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再好的寄宿學校也替代不了父母! 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不離線的父母

寄宿是一把雙刃劍, 一不小心可能就傷了孩子一輩子。

前兩天, 看到一個特別戳心的視訊。

視訊中, 漆黑的夜, 空蕩蕩的走廊, 一個小學二年級女孩,

在住校樓道撕心裂肺地哭喊著媽媽, 一聲又一聲, 太讓人心疼了。

一位網友留言說:我16歲才第一次住校, 晚上哭得稀裡嘩啦, 而且一個宿舍的都在哭。

而視訊中的女孩, 不過7歲而已, 卻要一夜長大, 獨自面對生活的所有, 她的內心該有多苦?

曾經, 初一學生李珊珊就寫下了一篇《那夜無眠》, 描述自己的寄宿生活:

躺在床上, 靜靜地望著上鋪的鋪板, 毫無睡意。 想家, 想父親, 想母親。

此刻, 家中應該已經沒有燈光了吧?爸爸媽媽應該都睡著了吧?……

想著, 想著, 一顆淚珠滑過臉龐, 滴在我的枕頭上, 枕頭濕了一點兒。

我靠牆坐著, 下意識地看了看表, 實則烏黑一片, 什麼也看不清。 隨手摸到了一本書, 胡亂地翻著, 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珠子, 落在書上。

我抱著腿, 低著頭, 任憑淚水湧出, 默默地想著爸爸媽媽。 一點, 兩點, 五點……就這樣, 天亮了。

無眠伴我度過了一夜。

細細讀來, 句句紮心, 一筆一劃都在傾訴女孩的相思, 難過, 無助。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書中指出:

「孩子過早離開父母‘獨立’生活,

會對孩子造成一生難以彌補的創傷。 這創傷程度, 等同于成年人失去親人時所經歷的哀痛。 」

過早寄宿的危害, 很多家長都忽視了。

01

寄宿, 切斷了親子連結

綜藝《少年說》中, 有一個初二女孩分享了自己的寄宿故事。

因為父母工作忙, 她從小就過著寄宿生活。

每天放學後, 她眼睜睜地看著小朋友一個個被爸媽接回家, 自己卻只能孤零零地面對一個個沒有父母陪伴的夜晚。

一天又一天, 直到現在, 整整十年過去, 她最渴望的依然是父母接她回家。

她哭著說:「我感覺自己就像孤兒院的孩子一樣, 從小就一個人, 我就想做個有媽的孩子。 」

就像尹建莉老師說的:「寄宿制下長大的孩子, 是半個孤兒院兒童。 」

他們在學校遇到問題和挫折, 只能獨自解決。

考砸了, 被老師罵, 受同學欺負也無人可傾訴。

他們的喜怒哀樂, 父母都沒有參與。

有一種痛, 是明明有父母, 卻只能獨自長大。

寄宿, 就這樣切斷了父母和孩子間的情感連結。

想起作家王朔, 年僅一歲半就被送進保育院寄宿, 每個月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

直到10歲他才被接回家。

這導致他一度以為孩子是國家生的, 有個工廠專門生小孩, 生下來放在保育院一起養著。

長大後的他, 在《致女兒書》描述了他和父母的關係:

「我不記得我愛過自己的父母。

小的時候是怕他們, 大一點開始煩他們, 再後來是針尖對麥芒, 見面就吵;

再後來是瞧不上他們, 躲著他們。

一方面覺得對他們有責任, 應該對他們好一點, 但就是做不出來, 裝都裝不出來。 」

父母孩子, 本是骨血親人, 卻疏遠至此, 實在令人痛心不已。

其實, 兒童和父母的情感建立, 需要相處時間的長度和頻次, 孩子越小, 對父母的愛的要求也越多。

過早的送孩子寄宿, 孩子不僅缺少家庭氛圍的滋養, 更缺少與家人的情感交流。

親密感沒有建立起來,孩子與家庭連著的那根風箏線就會越來越細,最後甚至斷裂。

02

過早住校的孩子

長大後更容易有心理問題

知乎上,有一個高贊的帖子說:

「寄宿學校就是一個自成一體的小社會,有真善美,更有虛假、擠兌、侮辱、霸淩。

你不會知道那些外表看起來天真無邪的小孩,為什麼有時會那麼醜惡。」

是啊,早早的把孩子送去寄宿,逼著孩子獨立,對孩子造成的傷害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性格上

從孩子的成長與性格發展來說,0-3歲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時期,3-6歲是性格初步形成時期,6-12歲是孩子性格質量的固化期。

在這個階段,孩子在環境裡吸收到了什麼,都會對孩子的性格造成極大影響。

網友@陌上巖,8歲就被送進寄宿學校,很長的一段時間,每天睜眼醒來,他內心都會湧起一種被拋棄感:「父母為什麼不要我!」

小學時,他因為害怕被孤立,從小就學會察言觀色,小心翼翼地討好老師,宿管阿姨,同學。

國中時,學校孩子喜歡拉幫結派,他因為弱小,經常被欺負,被當做小跟班,給同學跑腿,買東西,代寫作業,洗衣服……

高中時,為了掩飾內心的孤獨和人際交往的恐懼,他明明渴望友誼,卻裝作毫不在意,每天獨來獨往。

他說:「我現在很獨立,是因為我知道,任何時候能依賴的只有自己。」

現在的他,性格特別消極,孤僻,自卑,敏感,擰巴。

同時也因為性格的原因,他很難與人建立親密關係,如今,他已經40歲了,卻始終一個人。

心理上

一項《寄宿制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分析》調查顯示:

