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裡有「礦」的江西,還需要刷存在感?

江西省, 在歷史書上是「紅色」的, 這裡有「共和國搖籃」瑞金, 打響起義第一槍的南昌, 以及黨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

在地理書上,

江西是「綠色」的, 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 2020 年, 全省的森林覆蓋率穩定為63.1%, 列全國第二位, 是長三角、閩東南、珠三角的後花園。 省旅遊局發佈的宣傳片中, 廬山、三清山、婺源的形象總是那麼「護眼」, 一派生機盎然。

然而,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 江西卻是「透明色」的,

相信有很多人不知道江西屬于華東地區, 因為它更多時候被認為是屬于華中地區的。 甚至有一部分人是不知道江西的省份城市是南昌, 還有一部分人只知道江西的南昌。

當朋友們介紹起自己的家鄉, 滔滔不絕, 眉飛色舞時, 偷偷溜走最能緩解尷尬, 因為, 我們那沒有長沙臭豆腐、天津狗不理那些一說就懂的美食, 更沒有北京故宮、上海東方明珠那種一提就心領神會的景點。

稍微有瞭解的, 還能反復說說井岡山、廬山、婺源, 真的碰到不懂的, 全靠自己一張嘴單向輸出, 用「滕王閣、景德鎮、瓦罐湯」幫朋友增加新知。

這些年, 隨著人口流動和社交平臺擴張速度加快, 江西的「吃辣能力」和「彩禮問題」也被多次拿到檯面上討論, 作為一個江西女生, 就時常面臨這樣的情境:飯桌上, 拼「吃辣能力」, 飯桌下, 聊江西彩禮。

之所以, 避不開這些話題, 跟江西在其他方面缺少正常的曝光度有很大關係, 尤其在一些高新科技產業上, 更是乏善可陳。

深圳一個華強北就可以扯出電子工商業的發展史,

一個南山科技園就可道破中國IT互聯網產業崛起的商機。 但養在深閨人不知的江西不行, 南昌也不行, 不是它不願意說出自己的故事, 而是命運的指標總是差那麼一點。

當中國各個城市爭相喊出要做「中國底特律」的口號時, 汽車產業基礎相對薄弱的江西省, 也曾低調地把「彎道超車」的發力點放在了新能源汽車上。 只不過一番浮沉後, 它更加沉默了。 當我仔細翻開江西汽車產業的篇章時, 那些無奈、喜悅、悔恨、急切、幸運都映入眼簾。

夢碎新能源

2007年, 南昌市的GDP總量為1412.04億元人民幣, 合肥為1334.61億元人民幣。

十幾年過去了, 合肥市的GDP總量高達10, 045.72億元人民幣(2020年), 首次進入萬億元人民幣的大關, 成為我國的又一座新一線城市,

令人尷尬的是, 南昌在去年的GDP總量才不過5745.51億元, 被合肥遠遠甩在了身後。

不能否認的是, 合肥之所以能從一座一窮二白的中部城市成長為比肩上海張江、深圳的「風投之城」, 離不開汽車產業的帶動, 尤其是近兩年當地政府在新能源汽車的「大手筆」投入。

與成都、杭州、武漢、上海、廣州這樣的老牌城市相比,合肥的財力和吸引力難以與其對抗,但是在逐夢「新能源汽車之都」的路上,合肥卻拿出了亮眼的成績,狂飆突進的合肥,絕對算得上新能源汽車界的頂流。

目前來看,合肥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域已經形成了涵蓋整車、關鍵零部件、應用、配套的完整產業鏈。既包括蔚來、大眾、江淮、比亞迪、零跑、吉利等整車企業,也有國軒高科、華霆動力等動力電池企業,力高、銳能、貴博、優旦等一批協力廠商電池管理系統(BMS)企業,以及巨一自動化等新能源電機企業、融捷新能源等動力電池回收企業。

回過頭來看看南昌,同樣作為省會城市,也曾懷揣夢想,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幹一番大事業,江西雖不像吉林有一汽,湖北有二汽那樣叫得上號的大汽車集團,但在南昌,也有一個江鈴拿得出手,早在1995年,江鈴就引入了福特作為股東,雖然進入存量市場後,江鈴的表現不復往常,但是也給了江西出兵新能源的底氣。

