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新聞»正文

她是蝴蝶之女,為名利「27歲嫁給76歲軍官」被丈夫的愛感動,一生無子女,丈夫去世後「放棄所有遺產」自願出家

老夫少妻有很多, 但是相差四五十歲的老夫少妻還是少見。 李宗仁與她的妻子胡友松他們兩人相差48歲, 其中有著很多的傳奇故事。 李宗仁廣西桂林人, 是一代首領, 曾經在抗日戰爭中取得很優秀的成績, 在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影響。 他的最後一任妻子就是胡若梅。 他們結婚那年胡若梅剛剛27歲, 但是李宗仁已經76歲的高齡了。 從1966年起, 她和李宗仁的命運劇聯繫在了一起。 這段相差將近50歲的老少婚姻也成就了一段佳話。 後來李宗仁去世後, 胡若梅是怎樣生活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她的母親——一代影后蝴蝶, 她的丈夫——愛國名將李宗仁, 能跟這兩位產生關係, 必然是十分傳奇的人物, 她叫胡若梅, 是一個傳奇女性, 作為一個女人, 嫁給比自己大48歲的人, 結婚3年, 丈夫一死, 她就出家了, 一直過著傳奇的人生。

胡若梅, 一個傳奇女性, 據說, 她是一代影后, 蝴蝶的私生女, 但是, 沒有人知道她的父親是誰, 一出生之後, 她就跟女兒說, “只有母親, 沒有父親”。

兩人結婚之後, 僅僅過了三年時間, 李宗仁就因病離開了人世。 在此後的時間裡面, 胡若梅一直孤身一人, 從未組建自己的家庭, 因而在她晚年的時候, 也沒有一個子女常伴左右。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 胡若梅選擇了出家為尼, 過上了吃齋念佛的生活, 而李宗仁為她留下的巨額財產, 也全部被胡若梅捐贈給了社會。

一、胡若梅的獨特經歷

在1939年的時候, 胡若梅出生在了舊上海, 因為此時胡若梅的母親蝴蝶女士, 已經是一位大名鼎鼎的電影皇后了, 所以在胡若梅很小的時候, 她就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 之所以為胡若梅取這樣一個名字, 其實是因為她的母親, 希望她像梅花一樣, 既能夠長得漂亮, 又能夠擁有堅強的品質。

在胡若梅6歲的時候, 由於舊上海的天氣炎熱, 胡若梅患上了嚴重的皰疹, 當她的母親將她帶到醫院醫治的時候, 醫生建議蝴蝶女士帶著胡若梅去北平。 一方面是因為那裡有更為先進的醫療條件;另一方面是因為北方的天氣比較乾燥, 適合胡若梅的病情恢復。

不過對於蝴蝶女士來說, 自己的工作非常繁忙, 完全沒有可能性,帶著胡若梅去北平醫治。於是她找到了在北京生活的好閨蜜沈文芝,希望她能幫助自己照顧一段女兒。聽到好朋友的請托之後,沈文芝毫不猶豫的答應了,於是胡若梅便來到了北平看病,並在北平生活了一段時間。

二、與母親漸行漸遠

在剛剛開始的時候,沈文芝帶胡若梅視如己出,也讓胡若梅過得非常幸福美好。不過接下來發生了一件事,讓胡若梅受到了很大的衝擊。沈文芝的老公突然去世了,一家人沉浸在悲痛當中,因而她們也忽略了對胡若梅的看管,在之後的時間裡面,胡若梅過上了饑一頓飽一頓的生活。

瞭解到胡若梅的遭遇之後,蝴蝶女士決定將女兒接回自己的身邊,不過胡若梅卻並不願意回去,無奈之下的蝴蝶女士,只好為胡若梅留了一些財物。當蝴蝶女士離開北平之後,這些財物很快便被沈文芝變賣了,完全沒有用到胡若梅的身上,也讓她受到了很大的傷害。

在初中畢業之後,胡若梅並沒有考入理想中的學校,而是來到了一所醫專進修學習,在這段時間裡面,胡若梅與社會當中的很多男子混在一起,整個人也變得非常輕浮。好在從醫專畢業之後,沈文芝動用個人的關係,將她送到了北京積水潭醫院,成為了一名護士。

