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類風濕關節炎:影響生活品質的隱匿殺手

門診的時候時常遇到雙手嚴重畸形、甚至於肺部出現間質性改變的患者還沒能夠得到明確的診斷和有效的救治, 看著一雙雙失去勞動能力甚至於不能拾起一雙筷子的雙手, 風濕科醫生的內心是何等的痛苦。 我誠然想要保住你雙手的功能, 然而枯木已難回春, 最起碼以目前的醫療手段尚不能夠。

類風濕關節炎對於關節功能的摧殘是巨大的, 然而可悲的是患者往往沒能引起足夠的重視, 甚至於我們很多的醫務人員對於此病缺乏正確的認知。 是的, 作為緩慢進展的慢性疾病, 類風濕關節炎不像敗血症、哮喘、心力衰竭那樣來得氣勢洶洶,

也不會直接導致患者的死亡, 可它像一個隱匿的殺手, 往往在你的不經意間, 或者在你不在意時, 卻已經影響到了你的生活。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類風濕關節炎的確有著春雨般輕盈的身形, 但它不是滋潤萬物, 而是啃噬關節。

國外有人統計過類風濕關節炎因為關節功能較差所增加的護理費用大大超過了疾病本身的治療費用。 所以我們為什麼不在疾病的早期遏制它的進展呢, 而所有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類風濕關節炎的早期診斷上。 那麼, 我們如何來認識這個影響生活品質的隱匿殺手呢?

早期的類風濕關節炎可能僅僅表現為乏力、不適、雙手腫脹或者彌漫性的關節肌肉疼痛。

關節的表現往往是單一關節起病, 然後迅速侵犯到對稱性的關節。 比起大關節, 小關節更易受到累及, 這是因為類風濕關節炎是以侵犯滑膜組織為病理基礎, 而小關節恰恰是滑膜與軟骨比值較高的關節。 所以我們常見的關節疼痛為指間關節、掌指關節、腕關節及蹠趾關節。 受累的關節因炎症充血、水腫、滲液, 而呈現為梭形腫脹。

講到關節疼痛, 我們這裡要提到類風濕關節炎的經典醫學術語“晨僵”, 顧名思義, 晨僵是起床的時候感覺關節僵硬, 活動受限, 在類風濕關節炎中, 晨僵時間往往要大於一小時。 這是因為休息時水腫液蓄積在關節炎症部位, 故晨起或關節活動起始時關節僵硬和疼痛更加明顯。

類風濕結節可發生于疾病的任一階段, 常見於鷹嘴突和近端尺骨伸側, 為一皮下結節, 表現為可活動的軟組織, 亦可為附著在骨膜上的堅硬塊狀物。 早期的結節不到4mm大小, 主要為肉芽組織。 隨著細胞的不斷浸潤, 類風濕結節中央壞死, 邊緣為呈柵欄狀排列的成纖維細胞, 最外層形成膠原囊覆蓋, 並由伴有穿透血管的慢性炎症細胞浸潤。

如果類風濕關節炎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療, 病程的進展會出現關節畸形, 影響關節功能。 譬如教科書中經常提到的兩種畸形:“天鵝頸”畸形是由於遠端指間關節屈曲, 近端指間關節過伸所致;如果病情進展, 展肌過伸或斷裂, 拇指掌指關節則突然退回到屈曲位, 指間關節仍然處於過伸位,

則產生“紐扣花”畸形。

讀書的時候一直納悶這樣美好的兩個詞彙怎麼會和這樣殘酷的關節畸形聯繫到一塊。 還有就是讀書的時候, 傻傻記不住掌指關節(MCP)、近端指間關節(PIP)、遠端指間關節(DIP)的英文縮寫, 所以各位看官只需對下列兩圖有些簡單的印象即可。 (切記:這種關節畸形對於患者帶來的痛苦遠遠不是教科書上輕描淡寫的描繪所能比擬的, 對於患者, 那是血和淚的控訴)

所以對於進展性的類風濕關節炎都應在疾病的早期進行有效的干預。 希望在醫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下在門診時遇到的類風濕關節炎所致的關節畸形可以越來越少。 希望所有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都能用雙手精巧的編織美好的明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