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新聞»正文

只有魏家祥一名華裔正部長,在內閣的代表性不足,第15屆大選吸引非巫裔選民的支持不容易

隨著首相依斯邁沙比里公布的內閣陣容出爐, 時評員一致認為, 華裔在內閣的代表性不足, 要在第15屆全國大選吸引非巫裔選民的支持并不容易。

無論如何, 在馬華只有2名國會議員的情況下, 內閣只有一名正華裔部長也是在所難免。

政治學家指出, 依斯邁沙比里在考慮內閣布局時, 應該考慮來臨大選的非巫裔選民支持, 讓部長職務更有代表性。

來自工藝大學的政治學家馬茲蘭阿里提及, 從這次的內閣陣容安排, 可以發現對于馬華和國大黨的安排并未有改變, 雙雙都是維持1名部長職位。

“馬華(部長)太少了, 我認為理應有至少3人, 或是可以委任來自民政黨或是成功的華裔企業家入閣, 或是到財政部擔任副部長等。 ”

“華裔占了我國人口大約26%, 我認為應該要有至少三名部長來展示族群的代表性。 但是考慮到政府內有很多的馬來穆斯林議員,

首相也需要從里面進行挑選。 ”

他提醒依斯邁沙比里, 必須考慮吸引非巫裔的選票, 給予華社更多承認, 包括委任華裔上議員來吸引華社支持。

“可能馬華的代表聲音太小, 只有2名國會議員, 因此不被視為在華裔社會中的重大政黨。 目前執政黨內有那么多巫裔國會議員, 首相是要給予照顧。 ”

馬茲蘭認為, 根據過去國陣執政時期可以看到, 華裔并非不可能支持巫統和其盟友。

“目前馬華的角色真的太小(terpencil)。 ”

馬茲蘭阿里提及, 從這次的內閣陣容安排, 可以發現對于馬華和國大黨的安排并未有改變, 雙雙都是維持1名部長職位。

馬華在新內閣名單中保留1名部長和4名副部長, 僅有前國家團結部副部長鄭聯科的職位有更換, 換成了青年及體育部副部長。

馬華獲得的官職維持與之前一樣的人數, 馬華總會長魏家祥繼續出任交通部長。

4名副部長的人選依舊是馬華署理總會長馬漢順(教育部副部長)、副總會長林萬鋒(國際貿易及工業部副部長)、副總會長鄭聯科(青年及體育部副部長)以及馬華中委里黃日昇(種植及原產業部副部長)。

4名副部長當中, 只有鄭聯科一人的職務有更換, 其馀的則維持。

謝詩堅:馬華代表性更弱

另外, 資深報人謝詩堅則認為, 馬華曾爭取進入內政部或是房政部, 然而最終只是保持原狀。

“馬華原本就很弱, 只是弱勢的參與政府, 在政府內也只能坐在后邊, 可以舉手或是不舉手, 沒有其他事情去表達。 ”

“現在(政府)也不需要華社來發表意見, 就照著政府的安排來行事。 所以這不是好像過去的政府, 而是委任幾個華人部長來做內閣成員。 ”

他說, 在依斯邁沙比里宣布的陣容下, 并沒有展示華人在政府的代表性更明顯。

“事實反映出來就是沒有(變強), 而是更弱。 ”

巫統署理主席莫哈末哈山沒有被安排入閣, 似乎涉及巫統黨選的布局。

排擠扎希派為黨選布局

談到巫統主席阿末扎希的派系在內閣中似乎被排擠, 馬茲蘭阿里則認, 為依斯邁沙比里此舉或是為不久后的巫統黨選布局, 為本身的派系爭取好處。

“之前也曾有傳言指署理主席莫哈末哈山將會入閣擔任財政部長, 但是最終卻沒有。所以可能首相是在為巫統選舉做計劃。”

“內閣內有的是他的支持者,不管是誰主政都會這么做。如果有選舉,巫統領導層可能就會有改變。”