有44%的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其中重度為3.4%,中度為8.0%。

這樣的資料,並不難理解。

李玫瑾教授早就給出了解釋:

人類早期就是一對一撫養,過早的把孩子送進寄宿學校,父母無法給孩子解決一對一的情感關係,他以後成年會有很多的心理問題。

女孩若若,在學校寄宿3年後,出現厭學,焦慮心理,父母帶她就醫時,已經是輕度抑鬱了。

原來,若若天生比較內向。成績不突出,又不愛說話的她,在班上一直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放學後回到宿舍,也沒有聊得來的朋友。

有一次半夜,她肚子痛得冒汗,下床都很困難了,她硬是咬牙撐到天亮才獨自前往醫務室就診,等週末回到家,她已經沒有傾訴的欲望了。

其實,她並不是不委屈,不想說,而是知道說了也沒用,習慣了什麼事都藏心裡。

因為父母每次都說「怎麼就你嬌氣,怎麼就你不習慣,怎麼人家就只欺負你,你就不能反思一下自己嗎?」

久而久之,不管發生什麼事,她都能彎彎繞繞找到自己的原因,深信不疑是自己的過錯。

負面情緒長期得不到釋放,越積越多,若若最終抑鬱成疾。

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曾說:

「孩子長時間和父母分離,會使家庭倫常和家庭幸福遭到最根本的破壞。任何東西,都不可能彌補寄宿生活給孩子帶來的傷害。」

如同魚需要水一樣,孩子的成長,天然就需要父母的陪伴、引導、關愛。

成長條件得不到滿足,孩子自然很難健康長大。

03

再好的寄宿學校

也替代不了父母

央視名嘴白巖松曾說:「家庭教育,決定孩子的一生。」

在一個節目訪談中,他斬釘截鐵地說:「打死我也沒讓我的孩子住校。」

要知道,白巖松與妻子的工作都非常忙,送孩子住校,會讓他們輕鬆很多。

但白巖松卻堅決不讓孩子住校,他說:

「就算我和妻子為此會很辛苦,比如早晚要接送等,可能會付出很多很多,但人生不正是這樣嗎?」

是啊,再好的寄宿學校也替代不了父母。

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理應擔負起教育的責任。

想起堂姐的經歷,生下二胎後,因為精力有限,她就把初一的女兒送去寄宿了。

這樣一來,既省去了她每天接送孩子,監督孩子學習的「麻煩」,孩子也能免去往返學校的奔波,騰出更多時間來學習。

可一個學期後,侄女不僅成績一塌糊塗,還滿口髒話。

堂姐這才瞭解到,侄女在學校加入了一個「幫派」,天天不學好,一放學就跑出去鬼混,晚自習就偷看小說,作業就抄同學的。

確實,學校雖然管得嚴,卻不是24小時制的。

老師放學後就下班了,而班主任一個人要面對幾十個同學,也很難照顧到每一個小孩,脫離了家長一對一的監督,孩子自然容易學壞。

可後來,侄女不僅考上重點高中,還成長得特別好,有禮貌,有主見,深受大家喜愛。

原來,那學期結束後,堂姐就把侄女轉為走讀,堅持每天和侄女有「一席話」,「一段路」,「一盞燈」。

也就是陪孩子聊天,陪孩子散步,陪孩子燈下共讀,在有限的時間內給予孩子優質的陪伴,保持了良好的親子關係。

可見,好的教育從來都不能只限于課堂,還在父母的眼界上,格局裡。

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不離線的父母,為孩子掌好舵,撐好帆。

因為教書的是老師,但育人還得靠父母。

畢竟,再好的寄宿學校,也不能保證孩子良好的品行,給不了孩子優秀的習慣,更給不了孩子長久的幸福感。

就像尹建莉老師說的:

「父母是最好的老師,親情是最好的營養品,餐桌是最好的課桌,家是最出色的學校。」

父母的教養,是孩子成長的土壤,父母的引導和陪伴,是孩子前行路上的明燈。

希望每位家長都能堅定信念:孩子的成長,我之責任。

親密感沒有建立起來,孩子與家庭連著的那根風箏線就會越來越細,最後甚至斷裂。

02

過早住校的孩子

長大後更容易有心理問題

知乎上,有一個高贊的帖子說:

「寄宿學校就是一個自成一體的小社會,有真善美,更有虛假、擠兌、侮辱、霸淩。

你不會知道那些外表看起來天真無邪的小孩,為什麼有時會那麼醜惡。」

是啊,早早的把孩子送去寄宿,逼著孩子獨立,對孩子造成的傷害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性格上

從孩子的成長與性格發展來說,0-3歲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時期,3-6歲是性格初步形成時期,6-12歲是孩子性格質量的固化期。

