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羋月傳:難怪孟贏只能嫁給瘸腿老燕王,你看她有啥「缺陷」?

有句話是「知子莫若父」, 想想還是挺有道理的。 畢竟, 孩子是父母看著長大的, 什麼智商什麼品行, 做父母的都會盡收眼底、了然於心。

《羋月傳》中的孟贏就是如此, 秦王贏駟正是看到了自己的女兒雖然年輕貌美, 卻自私愚蠢, 所以才要她嫁給那個年過五旬、患有腿疾的老燕王。

因為是「老夫少妻」, 孟贏更容易獲取老燕王的寵愛和信任。 以孟贏的智商, 若嫁給一個年貌相當的君王, 恐怕還未來得及站穩腳跟, 就被君王身邊的嬪妃們給算計死了。 這樣的聯姻還有什麼用?

1、聯姻的意義

所謂聯姻, 就是把自己的心腹和臥底[插·入]敵國的政治中心。 這樣的話, 既能監督敵國的政治動向, 又可以在發動戰爭的時候聯合內應。 當然, 兩國聯姻, 最主要的目的是達成一種互不侵犯的契約。

彼此有對方的人質, 所以彼此都會投鼠忌器。 而這些人質, 一般都是君王的骨肉, 即便不是嫡出, 也是庶出。 一旦發動戰爭, 君王就得做好失去骨肉的準備。 所以, 聯姻更像是一種和平契約。

當初秦王求娶魏國嫡公主做王后, 也是出於這種目的。 魏國的嫡公主死後, 魏國覺得沒有了羈絆, 竟參與五國合縱, 想與楚國一起抵制秦國。 為彰顯誠意,

魏國甚至還送給身為五國合縱長的楚王羋槐一個「貌似天仙的——魏美人」。

贏駟見狀不妙, 忙親自前往楚國, 設計接近羋姝, 上演了一出英雄救美, 順利俘獲芳心, 並成功達成秦楚聯姻, 從而瓦解了五國聯盟的計畫。

如今, 贏駟要孟贏去燕國做王后,

也是想趁機在燕國埋下自己的心腹, 而燕國主動來強大的秦國求娶, 也是想趁機要秦王的人質, 通過聯姻的方式, 令彼此更「安心」。

所以說, 即便燕王是個豬身人面獸, 只要他掌控著燕國的權力, 贏駟照樣會把女兒送過去的。

贏駟也不可能為了孟贏所謂的幸福改變主意,

君王家的婚姻, 從來不是為了幸福, 而是為了政治利益。

2、孟贏不識時務, 撒嬌耍賴

孟贏只是一個涉世未深的少女, 看不透軍國大事倒也情有可原, 最令人難以接受的是:她竟也看不透人情世故。 居然為了自己所謂的幸福, 置「母親」的立場處境於不顧。 還自私地讓庸夫人去向秦王求情。 咱們還是先來看一段原著原文吧:

庸夫人長歎一聲,輕撫孟嬴的頭髮:「孟嬴,你想讓母親怎麼辦?

孟嬴哽咽著道:「母親,你去跟父王說,讓他收回成命。父王一向對您抱愧於心,您又從來不曾求過他什麼。所以您若去求他,他一定會答應的。」

秦王為何會對庸夫人抱愧于心?是因為秦王辜負了她。原本庸夫人才是秦王的原配妻子。當初,秦王為了與魏國聯姻,硬是停妻再娶魏國公主,讓庸夫人以妻為妾。庸夫人難以接受,就主動提出「和離」,遠離了秦宮。秦王也覺得對不起庸夫人,因此才格外寵愛由庸夫人親手撫養長大的孟贏。

如今,孟贏竟然想利用父王對庸夫人的愧疚,去為自己謀求出路與幸福。這不是自私是什麼呢?