三、與李宗仁相識

在1965年的時候,李宗仁響因為他的妻子年事已高,再回國的第二年就因病去世了。這對於剛剛回國的李宗仁來說,簡直是難以言說的痛,他的情緒變得十分低落,甚至因為思念妻子,而生了一場大病。

當李宗仁被送到北京積水潭醫院的時候,與日夜照料他的胡若梅,兩人莫名產生了情愫。此時已經27歲的胡若梅,因為養母是大軍閥姨太太的原因,婚姻還沒有著落。或許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她對於重新恢復單身的李宗仁,莫名產生了好感。面對溫柔可人的胡若梅,年逾古稀的李宗仁,心裡也有說不出的高興。

不過很顯然,李宗仁的心裡也有一絲顧慮,畢竟兩人的年齡相差49歲,自己也不好意思吐露這一點。兩人在日常相處的過程當中,這些小細節,也被他的秘書陳思源看在眼裡。當他將這層窗戶紙捅破之後,沒想到胡若梅居然爽快的答應了這門親事,也讓李宗仁感到喜出望外。

四、喜結連理

在1966年的時候,經過有關部門的同意,身體已經痊癒的李宗仁,迎娶了27歲的胡若梅,在當時被傳為美談。雖然有一些媒體記者認為,胡若梅之所以嫁給年逾古稀的李宗仁,其實是為了貪圖對方的錢財,但是對於這樣的看法,胡若梅始終不為所動。

她剛進了李家的門,就向李宗仁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自己只負責照顧他的起居,對於財產和李宗仁的事業,自己一概不問。看到胡若梅如此懂事,李宗仁感到非常高興,每當有朋友來訪的時候,總會將胡若梅介紹給他們,並聲稱這是自己的賢內助。

這二十多年來,她從未有過家,也從未有任何人真的關心疼愛過她,包括那個初戀的男友。此刻,她有家了,可她不確定自己會有未來,不確定自己會被呵護。

胡友松抓過被子捂在胸口,她在心裡對著自己罵了一句:「有了這麼好的條件,做了將軍夫人,還不滿足嗎!」罵完後,她自己心裡便平靜了,心靜了,可睡意卻突然地沒了。不過也好,今天是她的新婚夜,她不該這時候有睡意!

當晚,李宗仁與胡友松便恰如蘇東坡詩裡的那句:「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婚後,兩人雖偶有同房,但多數時候,他們在各自的臥室單獨睡。只是,經常睡到半夜時,胡友松都會突然醒來,這是李宗仁來她房間鬧出動靜的緣故。

有時候,李宗仁是突然想起妻子來,便半夜從他的臥室輕手輕腳地溜到她身邊,看著她年輕的臉龐,摸摸她的額頭,替她蓋好被子。

李宗仁的這種過分關懷和近乎迷戀的愛,讓胡友松很有些吃不消。這不僅是因為他影響了她的睡眠,還因為她對他的感情還沒有到這種極度親密期。男人的愛意有時候來得迅速,他們容易因女人容貌生愛繼而一發不可收拾。可女人,往往需要長久的相處才能生出愛意。

因為承受不住李宗仁的這種愛的方式,經常睡眠不好,並伴有神經衰弱的胡友松生氣了。她生氣後對著丈夫不客氣地說:「以後半夜不準你到我房間來。」

胡友松說完這話後,曾在戰場威風凜凜的將軍李宗仁竟像個犯錯了的孩子一樣不知所措。他當然不能就此再也不去她房間,要知道,看著她睡覺、給她蓋被子幾乎都已經成為他的習慣了。

胡友松生完氣後的那幾天,她半夜竟真的沒再醒過,他沒來?後來,她才知道,他不是沒來,只是換成了光著腳板躡手躡腳地來。胡友松是個心軟的人,知道他竟為了不吵到自己如此後,她心裡竟不自主地動了一下。

當一個人能感覺到另一個人喜歡自己時,那往往就是他(她)動心的開始。因為感覺到本身,也是一種喜歡。胡友松慢慢在生活的各種細節裡感受到了李宗仁的愛,她開始懂得:原來,被愛是這般美好。

