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北京出土明代古墓,棺板刻有6字,放「24金6銀」,專家樂了:搬走

2016年3月22日, 北京市東城區發現了一座明代古墓, 當地的考古專家得知消息後立即趕到了現場進行勘探......

在經過高科技手段的勘測研究後,

考古專家認為這座古墓的年代應該在明朝, 且並未被人發掘過。 那麼問題來了, 咱們到底要不要挖呢?

考古隊內部專門開辦了一場會議討論此事, 最終在比對了墓室規模和預測陪葬品數量後, 考古專家下定了決心, 挖!

於是在設備盡數運到後, 考古專家對此地展開了搶救性發掘。 在花費了10天的時間後, 一行人終於進到了墓室之中。

然而眼前的一幕卻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原來墓室的規格雖然不小, 墓中的陪葬品數量也很多。 但這些陪葬品大多都是五盅盤、盤口壺、四系罐、雙耳罐、香爐、陶灶等生活用具, 你要說值錢的話也值點錢, 但根本沒達到預期標準。

不死心的考古專家立即拉開了墓主人的棺材板, 結果在裡面確有巨大收穫。 原來在棺板的內壁上刻著6個歪歪扭扭的大字, 「闖賊不得好死」。 在棺材中則是放滿了金餅和銀餅, 後來根據統計, 足足有24個金餅和6個銀餅。

那麼墓主人到底是誰, 為什麼會刻下如此怪異的6個字, 棺材中又為何會有「24金6銀」呢?

根據墓中的相關文物和墓誌記載, 考古專家基本確定了墓主人的身份, 他便是崇禎年間的詹事府詹事, 柳暉。

柳暉是正兒八經的朱明官二代, 他的祖父柳瀾就是詹事府詹事, 他的父親柳駑子承父業也當了詹事府詹事。 到了柳暉這一代原本為了避嫌是不能再繼續擔任這一職務的,

但是崇禎開恩, 依舊讓柳暉當了詹事府詹事。

就是在這件事之後, 柳暉成了崇禎皇帝的強硬支持派。

崇禎十七年初, 李自成在陝西西安建立大順政權。 此時柳暉曾預見了北京的尷尬位置, 於是便勸說崇禎皇帝南撤應天府,

然而卻遭到了駁斥。

同年4月, 李自成大軍殺入了北京城。 崇禎皇帝在絕望之下於煤山自縊。 此時正在城中作殊死抵抗的柳暉在聽說了崇禎帝已死後, 退回了府中, 白綾自縊而亡。

其子柳忌遵從遺願, 將他埋在了北京城外, 墓中不置陪葬品, 只放一些生活用具, 棺材板上刻6個字「闖賊不得好死」。 可能覺得這樣實在太簡陋, 所以柳忌在棺材中放入了「24金6銀」, 寓意三生萬物, 希望柳暉可以早日安息。

柳暉的事蹟讓考古專家感慨萬分,不過在見到珍貴的「24金6銀」後,臉上還是樂開了花,笑著對工作人員說道,「辛苦了那麼多天總算有收穫,全部搬走!」

柳暉的事蹟讓考古專家感慨萬分,不過在見到珍貴的「24金6銀」後,臉上還是樂開了花,笑著對工作人員說道,「辛苦了那麼多天總算有收穫,全部搬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