他相信,此舉作為黨選布局,也是穩固依斯邁沙比里在內閣地位的安全安排。

“如果最近舉行黨選,依斯邁沙比里的陣營有可能會勝選。”

根據首相依斯邁沙比里宣布的內閣陣容,力挺阿末扎希撤回對慕尤丁和國盟政府支持的15名國會議員中,只有2人受委,其中丹絨加弄國會議員諾奧瑪受委企業與合作社發展部長,而金馬利國會議員阿拉敏則受委教育部副部長。

謝詩堅認為,這次的內閣陣容顯示,首相依斯邁沙比里安排內閣成員的格局就局限在保持穩定。

根據首相依斯邁沙比里宣布的內閣陣容,力挺阿末扎希撤回對慕尤丁和國盟政府支持的15名國會議員中,只有2人受委。

“就是安撫各方不要亂,沒想到怎樣解決問題,而是專注把陣容排出來。一看就知道沒有料,沒能排出想要解決問題的陣容。”

他說,外界本來就認為要換政府就要徹底更換執政陣容,然而目前情況看似是“換了等于沒換”,沒能讓人們看到改變和味兒來的希望。

“又要原地踏步,沒有任何移動,當政府沒有改變,承諾比作的事情多,就看不到未來或近期會有什么改變。”

他認為,如果政府有如果去那樣操作,只會讓人民唉聲嘆氣、社會繼續撕裂,在民生怨氣持續變大的情況下,其實也不會在來屆大選支持現任政府。

他形容,新內閣就是延續了喜來登政變后慕尤丁的雜牌政府,更指當前不懂究竟是慕尤丁或是巫統來主持大局。

“這次選出一個沒有權勢的首相,就符合他們的愿意,因為比較容易控制,阿末扎希和慕尤丁都想控制(政府),兩邊都拉著,無法改變,只能跟著過去照樣做。”

但是最終卻沒有。所以可能首相是在為巫統選舉做計劃。”

“內閣內有的是他的支持者,不管是誰主政都會這么做。如果有選舉,巫統領導層可能就會有改變。”

他相信,此舉作為黨選布局,也是穩固依斯邁沙比里在內閣地位的安全安排。

“如果最近舉行黨選,依斯邁沙比里的陣營有可能會勝選。”

根據首相依斯邁沙比里宣布的內閣陣容,力挺阿末扎希撤回對慕尤丁和國盟政府支持的15名國會議員中,只有2人受委,其中丹絨加弄國會議員諾奧瑪受委企業與合作社發展部長,而金馬利國會議員阿拉敏則受委教育部副部長。

謝詩堅認為,這次的內閣陣容顯示,首相依斯邁沙比里安排內閣成員的格局就局限在保持穩定。

根據首相依斯邁沙比里宣布的內閣陣容,力挺阿末扎希撤回對慕尤丁和國盟政府支持的15名國會議員中,只有2人受委。

“就是安撫各方不要亂,沒想到怎樣解決問題,而是專注把陣容排出來。一看就知道沒有料,沒能排出想要解決問題的陣容。”

他說,外界本來就認為要換政府就要徹底更換執政陣容,然而目前情況看似是“換了等于沒換”,沒能讓人們看到改變和味兒來的希望。

“又要原地踏步,沒有任何移動,當政府沒有改變,承諾比作的事情多,就看不到未來或近期會有什么改變。”

他認為,如果政府有如果去那樣操作,只會讓人民唉聲嘆氣、社會繼續撕裂,在民生怨氣持續變大的情況下,其實也不會在來屆大選支持現任政府。

他形容,新內閣就是延續了喜來登政變后慕尤丁的雜牌政府,更指當前不懂究竟是慕尤丁或是巫統來主持大局。

“這次選出一個沒有權勢的首相,就符合他們的愿意,因為比較容易控制,阿末扎希和慕尤丁都想控制(政府),兩邊都拉著,無法改變,只能跟著過去照樣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