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健康大家談 | 煙癮難耐怎麼辦?電子煙能放心抽嗎?戒煙需要吃藥嗎?來看專家怎麼說!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 很少能有一樣東西可以這麼全面的對身體帶來負面影響, 它就是我們指間的魔鬼——煙草。 不少吸煙的朋友會有這樣的問題:捲煙上面的濾嘴能過濾掉有害物質嗎?二手煙的危害為什麼比一手煙還大呢?戒煙具體分幾步呢?

近日, 中日友好醫院煙草病學與戒煙中心主任肖丹教授做客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宣傳司指導、健康報社和健康中國政務新媒體平臺主辦的「健康大家談」直播活動, 就上述問題, 為大家答疑解惑。 吸煙帶來的 只有傷害 煙草中含有至少69種致癌物, 這些致癌物會引起體內關鍵基因發生永久性突變並逐漸積累, 進而影響人體正常的生長、調控。 《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 如果一個人每天吸一包煙並持續一年, 就會導致他原本正常的肺部細胞發生150個突變, 這就解釋了現在肺癌高發的原因。 近日,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規劃司與世界衛生組織聯合發佈了《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2020》。
《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2020》以大量權威的資料, 論證了吸煙可以導致肺癌、口腔癌、喉癌、膀胱癌、卵巢癌等疾病的發生。 與此同時, 吸煙量越大、吸煙的時間越長, 致癌的風險也就越高。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到2030年, 我國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提高15%, 控煙、禁煙是降低癌癥發生率、死亡率, 實現健康中國2030目標最為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 「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吾輩楷模 在國內, 說到控煙屆的「吾輩楷模」, 首先就是翁心植院士。 翁心植是我國控煙工作的先驅和奠基人, 被稱為「中國控煙之父」。 翁心植作為著名的內科專家, 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發現, 煙草是我國很多常見的疾病的罪魁禍首。
早在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上, 翁心植就給當時的衛生部部長寫信, 建議成立專門組織, 領導全國開展控煙運動, 並積極開展「吸煙有害健康」的宣傳教育工作。 在1984年, 翁心植主持了首次15歲以上人群的吸煙狀況調查, 調查覆蓋50萬人、歷時700餘天, 填補了我國控煙領域的空白, 為制定控煙戰略提供了科學、可信的依據。 1989年, 翁心植獲得世界衛生組織頒授的「煙草或健康紀念獎」金質獎章。 這是獲此殊榮的第一個中國人。 2001年, 世界衛生組織破例再度將此獎授予翁心植, 以此表彰他在控煙事業中的貢獻。 吸煙的危害終於「大白天下」 英國的Richard Doll爵士被認為是世界控煙工作的先驅和奠基人, 也被稱為「煙草致癌發現者」和「流行病學之父」。
1950年, Richard Doll爵士等人報告了一項研究結果, 「吸煙是肺癌的一個原因, 並且是重要原因」。 之後, 他們建立了著名的「英國醫生吸煙佇列」, 這一研究打響了英國乃至世界反吸煙戰爭的第一槍。 1964年, 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開始動態發表《美國衛生總監報告》, 「吸煙可以導致肺癌」是當時得出的主要結論。 直到2014年, 這份動態報告指出, 煙草幾乎可以損傷人體的所有器官。 今年, 美國一項研究資料表明, 2014—2018年美國肺癌的死亡率每年下降5%, 這背後的原因離不開對於煙草的控制。 在我國, 2012年王辰院士團隊編寫《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 其中綜述了國內外3萬餘篇論文, 論證了60餘種疾病與吸煙有關。 之前提到的《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2020》就是在《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的基礎上修訂而來。
此次修訂重點更新了吸煙和二手煙暴露的流行情況及危害健康的證據, 特別是與呼吸系統疾病、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四大慢病「的關係, 同時新增了電子煙對健康的危害內容。 掩耳盜鈴 受傷的只有自己 吸煙有害健康逐漸被人熟知, 但是總有人會想出一些自欺欺人的辦法, 好像使用了這些抽煙方式, 就可以避免吸煙對身體帶來的危害。 抽帶有濾嘴的捲煙 有研究資料表明, 抽煙使用濾嘴的人比不用濾嘴的人患肺癌的風險高20倍。 這是因為某些種類的濾嘴由醋酸纖維製成, 這種粒子的直徑非常小, 當人們吸煙時這些纖維就會進入到肺泡中並逐漸積聚, 由此引發肺癌的發生。在此特別提醒讀者,市面上不管是帶濾嘴的煙、低焦油的煙還是有中草藥成分的煙,都不能降低煙草對身體的危害。 吸食細支果味煙 這類煙草主要是為了迎合女性煙民時尚、美觀的需要,但這類煙會對女性身體造成非常壞的影響。首先會引起早衰,皮膚較不吸煙者更容易長皺紋;其次,吸煙會引發女性乳腺、卵巢等器官發生疾病;最後,對於年紀較大的女性,容易導致骨質疏鬆等一系列的問題。 另外,這類細支煙的尼古丁含量可能相對普通捲煙較少,吸食者則會通過多吸、深吸、快吸等方式獲取尼古丁,直到血液中的尼古丁含量達到穩定。細支煙看似「個頭」小,吸食者通過這種「補償」式吸煙,攝入的有害物質會更多。