有一次,胡友松肚子痛。李宗仁知道後便告訴她:吃四兩南瓜子可以消痛。胡友松聽完氣翻了:「四兩,將近半斤,這得嗑多久,肚子沒痛,人倒被嗑倒了。」李宗仁聽完只微笑著不說話。

第二天早上,待她睜開眼時,她竟看到:床頭擺了一盤整整齊齊的瓜子仁。正在她發愣的當口,李宗仁走過來道:「若梅啊,我把瓜子都給你剝好了,你就這麼吃吧。」

此時的胡友松才知道,李宗仁竟為了讓她吃南瓜仁方便,為她剝了一夜的瓜子。

那一刻,胡友松的淚水奪眶而出。她怎麼也想不到,這個什麼都有了的大將軍,竟會這樣嬌慣寵溺她。這也是第一次,胡友松打心眼裡覺得:自己找的人,找對了。

打那一刻開始,胡友松便在心底暗暗發誓:她要好好對待眼前的男人。

然而這樣的生活,並沒有持續太長的時間,已過古稀之年的李宗仁,就因病離開了人世。他在自己的遺囑當中,曾經明確表示,將自己身後的8萬存款,全部留給了胡若梅。這對於胡若梅來說,完全可以讓自己的後半生衣食無憂,不過她仍然踐行了自己的初衷,並沒有將這些錢財據為己有,而是將它們無償捐獻給了國家。

結語

李宗仁去世之後,雖然胡若梅恢復了自由身,不過她並沒有選擇再嫁,而是孑然一身地度過了餘生。她甚至為了養活自己,再次來到了積水潭醫院做護士,用自己微薄的工資,做了很多慈善。

在1996年的時候,胡若梅退休,並來到了北京廣濟寺出家,她的一生節儉,所得的退休金,全部捐獻給了希望小學,自己伴著青燈黃卷,過著吃齋念佛的生活。

在2008年的時候,時年69歲的胡若梅,走過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她雖然沒有留下一子一女,不過被她資助的很多學生,都曾經來到了她的靈柩前祭拜她,也是對她最好的告慰。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胡若梅的出身並不高貴,不過她在李宗仁愛國精神的感召下,仍然在自己的後半生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也是人生當中的一大幸事。

自古以來,愛情就是一個亙古不變的美好話題,很多人窮盡一生也沒有得到真正的愛情,都在為了世俗的眼光而活,娶了自己不愛的人,嫁給自己不喜歡的人,這都是世間常有的事情。但是胡友松卻得到了自己的真愛,雖然在別人眼中他們兩個年紀相差懸殊,可是在她心裡她卻得到了真正的疼愛與愛情,丈夫儘管年齡大,但是卻對她呵護倍加,又有著很廣的知識面,兩人在一起聊天時毫無鴻溝,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丈夫離世之後,她不僅沒有再嫁,甚至還出家為尼的根本原因。

對於得到過愛情的女人來說,一旦自己所愛的那個人去世了,自己就再也不想和其她男性產生關聯了,所以在丈夫去世之後的近40年時間當中,她選擇靠自己微薄的工資過貧苦的生活或者是選擇遁入空門,與古佛青燈相伴,也不願意再和其她男性談情說愛。這便是愛情的真諦與含義,實在是令人羨慕又佩服。這樣的老少戀似乎並不像是人們日常所想的那般不堪,反而是有了一絲古典而又浪漫的味道,令人回味。

完全沒有可能性,帶著胡若梅去北平醫治。於是她找到了在北京生活的好閨蜜沈文芝,希望她能幫助自己照顧一段女兒。聽到好朋友的請托之後,沈文芝毫不猶豫的答應了,於是胡若梅便來到了北平看病,並在北平生活了一段時間。

二、與母親漸行漸遠

在剛剛開始的時候,沈文芝帶胡若梅視如己出,也讓胡若梅過得非常幸福美好。不過接下來發生了一件事,讓胡若梅受到了很大的衝擊。沈文芝的老公突然去世了,一家人沉浸在悲痛當中,因而她們也忽略了對胡若梅的看管,在之後的時間裡面,胡若梅過上了饑一頓飽一頓的生活。

