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整天忙碌追求,到底為了什麼?

我買電動車時, 銷售人員問我, 要不要限速。 限速就是將車速控制在每小時15公里內。 我想了想, 我住的地方離單位離孩子學校都很近,

電動車於我主要是為了省力並非趕時, 這樣的速度對於我來說, 夠了。

於是我點點頭, 同意限速。 被限了速的電動車真的挺慢。 那些騎在我前面的人離我越來越遠, 而原本在我後面騎的人一個個都後來居上。

在這種流動的速度中, 我就很有點不進而退的感覺。 我安慰自己:慢點安全。 可是有時眼見著就要錯過前面的綠燈時, 我就不那麼淡定了。

我與我的車就像急驚風遇著了慢郎中。 這個時候, 就會想, 趕明兒一定要去把這個限速給拿了。 可是真決定時又猶豫了, 有這個必要嗎?一個綠燈趕上了, 還有下一個綠燈, 不是每一個綠燈都可以趕得上的。

我們這樣盲目地加速度, 究竟是為了追趕什麼。 一個目標的完成就是另一個目標的開始。

人生若只想著追求一個又一個的目標, 而忽略掉沿途的風景, 則失去了最初的意義。 這樣一想, 豁然開朗。 其實不光是騎車, 人生的許多事都不必那麼著急。

不再著急孩子快快長大, 著急她什麼時候可以獨自睡覺, 什麼時候可以獨自在家, 什麼時候可以獨自出門。 不盼著用她的獨立換自己的自由。 安心從容地享受現在和她相處的時間, 當有一天她真得長大時, 對你不再依戀時, 你再想要享受和她現在的親密無間將是求之不得。

喜歡的寫作也是, 總會有一些時候, 什麼也寫不出來, 總有一段時間, 寫什麼都不滿意。 那麼也無需著急。 看書、做家務、散步, 做一切你力所能及的事, 耐心等待茅塞頓開、靈感再來,

你不放棄它, 它就會在前面等著你。

看書也不再求快求多, 一本書慢慢看、細細品, 用心看, 不再只追求情節和結果, 更多地關注語言的表達和細節的描述。 看過就忘也不必沮喪, 糟糕的記憶有時也不是壞事, 畢竟對胃口的書不多, 刷新, 再來, 又多一次閱讀的快感。

不是不追求, 只是不強求。 順其自然, 水到渠成。 人生的許多事都可以這樣想。

三十五歲以後, 懂得主動為自己的人生限速:放慢腳步, 循著節奏, 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 三十五歲以後, 我對自己說:親愛的, 請慢慢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