在這一輪新能源革命中,江西省汽車產業一鼓作氣,快速回應,呈現出多地開花的發展態勢,除了南昌外,還有九江、宜春、上饒、贛州、萍鄉等地在參與佈局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往後四年,江西省共引進了至少18個新能源汽車投資項目,其中包括昌河新能源、漢騰、愛馳、綠馳、合眾、昶洧、國機智駿,涉及投資總規模1260億元,規劃總產能達216萬輛。而根據工信部制定的新能源汽車階段性產銷目標,2020年全國也僅為「爭取實現產銷量達到200萬輛左右」。

那個時候,這些新能源造車新晉企業沒有造車經驗,缺乏研發技術,負債建設,人才儲備不足,隨著汽車產業新一輪競爭加劇,新能源汽車退潮,誰在「裸泳」?一目了然。預測到產能嚴重過剩的危害,政府緊急叫停,收緊資質審批,及時給新能源投資降溫。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上面提到的公司要麼銷聲匿跡,要麼在市場上茍延殘喘。江鈴、昌河、漢騰等一批曾經懷揣夢想的企業被迫進入發展的停滯期,這場江西新能源汽車產業「大躍進」就這樣結束了,但江西發展的腳步沒法停住。

就在「夢碎」時分,江西的天邊撒下兩道曙光,那是兩家頭部供應商,分別是贛鋒鋰業和孚能科技,前者在全球掃礦,成為中國最大的鋰礦廠商;孚能科技則是引入了戴姆勒賓士的投資,在動力電池領域擁有了一席之地。

現實總是提醒我們,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不是每個市都能成就「合肥的神話」,逐夢新能源汽車的路上,找對方向也很重要。眼看下游被堵住了,江西轉而在新能源產業鏈上游發現了新的機會,在「三電」發力,為「碳中和」、「碳達峰」貢獻江西力量。

「鋰」想點燃希望

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總會為你留一扇窗。困頓的江西找到了為江西汽車產業輸血的新管道,而後,號稱「千億投資」的新能源汽車項目在江西遍地開花,

家裡有「礦」是什麼體驗?

除了山西,江西也能回答這個問題。 江西的礦產資源非常豐富,鎢、銅、稀土、錳鐵等礦產生產加工在國內佔據重要地位,還有一種叫「鋰」的礦,將重新點燃江西省依靠新能源振興經濟的雄偉夢想。

眾所周知,動力電池目前有兩種主要的技術路線——磷酸鐵鋰和三元鋰。聽名字就知道了,怎麼搞都離不開鋰。可以說,在這個行業,「有鋰就能走遍天下」。

在江西西北部,有個十分宜居的城市,宜春,因為坐擁世界上最大的鋰雲母礦山「宜春鉭鈮礦」(414礦),而成為了行業公認的亞洲鋰都,自然也成了「新能源產業必爭之地」。

作為電池一哥,甯德時代自然當仁不讓,迅速「落子」宜春。上個月,寧德時代公告稱,擬在江西宜春投建又一新型鋰電池生產基地專案,規劃用地面積約1300畝,總投資不超過135億元,近日,就可以在企查查看到,一家由寧德時代100%控制的宜春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

除了親自入駐,按照7月底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定,寧德時代還將在宜春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相關縣市區建設新型鋰電池生產製造基地及相應碳酸鋰等上游材料生產基地,帶動上下游產業鏈企業落戶宜春。

簽約現場,省長都親自到場,因為該專案不僅是迄今為止宜春總投資額最大、一次性固投最多的專案。也是江西省有史以來單體投資最大的高科技新能源產業招商項目。

而寧德時代不是第一家在宜春「搶鋰」的公司。今年以來,江西宜春接連拿下了幾個百億級項目。據不完全統計,僅2021年,就有寧德時代、國軒高科、贛鋒鋰業、上海恩捷、大唐集團、華能國際等一批新能源上市公司落戶宜春或在宜春擴大投資,瘋狂「搶鋰」。

在新的時代狂潮下,宜春成為江西「新貴」,讓江西的「鋰」想被看見,至此,「宜春效應」開始向外擴散,一批新能源企業紛紛落戶江西,宜春吃肉,旁邊的兄弟也都分到了湯。

江西省工業和資訊廳的消息顯示,今年5 月 16 日,LG 化學向我國第三大銅箔製造商九江德福科技投資 400 億韓元;5 月 17 日,吉利汽車贛州動力電池(一期)12gwh 項目正式開工建設;8 月 12 日,全球鋰離子電池領域的領軍企業欣旺達在南昌舉行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專案簽約儀式,該項目落戶南昌經開區,總投資約 200 億元 ……

