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父親不肯撒手的寶貝,稱能給兒子娶上媳婦,兒子來鑒寶驗真偽

山東濟南的王宏傑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 交了一個女朋友準備結婚, 這幾年也攢下一點積蓄, 但對于彩禮和買房買車的錢, 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向父母說明了這事。 結果王宏傑的父親二話不說, 就給了這個鼎爐給他, 並且自信滿滿地對他說, 這個是一個西周時期的鼎爐, 價值連城, 最起碼也要上百萬, 買房娶媳婦根本沒問題。

雖然王宏傑從小就看到父親把玩這個鼎爐, 還是長年不肯撒手的寶貝, 十年前就有人上門表示以15萬元收購, 父親都沒賣, 但王宏傑可不信父親的大話, 選擇來鑒寶, 看一下值多少錢。

這個鼎爐造型是三足雙耳, 長頸圓腹, 口沿薄且向外翻, 內部還有長期焚香留下的灰漬, 紋飾上有雷雲紋、蓮瓣紋和獸面紋, 採用的是紅銅製作, 表面有一層長年把玩形成的黑色包漿, 還絲絲泛出金光。

另外, 這個鼎爐最為特殊之處, 就是爐底刻有「西周共和元年」的字樣,

共和元年是西元前841年, 難怪王宏傑的父親會如此看好這個鼎爐。 那麼, 究竟該如何鑒定這個鼎爐是不是西周時期的青銅器呢?

首先, 從銅質來看。 每一個時期採用的銅質是不同, 也能夠很好區分銅爐的時代性。 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主要是採用銅錫合金進行鑄造,

露出來的顏色是黃白色, 從這一點上就不符合西周的材質。

另外, 紅銅在中國的使用時間是明代宣德皇帝從國外進口一批紅銅開始的。 所以, 這個鼎爐應該就是宣德以後製造的。

其次, 從紋飾上看。 紋飾的雷雲紋和獸面紋基本上都沒問題,

都是商周時期常用的紋飾, 但蓮瓣紋卻不是。 而是從佛教傳入中國後, 蓮瓣紋才成為中國瓷器、金銀器、銅器上面的一個主流紋飾。

最後, 從底部的款識上看。 爐底有款的形式, 主要產生于明清時期, 而且這個鼎爐的款是小篆寫的, 與西周青銅器上的大篆銘文不相符。 因為, 西周是華夏文明傳統禮制的開端, 後世眾多禮制都是從西周奠定下來的, 所以, 不排除後人為紀念傳統禮制而造出來的。

專家通過對鼎爐造型、包漿、鑄造工藝上的鑒定, 認為這是一個明代仿商周鼎式爐的真品。 這讓王宏傑非常高興, 臉上也洋溢出喜悅的笑容, 覺得自己買房買車有戲了, 卻不幸遭到了專家的打擊。 專家表示, 這個鼎式爐雖是明代的, 但材質並不好, 而且是缺少蓋子的, 所以給出的估價是3萬元人民幣。 這個估價直接讓王宏傑心都碎了, 這點錢連買房的零頭都不夠。

收藏不僅要看「真、稀」, 更要看精。 只有精品的寶貝, 才會使得藏友有更大的收藏欲望, 畢竟人都是以美為貴的。 所以,各位藏友在收藏之時,不要注重寶貝的年代,更要看寶貝精美程度如何。

所以,各位藏友在收藏之時,不要注重寶貝的年代,更要看寶貝精美程度如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