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靠自己完成了讓全世界驚訝的事情,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火星,中國航太實力不可小覷

十年前, 美國誕生了一個「沃爾夫條款」, 目的是限制中國的技術發展, 對中國實施技術封殺。 除了管控中國的衛星出口等方面之外, 在太空探索方面, 美國也沒有放棄限制中國的發展。

然而, 今年5月,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著陸, 在經歷了漫長的環火飛行以後, 它終於問鼎火星, 為中國的探索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天文一號成功著陸火星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 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在經過七個月, 穿越茫茫宇宙億萬公里。 九十天, 繞巡褐色星球一季日夜。 「天問一號」這顆承載著中國人航太希冀的探測器, 終於成功在火星著陸。 從地球到火星, 從一片陸地抵達另一片陸地, 這是專屬於中國航太的壯舉, 中國, 首次在火星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于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 「祝融」號火星車隨後向地球發回遙測信號, 確認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火星取得圓滿成功。 這意味著中國成為繼美蘇之後第三個登陸火星的國家, 也是亞洲第一個登陸火星的國家。

而這次中國的成功逆襲, 在「火星榜」上也添上了一個句號, 那就是天問一號, 成為中國首顆人造火星衛星。

祝融號, 成為中國首個火星巡視器(火星車), 中國也成為了繼蘇聯、美國後, 第三個真正「踏上」(成功著陸)火星的國家, 也是首次火星探測即實現著陸的國家, 所以這是我們值得驕傲的。

發射成功的消息傳來後, 不少國家的媒體紛紛表達了祝福之情。

英國廣播公司表示, 這意味著中國完成了「一項巨大的挑戰」, 展現出了「巨大的能力」。

英國《自然》雜誌援引義大利行星科學家的話, 稱中國一次就完成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花費數十年才完成的任務, 是一個「巨大的飛躍」。 法新社則評論道, 在趕超美俄的競賽中, 中國取得了長足進步。 美國宇航局(NASA)也發出了罕見的祝賀, 如今也認識到了中國技術封殺可能無效, 中國航太實力很強大, 必須得到認可。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科學助理署長湯瑪斯·澤布臣以個人名義發佈推文, 祝賀中國天問一號團隊成功完成落火任務, 他在推文結尾表示, 他期待中國航太團隊此舉能「為促進人類對這顆紅色星球的瞭解做出貢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