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遊戲害了孩子」,關了遊戲孩子就會去學習,這得有多天真!

遊戲真害人!

都說遊戲毀人不倦, 尤其是毀小孩子。 家長們認為, 孩子只要玩上了遊戲, 就容易沉迷, 一旦沉迷, 學習成績肯定一落千丈。

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 家長們要求嚴格監管、管理遊戲, 甚至是直接把遊戲全關掉的呼籲:

之前看過一位家長的表述, 說自己承認在防控孩子玩遊戲上的失敗, 因為現在設計、開發遊戲的工程師, 都是985等名牌大學畢業的, 他們會從各個角度去設計,

尤其是從人性方面, 讓遊戲變得更吸引人。

他們的任務, 就是如何讓你離不開遊戲, 如何把更多時間花費在遊戲上。 雖然他也是大學生, 但他承認, 他不是眾多名牌學生組成的遊戲團隊的對手。 推薦閱讀:孩子從小喜歡的顏色, 可以「預測」將來性格?聽聽心理學家怎麼說

其實, 各類APP設計團隊的任務也是這樣, 通過你日常喜好的大資料, 不停地給你推送你喜歡看的東西, 讓你一直停留在這個APP上, 欲罷不能。

以至于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 明明馬上就準備睡覺了, 可還是刷了一遍又一遍, 完全停不下來, 直到困得睜不開眼睛。

是遊戲的鍋嗎?

因為玩遊戲導致成績下降的孩子有沒有?肯定有。 但是, 你也仍然能夠看到, 每一年,

清華、北大、985、211大學, 並沒有少錄取一個人。

這說明, 即使遊戲真的「害人」, 那也是只「害」了一部分人, 優秀的人, 總是有的。

大家有沒有見過這樣的場景:家裡, 寶爸、寶媽都在玩手機, 玩遊戲, 然後一邊玩一邊對孩子說:快, 趕緊寫作業/學習去!推薦閱讀:7歲女娃一到週一就腹痛難忍, 醫生瞭解到病因, 表示「無能為力」

孩子是怎麼開始知道遊戲、喜歡上遊戲的?搞不好很多情況下, 都是被父母帶的, 然後父母們一邊自己玩著, 說不定還一邊帶孩子玩著, 然後一邊罵著遊戲毀了孩子。

其實更應該檢討的是我們的家庭教育,

是否給了孩子正確的引導。

孩子成績不好的「背鍋俠」, 現在是遊戲, 以前, 它曾經還有過很多名字:

早戀、偶像、武俠小說、漫畫、錄影廳、遊戲機、街機廳等等。 推薦閱讀:「爸媽老了, 你要照顧好3歲的弟弟!」女兒的回答讓父母後怕

對了, 現在還有一個是:老師上課不講重點, 或者「課上不講課下講」。

有時候,我們迫切地需要一個背鍋俠,來掩蓋自己的錯誤和失敗。

如果真關了遊戲呢?雖然不太可能,但是,我們就做一個假設,如果真的把所有遊戲都關了,所有的學生就都會好好學習了嗎?

我覺得,還是不會。因為人的本性就是好逸惡勞、好吃懶做,讓人克服天性,主動去自討苦吃、去學習、去自律,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不太可能。

一般人在乎的是短期的刺激,看眼前能否得到快樂,儘管他們也知道,這樣長久下去沒好結果,但就是做不到。推薦閱讀:5歲男娃患白血病,醫生怒斥:這些水果,孩子再饞也別買!

沒有了遊戲,他們還會去找別的樂子,只是就現在來說,遊戲能帶給他們更多的愉悅,但如果沒有了遊戲,哪怕玩撲克、掃雷、玩鉛筆盒這種低趣味的遊戲,也能玩很長時間,就是不想學習。

因為學習是反人性的,只有極少數人,才會主動迎難而上,給自己找不自在。

為什麼有人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

因為學習的苦要自己主動去吃,生活的苦,你只要躺著,它就來了。

所以,很多人覺得如果沒有了遊戲,自己、或自己孩子的成績就會更好,那只能是一廂情願的幻想罷了。

討論:你覺得關了遊戲,孩子會主動去學習嗎?

或者「課上不講課下講」。

有時候,我們迫切地需要一個背鍋俠,來掩蓋自己的錯誤和失敗。

如果真關了遊戲呢?雖然不太可能,但是,我們就做一個假設,如果真的把所有遊戲都關了,所有的學生就都會好好學習了嗎?

我覺得,還是不會。因為人的本性就是好逸惡勞、好吃懶做,讓人克服天性,主動去自討苦吃、去學習、去自律,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不太可能。

一般人在乎的是短期的刺激,看眼前能否得到快樂,儘管他們也知道,這樣長久下去沒好結果,但就是做不到。推薦閱讀:5歲男娃患白血病,醫生怒斥:這些水果,孩子再饞也別買!

沒有了遊戲,他們還會去找別的樂子,只是就現在來說,遊戲能帶給他們更多的愉悅,但如果沒有了遊戲,哪怕玩撲克、掃雷、玩鉛筆盒這種低趣味的遊戲,也能玩很長時間,就是不想學習。

因為學習是反人性的,只有極少數人,才會主動迎難而上,給自己找不自在。

為什麼有人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

因為學習的苦要自己主動去吃,生活的苦,你只要躺著,它就來了。

所以,很多人覺得如果沒有了遊戲,自己、或自己孩子的成績就會更好,那只能是一廂情願的幻想罷了。

討論:你覺得關了遊戲,孩子會主動去學習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