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民國范】到處逢人說項斯

人有一才一技之長, 一行一言之美, 未嘗不嘖嘖稱道。 蘇軾是一位, 在他的說項下, 黃庭堅、秦觀、張耒、晁無咎等無名之輩, 名聲大振,

而四人也真有文才, 各自呈面貌, 後世稱之為「蘇門四學士」。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 不以人廢言。 」外舉不避仇, 有容乃大, 無欺自安, 內舉不避親, 清風有意, 明月無心, 不以辭令美言論舉薦, 才能第一, 此為說項的首要原則。 別人只能給你一個位置, 不能給你一個未來, 被薦者獲薦後, 會倍加珍惜這樣的機會, 方能不負眾望。

胡適也是一位, 據石原皋回憶:「當年在北大時, 少年成名, 許多青年學生及學校中的教職員都願登門拜訪, 大有一識韓荊州、身價十倍之勢。 可是他非常忙碌, 不能所有的客人都接見, 難免有時也有擋駕的舉動。 因此, 惹怒了一些人, 他也覺得不安。 不過, 他特別喜歡同青年人交朋友, 發掘他們, 鼓勵他們, 直到晚年都是如此。 」華羅庚、沈從文、羅爾綱等皆得其舉薦脫穎而出, 一位徽州來的郎中為胡適看過病, 醫術也不錯, 之後胡適便向多人推薦了這位老鄉, 由於他的影響力, 郎中很快走紅。 沈從文在教學中, 發現學生好的文章, 就推薦給報刊發表。 西南聯大學生汪曾祺曾說:「我在1946年以前寫的作品,

幾乎全都是沈先生寄出去的。 」舉薦時, 沈還對人說過, 汪曾祺的文章寫得比他自己的還要好。

1925年, 梁啟超為陳寅恪說項, 力薦其出任清華國學研究院教授。 校長曹雲祥問:「他是哪一國的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 也不是碩士。 」曹問:「他有些什麼著作?」梁答:「還沒有著作。

」曹說:「這就難了。 」梁答:「我也沒有博士學位, 著作算是等身了, 但總共還不如陳先生寥寥數百字有價值!」梁列舉柏林大學、巴黎大學等名教授對陳寅恪的推譽之詞, 清華遂聘陳任國學研究院教授。 各處是壁, 然而無形, 舉薦者是被舉薦者的貴人, 貴人皆人生關鍵一步, 援手相助者。 陳寅恪作教授後, 也秉承了發現專才、力薦不怠之美德。 他曾向傅斯年和李濟推舉蔣大沂:「茲有一事即蔣君大沂, 其人之著述屬於考古方面, 兩兄想已見及, 其意欲入史語所, 雖貧亦甘。 其人之品行固純篤君子, 所學深淺既有著述可據, 無待饒舌也。 」他在1928年夏天分書三信予容庚、傅斯年, 推薦王國維在清華唯一的研究生戴家祥,
未果。 1932年, 又向傅斯年舊事重提:「適宜之大學或專門學校擔任數點鐘功課。 如中央大學有機會, 則弟當致一保任負責之薦書與志稀兄及汪君旭初, 若他處有機會, 亦無不可。 」

照亮別人生活的同時, 也照亮自己的心田。 京劇名伶裴豔玲說:「過去老前輩, 從不說別人不好,不像現在,都說別人不好。過去老輩兒人都說別人的好。我起初以為這是虛晃一招,後來我覺得他們是真心的。你想啊:他每天琢磨自己的戲如何能超過別人,如何能在競爭中有一席之地,眼裡沒有看到別人的好,能學別人、繞開避開別人,把自己的長處發揮出來嗎?」其談話內容,可印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的說法。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不光是一種情懷,更是一種襟懷,曾國藩說:「稱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稱人一惡,我有一惡,又何毀焉?」

從不說別人不好,不像現在,都說別人不好。過去老輩兒人都說別人的好。我起初以為這是虛晃一招,後來我覺得他們是真心的。你想啊:他每天琢磨自己的戲如何能超過別人,如何能在競爭中有一席之地,眼裡沒有看到別人的好,能學別人、繞開避開別人,把自己的長處發揮出來嗎?」其談話內容,可印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的說法。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不光是一種情懷,更是一種襟懷,曾國藩說:「稱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稱人一惡,我有一惡,又何毀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