庸夫人沒有回答,沉吟片刻,才說:「孟嬴,你父王在所有的子女中,最寵愛的就是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孟嬴低聲說:「因為我是母親唯一親手撫養過的孩子,父王一直對母親還懷著感情。」

庸夫人歎息:「是啊,因為你是我唯一親手撫養過的孩子,所以你父王愛屋及烏。可是,傻孩子,你忘記了嗎? 就算是我,在大局需要的時候,也是不堪一擊的啊。當年你父王為了娶魏國公主,也是毫不猶豫地拋棄掉了我。喜歡、愧疚,這些感情你父王都有,可是放在國家的利益前面,在他必須拋棄的時候,是一剎那的考慮都不曾有的。」

庸夫人說得沒錯,在國家利益面前,連結髮妻子都可以毫不猶豫拋棄的男人,怎麼可能會為了一份虧欠去動搖?這孟贏何其愚蠢啊?庸夫人自身都難保,有什麼辦法救你?她要能改變了秦王,早就成功自救了,又怎麼會躲到西郊行宮來與世隔絕?

而此時的孟贏,想的只是「那我怎麼辦?」竟從未想過庸夫人的立場與處境。倘若庸夫人窩藏了她或庇護她,將會引來秦王怎樣的雷霆震怒?會給西郊行宮帶來怎樣的狂風暴雨?

已經傷痕累累,灰心絕望的庸夫人,是再也經不起這樣的驚濤駭浪了。所以說,孟贏到庸夫人這裡來求助的行為,本身就是愚蠢的,她把禍水引到母親這裡來,只會讓母親的處境更加艱難。

所幸,庸夫人明智通透,很善於處理這種事。她給孟贏的選擇是:要麼死,要麼老老實實出嫁,撒潑沒用!

在庸夫人看來,愚蠢無知的孟贏,也的確該聽從父王的安排去歷練一下了。嫁給年老體衰的老燕王,相對來說,婚姻會更穩定一些。

庸夫人長歎一聲,輕撫孟嬴的頭髮:「孟嬴,你想讓母親怎麼辦?

孟嬴哽咽著道:「母親,你去跟父王說,讓他收回成命。父王一向對您抱愧於心,您又從來不曾求過他什麼。所以您若去求他,他一定會答應的。」

秦王為何會對庸夫人抱愧于心?是因為秦王辜負了她。原本庸夫人才是秦王的原配妻子。當初,秦王為了與魏國聯姻,硬是停妻再娶魏國公主,讓庸夫人以妻為妾。庸夫人難以接受,就主動提出「和離」,遠離了秦宮。秦王也覺得對不起庸夫人,因此才格外寵愛由庸夫人親手撫養長大的孟贏。

如今,孟贏竟然想利用父王對庸夫人的愧疚,去為自己謀求出路與幸福。這不是自私是什麼呢?

庸夫人沒有回答,沉吟片刻,才說:「孟嬴,你父王在所有的子女中,最寵愛的就是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孟嬴低聲說:「因為我是母親唯一親手撫養過的孩子,父王一直對母親還懷著感情。」

庸夫人歎息:「是啊,因為你是我唯一親手撫養過的孩子,所以你父王愛屋及烏。可是,傻孩子,你忘記了嗎? 就算是我,在大局需要的時候,也是不堪一擊的啊。當年你父王為了娶魏國公主,也是毫不猶豫地拋棄掉了我。喜歡、愧疚,這些感情你父王都有,可是放在國家的利益前面,在他必須拋棄的時候,是一剎那的考慮都不曾有的。」

庸夫人說得沒錯,在國家利益面前,連結髮妻子都可以毫不猶豫拋棄的男人,怎麼可能會為了一份虧欠去動搖?這孟贏何其愚蠢啊?庸夫人自身都難保,有什麼辦法救你?她要能改變了秦王,早就成功自救了,又怎麼會躲到西郊行宮來與世隔絕?

而此時的孟贏,想的只是「那我怎麼辦?」竟從未想過庸夫人的立場與處境。倘若庸夫人窩藏了她或庇護她,將會引來秦王怎樣的雷霆震怒?會給西郊行宮帶來怎樣的狂風暴雨?

已經傷痕累累,灰心絕望的庸夫人,是再也經不起這樣的驚濤駭浪了。所以說,孟贏到庸夫人這裡來求助的行為,本身就是愚蠢的,她把禍水引到母親這裡來,只會讓母親的處境更加艱難。

所幸,庸夫人明智通透,很善於處理這種事。她給孟贏的選擇是:要麼死,要麼老老實實出嫁,撒潑沒用!

在庸夫人看來,愚蠢無知的孟贏,也的確該聽從父王的安排去歷練一下了。嫁給年老體衰的老燕王,相對來說,婚姻會更穩定一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