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張雨綺取代謝娜的第158天,《快本》再現巔峰:醒醒吧,哪有什麼「不可替代」?

《快本》真的不一樣了。

不但從棚內走到戶外, 「新番」張雨綺也在不知不覺漸漸融入其中。

現在看《快本》, 已經鮮少有人能想起謝娜了。

想當初, 張雨綺剛代替謝娜主持時觀眾鬧得多厲害, 直接放話沒了謝娜不看。

而如今, 《快本》的收視率不降反升, 甚至一度飆到第一。

真是鐵打的偶像, 流水的粉絲。

張雨綺代替謝娜主持才多久, 就開始有人說「感覺張雨綺還挺好玩的」、「快本無謝娜之後變好看了。 」

張雨綺到底有什麼魔力, 能夠輕輕鬆松取代謝娜?

之前謝娜在快本中一直是搞笑擔當, 瘋瘋癲癲, 不拘小節。

而張雨綺似乎也不遑多讓。

原本她就是一個直率敢說的典范。

之前在《乘風破浪的姐姐》, 張雨綺就憑藉她又虎又呆萌的「笨蛋美女」人設火了一把。

電影裡, 她是不可一世的女王;

綜藝裡, 她又是傲嬌可愛的大寶貝。

這種要命的反差萌, 真是把觀眾拿捏地死死的。

雖然張雨綺是演員出身, 但她口齒清晰, 性格自帶綜藝感, 主持起來簡直得心應手。

更別說,張雨綺工作起來也是拼命三郎,這樣的綺綺子有誰不愛呢?

但縱然張雨綺有千般萬般好,謝娜在《快本》已經主持了21年了。

人生有多少21年啊,謝娜能這麼快就被「淘汰」,真的只因為張雨綺的優秀嗎?

其實,這種情況似乎早有預示。

一開始,謝娜被嘲得最猛的說法是她的主持水準一成不變。

這種說法並非沒有道理。

二十年前,謝娜憑藉浮誇搞怪的主持風格一下就捕獲了觀眾們的心。

二十年後,謝娜不但長相沒有什麼變化,就連浮誇和搞怪也如從前別無二致。

當然了,客觀來說,只要謝娜的花樣夠多,能夠讓觀眾看得開心,倒也不失為獨屬於謝娜的一種特色。

但隨著謝娜的地位越來越高,她再用「人來瘋」的人設去應對著更大的場合和挑戰時,就顯得她毫無長進了。

就像春晚這樣需要主持端莊大氣的場合,謝娜竟還像主持《快本》一樣我行我素。

何老師還在cue流程,她就自顧把話題引到自己身上。

再後來,謝娜走進了央視,依舊保持她兩三句不離「哈哈哈哈哈」的調調。

觀眾開始煩了,謝娜不但沒有反省,還委屈地控訴——

「我想問,為什麼當了媽,就不能嘻嘻哈哈了呢?」

其實謝娜還沒意識到,嘻嘻哈哈本不是原罪,主持功底跟不上才是。

除了上面提到的在該穩重的場合言行不當的問題外,謝娜的表達能力欠缺。

謝娜不僅經常「哈哈哈」,我們會發現她的詞彙量也很蒼白。

在《娜就這麼說》節目播出後,就有網友回饋謝娜常常把「這個」、「然後」、「對」之類的詞掛嘴邊。

嘉賓說完自己的故事,謝娜只淺顯地表達了「聽了之後很感動」、「太好笑了」,見解比觀眾還淺,又有誰樂意看呢?

