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還記得「旅行者一號」嗎?它的旅途或已暗示,人類無法逃離太陽系

人類的發展本質上來說就是不斷認識自然的過程, 數百萬年前人類起源於非洲大陸, 隨著認知的提升, 我們的祖先不甘於那片炎熱的大陸, 部分有闖蕩精神的成員他們開始走出非洲, 最終來到世界各地。

人類對於這個世界的認識是逐漸在完善的, 起初我們只生活在非常小的一個圈子內, 隨著交通工具的出現, 它們的速度越來越快, 我們也把這個世界變成了地球村。

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裡都有人類的足跡, 無論是地球的南北兩極兩個冰凍世界, 還是地球上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 超過1.1萬米深的地方已經有了人類的足跡。

換句話來說, 地球上已經裝不下我們了, 人類已經開始把目光望向星空。

人類真正的觀天開始於400年前, 伽利略第一次把望遠鏡指向星空, 發現了這個美麗的新世界, 至此星空不再是神話故事中天神居住的場所, 而是變成了真實存在的世界, 觸手可及的世界。

上個世紀中葉開始人類正式展開太空探索, 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把人類送出地球以及阿波羅載人登月計畫, 共成功6次把12名宇航員送上了月球表面。

實際上NASA1977年的一次發射被很多人所忽略, 那就是旅行者一號的順利升空。

它的探測目標是四顆遠日行星以及它們的衛星, 旅行者一號先後探測了木星和土星, 並且著重探測了土星的衛星土衛六泰坦, 發現了土衛六上存在的濃厚大氣層。

至此土衛六也成為太陽系內唯一擁有天然大氣層的衛星, 正是因為對土衛六的探測,

旅行者一號失去了探測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機會, 只能直接向太陽系外飛去。

人類對於太陽系的認識是循序漸進的, 起初我們只瞭解太陽系內的「九大行星」, 當時冥王星還沒有被降級稱為矮行星, 那個時期這個范圍就是太陽系的行星全部, 隨著發展人類探測范圍越來越廣, 逐漸地發現了八大行星之外存在的柯伊伯帶天體結構, 以及更遠的奧爾特雲結構, 目前已知奧爾特雲的直徑在2-3光年左右, 這是太陽系的引力作用范圍, 也被認為是太陽系的大小。

旅行者一號在深空中一直飛行, 它的最終結果就是飛出太陽系, 1977年發射飛行43年, 目前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大約是225億公里。 這個速度其實已經非常快了, 平均17公里每秒, 但是在宇宙這個尺度當中, 這個速度已經微不足道, 按照旅行者一號目前的飛行速度已經方位, 它大約需要1.76萬年才能飛出太陽系。

這樣來看,人類貌似永遠都無法飛出太陽系了,太陽系半徑1光年就需要人類奮鬥數百萬年甚至更久,宇宙很大人類文明依然很弱小。就像是旅行者一號曾經拍攝的一張照片,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一號完成了初步的探測任務,距離地球大約是64億公里,受到地面控制信號,旅行者一號調轉鏡頭拍攝了一張照片,它也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最著名的一張照片,被稱為黯淡藍點,地球在這張照片中的大小尚不足一個圖元。

這也深深的提醒了我們,人類在地球上「耀武揚威」,幾乎淩駕於所有的物種之上,但實際上地球對於整個太陽系、銀河系以及宇宙就是微不足道的,而地球上的我們更是如此。人類起源於地球,雖然心有星辰大海,但是宇宙的「大」給了我們深深一擊,人類也許永遠都無法飛出太陽系。

除非有一天我們把能量利用方式徹底的革新,目前可以期待的就是可控核聚變,如果可以真正的利用上這個技術,那麼未來在星辰大海的探索上會走得更遠。你們覺得,人類什麼時候可以實現這項技術呢~

這樣來看,人類貌似永遠都無法飛出太陽系了,太陽系半徑1光年就需要人類奮鬥數百萬年甚至更久,宇宙很大人類文明依然很弱小。就像是旅行者一號曾經拍攝的一張照片,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一號完成了初步的探測任務,距離地球大約是64億公里,受到地面控制信號,旅行者一號調轉鏡頭拍攝了一張照片,它也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最著名的一張照片,被稱為黯淡藍點,地球在這張照片中的大小尚不足一個圖元。

這也深深的提醒了我們,人類在地球上「耀武揚威」,幾乎淩駕於所有的物種之上,但實際上地球對於整個太陽系、銀河系以及宇宙就是微不足道的,而地球上的我們更是如此。人類起源於地球,雖然心有星辰大海,但是宇宙的「大」給了我們深深一擊,人類也許永遠都無法飛出太陽系。

除非有一天我們把能量利用方式徹底的革新,目前可以期待的就是可控核聚變,如果可以真正的利用上這個技術,那麼未來在星辰大海的探索上會走得更遠。你們覺得,人類什麼時候可以實現這項技術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