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你老了,要在老家有一方小院

01

“可以調素琴, 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 無案牘之勞形......”

身居陋室, 遠離喧囂, 彈琴歌唱, 烹雪煮茶, 或閉目養神, 聽鳥語, 聞花香。 是不是你和我一樣, 盼望有朝一日, 擁有一方小院, 洗去心靈的塵埃, 撫慰人生的過往。

或者, 你還可以想像到, 身處鬧市, 卻能獨坐一隅, 放下工作, 關掉手機, 和心愛的人, 好好吃飯, 好好聊天。

夢想很美, 現實很殘酷。 燈火闌珊處, 我們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 回到看不到天空的房子裡, 倒頭便睡。 來日一早, 不得不爬起來, 行走在來來往往的人流裡。 悄然, 白髮生, 皺紋長, 落得一聲歎息。

當你老了,

混跡城市, 太累了, 就回老家吧。

02

小院簡單, 一花一草。

詩人顧城說:“我們站著, 扶著自己的門扇, 門很低, 但太陽是明亮的, 草在結它的種子, 風在搖它的葉子, 我們站著, 不說話。 ”

把老家的那塊荒地, 翻開, 挖一些土回來, 放在院子裡。 上面種花, 也有野草, 肆意長著,

不要拔掉, 總有一天, 會有意外的驚喜。

一大早, 推開低矮的木門, 映入眼簾的, 是籬笆上的牽牛花, 一朵一朵, 次第開放, 還翻過了籬笆, 把美好送到了院外。

牆角的蒲公英, 長得很大了, 花朵卻是預放未放, 上面有碩大的露珠, 有陽光灑在露珠上。

深呼吸, 花香滑過鼻息, 一整天都特別美好。

03

小院優雅, 抬頭見天。

《小窗幽記》裡寫道:“寵辱不驚, 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 望天上雲卷雲舒。 ”

小院裡, 總有幾把竹椅, 夜裡也不要收回。 任由日曬雨淋, 褪色了, 卻顯得特別古樸。

閑來無事, 躺在竹椅上, 看雲朵變來變去。 忽然想起小時候, 老師讓我們寫的句子——一會兒像馬, 一會兒像猴, 一會兒像高山, 一會兒散落成無數的魚鱗。

晚霞, 緩緩地湧來, 從一座山坳裡出現,

從另一座山坳隱沒。

有星星, 眨巴著眼睛, 特別清晰, 叫不上名字。

想起小時候, 把一盆水端到小院裡, 等水安靜下來, 月亮就悄悄浮現在水面。 月亮很高, 卻能夠落在院子裡, 真的很神奇。

04

小院有愛, 老伴作陪。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慢慢變老。

老到走不動了, 還能彼此依靠, 慢慢聊。

每個人都希望, 和心愛的人浪漫一生。 可是忙碌的生活, 把愛情帶入了墳墓。

當你老了, 還能夫唱婦隨,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回到自家的小院, 一切的浪漫, 都可以找回來。

蘇東坡被貶之後, 妻子王閏之不離不棄, 他們一起開荒種地, 挖野菜充饑。 兩個原本富貴的人, 患難與共, 卻也十分美好。

妻子過世時, 他悲痛萬分, 寫下“唯有同穴, 尚蹈此言”的誓言。

很喜歡一句話:“不是風景有多好, 而是陪伴你看風景的人, 有多好。 ”

草屋一間, 荒地兩畝, 菜地兩分, 你耕地來我澆水, 夫妻雙雙把家還, 苦日子裡, 也能盛開一朵雙生花。

05

小院自然, 四季交融。

宋朝無門慧開禪師說:“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

城裡的季節,

總是來得緩慢一些。 或許, 一年四季都一樣, 高樓林立, 道旁樹永遠都是翠綠的。

家鄉的季節, 卻來得特別猛烈。 只要是立秋一過, 就有落葉飛來舞去;夏天的荷塘裡, 青蛙一直在鬧騰。

常常, 會想起魯迅先生筆下的那只“猹”, 一不留神就從腳下穿過去了, 皮毛很光滑, 似乎有油。 猹在西瓜地裡, 把西瓜咬得“啦啦”作響。

冬日裡, 就能在雪地裡, 用一個碩大的簸箕和一根木棍、繩子, 就能抓住飛來飛去的鳥。

06

小院安寧,心安人安。

蘇軾說:“此心安處是吾鄉。”

一個人漂泊太久,心就一直在流浪。住在高樓裡,卻感受不到一時半會的安寧。心裡很慌亂,不知道明日要如何應付繁忙的工作,也不知道,會不會有意外。

住在小院,可以睡到日上三竿,也可以早起,隨時都可以打個盹,時間是自由的。

輕輕的鼻息,均勻的心跳,從容的腳步。

出門去,也不要管門鎖好了沒,有客人來了,自己進屋喝茶。也許門口有一條狗,帶來了“柴門聞犬吠”的詩意。

時間很快,過去了就算了,沒有什麼遺憾,畢竟大家都不忙,不要追趕什麼。

07

林語堂說過:“宅中有園,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見天,天中有月,不亦快哉。”

人老了,何處是歸途?

或許那家鄉的小院,就是最好的去處。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麼為什麼陶淵明會掛印辭官,為什麼那麼多人,嚮往“世外桃源”?又為什麼,生命總要落葉歸根?

詩意的生活,需要花錢去買,但是這樣的話,太做作了,太範本化了。放下金錢的欲望,用心去感受庸俗的生活裡的一些特別的元素,把生活的故事,收集起來,變成簡單的詩。

回家,有粗茶淡飯在桌上;出門,可以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窗外,有風,來了,又離開了;腳下,有泥土,還有露珠打濕褲腳邊......

真的,這一生不必那麼忙,也不必什麼都爭。

真的,鬧騰夠了,就回歸本真,自然美好。

人老了,一方小院,安放自己的靈魂,可好?

06

小院安寧,心安人安。

蘇軾說:“此心安處是吾鄉。”

一個人漂泊太久,心就一直在流浪。住在高樓裡,卻感受不到一時半會的安寧。心裡很慌亂,不知道明日要如何應付繁忙的工作,也不知道,會不會有意外。

住在小院,可以睡到日上三竿,也可以早起,隨時都可以打個盹,時間是自由的。

輕輕的鼻息,均勻的心跳,從容的腳步。

出門去,也不要管門鎖好了沒,有客人來了,自己進屋喝茶。也許門口有一條狗,帶來了“柴門聞犬吠”的詩意。

時間很快,過去了就算了,沒有什麼遺憾,畢竟大家都不忙,不要追趕什麼。

07

林語堂說過:“宅中有園,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見天,天中有月,不亦快哉。”

人老了,何處是歸途?

或許那家鄉的小院,就是最好的去處。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麼為什麼陶淵明會掛印辭官,為什麼那麼多人,嚮往“世外桃源”?又為什麼,生命總要落葉歸根?

詩意的生活,需要花錢去買,但是這樣的話,太做作了,太範本化了。放下金錢的欲望,用心去感受庸俗的生活裡的一些特別的元素,把生活的故事,收集起來,變成簡單的詩。

回家,有粗茶淡飯在桌上;出門,可以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窗外,有風,來了,又離開了;腳下,有泥土,還有露珠打濕褲腳邊......

真的,這一生不必那麼忙,也不必什麼都爭。

真的,鬧騰夠了,就回歸本真,自然美好。

人老了,一方小院,安放自己的靈魂,可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