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柯南》中,被很多人討厭的少年偵探團,它是敗筆嗎?

《名偵探柯南》是陪伴了很多人成長的一部動漫, 一代又一代的觀眾在它的陪伴下長大成人, 而柯南和少年偵探團卻一直都是永遠也長不大的小學生, 隨著年紀愈長, 很多觀眾回頭再看這部作品, 都會產生與曾經截然不同的感悟。

而在這些新生的感悟中, 就有著對待少年偵探團的看法和見解。

小時候作為小觀眾的大家對於少年偵探團的存在幾乎很少有厭惡的感覺, 雖然他們時常搗亂, 但觀眾的關注點都聚焦在柯南和案件本身之上, 因此便沒有橫生枝節。

然而長大後的觀眾, 隨著腦部發育的成熟, 即便是沒有全身心地投入案件之中, 也能夠通曉劇情資訊和案件流程, 關注點自然而然地也就分散許多, 此時將視線放在了少年偵探團上的那批觀眾, 就發現了他們存在的許多問題。

少年偵探團被人們討厭的原因

首先, 先看一看網上對於少年偵探團的一些負面評價。

諸如「帝丹三傻」之類的評價已經是比較客氣的說法了。

新一即便是對《名偵探柯南》裡的其他角色表達厭惡之情也不忘帶上他們。

「將三個人綁在一起的有用程度也比不上新一的腳指頭。 」

任何厭惡都不是沒有原因的, 僅僅是因為他們沒有新一聰明絕不會招致觀眾有這樣嚴重的抵觸情緒。

那麼, 究竟又是怎樣的行為, 才導致了觀眾對他們如此的反感呢?

以《柯南》中八十五集為例, 在這一集中, 柯南與步美互換了衣服, 假扮成被綁架的人去營救其他被綁架的孩子,

他將追蹤眼鏡和自己的逃出生天的希望都交給了少年偵探團, 讓他們逃出去後儘快將追蹤眼鏡交給目暮警官, 以便於兩方裡應外合, 一起實施救援行動。

然而, 在少年偵探團被目暮警官救出之後, 他們故意對追蹤眼鏡的事情隻字未提, 絲毫沒有顧及深陷險境的柯南,

滿腦子都是:不能讓柯南獨佔救人的功勞。

在柯南對他們信任, 即便是在救人, 也不忘洋洋自得一把自己有這樣一群能幫到自己的朋友時, 他的朋友們, 正在暢想自己獨佔救人的功勞後, 成功登報的美好場景。

令人諷刺的是, 在他們暢想出來的報紙中, 並沒有柯南的身影。

柯南為了營救他們而身陷險境,而少年偵探隊回報柯南的是什麼?

是猜忌與妒忌。

這時候或許會有人說,這次之後他們就會改了,小孩子難免會因為一時的荼蘼而行差踏錯,為什麼不給他們改過的機會呢?

然而,這樣的事情遠不止一兩次。

他們一直都認為,是柯南搶佔了他們的功勞,一個人出盡了風頭。

所以他們一次次不聽勸告,莽撞行事,然後所有的後果都由別人承擔,或者是幫助他們處理爛攤子。

其實,大家並不是想責怪他們幫倒忙。

而是憤怒於他們不夠純粹的出發點,以及不聽勸告、屢教不改的行為。

很多人因為這些原因,都想讓青山老賊將少年偵探團的存在感降低一點,或者乾脆直接背景化他們的存在,覺得他們已經逐漸成為了這部動漫的敗筆。

可是,少年偵探團真的是《柯南》的敗筆嗎?

少年偵探團的作用

《柯南》的原作漫畫是全齡向的,這也是在主角團隊中有老有少的原因之一,任何年齡階段都會存在可供讀者代入的主要角色。

而動畫卻與漫畫存在一定的受眾差異,各種動畫都有著一定程度的子供向標籤,因此,各種動畫在發行之初,它的受眾偏重點都是在孩子身上。

這也是TV版《柯南》在動畫的第一集,在新一還沒有變為柯南的時候,就讓這三個小孩出現在觀眾眼前的根本原因。

而在原作的情節中,此時是並沒有三個孩子出現的身影的。

除了觀眾受眾的代入感等問題。

少年偵探團起到的第二個作用就是完善柯南人設和增加劇情不可控性。

眾所周知,柯南是一個除了音樂什麼都會的天才,可是他身邊的人何嘗不是佼佼者一樣的存在?

