈蹋陷狀時,
寶媽們就得小心留意。 但若孩子的活動力正常, 前囟門有些微的凹陷是正常現象, 媽咪不必過于擔心。

日常生活中

家長如何保護寶寶囟門?

不過爸爸媽媽們要注意的是, 在清洗時手指應平置在囟門處輕輕地揉洗, 不應強力按壓或強力搔抓,
更不能以硬物在囟門處刮劃。 如果囟門處「乳痂」不易洗掉, 可以先用麻油或精製油蒸熟後潤濕浸透2-3小時, 待這些污垢變軟後再用無菌棉球按照頭髮的生長方向擦掉即可。

最後還要提醒大家:

小寶寶比較脆弱, 一定一定要避免尖銳物體刺傷囟門, 或者桌角等硬磕傷囟門。 也不要劇烈搖晃寶寶, 因為劇烈搖晃會引起顱腦損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