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新聞»正文

大馬印裔男子的一個愛好,讓他成為了3個魚塘的主人~

“很多人說, 把愛好發展成事業多么幸福。 其實, 把愛好發展成事業需要比正常人付出更多的心思與努力。 ”其中付出的努力和心酸,也只有自己才最有感觸。

(哥打丁宜12日訊)釣魚釣出3個淡水魚塘, 一名商人將業馀的愛好變成事業!

現年48歲的印裔男子西華馬尼, 自小在森美蘭州一個橡膠園坵家庭長大, 擁有機械工程文憑。

他一直以來的愛好就是釣魚, 他認為釣魚可以放鬆身心, 培養專注力, 之前一有空的時候就去釣魚。

他后來想要創業的時候, 就想到不如租一片土地, 設立淡水魚塘, 開放給釣魚發燒友釣魚, 結果沒想到這個愛好成為他的事業。

如今他在柔佛州哥打丁宜一片佔地5.2公頃的土地上, 擁有3個大型淡水魚塘。

西華馬尼希望政府儘速允許開放魚塘, 讓垂釣者放鬆身心。

西華馬尼接受訪問指出, 他的魚塘曾經舉行釣魚比賽, 魚塘每天可以吸引200多名參與者;這些垂釣者不僅來自柔佛州, 還來自全國各地和新加坡。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 他說, 自今年6月以來魚塘一直無法運營, 現在正在從事家禽養殖, 種植檸檬草和木薯等蔬菜。

他指出, 他除了進行農業投資, 還經營一家工程公司, 該公司為全國油棕廠提供服務。

“我從大馬教育文憑(SPM) 畢業后開始在森美蘭的一家油棕廠做零工來幫補家用, 當時每天工作12小時輪班就能賺8令吉50仙。 ”

他說, 過了一段時間, 主管提拔他成為工廠的實驗室助理, 后來成為主管。

“我開始半工半讀, 在一所私立大學完成了學業, 后來曾被派往沙巴州工作。 ”

西華馬尼指出, 他決定在27歲時創業, 與另一位棕油廠業者合作, 成立了一家工程公司。

“最初的幾年很艱難, 因為我們的收入只夠支付工人的工資和管理費用。 但我們從未放棄, 后來生意才開始好轉。 ”

養羅非魚收效差 才開放漁塘垂釣

當被問及他的漁業生意時, 西華馬尼指出, 他在5年前租用這片土地, 最初嘗試飼養羅非魚, 但效果不佳, 而決定向垂釣者開放。

他指出, 許多人不介意在其在哥打丁宜經營的羅馬吉漁村(Romaji Fishing Village)釣魚的主要原因之一, 是捕獲大魚的快感。

“但是, 由于疫情, 我們不得不實現業務多元化。 我希望政府盡快允許重新開放漁塘, 也希望政府放寬對油棕業的工程公司的規定。

他說, 雖然目前接獲很多工程公司的訂單, 但是現在卻無法完成工作, 因許多客戶或供應商至今無法營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