瞭解到胡若梅的遭遇之後,蝴蝶女士決定將女兒接回自己的身邊,不過胡若梅卻並不願意回去,無奈之下的蝴蝶女士,只好為胡若梅留了一些財物。當蝴蝶女士離開北平之後,這些財物很快便被沈文芝變賣了,完全沒有用到胡若梅的身上,也讓她受到了很大的傷害。

在初中畢業之後,胡若梅並沒有考入理想中的學校,而是來到了一所醫專進修學習,在這段時間裡面,胡若梅與社會當中的很多男子混在一起,整個人也變得非常輕浮。好在從醫專畢業之後,沈文芝動用個人的關係,將她送到了北京積水潭醫院,成為了一名護士。

三、與李宗仁相識

在1965年的時候,李宗仁響因為他的妻子年事已高,再回國的第二年就因病去世了。這對於剛剛回國的李宗仁來說,簡直是難以言說的痛,他的情緒變得十分低落,甚至因為思念妻子,而生了一場大病。

當李宗仁被送到北京積水潭醫院的時候,與日夜照料他的胡若梅,兩人莫名產生了情愫。此時已經27歲的胡若梅,因為養母是大軍閥姨太太的原因,婚姻還沒有著落。或許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她對於重新恢復單身的李宗仁,莫名產生了好感。面對溫柔可人的胡若梅,年逾古稀的李宗仁,心裡也有說不出的高興。

不過很顯然,李宗仁的心裡也有一絲顧慮,畢竟兩人的年齡相差49歲,自己也不好意思吐露這一點。兩人在日常相處的過程當中,這些小細節,也被他的秘書陳思源看在眼裡。當他將這層窗戶紙捅破之後,沒想到胡若梅居然爽快的答應了這門親事,也讓李宗仁感到喜出望外。

四、喜結連理

在1966年的時候,經過有關部門的同意,身體已經痊癒的李宗仁,迎娶了27歲的胡若梅,在當時被傳為美談。雖然有一些媒體記者認為,胡若梅之所以嫁給年逾古稀的李宗仁,其實是為了貪圖對方的錢財,但是對於這樣的看法,胡若梅始終不為所動。

她剛進了李家的門,就向李宗仁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自己只負責照顧他的起居,對於財產和李宗仁的事業,自己一概不問。看到胡若梅如此懂事,李宗仁感到非常高興,每當有朋友來訪的時候,總會將胡若梅介紹給他們,並聲稱這是自己的賢內助。

這二十多年來,她從未有過家,也從未有任何人真的關心疼愛過她,包括那個初戀的男友。此刻,她有家了,可她不確定自己會有未來,不確定自己會被呵護。

胡友松抓過被子捂在胸口,她在心裡對著自己罵了一句:「有了這麼好的條件,做了將軍夫人,還不滿足嗎!」罵完後,她自己心裡便平靜了,心靜了,可睡意卻突然地沒了。不過也好,今天是她的新婚夜,她不該這時候有睡意!

當晚,李宗仁與胡友松便恰如蘇東坡詩裡的那句:「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婚後,兩人雖偶有同房,但多數時候,他們在各自的臥室單獨睡。只是,經常睡到半夜時,胡友松都會突然醒來,這是李宗仁來她房間鬧出動靜的緣故。

有時候,李宗仁是突然想起妻子來,便半夜從他的臥室輕手輕腳地溜到她身邊,看著她年輕的臉龐,摸摸她的額頭,替她蓋好被子。

李宗仁的這種過分關懷和近乎迷戀的愛,讓胡友松很有些吃不消。這不僅是因為他影響了她的睡眠,還因為她對他的感情還沒有到這種極度親密期。男人的愛意有時候來得迅速,他們容易因女人容貌生愛繼而一發不可收拾。可女人,往往需要長久的相處才能生出愛意。

因為承受不住李宗仁的這種愛的方式,經常睡眠不好,並伴有神經衰弱的胡友松生氣了。她生氣後對著丈夫不客氣地說:「以後半夜不準你到我房間來。」

胡友松說完這話後,曾在戰場威風凜凜的將軍李宗仁竟像個犯錯了的孩子一樣不知所措。他當然不能就此再也不去她房間,要知道,看著她睡覺、給她蓋被子幾乎都已經成為他的習慣了。