抽煙不過肺 這是個典型自欺欺人的想法,吸煙時產生的有害物質會作用於口腔及咽喉部,導致牙周炎、咽喉炎、口腔癌等疾病。而且,這種吸煙方式產生的二手煙仍然殺傷力十足,煙中的有害物質、致癌物質可以通過呼吸進入肺部。《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2020》指出,二手煙也可以引起肺癌、冠心病等一系列的疾病。 用電子煙代替捲煙 市場上的電子煙產品種類繁多,大多由電源、霧化部件和控制單元構成。國內外的調查結果顯示,電子煙的使用率呈現逐年升高趨勢,尤其是在年輕人群中。 基礎實驗的研究證據顯示,電子煙的煙液和煙霧中含有有害物質,包括甲醛、乙醛、丙醛、多環芳烴以及煙草特有的亞硝胺等致癌物。電子煙的氣溶膠中還含有重金屬,如銀、鋁、鐵、鉻、鎳、銅等。研究證明,電子煙煙霧具有細胞毒性。研究證據顯示,電子煙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的發病風險。此外,美國、日本等國家的多篇病例報導顯示,使用某些電子煙產品會引起急性肺部損傷,如過敏性肺炎、彌漫性肺泡出血、機化性肺炎等。 您願意承諾戒煙嗎 抽煙害人害己是不爭的事實,那您是不是該考慮戒煙了呢?今年世界無煙日的主題是「承諾戒煙」,那您願不願意在這份承諾書上簽字呢? 著名的「英國男性醫生研究」發現,與不吸煙者相比,吸煙者的平均壽命約減少10年,而60歲、50歲、40歲或30歲時戒煙可分別贏得約3年、6年、9年或10年的預期壽命,並且與持續吸煙者相比,戒煙者更少伴有疾病和殘障。

戒煙二字說來簡單,其實不是那麼容易。 煙草中含有很強的成癮性物質:尼古丁。當人體吸入尼古丁後,尼古丁作用於大腦中樞,促進多巴胺的分泌,使人產生興奮、愉悅的感覺。對於未成癮的吸煙者來說,可以依靠毅力戒煙;對於罹患煙草依賴的吸煙者來說,大腦的結構和功能已被尼古丁改變,這屬於一種腦部疾病。遇到這種情況,想單純靠毅力戒煙是不行的,建議前往戒煙門診。醫生會對吸煙者進行多方面評估,包括個人基本情況、吸煙情況、煙草成癮程度、之前的戒煙嘗試、戒煙意願等,根據臨床戒煙指南推薦的方法,根據個體情況制訂個性化戒煙治療方案。 近年來,高鐵、飛機上偷偷吸煙的人屢見不鮮,建議這類人群隨身攜帶尼古丁替代療法的製劑,如貼片、咀嚼膠等。在使用咀嚼膠時,要注意嚼一會、停一會,這樣可以保證其尼古丁成分的緩慢釋放,並通過口腔黏膜吸收入血,以達到緩解煙癮的效果。另外,也可以通過讓手和嘴忙起來的方式轉移注意力,如玩健身球、練書法、含牙籤、嚼口香糖等。 正所謂「戒比不戒好,早戒比晚戒好」,只要有戒煙的決心,隨時都可以加入戒煙者的行列。拒絕煙草,遠離危害,一定會給您的身體帶來好處。 由此引發肺癌的發生。在此特別提醒讀者,市面上不管是帶濾嘴的煙、低焦油的煙還是有中草藥成分的煙,都不能降低煙草對身體的危害。 吸食細支果味煙 這類煙草主要是為了迎合女性煙民時尚、美觀的需要,但這類煙會對女性身體造成非常壞的影響。首先會引起早衰,皮膚較不吸煙者更容易長皺紋;其次,吸煙會引發女性乳腺、卵巢等器官發生疾病;最後,對於年紀較大的女性,容易導致骨質疏鬆等一系列的問題。 另外,這類細支煙的尼古丁含量可能相對普通捲煙較少,吸食者則會通過多吸、深吸、快吸等方式獲取尼古丁,直到血液中的尼古丁含量達到穩定。細支煙看似「個頭」小,吸食者通過這種「補償」式吸煙,攝入的有害物質會更多。

