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郭婞淳奪臺灣東京奧運首金:兒時居無定所,長大後默默行善「長年用無名氏捐款」

7月27日, 臺灣「舉重女神」郭婞淳以抓舉103公斤、挺舉133公斤、總成績236公斤贏得東京奧運會女子59公斤級舉重金牌, 實現自己舉重生涯的「金滿貫」同時, 也為臺灣在本屆奧運會奪得首金。

多家臺媒在報導這一喜訊時, 都不約而同地提及了郭婞淳坎坷身世, 「小時候居無定所, 誰家可住就住誰家, 長大後拿到比賽獎金就會默默行善」, 許多媒體稱, 郭婞淳奪金背後的故事為無數臺灣民眾傳遞了正能量。

7月27日, 郭婞淳在頒獎臺上高舉金牌一度落淚, 圖自東方IC

據中時新聞網稱, 郭婞淳此次比賽中「完全沒有敵手」, 在她抓舉首次挑戰100公斤之前, 所有對手都已完成3次試舉, 最多96公斤。 在郭婞淳進行挺舉, 首次上場挑戰125公斤時, 只剩下沒有舉起120公斤的委內瑞拉對手還有1次試舉。

新華社也評論稱, 比賽中, 由於郭婞淳的實力太強, 其餘8名對手已經放棄了對金牌的爭奪, 反而因競爭銀牌、銅牌而激烈廝殺,

只留下27歲的郭婞淳「高處不勝寒」。

在確定金牌落袋後, 郭婞淳沒有提前結束比賽, 而是開始準備打破挺舉140公斤的世界紀錄。 不過, 在成功舉起133公斤進行過渡後, 她最後一次試舉開出141公斤, 但是提起杠鈴的瞬間就掉鈴了。

賽後接受採訪時, 已贏得亞運會、亞錦賽、世錦賽和大運會舉重冠軍的郭婞淳對此耿耿於懷, 她說自己雖然拿下奧運會金牌, 實現了「金滿貫」, 但卻沒能破世界紀錄, 這讓抱著此目標來東京奧運會的郭婞淳「感到很懊惱」。

比賽中的郭婞淳, 圖自東方IC

不過, 遺憾未能破世界紀錄的郭婞淳, 也因為拿下本屆奧運會首金而被稱為「臺灣之光」。 許多臺媒紛紛報導她奪得金牌的喜訊, 在不吝讚美的同時, 也不約而同地提及了郭婞淳坎坷身世, 稱她為無數臺灣人傳遞了正能量。

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 現年27歲的郭婞淳來自臺東, 阿美族, 出生時被發現胎位不正、臍帶繞頸, 並且體重過輕。

從小因為母親長期在外地工作, 由外婆撫養長大, 因家中積欠房貸, 經常沒錢吃早餐, 連夜搬到工寮或借住親戚家是常態。 郭婞淳從小就在運動場上展現極佳的天賦, 靠體育獎學金及獎金負擔自己的學費, 幫助家計。

另據聯合新聞網報導, 郭婞淳在踏上舉重之路後, 曾一度因訓練而受重傷, 她在2014年仁川亞運前夕被杠鈴壓傷大腿,

導致右大腿肌肉斷裂七成, 雙腳無法活動, 嚴重得需要坐輪椅。 當時, 郭婞淳要借助拐杖走路, 幸好最後順利康復, 並於2016年的裡約奧運取得銅牌。

臺媒「中央社」也提及, 郭婞淳「小時候居無定所, 誰家可住就住誰家, 長大後拿到比賽獎金就會默默行善」。 據報導, 郭婞淳早在2013年亞錦賽拿到冠軍、領到「國光獎金」後, 第一時間就跑回臺東聖母醫院要捐救護車, 但因臺東聖母醫院沒有急診服務, 所以建議她改捐贈給羅東聖母醫院。

豈料羅東聖母醫院也無這項需求, 轉而建議她捐贈給急需救護車的澎湖惠民醫院。 捐完救護車, 郭婞淳仍掛念著臺東聖母醫院的需求, 於是在2019年的最後一天再度去到臺東聖母醫院, 用無名氏捐錢。她當時告訴護理人員說,「我在臺東成長,受臺東的照顧很多,我要盡自己的力量回饋臺東;而我也一直關注長期照顧弱勢的臺東聖母醫院的需要。」

2019年,臺東聖母醫院院長陳良娟在臉書分享郭婞淳默默行善,捐「國光獎金」助人的故事,圖自臉書

另外,在2013年亞錦賽後,郭婞淳接著拿到世界錦標賽金牌,之後她同樣回到母校臺東大學附屬體育中學捐贈10萬新臺幣。

2017年大運會奪金後,郭婞淳回到母校寶桑國中,捐出應援T恤義賣所得40萬新臺幣及跑步機等器材,勉勵學弟學妹堅持自己的夢想之路。2019年,郭婞淳在多家廠商贊助下印製2020寫真月曆,所得全數捐助臺東植物人安養服務。

郭婞淳曾表示,追求金牌過程中不能只專注金牌,還可以幫助更多人。甚至她提到退休後想到回到臺東開早餐店,「希望讓學弟妹每天的第一餐充滿活力,也希望借此帶給學弟們能有回饋和感恩的信念」。

用無名氏捐錢。她當時告訴護理人員說,「我在臺東成長,受臺東的照顧很多,我要盡自己的力量回饋臺東;而我也一直關注長期照顧弱勢的臺東聖母醫院的需要。」

2019年,臺東聖母醫院院長陳良娟在臉書分享郭婞淳默默行善,捐「國光獎金」助人的故事,圖自臉書

另外,在2013年亞錦賽後,郭婞淳接著拿到世界錦標賽金牌,之後她同樣回到母校臺東大學附屬體育中學捐贈10萬新臺幣。

2017年大運會奪金後,郭婞淳回到母校寶桑國中,捐出應援T恤義賣所得40萬新臺幣及跑步機等器材,勉勵學弟學妹堅持自己的夢想之路。2019年,郭婞淳在多家廠商贊助下印製2020寫真月曆,所得全數捐助臺東植物人安養服務。

郭婞淳曾表示,追求金牌過程中不能只專注金牌,還可以幫助更多人。甚至她提到退休後想到回到臺東開早餐店,「希望讓學弟妹每天的第一餐充滿活力,也希望借此帶給學弟們能有回饋和感恩的信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