胡友松生完氣後的那幾天,她半夜竟真的沒再醒過,他沒來?後來,她才知道,他不是沒來,只是換成了光著腳板躡手躡腳地來。胡友松是個心軟的人,知道他竟為了不吵到自己如此後,她心裡竟不自主地動了一下。

當一個人能感覺到另一個人喜歡自己時,那往往就是他(她)動心的開始。因為感覺到本身,也是一種喜歡。胡友松慢慢在生活的各種細節裡感受到了李宗仁的愛,她開始懂得:原來,被愛是這般美好。

有一次,胡友松肚子痛。李宗仁知道後便告訴她:吃四兩南瓜子可以消痛。胡友松聽完氣翻了:「四兩,將近半斤,這得嗑多久,肚子沒痛,人倒被嗑倒了。」李宗仁聽完只微笑著不說話。

第二天早上,待她睜開眼時,她竟看到:床頭擺了一盤整整齊齊的瓜子仁。正在她發愣的當口,李宗仁走過來道:「若梅啊,我把瓜子都給你剝好了,你就這麼吃吧。」

此時的胡友松才知道,李宗仁竟為了讓她吃南瓜仁方便,為她剝了一夜的瓜子。

那一刻,胡友松的淚水奪眶而出。她怎麼也想不到,這個什麼都有了的大將軍,竟會這樣嬌慣寵溺她。這也是第一次,胡友松打心眼裡覺得:自己找的人,找對了。

打那一刻開始,胡友松便在心底暗暗發誓:她要好好對待眼前的男人。

然而這樣的生活,並沒有持續太長的時間,已過古稀之年的李宗仁,就因病離開了人世。他在自己的遺囑當中,曾經明確表示,將自己身後的8萬存款,全部留給了胡若梅。這對於胡若梅來說,完全可以讓自己的後半生衣食無憂,不過她仍然踐行了自己的初衷,並沒有將這些錢財據為己有,而是將它們無償捐獻給了國家。

結語

李宗仁去世之後,雖然胡若梅恢復了自由身,不過她並沒有選擇再嫁,而是孑然一身地度過了餘生。她甚至為了養活自己,再次來到了積水潭醫院做護士,用自己微薄的工資,做了很多慈善。

在1996年的時候,胡若梅退休,並來到了北京廣濟寺出家,她的一生節儉,所得的退休金,全部捐獻給了希望小學,自己伴著青燈黃卷,過著吃齋念佛的生活。

在2008年的時候,時年69歲的胡若梅,走過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她雖然沒有留下一子一女,不過被她資助的很多學生,都曾經來到了她的靈柩前祭拜她,也是對她最好的告慰。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胡若梅的出身並不高貴,不過她在李宗仁愛國精神的感召下,仍然在自己的後半生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也是人生當中的一大幸事。

自古以來,愛情就是一個亙古不變的美好話題,很多人窮盡一生也沒有得到真正的愛情,都在為了世俗的眼光而活,娶了自己不愛的人,嫁給自己不喜歡的人,這都是世間常有的事情。但是胡友松卻得到了自己的真愛,雖然在別人眼中他們兩個年紀相差懸殊,可是在她心裡她卻得到了真正的疼愛與愛情,丈夫儘管年齡大,但是卻對她呵護倍加,又有著很廣的知識面,兩人在一起聊天時毫無鴻溝,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丈夫離世之後,她不僅沒有再嫁,甚至還出家為尼的根本原因。

對於得到過愛情的女人來說,一旦自己所愛的那個人去世了,自己就再也不想和其她男性產生關聯了,所以在丈夫去世之後的近40年時間當中,她選擇靠自己微薄的工資過貧苦的生活或者是選擇遁入空門,與古佛青燈相伴,也不願意再和其她男性談情說愛。這便是愛情的真諦與含義,實在是令人羨慕又佩服。這樣的老少戀似乎並不像是人們日常所想的那般不堪,反而是有了一絲古典而又浪漫的味道,令人回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