抽煙不過肺 這是個典型自欺欺人的想法,吸煙時產生的有害物質會作用於口腔及咽喉部,導致牙周炎、咽喉炎、口腔癌等疾病。而且,這種吸煙方式產生的二手煙仍然殺傷力十足,煙中的有害物質、致癌物質可以通過呼吸進入肺部。《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2020》指出,二手煙也可以引起肺癌、冠心病等一系列的疾病。 用電子煙代替捲煙 市場上的電子煙產品種類繁多,大多由電源、霧化部件和控制單元構成。國內外的調查結果顯示,電子煙的使用率呈現逐年升高趨勢,尤其是在年輕人群中。 基礎實驗的研究證據顯示,電子煙的煙液和煙霧中含有有害物質,包括甲醛、乙醛、丙醛、多環芳烴以及煙草特有的亞硝胺等致癌物。電子煙的氣溶膠中還含有重金屬,如銀、鋁、鐵、鉻、鎳、銅等。研究證明,電子煙煙霧具有細胞毒性。研究證據顯示,電子煙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的發病風險。此外,美國、日本等國家的多篇病例報導顯示,使用某些電子煙產品會引起急性肺部損傷,如過敏性肺炎、彌漫性肺泡出血、機化性肺炎等。 您願意承諾戒煙嗎 抽煙害人害己是不爭的事實,那您是不是該考慮戒煙了呢?今年世界無煙日的主題是「承諾戒煙」,那您願不願意在這份承諾書上簽字呢? 著名的「英國男性醫生研究」發現,與不吸煙者相比,吸煙者的平均壽命約減少10年,而60歲、50歲、40歲或30歲時戒煙可分別贏得約3年、6年、9年或10年的預期壽命,並且與持續吸煙者相比,戒煙者更少伴有疾病和殘障。

戒煙二字說來簡單,其實不是那麼容易。 煙草中含有很強的成癮性物質:尼古丁。當人體吸入尼古丁後,尼古丁作用於大腦中樞,促進多巴胺的分泌,使人產生興奮、愉悅的感覺。對於未成癮的吸煙者來說,可以依靠毅力戒煙;對於罹患煙草依賴的吸煙者來說,大腦的結構和功能已被尼古丁改變,這屬於一種腦部疾病。遇到這種情況,想單純靠毅力戒煙是不行的,建議前往戒煙門診。醫生會對吸煙者進行多方面評估,包括個人基本情況、吸煙情況、煙草成癮程度、之前的戒煙嘗試、戒煙意願等,根據臨床戒煙指南推薦的方法,根據個體情況制訂個性化戒煙治療方案。 近年來,高鐵、飛機上偷偷吸煙的人屢見不鮮,建議這類人群隨身攜帶尼古丁替代療法的製劑,如貼片、咀嚼膠等。在使用咀嚼膠時,要注意嚼一會、停一會,這樣可以保證其尼古丁成分的緩慢釋放,並通過口腔黏膜吸收入血,以達到緩解煙癮的效果。另外,也可以通過讓手和嘴忙起來的方式轉移注意力,如玩健身球、練書法、含牙籤、嚼口香糖等。 正所謂「戒比不戒好,早戒比晚戒好」,只要有戒煙的決心,隨時都可以加入戒煙者的行列。拒絕煙草,遠離危害,一定會給您的身體帶來好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