反觀一直被誇讚情商高的何炅,次次都能將現象昇華成道理,觀眾看後也會有所感悟。

同是《快本》出身,謝娜真的該好好向何老師學習一下了。

我記得陳赫有次在節目中吐槽謝娜不愛看流程,還讓他也不要看了。

陳赫差點沒暈過去

可開始錄製的時候,陳赫就看到導演在臺下著急忙慌地讓他把流程拉回來。

謝娜能夠那麼隨心所欲地不按流程走,那是因為何老師在背後做了很多很多的努力。

龍丹妮在接受GQ的採訪就說過,何老師在臺前幕後「操碎了心」——

「本來他只要完成主持一件事就行了,他還會看賽制,看每一個藝人心情好不好,跟導演組溝通、討論。」

謝娜不是不努力,她在臺上拼命逗笑觀眾的樣子並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

只是謝娜真的要再用心一點,多一點共情和思考。

這樣就不會在別人真正難過的時候,發出不合時宜的大笑。

更不會把康輝提到新聞主播的職業精神曲解成「編」和「演」。

但其實很多時候,謝娜的失控並非她本意。

自從謝娜懷孕之後,她的情緒和記憶力都顯而易見地不受她控制。

就像她在自己的節目《娜就這樣說》裡,只有幾個詞的口號謝娜都能忘了三次。

更別說記流程、背臺詞了。

看到謝娜這樣,我也很心疼。

站在謝娜的角度,自己守了幾十年的戰場轉眼間就被外人取代,甚至還落了個討嫌的名聲,別提有多心酸了。

回想當年的太陽女神多受歡迎啊,爆出的梗他人爭相效仿,自己憑空捏造的「馬欄山」也能成為一個品牌。

但當初有多輝煌,現在就有多「落魄」。

日新月異的娛樂圈,哪有什麼不可替代。

所幸的是,謝娜的舞臺並沒有完全落幕,這是謝娜的低谷,也是她的契機。

謝娜首先要做的,不是著急忙慌地回到舞臺,而是做好充分地準備。

把家庭瑣事處理妥當,整理好狀態專心發展事業。

更重要的是,她要清楚自己怎樣做才不會被取代的。

不是資歷,也不是年齡。

而是最基本的職業水準以及主角心態。

金星曾經在節目中光明正大地吐槽過謝娜主持很尬。

說她「要不就把場子熱得熱火朝天,要不就讓場子尬到底的那種,兩個極端,她需要幫手給搭一下子」。

雖然金星是毒舌了點,但她確實說在了點上。

回想起謝娜每一次讓人看得舒服的主持,都有何炅、楊迪幫忙控場。

她看似舞臺上最恣意張揚的主角,事實上是一直烘托氣氛的綠葉。

春晚犯錯後,謝娜推脫自己只是湊湊人數的自嗨輔助。

可她已然是國內頂尖的一線女主持,為什麼事事都要何老師托底,不能獨當一面?

演員出身的張雨綺,來到不熟悉的《快本》,在萬般不看好和唱衰的輿論下,沒有一絲退縮和膽怯。

《吐槽大會》上,她自信放言:「我呢,是走到哪,流量就跟到哪。」

宛如全世界的閃光燈,都該打在她身上。

謝娜什麼時候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她就什麼時候能夠東山再起。

畢竟娛樂圈多殘酷啊,就像我們的人生。

永遠把自己當綠葉的人,就只有被替代的命。

更別說,張雨綺工作起來也是拼命三郎,這樣的綺綺子有誰不愛呢?

但縱然張雨綺有千般萬般好,謝娜在《快本》已經主持了21年了。

人生有多少21年啊,謝娜能這麼快就被「淘汰」,真的只因為張雨綺的優秀嗎?