從小蘭、灰原哀、阿笠博士、怪盜吉德、各路反派和間諜,裡面的高智商比比皆是。

或許最開始觀眾們會因為柯南的推理而感到驚喜和詫異,但隨著類似的劇情長時間地重複出現,觀眾們的閾值也會隨之提升,柯南在觀眾的眼中也會愈發「平庸」,從一個絕頂天才,變成了普通天才。

而此時,就需要少年偵探團這樣的「普通人」視角的介入,從而説明柯南將人設立得穩穩當當。

這時候,或許又有人要問,那為什麼不寫一群乖巧的普通人群像呢?就像那些背景牆員警一樣。

這就要提到劇情的不可控性了。

除了主線劇情,《柯南》中的大部分劇情都圍繞著各個案件進行,開頭和結尾大家都已經是比較固定的程式,而1000多集的案子很難不出現類似的情況。

這時候,就需要為柯南增加難度,以提高劇情的觀賞性,而增加難度的最好方式是什麼,可不就是少年偵探團?

只要拖後腿的姿勢足夠清奇,柯南就會面臨數不盡的難題,從而彰顯他的應變能力。

其實,將少年偵探團那些年拖過的後腿撇開,這都是一群很好的孩子,元太會為了給阿笠博士送魚情願餓著肚子;光彥是他們中最少掉鏈子的一個,經常能幫到柯南不少忙;步美是最先接納灰原哀的人,努力幫助灰原哀融入這個小集體。

最重要的是,是少年偵探團救出了灰原哀呀!

柯南為了營救他們而身陷險境,而少年偵探隊回報柯南的是什麼?

是猜忌與妒忌。

這時候或許會有人說,這次之後他們就會改了,小孩子難免會因為一時的荼蘼而行差踏錯,為什麼不給他們改過的機會呢?

然而,這樣的事情遠不止一兩次。

他們一直都認為,是柯南搶佔了他們的功勞,一個人出盡了風頭。

所以他們一次次不聽勸告,莽撞行事,然後所有的後果都由別人承擔,或者是幫助他們處理爛攤子。

其實,大家並不是想責怪他們幫倒忙。

而是憤怒於他們不夠純粹的出發點,以及不聽勸告、屢教不改的行為。

很多人因為這些原因,都想讓青山老賊將少年偵探團的存在感降低一點,或者乾脆直接背景化他們的存在,覺得他們已經逐漸成為了這部動漫的敗筆。

可是,少年偵探團真的是《柯南》的敗筆嗎?

少年偵探團的作用

《柯南》的原作漫畫是全齡向的,這也是在主角團隊中有老有少的原因之一,任何年齡階段都會存在可供讀者代入的主要角色。

而動畫卻與漫畫存在一定的受眾差異,各種動畫都有著一定程度的子供向標籤,因此,各種動畫在發行之初,它的受眾偏重點都是在孩子身上。

這也是TV版《柯南》在動畫的第一集,在新一還沒有變為柯南的時候,就讓這三個小孩出現在觀眾眼前的根本原因。

而在原作的情節中,此時是並沒有三個孩子出現的身影的。

除了觀眾受眾的代入感等問題。

少年偵探團起到的第二個作用就是完善柯南人設和增加劇情不可控性。

眾所周知,柯南是一個除了音樂什麼都會的天才,可是他身邊的人何嘗不是佼佼者一樣的存在?

從小蘭、灰原哀、阿笠博士、怪盜吉德、各路反派和間諜,裡面的高智商比比皆是。

或許最開始觀眾們會因為柯南的推理而感到驚喜和詫異,但隨著類似的劇情長時間地重複出現,觀眾們的閾值也會隨之提升,柯南在觀眾的眼中也會愈發「平庸」,從一個絕頂天才,變成了普通天才。

而此時,就需要少年偵探團這樣的「普通人」視角的介入,從而説明柯南將人設立得穩穩當當。

這時候,或許又有人要問,那為什麼不寫一群乖巧的普通人群像呢?就像那些背景牆員警一樣。

這就要提到劇情的不可控性了。

除了主線劇情,《柯南》中的大部分劇情都圍繞著各個案件進行,開頭和結尾大家都已經是比較固定的程式,而1000多集的案子很難不出現類似的情況。

這時候,就需要為柯南增加難度,以提高劇情的觀賞性,而增加難度的最好方式是什麼,可不就是少年偵探團?

只要拖後腿的姿勢足夠清奇,柯南就會面臨數不盡的難題,從而彰顯他的應變能力。

其實,將少年偵探團那些年拖過的後腿撇開,這都是一群很好的孩子,元太會為了給阿笠博士送魚情願餓著肚子;光彥是他們中最少掉鏈子的一個,經常能幫到柯南不少忙;步美是最先接納灰原哀的人,努力幫助灰原哀融入這個小集體。

最重要的是,是少年偵探團救出了灰原哀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