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潛水夫清理海底漁網,撈出75年前德軍密碼機,字母按鍵清晰可見

在波羅的海西部海岸靠近德國/丹麥邊境的格爾廷灣, 3名潛水夫意外地從海底撈出一臺二戰時期德國海軍使用的恩尼格瑪密碼機,

據推測這部機器是在75年前二戰結束時被丟棄到海中。 儘管整個機體已經嚴重腐蝕, 但其中數個字母按鍵依然保存完好, 清晰可見。

■在波羅的海海底發現的二戰德軍恩尼格瑪密碼機, 機體嚴重銹蝕, 但幾個按鍵還清晰可見。

發現密碼機的潛水夫受雇于國際野生動物基金會,

負責在格爾廷灣清理被遺棄在海底的破舊漁網, 因為這些漁網對于海洋生物構成巨大威脅, 然而他們卻在漁網下找到了不同尋常的物件。

水下考古學家弗洛裡安·休伯是這個三人潛水小組的成員之一, 他和同伴最初以為不過是一臺老式打字機, 卻沒想到竟是一臺非常罕見的二戰德軍密碼機。 有著20年潛水經驗的休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他過去已經從水下找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物品, 但是即便在他最瘋狂的想象中也從未想到自己能夠發現這種頗具傳奇色彩的機器。

■三位潛水夫與他們在海底發現的寶貝合影留念。

恩格尼瑪密碼機發明于20世紀20年代, 最初被用于商業通信的保密, 後于1930年被德國國防軍採用為軍用密碼機, 並衍生出多種型號, 被廣泛運用于二戰戰場, 是德軍無線電通訊中最為重要的保密設備。

恩格尼瑪密碼機的結構相當精密複雜, 外觀近似于打字機, 裝有包含字母和數位的按鍵, 內部由數個機械轉子和電路系統構成加密裝置,

只需要將訊息通過按鍵敲入, 就可自動加密, 形成密碼電文, 通過無線電發出, 接收方只要通過一部轉子配置相同的密碼機就可以進行解碼。

■左圖為保存至今的恩尼格瑪密碼機, 右圖是德軍名將古德里安在指揮車裡看著報務員在解碼密電,

注意左下角的密碼機。

■二戰德國陸軍使用的恩尼格瑪密碼機的加密轉子細節照片。

密碼的構成由機器內部的電流路徑決定, 而通過更改轉子配置就能改變電流路徑, 形成繁複多變、難以捉摸的動態密碼, 極難破譯, 因此是當時安全性極高的密碼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德國軍方對恩尼格瑪密碼機進行改進,提高通信保密性。

德國陸軍使用的密碼機有三個轉子,而德國海軍使用的M4型配有四個轉子,操作步驟更複雜,加密性更高。即使密碼機在戰場上不慎落入敵手,只要更改轉子配置方案就能避免密碼被破譯。出于安全起見,德軍經常更換密碼本,改變轉子配置,德國海軍還用水溶性紅墨水印刷密碼本,以便在可能被敵人繳獲的情況下迅速銷毀。

■德軍U-124潛艇的無線電室,報務員左手邊就是一臺恩尼格瑪密碼機。

■盟軍從德軍U-505潛艇上繳獲的密碼本,使用水溶性紅墨水印製,便于銷毀。

正所謂百密一疏,軍用恩尼格瑪密碼機的部分技術資料早在30年代中期就被德國內部的人士洩露給法國軍方,然而法國人在研究後認為德軍密碼無法破譯,之後將資料移交給波蘭,由波蘭密碼學家發現了其中的漏洞,並在二戰爆發後將研究成果交給了英國。

即便如此,由于德軍經常更換密碼,英國情報機構也無法完全加以破譯,直到1941年英國海軍俘獲了德軍U-110潛艇,繳獲了完整的密碼機和密碼本後,破譯工作才取得突破性進展。由天才數學家艾倫·圖靈領導的團隊在布萊切利莊園內成功地破解了德軍的大量電訊,將其提供給盟軍決策機構,這就是赫赫有名的「超極機密」。德軍對此一無所知,直到戰爭結束依然認為他們的密碼安全無虞。有歷史學家認為,由于「超級機密」的存在,使戰爭至少提前兩年結束,並且拯救了成千上萬盟軍將士的生命。

