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新聞»正文

在馬中國人 接力援助,資助食物庫不落后 ,掏出生活費回應“食物銀行”,共渡難關

7月15日發起的在馬中國公民“資助食物銀行”接力運動, 在短短時間內獲得在馬中國公民熱烈響應。 在馬中國學生和中資企業員工都積極參與在馬中國公民 “資助食物庫”接力運動。

截止至8月20日中資企業員工總共捐贈的物資有371袋白米、32箱方便面、3袋方便面、15箱餅干、4箱食用油、12桶食用油、9袋糖、19盒雞蛋、5個罐頭、5盒洗碗劑和45袋米粉。

這項由馬中援助協會與民安海外援助于7月15日發起的運動, 已經成功掏出生活費響應“食物銀行”。

受贈單位對在馬中國公民的這一善舉表示衷心的感謝。

黃海在文告中說, 這次活動讓他倍感欣慰的是, 有不少在馬中國留學生都參與了這次接力運動, 紛紛拿出自己平時的生活費, 購買生活物資捐給馬來西亞有需要的人。

上周五(23日), 馬來西亞城市大學職員呂芷姍和池健義代表中國留學生把捐贈物資轉交給黃海。

思特雅大學國際市場部主管劉春也在同日進行了捐贈。

劉春過去也曾是在馬中國留學生中的一員, 畢業后就留在馬來西亞工作、結婚、生子。

來自中國東北的福成水餃大王老板滕輝在馬經營餐館逾二十載, 他表示, 這次疫情非常突然, 讓很多人難于應付, 幫助馬來西亞人民渡過難關, 也是盡自己的一份社會責任。

巴生巨盟批發城中國商戶羅燕指出, 盡管疫情對自己生意也造成很大影響, 但她認為, 既然她還有余力, 她還是希望可以幫助一些有需要的人。

來自彭亨州中國交通建設集團的中國籍員工表示, 我們應該架起的不只是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 更要架起馬中兩國人民心中的橋梁。

曾經在廈門航空公司吉隆坡辦事處工作近六年的余棄疾也從廈門匯款參加捐助活動, 他坦言, 看到善良的馬來西亞人民受災, 心里很難受, 一定要盡一份力。

3FOOD AID基金會也接收到不少中國公民捐助的物資。

派9馬來家庭物資此次活動的總協調黃海指出, 推動接力運動期間也接獲武吉加里爾區有9戶馬來家庭因為強管令而失去生計的消息。

“因此, 我們也立即收集有關的物資派送給這9戶家庭。 其中一名受惠者依絲德收到物資后就指出, 她在疫情期間失去了工作, 差點養不活自己, 所幸得到這些在馬中國公民捐助的物資, 讓她得以渡過難關。

不少留學生響應

此前, 已有不少在馬中國留學生都響應了這次接力運動, 紛紛拿出自己平時的生活費, 購買生活物資捐給馬來西亞有需要的人。

“資助食物庫”接力運動將會在8月31日結束。 舉辦此次接力運動旨在讓在馬中國公民傳遞關懷力量, 為馬來西亞一些經濟受困的人士提供援助。

參與者在捐助物資后, 可以挑戰下一位同胞參與接力運動, 以便達到“一傳十, 十傳百”, 讓更多有需要的人士得到幫助。

2依絲德因疫情失業后,差點養不活自己,所幸獲得在馬中國公民的物資資助。

為此,APU積極響應此次馬中援助協會以及民安海外援助舉辦的“資助食物銀行”接力運動,盡大學微薄之力捐贈白米、方便面以及餅干等物資給食物庫,以便協助有需要的人士在這疫情期間渡過難關。

“資助食物銀行”接力運動是在7月15日開始至8月31日結束。舉辦此次接力運動旨在讓在馬中國公民傳遞關懷力量,為馬來西亞一些經濟受困的人士提供援助。

參與者在捐助物資后,可以挑戰下一位同胞參與接力運動,以便達到“一傳十,十傳百”,讓更多有需要的人士得到幫助。

2依絲德因疫情失業后,差點養不活自己,所幸獲得在馬中國公民的物資資助。

為此,APU積極響應此次馬中援助協會以及民安海外援助舉辦的“資助食物銀行”接力運動,盡大學微薄之力捐贈白米、方便面以及餅干等物資給食物庫,以便協助有需要的人士在這疫情期間渡過難關。

“資助食物銀行”接力運動是在7月15日開始至8月31日結束。舉辦此次接力運動旨在讓在馬中國公民傳遞關懷力量,為馬來西亞一些經濟受困的人士提供援助。

參與者在捐助物資后,可以挑戰下一位同胞參與接力運動,以便達到“一傳十,十傳百”,讓更多有需要的人士得到幫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