在這個階段,孩子在環境裡吸收到了什麼,都會對孩子的性格造成極大影響。

網友@陌上巖,8歲就被送進寄宿學校,很長的一段時間,每天睜眼醒來,他內心都會湧起一種被拋棄感:「父母為什麼不要我!」

小學時,他因為害怕被孤立,從小就學會察言觀色,小心翼翼地討好老師,宿管阿姨,同學。

國中時,學校孩子喜歡拉幫結派,他因為弱小,經常被欺負,被當做小跟班,給同學跑腿,買東西,代寫作業,洗衣服……

高中時,為了掩飾內心的孤獨和人際交往的恐懼,他明明渴望友誼,卻裝作毫不在意,每天獨來獨往。

他說:「我現在很獨立,是因為我知道,任何時候能依賴的只有自己。」

現在的他,性格特別消極,孤僻,自卑,敏感,擰巴。

同時也因為性格的原因,他很難與人建立親密關係,如今,他已經40歲了,卻始終一個人。

心理上

一項《寄宿制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分析》調查顯示:

有44%的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其中重度為3.4%,中度為8.0%。

這樣的資料,並不難理解。

李玫瑾教授早就給出了解釋:

人類早期就是一對一撫養,過早的把孩子送進寄宿學校,父母無法給孩子解決一對一的情感關係,他以後成年會有很多的心理問題。

女孩若若,在學校寄宿3年後,出現厭學,焦慮心理,父母帶她就醫時,已經是輕度抑鬱了。

原來,若若天生比較內向。成績不突出,又不愛說話的她,在班上一直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放學後回到宿舍,也沒有聊得來的朋友。

有一次半夜,她肚子痛得冒汗,下床都很困難了,她硬是咬牙撐到天亮才獨自前往醫務室就診,等週末回到家,她已經沒有傾訴的欲望了。

其實,她並不是不委屈,不想說,而是知道說了也沒用,習慣了什麼事都藏心裡。

因為父母每次都說「怎麼就你嬌氣,怎麼就你不習慣,怎麼人家就只欺負你,你就不能反思一下自己嗎?」

久而久之,不管發生什麼事,她都能彎彎繞繞找到自己的原因,深信不疑是自己的過錯。

負面情緒長期得不到釋放,越積越多,若若最終抑鬱成疾。

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曾說:

「孩子長時間和父母分離,會使家庭倫常和家庭幸福遭到最根本的破壞。任何東西,都不可能彌補寄宿生活給孩子帶來的傷害。」

如同魚需要水一樣,孩子的成長,天然就需要父母的陪伴、引導、關愛。

成長條件得不到滿足,孩子自然很難健康長大。

03

再好的寄宿學校

也替代不了父母

央視名嘴白巖松曾說:「家庭教育,決定孩子的一生。」

在一個節目訪談中,他斬釘截鐵地說:「打死我也沒讓我的孩子住校。」

要知道,白巖松與妻子的工作都非常忙,送孩子住校,會讓他們輕鬆很多。

但白巖松卻堅決不讓孩子住校,他說:

「就算我和妻子為此會很辛苦,比如早晚要接送等,可能會付出很多很多,但人生不正是這樣嗎?」

是啊,再好的寄宿學校也替代不了父母。

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理應擔負起教育的責任。

想起堂姐的經歷,生下二胎後,因為精力有限,她就把初一的女兒送去寄宿了。

這樣一來,既省去了她每天接送孩子,監督孩子學習的「麻煩」,孩子也能免去往返學校的奔波,騰出更多時間來學習。

可一個學期後,侄女不僅成績一塌糊塗,還滿口髒話。

堂姐這才瞭解到,侄女在學校加入了一個「幫派」,天天不學好,一放學就跑出去鬼混,晚自習就偷看小說,作業就抄同學的。

確實,學校雖然管得嚴,卻不是24小時制的。

老師放學後就下班了,而班主任一個人要面對幾十個同學,也很難照顧到每一個小孩,脫離了家長一對一的監督,孩子自然容易學壞。

可後來,侄女不僅考上重點高中,還成長得特別好,有禮貌,有主見,深受大家喜愛。

原來,那學期結束後,堂姐就把侄女轉為走讀,堅持每天和侄女有「一席話」,「一段路」,「一盞燈」。

也就是陪孩子聊天,陪孩子散步,陪孩子燈下共讀,在有限的時間內給予孩子優質的陪伴,保持了良好的親子關係。

可見,好的教育從來都不能只限于課堂,還在父母的眼界上,格局裡。

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不離線的父母,為孩子掌好舵,撐好帆。

因為教書的是老師,但育人還得靠父母。

畢竟,再好的寄宿學校,也不能保證孩子良好的品行,給不了孩子優秀的習慣,更給不了孩子長久的幸福感。

就像尹建莉老師說的:

「父母是最好的老師,親情是最好的營養品,餐桌是最好的課桌,家是最出色的學校。」

父母的教養,是孩子成長的土壤,父母的引導和陪伴,是孩子前行路上的明燈。

希望每位家長都能堅定信念:孩子的成長,我之責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