■「超級機密」的誕生地布萊切利莊園,一批密碼專家在此破譯德軍電訊,為盟軍作戰提供絕密情報。

■陳列在美國電腦博物館內的恩尼格瑪密碼機。

關于從波羅的海打撈出水的這部恩尼格瑪密碼機的來歷,發現者之一的休伯認為,很可能是二戰結束前夕從一艘即將被鑿沉的德國潛艇上丟棄的。1945年5月5日淩晨,德國海軍發出了「彩虹」密令,要求正在作戰和停泊在本土港口的德軍潛艇開始自沉,以免被盟軍俘獲,到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之前,至少有195艘潛艇奉命自沉。

格爾廷灣是當時潛艇自沉最密集的地區,有47艘潛艇選擇這裡作為葬身之地,而在鑿沉前德軍艇員按規定將密碼機丟入海中,以防洩密,其實此舉早已失去意義。這部新發現的恩尼格瑪密碼機交給石勒蘇益格地區的博物館收藏。

■位于丹麥和德國邊界的格爾廷灣,在二戰結束前夕有47艘德軍潛艇在此自沉。

因此是當時安全性極高的密碼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德國軍方對恩尼格瑪密碼機進行改進,提高通信保密性。

德國陸軍使用的密碼機有三個轉子,而德國海軍使用的M4型配有四個轉子,操作步驟更複雜,加密性更高。即使密碼機在戰場上不慎落入敵手,只要更改轉子配置方案就能避免密碼被破譯。出于安全起見,德軍經常更換密碼本,改變轉子配置,德國海軍還用水溶性紅墨水印刷密碼本,以便在可能被敵人繳獲的情況下迅速銷毀。

■德軍U-124潛艇的無線電室,報務員左手邊就是一臺恩尼格瑪密碼機。

■盟軍從德軍U-505潛艇上繳獲的密碼本,使用水溶性紅墨水印製,便于銷毀。

正所謂百密一疏,軍用恩尼格瑪密碼機的部分技術資料早在30年代中期就被德國內部的人士洩露給法國軍方,然而法國人在研究後認為德軍密碼無法破譯,之後將資料移交給波蘭,由波蘭密碼學家發現了其中的漏洞,並在二戰爆發後將研究成果交給了英國。

即便如此,由于德軍經常更換密碼,英國情報機構也無法完全加以破譯,直到1941年英國海軍俘獲了德軍U-110潛艇,繳獲了完整的密碼機和密碼本後,破譯工作才取得突破性進展。由天才數學家艾倫·圖靈領導的團隊在布萊切利莊園內成功地破解了德軍的大量電訊,將其提供給盟軍決策機構,這就是赫赫有名的「超極機密」。德軍對此一無所知,直到戰爭結束依然認為他們的密碼安全無虞。有歷史學家認為,由于「超級機密」的存在,使戰爭至少提前兩年結束,並且拯救了成千上萬盟軍將士的生命。

■「超級機密」的誕生地布萊切利莊園,一批密碼專家在此破譯德軍電訊,為盟軍作戰提供絕密情報。

■陳列在美國電腦博物館內的恩尼格瑪密碼機。

關于從波羅的海打撈出水的這部恩尼格瑪密碼機的來歷,發現者之一的休伯認為,很可能是二戰結束前夕從一艘即將被鑿沉的德國潛艇上丟棄的。1945年5月5日淩晨,德國海軍發出了「彩虹」密令,要求正在作戰和停泊在本土港口的德軍潛艇開始自沉,以免被盟軍俘獲,到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之前,至少有195艘潛艇奉命自沉。

格爾廷灣是當時潛艇自沉最密集的地區,有47艘潛艇選擇這裡作為葬身之地,而在鑿沉前德軍艇員按規定將密碼機丟入海中,以防洩密,其實此舉早已失去意義。這部新發現的恩尼格瑪密碼機交給石勒蘇益格地區的博物館收藏。

■位于丹麥和德國邊界的格爾廷灣,在二戰結束前夕有47艘德軍潛艇在此自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