其實,這種情況似乎早有預示。

一開始,謝娜被嘲得最猛的說法是她的主持水準一成不變。

這種說法並非沒有道理。

二十年前,謝娜憑藉浮誇搞怪的主持風格一下就捕獲了觀眾們的心。

二十年後,謝娜不但長相沒有什麼變化,就連浮誇和搞怪也如從前別無二致。

當然了,客觀來說,只要謝娜的花樣夠多,能夠讓觀眾看得開心,倒也不失為獨屬於謝娜的一種特色。

但隨著謝娜的地位越來越高,她再用「人來瘋」的人設去應對著更大的場合和挑戰時,就顯得她毫無長進了。

就像春晚這樣需要主持端莊大氣的場合,謝娜竟還像主持《快本》一樣我行我素。

何老師還在cue流程,她就自顧把話題引到自己身上。

再後來,謝娜走進了央視,依舊保持她兩三句不離「哈哈哈哈哈」的調調。

觀眾開始煩了,謝娜不但沒有反省,還委屈地控訴——

「我想問,為什麼當了媽,就不能嘻嘻哈哈了呢?」

其實謝娜還沒意識到,嘻嘻哈哈本不是原罪,主持功底跟不上才是。

除了上面提到的在該穩重的場合言行不當的問題外,謝娜的表達能力欠缺。

謝娜不僅經常「哈哈哈」,我們會發現她的詞彙量也很蒼白。

在《娜就這麼說》節目播出後,就有網友回饋謝娜常常把「這個」、「然後」、「對」之類的詞掛嘴邊。

嘉賓說完自己的故事,謝娜只淺顯地表達了「聽了之後很感動」、「太好笑了」,見解比觀眾還淺,又有誰樂意看呢?

反觀一直被誇讚情商高的何炅,次次都能將現象昇華成道理,觀眾看後也會有所感悟。

同是《快本》出身,謝娜真的該好好向何老師學習一下了。

我記得陳赫有次在節目中吐槽謝娜不愛看流程,還讓他也不要看了。

陳赫差點沒暈過去

可開始錄製的時候,陳赫就看到導演在臺下著急忙慌地讓他把流程拉回來。

謝娜能夠那麼隨心所欲地不按流程走,那是因為何老師在背後做了很多很多的努力。

龍丹妮在接受GQ的採訪就說過,何老師在臺前幕後「操碎了心」——

「本來他只要完成主持一件事就行了,他還會看賽制,看每一個藝人心情好不好,跟導演組溝通、討論。」

謝娜不是不努力,她在臺上拼命逗笑觀眾的樣子並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

只是謝娜真的要再用心一點,多一點共情和思考。

這樣就不會在別人真正難過的時候,發出不合時宜的大笑。

更不會把康輝提到新聞主播的職業精神曲解成「編」和「演」。

但其實很多時候,謝娜的失控並非她本意。

自從謝娜懷孕之後,她的情緒和記憶力都顯而易見地不受她控制。

就像她在自己的節目《娜就這樣說》裡,只有幾個詞的口號謝娜都能忘了三次。

更別說記流程、背臺詞了。

看到謝娜這樣,我也很心疼。

站在謝娜的角度,自己守了幾十年的戰場轉眼間就被外人取代,甚至還落了個討嫌的名聲,別提有多心酸了。

回想當年的太陽女神多受歡迎啊,爆出的梗他人爭相效仿,自己憑空捏造的「馬欄山」也能成為一個品牌。

但當初有多輝煌,現在就有多「落魄」。

日新月異的娛樂圈,哪有什麼不可替代。

所幸的是,謝娜的舞臺並沒有完全落幕,這是謝娜的低谷,也是她的契機。

謝娜首先要做的,不是著急忙慌地回到舞臺,而是做好充分地準備。

把家庭瑣事處理妥當,整理好狀態專心發展事業。

更重要的是,她要清楚自己怎樣做才不會被取代的。

不是資歷,也不是年齡。

而是最基本的職業水準以及主角心態。

金星曾經在節目中光明正大地吐槽過謝娜主持很尬。

說她「要不就把場子熱得熱火朝天,要不就讓場子尬到底的那種,兩個極端,她需要幫手給搭一下子」。

雖然金星是毒舌了點,但她確實說在了點上。

回想起謝娜每一次讓人看得舒服的主持,都有何炅、楊迪幫忙控場。

她看似舞臺上最恣意張揚的主角,事實上是一直烘托氣氛的綠葉。

春晚犯錯後,謝娜推脫自己只是湊湊人數的自嗨輔助。

可她已然是國內頂尖的一線女主持,為什麼事事都要何老師托底,不能獨當一面?

演員出身的張雨綺,來到不熟悉的《快本》,在萬般不看好和唱衰的輿論下,沒有一絲退縮和膽怯。

《吐槽大會》上,她自信放言:「我呢,是走到哪,流量就跟到哪。」

宛如全世界的閃光燈,都該打在她身上。

謝娜什麼時候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她就什麼時候能夠東山再起。

畢竟娛樂圈多殘酷啊,就像我們的人生。

永遠把自己當綠葉的人,就只有被替代的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