產業興則興邦,眼見好消息接踵而至,商客紛至遝來,江西省政府看到如此勢頭,近些年不斷加大對鋰電產業鏈的投資,加強對鋰電產業的佈局和規劃,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讓江西趕上新能源汽車這趟快車。

在今年3月初發佈的《2021 年江西省重點招商引資專案冊》中,新能源項目有 54 項,總投資達 1293.2 億元。包括鋰電池在內的新能源產業已經跟航空、電子資訊、中醫藥等產業一樣被列為六大優勢產業之一。

以甯德時代、國軒高科為主的新能源龍頭企業各設區市落戶,對于旁人來說可能只是一則新聞,一紙文書,可是其對于當地的發展意義非凡,我們萬不能小瞧一個項目給一個城市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的爆發期指日可待,而固態電池和鈉電池短期內對鋰電池也不會有太大威脅,借助鋰電產業帶動上下游產業鏈落戶的優勢,江西的新能源汽車將會有質的發展,但,這些跟逐漸走向邊緣的本地新能源品牌愛馳和漢騰沒有任何關係。

未來,江西會不會出現全新的新能源品牌呢?南昌有望成為「合肥」的樣子呢?命運的轉盤會再一次眷顧江西嗎?

也許吧,世界變化不停,時間川流不息,江西新能源產業故事才剛剛開始。

與成都、杭州、武漢、上海、廣州這樣的老牌城市相比,合肥的財力和吸引力難以與其對抗,但是在逐夢「新能源汽車之都」的路上,合肥卻拿出了亮眼的成績,狂飆突進的合肥,絕對算得上新能源汽車界的頂流。

目前來看,合肥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域已經形成了涵蓋整車、關鍵零部件、應用、配套的完整產業鏈。既包括蔚來、大眾、江淮、比亞迪、零跑、吉利等整車企業,也有國軒高科、華霆動力等動力電池企業,力高、銳能、貴博、優旦等一批協力廠商電池管理系統(BMS)企業,以及巨一自動化等新能源電機企業、融捷新能源等動力電池回收企業。

回過頭來看看南昌,同樣作為省會城市,也曾懷揣夢想,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幹一番大事業,江西雖不像吉林有一汽,湖北有二汽那樣叫得上號的大汽車集團,但在南昌,也有一個江鈴拿得出手,早在1995年,江鈴就引入了福特作為股東,雖然進入存量市場後,江鈴的表現不復往常,但是也給了江西出兵新能源的底氣。

在這一輪新能源革命中,江西省汽車產業一鼓作氣,快速回應,呈現出多地開花的發展態勢,除了南昌外,還有九江、宜春、上饒、贛州、萍鄉等地在參與佈局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往後四年,江西省共引進了至少18個新能源汽車投資項目,其中包括昌河新能源、漢騰、愛馳、綠馳、合眾、昶洧、國機智駿,涉及投資總規模1260億元,規劃總產能達216萬輛。而根據工信部制定的新能源汽車階段性產銷目標,2020年全國也僅為「爭取實現產銷量達到200萬輛左右」。

那個時候,這些新能源造車新晉企業沒有造車經驗,缺乏研發技術,負債建設,人才儲備不足,隨著汽車產業新一輪競爭加劇,新能源汽車退潮,誰在「裸泳」?一目了然。預測到產能嚴重過剩的危害,政府緊急叫停,收緊資質審批,及時給新能源投資降溫。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上面提到的公司要麼銷聲匿跡,要麼在市場上茍延殘喘。江鈴、昌河、漢騰等一批曾經懷揣夢想的企業被迫進入發展的停滯期,這場江西新能源汽車產業「大躍進」就這樣結束了,但江西發展的腳步沒法停住。

就在「夢碎」時分,江西的天邊撒下兩道曙光,那是兩家頭部供應商,分別是贛鋒鋰業和孚能科技,前者在全球掃礦,成為中國最大的鋰礦廠商;孚能科技則是引入了戴姆勒賓士的投資,在動力電池領域擁有了一席之地。

現實總是提醒我們,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不是每個市都能成就「合肥的神話」,逐夢新能源汽車的路上,找對方向也很重要。眼看下游被堵住了,江西轉而在新能源產業鏈上游發現了新的機會,在「三電」發力,為「碳中和」、「碳達峰」貢獻江西力量。

「鋰」想點燃希望

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總會為你留一扇窗。困頓的江西找到了為江西汽車產業輸血的新管道,而後,號稱「千億投資」的新能源汽車項目在江西遍地開花,

家裡有「礦」是什麼體驗?

除了山西,江西也能回答這個問題。 江西的礦產資源非常豐富,鎢、銅、稀土、錳鐵等礦產生產加工在國內佔據重要地位,還有一種叫「鋰」的礦,將重新點燃江西省依靠新能源振興經濟的雄偉夢想。

眾所周知,動力電池目前有兩種主要的技術路線——磷酸鐵鋰和三元鋰。聽名字就知道了,怎麼搞都離不開鋰。可以說,在這個行業,「有鋰就能走遍天下」。

在江西西北部,有個十分宜居的城市,宜春,因為坐擁世界上最大的鋰雲母礦山「宜春鉭鈮礦」(414礦),而成為了行業公認的亞洲鋰都,自然也成了「新能源產業必爭之地」。

作為電池一哥,甯德時代自然當仁不讓,迅速「落子」宜春。上個月,寧德時代公告稱,擬在江西宜春投建又一新型鋰電池生產基地專案,規劃用地面積約1300畝,總投資不超過135億元,近日,就可以在企查查看到,一家由寧德時代100%控制的宜春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

除了親自入駐,按照7月底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定,寧德時代還將在宜春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相關縣市區建設新型鋰電池生產製造基地及相應碳酸鋰等上游材料生產基地,帶動上下游產業鏈企業落戶宜春。

簽約現場,省長都親自到場,因為該專案不僅是迄今為止宜春總投資額最大、一次性固投最多的專案。也是江西省有史以來單體投資最大的高科技新能源產業招商項目。

而寧德時代不是第一家在宜春「搶鋰」的公司。今年以來,江西宜春接連拿下了幾個百億級項目。據不完全統計,僅2021年,就有寧德時代、國軒高科、贛鋒鋰業、上海恩捷、大唐集團、華能國際等一批新能源上市公司落戶宜春或在宜春擴大投資,瘋狂「搶鋰」。

在新的時代狂潮下,宜春成為江西「新貴」,讓江西的「鋰」想被看見,至此,「宜春效應」開始向外擴散,一批新能源企業紛紛落戶江西,宜春吃肉,旁邊的兄弟也都分到了湯。

江西省工業和資訊廳的消息顯示,今年5 月 16 日,LG 化學向我國第三大銅箔製造商九江德福科技投資 400 億韓元;5 月 17 日,吉利汽車贛州動力電池(一期)12gwh 項目正式開工建設;8 月 12 日,全球鋰離子電池領域的領軍企業欣旺達在南昌舉行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專案簽約儀式,該項目落戶南昌經開區,總投資約 200 億元 ……

產業興則興邦,眼見好消息接踵而至,商客紛至遝來,江西省政府看到如此勢頭,近些年不斷加大對鋰電產業鏈的投資,加強對鋰電產業的佈局和規劃,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讓江西趕上新能源汽車這趟快車。

在今年3月初發佈的《2021 年江西省重點招商引資專案冊》中,新能源項目有 54 項,總投資達 1293.2 億元。包括鋰電池在內的新能源產業已經跟航空、電子資訊、中醫藥等產業一樣被列為六大優勢產業之一。

以甯德時代、國軒高科為主的新能源龍頭企業各設區市落戶,對于旁人來說可能只是一則新聞,一紙文書,可是其對于當地的發展意義非凡,我們萬不能小瞧一個項目給一個城市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的爆發期指日可待,而固態電池和鈉電池短期內對鋰電池也不會有太大威脅,借助鋰電產業帶動上下游產業鏈落戶的優勢,江西的新能源汽車將會有質的發展,但,這些跟逐漸走向邊緣的本地新能源品牌愛馳和漢騰沒有任何關係。

未來,江西會不會出現全新的新能源品牌呢?南昌有望成為「合肥」的樣子呢?命運的轉盤會再一次眷顧江西嗎?

也許吧,世界變化不停,時間川流不息,江西新能源產業故事才剛剛開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